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青藏地区第二节
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
一、内容标准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根据资料,分析某区域内存在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了解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
以某区域为例,说明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以某区域为例,说明我国西部开发的地理条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认识青藏地区开发的地理条件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举例说出青藏地区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及主要治理措施与成效。
了解青藏地区蕴藏的主要矿产资源及开发现状。
举例说明青藏地区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对当地生活质量的改善和对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
运用图片资料展示青藏地区独特的旅游资源。
运用数据变化说明青藏铁路的开通对当地旅游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教学重点
1.认识青藏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2.说明青藏地区开发利用清洁能源的优势及开发利用的意义。
3.了解青藏地区独特的旅游资源,说明青藏铁路的开通对当地旅游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教学难点
青藏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
二、教材内容解析
依据“根据资料,分析某区域内存在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了解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以某区域为例,说明我国西部开发的地理条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这两条内容标准,结合青藏地区的实际,教材将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作为本节的主题。作为西部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青藏地区开发程度相对更低,从西部大开发的大局和青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角度出发,青藏地区丰富的资源毫无疑问需要开发,加以利用,创造价值。但是,由于青藏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使得其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盲目开发会带来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全国,乃至会影响全球,因此,这一问题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在进行资源开发的同时,保护好当地的自然环境,实现经济文明与生态文明共赢,是本节课学习的重点。为此,教材共设置两个题目:“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
三、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展示北京奥运会福娃迎迎,并播放迎迎的心声。
观看多媒体,说出福娃迎迎的原型,倾听迎迎的心声,并思考:为什么此时的迎迎会满含泪水呢?
以迎迎的心声导入,营造轻松自然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本节课的学习创设一个良好的情境。
【过渡】: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迎迎的家乡,探索青藏地区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
【第一站】:珠穆朗玛峰脚下
学生在观看视频过程中,教师板书。
学生观看视频,并思考:视频中展现了哪种破坏环境的行为?
观看后,学生回答。
承上启下,以考察的形式展现青藏地区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
【过渡】:在青藏地区,还存在哪些破坏环境的行为呢?
展示青藏地区生态环境破坏图片。
展示藏羚羊遭到屠杀图片及资料。
【承转】青藏地区的环境为什么会变得如此严峻呢?
回顾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总结归纳:青藏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
参照课本87页,完成学案:青藏地区生态环境问题。
完成后,学生回答。
学生观看图片并齐读文字。
从人为的角度找出环境问题的原因。
观察青藏地区地形图和气候类型图,结合所学知识,想一想用哪两个字归纳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学生回答。
从自然和人为的角度,在学案中归纳青藏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
学生回答。
了解青藏地区生物遭到破坏的残酷现实,进一步树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从人为和自然地角度分析青藏地区环境问题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渡】:青藏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正在引起人们的关注,我们应当如何解决呢?
要求学生从“政府官员”和“当地牧民”中选择一个角色,提出解决措施。
小组代表展示后,教师评价并总结。
根据教师提示,小组内选择一个角色,并讨论解决措施。
讨论完毕,小组代表展示。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渡】:我国在青藏地区建立了中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第二站】:乘坐青藏铁路来到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教师评价。
教师评价并总结。
观看《三江源》视频,并思考: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_____省。是我国哪三条大河的发源地?
学生回答。
结合视频并参照课本89页材料,在图中描出长江、黄河、澜沧江。思考:我国为何设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学生回答
让学生从直观上了解设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必要性。明确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进一步突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过渡】:参观完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青藏铁路的列车员给我们发了一份调查材料。
要求学生发挥小组合作的力量,探究我国青藏铁路。
分别展示,并加以评价。
要求学生阅读课本91页,找出青藏铁路的开通对青藏地区的发展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教师评价并总结。
【合作探究】根据学案中材料,解读青藏铁路。
小组代表回答。
学生思考并回答。
深入挖掘教材,通过合作探究,认识青藏铁路的建设对青藏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过渡】:我们在列车上还遇到了一位藏族小朋友——扎西,我们听一听他对家乡的介绍。
展示扎西对家乡的介绍:
展示扎西的家乡。
教师评价并总结。
展示青藏地区清洁能源利用图片。
通过扎西对家乡的描述,猜测他的家乡。
阅读课本90页,找出扎西家乡的“宝藏”,完成学案中的表格,并思考相关问题。
扎西共描述了青藏地区的哪些自然资源?哪些属于清洁能源?
扎西的家乡为什么拥有丰富的地热和太阳能?
以介绍家乡的形式,让学生了解青藏地区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现状和意义。
【检测反馈】
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选择相应的题目,要求先读题目,后说答案。最后根据答题情况给予小组相应分数。
【拓展延伸】
在我们生活中,或多或少的存在着破坏环境的现象或行为,比如:空气污染、雾霾、水污染等等,我们该怎么做呢?
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进行选择,按照要求答题。
学生观看视频。
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检测本节课所学知识,提高课堂效率,做到有的放矢。
遵循地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原则,学以致用。
【结语】:如果没有小桥流水,就没有诗情画意,没有湛蓝的天空就没有彩云追月,没有花蕊吐艳就没有鸟语花香,所以我们应该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用我们的双手放飞绿色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