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练习:第三单元 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练习:第三单元 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1-13 20:17: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一、选择题
1.清朝继承历代文化传统,在思想文化方面推崇 (  )
A.道家学说 B.儒家学说 C.法家学说 D.墨家学说
2.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农历四月,郑成功亲自率领25000名将士及数百艘战舰从金门出发,向台湾进军。荷兰殖民总督在被围8个月后投降,台湾回到了祖国怀抱。郑成功收复台湾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  )
A.捍卫了国家主权
B.实现了国家统一
C.促进了台湾的开发与发展
D.使台湾成为祖国海防的保障
3.台湾在我国历史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名称,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夷洲 ②琉球 ③流求 ④台湾行省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④②③ D.③①②④
4.下表是我国中央政府对某边疆地区进行有效管辖的相关史实,这个地区是 (  )
朝代 相关史实
元朝 设宣政院
清朝 册封达赖、班禅
设置驻藏大臣
A.台湾 B.新疆 C.西藏 D.青海
5.从文物中获取信息是我们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当我们研究中国古代中央政府与少数民族地区关系时,可以从下列哪件文物中获得有效信息 (  )
A.司母戊鼎 B.开元通宝 C.锦衣卫印 D.金奔巴瓶
6.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不断、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下列关于清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中,发生于乾隆皇帝时期的是 (  )
A.册封五世达赖 B.设置台湾府
C.设置驻藏大臣 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7.与西汉初年七国之乱、东晋时期八王之乱、唐朝中期安史之乱相比,清朝时期噶尔丹叛乱的特点是 (  )
A.战火连年,百姓遭殃
B.分封之祸,争权夺利
C.藩镇割据,威胁中央
D.勾结外国,分裂祖国
8.下列史实中最能体现中华民族具有强大凝聚力的是 (  )
A.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B.清朝设立伊犁将军
C.岳飞抗金
D.郑成功收复台湾
9.文物是固化的历史,解读文物能获得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图中的文物是雅克萨自卫反击战中使用的神威无敌大将军铜炮,对该文物解读不正确的是 (  )

A.反映了清朝火器制作的高超技术
B.是康熙平叛噶尔丹叛乱时所用
C.是研究明清反侵略战争的重要证据
D.在抗击沙俄的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
10.清朝初期,康熙帝两次组织雅克萨之战,战胜了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的 (  )
A.荷兰侵略者 B.法国侵略者
C.沙俄侵略者 D.葡萄牙侵略者
11.在商讨与沙俄谈判方针时,索额图提出:“雅克萨系我达呼儿总管倍勒儿故墟……黑龙江上下,及通此江一河一溪皆属我地,不可弃之于鄂罗斯。”这次谈判 (  )
A.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B.沙俄强租旅顺、大连
C.清政府准许沙俄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D.从法律上肯定了中国对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的主权
12.清朝前期,我国是亚洲东部最大的国家。下列关于清朝前期疆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西跨葱岭
B.东北至外兴安岭以北,不包括库页岛
C.北接西伯利亚
D.南至南海诸岛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唐太宗
材料二 清康熙、乾隆年间,陆续在承德避暑山庄外建了12座大型寺庙……融合了汉、藏、蒙古、维吾尔等族的建筑风格……清乾隆皇帝称赞那些寺庙时,写下了“一座喇嘛庙,胜抵十万兵”的诗句。
材料三 乾隆皇帝70岁寿辰时,六世班禅不远万里,长途跋涉到达承德避暑山庄,参加祝寿庆典。乾隆皇帝特意下令在山庄的北面,仿照班禅在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修建了须弥福寿庙,供他居住。
(1)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主要意思分别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清朝是如何加强对西藏的管辖的?




(3)从以上材料能够看出唐朝和清朝对少数民族实行什么样的政策?这种政策对今天有什么借鉴意义?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代的国家统一, 既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又与清统治者特别是康雍乾三帝顺应这一趋势,坚决与分裂势力作斗争,实行有利于统一大业的方针和政策相关。
——《简论清代的国家统一》
材料二 168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下设台湾、风山、诸罗三县,沿海人民大量移居台湾,改变了台湾地旷人稀、劳力缺乏的状况。从17世纪晚期到19世纪初,台湾的汉族人口由原来的20万增加到200万。大陆移民和当地居民共同劳动,大大促进了台湾的开发。
——《台湾简史》
材科三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正式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章程》明确规定“驻藏大臣督办藏内事务”,地位与达赖喇嘛、班禅平等……达赖喇嘛和班禅转世,必须由驻藏大臣亲临并履行金瓶掣签手续……藏军的大小军官均由驻藏大臣会同达赖喇嘛拣放,经过考验,有权升擢和斥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前期的统治者与分裂势力作斗争的典型事例。




(2)根据材料二,概括清政府设置台湾府所产生的影响。



(3)材料三中驻藏大臣设置于哪一地区?根据材料三概括驻藏大臣的职责。



(4)上述材料反映的共同主题是什么?



答案
1.B 2.A 3.B 4.C 5.D 6.D 7.D 8.A 9.B 10.C 11.D 12.B
13.(1)材料一的意思是以前的统治者都重视汉族,鄙视少数民族,而“我”(唐太宗)却对各民族一视同仁。材料二的意思是清朝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避免矛盾,维护和平,这种做法胜过储备千军万马。
(2)①顺治帝赐予五世达赖“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熙帝册封另一位西藏宗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此后,历代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②1727年,清朝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③1793年,清朝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规范了西藏地方行政体制和法规;乾隆帝时,确立了金瓶掣签制度。
(3)开明的民族政策。各民族只有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才能和睦相处、共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
14.(1)康熙帝平定噶尔丹叛乱;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2)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台湾的社会经济发展也步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3)西藏地区。驻藏大臣作为中央政府的代表长驻西藏,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4)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