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巧包装-教学设计
一、教学背景分析教学内容:
现代社会新的商品层出不穷,商品包装也日新月异。形式多样的商品包装在一定程度上 冲击着消费者的视觉,也影响着消费者对商品的信任和购物情绪。所以,商品包装设计不仅仅是创造一个可以储存商品的容器,它还是沟通商品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最好桥梁。由此, 商品包装的目的并不在商品,而在于满足人的需要,满足人对商品品味的需要,即包装是为 人的包装。完美的包装设计是实用与美感的结合,是艺术与生活、文化的完美结合。
一个好的商品包装设计必定是一个能激发人情感的设计,“巧包装”就为儿童提供了一 种新的感觉和体验。小小的包装,大大的乐趣!其中设计师的奇思妙想给儿童以启示,引领 儿童深入地了解商品包装设计的过程,体会设计文化、训练设计能力。通过实践动手制作, 直到包装的最终实现,儿童用自己的巧手创造了美。这样有趣的美术活动儿童乐意参与,也 有利于发展儿童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二、学生情况:
四年级儿童思维活跃,也有一定的美术基础。本课的教学既要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 设置一定的难度,又要是儿童能力所及的。教学中经常不断地出现形式多样的商品包装设计, 可以充实儿童的思维过程,给儿童以启示,使儿童有足够的兴趣,主动积极参与创作活动。
三、教学方式、手段:
讨论法、观察思考法、赏析法、示范法。
四、教师准备:各类纸张若干及废旧纸盒等,剪刀、胶、颜色、范例。
学生准备:各类纸张若干及废旧纸盒等,剪刀、胶、颜色。
五、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实践、尝试,让儿童了解商品包装的设计文化。
过程与方法目标:儿童学会商品包装的基本方法,创造新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儿童学会思考、实践动手的设计能力。
六、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启示儿童能从商品本身的特点找到设计的灵感,运用折、剪、贴、画等方法制 作一个商品小包装。
教学难点:鼓励儿童从“巧”字上用功,创造一个既美观又有情趣的小包装。
七、教学设计:
(一)、活动
(出示糖果礼盒)小朋友,看看老师手上的是什么?
(思考)糖果为什么要这样装起来呢?
(出课题)这个就是包装。 包装是沟通商品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最好的桥梁。所以商品要包装,而且还要巧包装。
设计意图:儿童的年龄和认知特点决定了有意义的游戏活动能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引 起儿童的“问题意识”。
(二)、新课
怎样包装呢?这个也是糖果的礼盒包装,巧在哪里呢? 小小的包装,都出自不同的设计师之手。
小朋友,生活中各式各样的商品太多了,不同的商品自然也就有不同的包装方法,你见过哪些让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巧包装呢?向小朋友介绍一下。
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组商品包装。小朋友,这些都是我们日常接触到的商品。在现代社会,新的商品层出不穷,商品的包装也就日新月异,这些包装既美观又富有创意更有情趣!
设计师又是如何设计的呢?
例:肉肠、饮料、意大利面、酒品、台湾大米、铅笔、衬衣等等。 从商品本身的特点找到设计的灵感,是包装设计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三)、学生操作。
(出示实物)纸巾盒。 你觉得还可以怎样来设计呢?在作业纸上画出你的大概的想法。
作为一件商品包装,只停留在纸面的设计创意上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选择适合商品 特点的包装方法。
(示范)实例:纸盒——选彩纸贴、剪开大嘴巴、用彩笔画出形象。 如此,一件完好的商品才能包装出炉。
设计意图:儿童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与感性认识联系在一起,与实践活动还保持着紧密联系。教学中“看”与“练”的结合,有助于儿童的设计创作,为后面的“巧包装”作铺垫。
(四)、作业
小朋友今天也带来了许多的材料,我们也来设计制作一个商品包装。 想想看,纸盒还能做出什么包装呢?
自己动手,能不能做得漂亮,就看你本事咯。
设计意图:儿童亲手做一做,自己的创意才会得到体现和验证。
(五)、讨论
小朋友,在生活中有的人认为,商品只要货真价实,无需包装就能卖出好价钱;也有人说,商品只要包装做得好,就能吸引人达到畅销。对这样的两种想法,小朋友你们怎么看?
小结:完美的包装设计一方面能恰当地传达出商品的信息,另一方面也要充分考虑商品包装 的美观与艺术性,令人对商品的包装产生里外一致的印象,给消费者以美的享受,心情的愉快。所以,一件小小的包装,一种独特的视觉效果,是实用商品与艺术的结合。 设计意图:艺术与生活紧密相连,生活中处处有设计。
八、作业要求
儿童用废旧材料制作一个小包装。
九、教与学的评价
儿童在设计中因能力的关系,最后的成品可能会与自己追求的效果有落差。所以,可通过儿童自评,让儿童说说自己作业的得失。教师应给出明确的建议,可使儿童重获自信,有目的地改进作业。
十、反思和总结
本课让儿童初步接触、尝试商品包装的设计。教材选择从儿童最为熟悉的日常商品包 装入手,启示儿童能从商品本身的特点找到设计的灵感,运用折、剪、贴、画等方法制作一 个商品小包装。鼓励儿童从“巧”字上用功,创造一个既美观又有情趣的小包装。 教学中师生的互动让课堂充满了思考的快乐和创作的激情。教师的教学只有从“巧” 字上去着眼、从“巧”字上去设计、从“巧”字上去启发,儿童才能跟进,在实践动手中享 受设计制作的愉悦,找到创新包装的窍门,体验物品的美感和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