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星球版地理 七下 7.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商务星球版地理 七下 7.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1-14 15:25: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一、内容标准
●在地图上找出某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运用图表说出某地区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指出某地区对当地或世界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一种或几种自然资源,说出其分布、生产、出口等情况
●运用资料描述某地区富有地理特色的文化习俗
二、学情分析
本次教学面对的虽然不是本校学生,但是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学过了东南亚、中东、欧洲西部、日本、印度、俄罗斯三个地区和三个国家。学生已经具备了从图中提取地理信息并进行表述的能力,比如说:对某一区域位置、范围、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的读图表述;同时初步了解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掌握了区域分析的一般方法。但是方法运用的能力、自主分析问题的能力、准确进行表述的能力、建构知识结构的能力、小组合作探究的意识还有待进一步的训练和培养。
三、教学目标
1.通过观看图片视频,感知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整体的自然、文化习俗,认识和欣赏我们生存的世界。
2.通过运用地图资料,表述撒哈拉以南非洲热带大陆、高原大陆等称谓产生的原因,明确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位置及环境特征,培养、检验学生运用地图获取知识的能力。
3.通过阅读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气候;以热带草原气候类型为例,深刻理解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4.通过对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状况的分析,了解单一商品经济及其形成的原因。
5.通过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粮食、环境”问题,尝试运用分析问题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应对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初步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为:
●理解气候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单一商品经济形成的原因、危害及处理办法。
四、教学内容分析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教材内容以三个专题的形式突出了该地区的人文地理内容,自然地理知识似乎被淡化了。实际上,人文地理现象都是以自然地理为基础的,所以,本节内容将自然地理知识穿插、糅合在对各专题内容的分析之中。
针对课本中知识点较多而且比较分散的问题,处理的基本原则是学生能看懂的内容不讲、学生讨论能够明白的内容不讲、重点是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针对出现的现象能够通过地理视角去分析,明白因果关系,明白地之理。
教给学生处理问题的智慧,体现用智慧去教,教给学生智慧,使教学全过程充满智慧,构建智慧课堂的教学理念。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已达成课程标准为基本要求,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不局限在某一本教材中,进行多版本教材内容、生活与社会知识的整合运用,建立相对开放的、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课堂。
五、教学活动过程
(一)导入新课
自制视频导入,视频内容涵盖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雨林、草原、沙漠三种景观;丰富的野生动物以及黑种人和黑人文化。在播放的过程中,教师配以介绍,在导入新课,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明确课堂主题的同时,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文化习俗。
(二)展开教学
1.位置与环境
教师活动:展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基本轮廓,给学生提供资料袋,疏其所阻。提出问题:你能从1号锦囊中选择资料,并解释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热带大陆、高原大陆、天然野生动物园、黑种人故乡、世界原料仓库”这些称谓的含义吗?
学生活动:选择材料,运用已学知识,分析表述。
设计意图:通过此环节引导学生分析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位置、地形、气候、人种、动植物资源情况,整体了解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环境状况,为下一步的学习活动提供基础。同时,此环节以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为主,也是对学生分析区域能力的一次检测,毕竟前面已经讲过了三个地区、三个国家、一个大洲,教学与评价同步进行。
转折过渡:了解环境的目的是要看看人在这种环境中的生活情况,这就涉及到经济问题。
2.环境与人
(1)影响某一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分析:
引导学生整体分析、
把握影响区域经济发展
的最主要因素。并排除资
源因素(只起积极作用)。
(2)气候与农业
教师活动:一个地区的经济,主要是由农业和工业两方面构成,哪位同学能够通过老师提供的2
号锦囊内的资料说明撒哈拉以南非洲农业生产怎样?
学生活动:学生选择资料,说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热带农业、主要的热带经济作物、林业等
教师活动:农业生产本身主要是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展示结构图,哪位同学能够根据老师提供的材料分析一下撒哈拉以南非洲热带草原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学生活动:学生小组合作,选择材料,回答问题。
(教师注意引导,归纳和提升。在学生回答不上来的时候:引导学生读图分析热带草原气候的特征,正常年份哪几个月不降雨,干湿季节明显;正常年份也是风调雨顺;如果说不正常的年份哪?展示非洲之角的粮荒产生的原因。)
总结:由此可见,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气候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
过渡:物产如此富饶,据我们所知,经济却如此落后,这是什么原因?
(2)历史与经济
教师活动:哪位同学能够根据老师提供的材料,选择材料谈谈自己的看法?给学生充分的讨论时间,必要时予以引导。
学生活动:学生小组合作,选择材料,回答问题。
教师过渡:殖民统治掠夺资源、贩卖奴隶,为了达到长期控制、掠夺的目的,殖民者不让非洲发展民族工业,没有民族工业,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经济会形成怎样的特点?
学生活动:了解单一商品经济的特点。
(3)献计献策
以角色扮演的方式为非洲经济发展提出建议,可供选择的角色:经济学家、农业专家、历史学家、教师、游客等
设计意图:整个过程,教师要做好分析方法的引导和总结提升工作。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明确分析问题的方法,并运用手中的资料进行解读探究;小组合作的过程是个人经验交流、树立正确认知的过程。对撒哈拉以南非洲气候与农业、殖民统治、经济特征等重点知识巧妙的穿插融合在一起,形成知识间的有机联系。
3.在线求助
教师活动:以非洲小男孩的求助为场景,提出要求帮助从根本上解决“粮食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能不能够利用刚才我们讲过的方法:阐述问题、分解问题等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教师可以合理引导。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探究分解问题、
罗列因素、原因探究、提
出建议。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运用方法的能
力,学生在分析提升“供”时,可能会说通过扩大耕地面积来提高粮食供给,此时教师要追问、引导学生,让学生认识可能产生的后果从而推断出“人口、粮食、环境”问题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面临的主要问题。
4.练习巩固与生活拓展
以桓台是全国百强县为背景,讨论桓台经济发展较好的原因,以及在今后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根据课堂进度,针对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课堂容量,拓展学生视野。
设计意图:地理知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而又服务生活。通过活动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六、课外作业
结合今天讲的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针对自己的家乡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写一份建议书。
七、板书设计
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一、黑种人的故乡

二、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
三、人口、粮食、环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