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星球版地理 八下 6.3黄土高原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商务星球版地理 八下 6.3黄土高原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1-13 16:56: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黄土高原》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严重现状。
2.初步学会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
3.了解黄土高原环境破坏的严重后果──脆弱的生态环境。
4.治理黄土高原的措施。
5.培养学生搜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合作的意识,提高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分析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增强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
对黄土高原进行生态建设的方法探讨过程中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教学重点
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及生态建设。
教学难点
1、读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和主要地形区。
2、了解黄土高原的能源资源。
3、结合图文资料,了解黄土成因和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原因。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准备
学生
分组课前搜集有关黄土高原方面的资料,也可制作成课件。班级内已有投影仪、投影幕布、电脑。
教师
查找资料,制作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提示和建议
创设情境、自然引入
播放黄土高原支离破碎、千沟万壑的自然景观录像,导入新课。播放前提出问题:录像反映的是哪一地形区的自然景观?看后,你有哪些感受?
教师总结: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是黄土高原的真实写照,更是它与众不同的所在,今天就让我们师生共同学习这一特殊的地形区──黄土高原。
板书: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
学生都能够很准确地回答出黄土高原极其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
开篇点题直接进入正题,生动形象的情境创设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同时,对学生的精彩回答要给予艺术性的中肯评价。
一、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你们对黄土高原有哪些了解呢?下面就让我们进行信息交流”。
(投影)信息交流:黄土高原知多少
总结:学生讲解、介绍的内容涉及很多方面的内容,教师在最后的总结归纳强调以下内容:
(投影)地图
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连秦岭,北抵长城。黄土的厚度超过100米。
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主要是陕西省、山西省及甘肃省的一部分。
黄土高原的形成:风成说。
每个地理小组将课前查找到的有关黄土高原的资料制作成课件,图文并茂地介绍。(每个小组成员将搜集到的资料汇总后制作成课件或者以演讲方式介绍)
这一教学环节设计的基础为小组学习法(每个小组的汇报资料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发散的设计意在不完全拘泥于教材上的内容,学生通过资料的搜集和汇总,增强了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同时,小组成员在交流形成最后的汇报成果的过程中,深刻感受到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学生为主体,教师的主导不能忽视,教师注意聆听,在适当的地方进行点拨。对学生的介绍给予激励性评价和艺术性的评价。同时教师的总结要精练。
二、严重的水土流失、脆弱的生态环境
“同学们刚才介绍时,都提及到了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国家,至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水土流失总面积达356万平方千米。水土流失会造成哪些危害呢?”水土流失的危害如此之大。黄土高原地区不仅有严重的水土流失,而且多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使其生态环境极其脆弱。人类与自然环境关系的不协调在这里体现得非常明显。
(投影)“黄土高原人地关系恶性循环示意图”
突出水土流失和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过渡)
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是什么?
黄土高原地区的主要自然灾害有哪些?
三、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
读教材黄土高原煤炭资源分布”图。
四、生机焕发的黄土地
气氛热烈,学生的谈论涉及人民的生活和健康、农业、工业、交通等方面。
学生分成小组,选择某个问题进行探讨,可以结合课前搜集到的资料。讲解介绍的方式不限,有课件演示、表演式、实验式。
涉及的内容有:
1.课件演示植被的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的图片。历史的对比,提出由于人类的不合理开发造成了这一严重的后果。
2.深入地探讨由于人口的急剧增长,对土地的使用量激增,也使得水土流失加剧。
3.黄土本身具有质地疏松、粘性差的特点,多大孔隙、松软且具有湿陷性。
4.本区旱涝灾害频繁发生,降水集中,多暴雨。
5.人口素质低,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而盲目地砍伐树木。
6.经济的落后导致了人们过度利用资源、开发资源而满足自身经济的需求。
活动:
1、找出大同、阳泉、平朔、准格尔、东胜、神府等煤矿,分别说说它们位于哪些省级行政区域。
2、找出经过黄土高原的主要铁路线,说说它们对当地的能源开发及经济发展有何促进作用。
想一想:
将煤转化为电力和煤气输送出去与把煤通过铁路或公路运输出去相比有什么优势?
以上的内容是学生们观点的总结,学生们的思维开阔,课堂氛围热烈,讨论中有的同学举出了很多具体的事例。那么教师在总结时,对学生们提出的每一条原因,都要进行充分的鼓励和肯定。另外一方面,教师要进行必要的提示点拨。
活动:
教师介绍“南小河沟——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示范样板区”。
生态建设
同学们刚才深入浅出的分析讨论,给了老师很多惊喜,既有论点又有论据。我们是地球上的主人,我们要保护我们的家园,我们要让大自然与人类和谐地相处。那么,改善黄土高原地区的生态环境,我们有哪些好的办法呢?
(投影)献计献策
1.结合刚才的原因,同学们提出了很多的措施。包括植树种草,控制人口的增长,提高人口素质,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退耕还林,修建工程等。
2.辩论:黄土高原是否应该全部退耕。
开放式的问题,不限制学生的思维,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理念。
课堂延伸
同学们为黄土高原的治理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当地人也通过实践摸索了很多经验,可以说与同学们是不谋而合。在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黄土高原环境在变化着,改善着。我们走的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影响后代,满足其需求的环境。
(投影)经过初步治理的黄土高原的图片
可见,只要我们持续不断地努力,黄土大地上将再现往昔风采。我们没有生活在黄土地上,作为一名生活在黑土地上的学生,我们现在可以做到的有哪些?
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将自己的零用钱寄给黄土高原治理部门;努力学习……
本教学环节的设计,将教材延伸到生活中,增强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教材是我们进行德育教育的较好素材,课堂是德育教育的主阵地。
结束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作为地球上的主人,地球上的孩子,我们要热爱我们的家,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家,播放《地球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