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生物的进化原因 说课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节 生物的进化原因 说课课件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78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09-03-12 21:1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8张PPT。生物进化的原因(说课课件)重庆天宝初级中学研修班22019/2/14教材分析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第三章《生物的进化》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原因》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了生命的起源与生物进化的历程后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是本章的重点内容。因此,本节要求教师要把握好教学目标,通过组织学生资料分析和探究活动,初步认识到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环境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外在动力,生物只有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才能生存和发展。 研修班32019/2/14学情分析学生对生物进化的原因比较感兴趣。所以,教师应注意多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资料分析、游戏等活动,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
教学重点:了解人工选择的过程和条件,了解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的两种桦尺蛾的数量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的事例。
教学难点: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研修班42019/2/14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1)了解人工选择的过程和条件。
(2)了解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的两种桦尺蛾的数量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的事例。
(3)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2.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原鸡的进化,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处理资料的能力。
(2)通过有关桦尺蛾数量变化情况的资料分析,培养学生的信息分析和综合能力。研修班52019/2/14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环境的变化可以导致生物进化的事实,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环保教育。
(2)介绍达尔文锲而不舍、历尽艰辛创立生物进化论的事迹,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塑造学生献身科学事业的美好心灵。
教学目标研修班62019/2/14课前准备:  预先布置学生在课前调查优良性状的动植物的培育过程。调查表研修班72019/2/14  法国博物学家拉马克(1744
—1829)在18世纪首先提出生物进
化论,是生物进化论的先驱者,他
的核心学说是器官的用进废退和获
得性状遗传理论。拉马克曾举长颈鹿的例子说,长
颈鹿的祖先预部并不长,由于干旱等原因。在低处已找不到食物,迫使它伸长脖颈去吃高处的树叶。于是“用进废退”,久而久之,它的颈部就变长了。一代又一代,遗传下去,它的脖子越来越长,终于进化为现在我们所见的长颈鹿这一新物种。 “获得性遗传”是生物多样性的来源。 引言资料介绍:研修班82019/2/14提出问题:
    你们认为拉马克的进化论是否正确?为什么?  总的来说,拉马克的进化学说中主观推测较多,相对的争议也较多,但他的学说较系统和完整,内容很丰富,拉马克的学说为达尔文的科学进化论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研修班92019/2/14资料介绍:达尔文的生平  请学生阅读课本34页信息库中的内容,介绍达尔文锲而不舍、历尽艰辛创立生物进化论的事迹,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研修班102019/2/14案例分析:研修班112019/2/14学生讨论:
  几个品种的鸡与原鸡相比,它们分别有什么不同?这些品种的鸡是怎样产生的?什么叫人工选择?研修班122019/2/14总结人工选择的一般过程活动1:学生交流
  我调查的生物是什么?它们的原始野生祖先是什么?通过人类的培养它们现在有哪些品种?各自有什么特征?它们是怎样培养出来的?研修班132019/2/14设置疑问:
  达尔文研究了人工选择的许多实例后,发现人工选择对生物新品种的形成起了决定性作用,他因此联想到自然界中形形色色的生物,他们在进化过程中,是什么在起着选择作用呢?案例分析:
  英国桦尺蛾的事例。研修班142019/2/14数据图表:研修班152019/2/14学生讨论:
  从1890年到1960年,两种体色的桦尺蛾数量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活动2:捕食桦尺蛾的游戏研修班162019/2/14研修班172019/2/14研修班182019/2/14研修班192019/2/14研修班202019/2/14学生讨论:
  1、工业污染对不同体色桦尺蛾的数量变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假如树林里没有捕食桦尺蛾的小鸟,这两种桦尺蛾的数量还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吗?介绍自然选择学说研修班212019/2/141、过度繁殖:举例:大象是一种繁殖很慢的动物,但是如果每一头雌象一生(30~90岁)产仔6头,每头活到30岁,而且都能进行繁殖的话,那么到750年以后,一对象的后代就可达到1900万头。因此,按照理论上的计算,就是繁殖不是很快的动物、植物,也会在不太长的时期内产生大量的后代而占满整个地球。可见,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生殖能力。 但事实上,几万年来,象的数量也从没有增加到那样多,自然界里很多生物的繁殖能力都远远超过了象的繁殖能力,但各种生物的数量在一定的时期内都保持相对的稳定状态,这是为什么呢?达尔文因此想到了生存斗争。 研修班222019/2/142、生存竞争:虽然每种动物的繁殖能力很强,但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都是非常有限的,任何生物要生存下去,就得为获取足够的食物和空间而进行生存斗争。由于生存斗争,导致生物大量死亡,结果只有少数个体生存下来。 但在生存斗争中,什么样的个体能够获胜并生存下去呢?达尔文用遗传和变异来进行解释。 3、遗传变异:达尔文认为一切生物都具有产生变异的特性。其中有一些是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出现的可遗传的变异。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具有不同变异特征。那么,拥有什么样的变异特征的生物才能在生存斗争中取胜呢?研修班232019/2/144、适者生存:达尔文认为,在生存斗争中,某种生物的变异特征如果是适应当时环境的,那就是一种有利变异,而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这就是说,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 教学反馈:
请同学尝试用自然选择的理论解释在工业污染区深色桦尺蛾占多数的原因.研修班242019/2/14活动3:当个小小科学家
如果你是达尔文,你怎样用自然选择的学说解释长颈鹿的出现?研修班252019/2/14思考:
1、在长颈鹿的进化过程中,是谁在进行选择?
2、当时的原始鹿要能成功的进化成长颈鹿而不是全部被自然环境所淘汰,最关键的条件是什么?让学生理解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因,而自然环境的选择作用是生物进化的外因,两者缺一不可。研修班262019/2/14总结:
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竞争,适应环境的生存下来,不适应环境的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所以目前在地球上生活的各种生物大多是适应环境的。自然界的环境有各种类型,不同类型的环境对生物的差异进行选择,形成了适应不同环境的生物,同时,也产生了生物的多样性。 研修班272019/2/14学会反思: 生物进化的历程是否已经完成?如果还在进行,我们为什么不易发现生物的进化 ?自然选择的进程十分缓慢。生物界的丰富多彩是经过许多亿年的选择形成的。 DIY:为班级的“恐龙灭绝之迷”主题墙报写一篇短文。欣赏: 下面点击文字放映
动物的进化视频研修班282019/2/14谢谢观看欢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