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快乐动漫
教学目标
1.了解动漫的基本知识、动漫的历史,分析动漫的造型特点。
2.学习动漫的表现方法,尝试用水彩笔、彩色铅笔、蜡笔等作画工具,运
用夸张、变形等手法,初步尝试设计或改画出不同且富有个性的动漫造型。
3.培养学生喜爱动漫、美化生活的情感,体验设计动漫的乐趣。
教学重点:
1.认识动漫,了解动漫形象的造型特点,感受其造型美及色彩美。
2.初步掌握动漫形象所具有的拟人、夸张、幽默等艺术特点,创作个性鲜明的动漫作品。
教学难点: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如何改画出富有趣味性、个性化的动漫造型,突出动漫形象的创意性与生动性。
课前准备:
彩色铅笔等绘画工具、动画片剪辑、多媒体课件、白板、实物投影等。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播放趣味动漫短片
(1)仔细观察短片的动漫形象有哪些特点?
(2)看过短片后你们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学生观察后发言,谈谈自己的感受!
今天老师将带着同学们一同走进动漫的快乐艺术世界。
揭示课题:快乐动漫
二、讲授新课
1.认识动漫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叫动漫吗?它都包括什么呢?动漫是英文cartoon的音译,简称为漫画和动画,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
你看过一百多年前的动画片吗?会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瞧一瞧世界上第一部动画片吧
2.了解动漫常识
同学们猜一猜世界上第一部动画片是哪个国家摄制的呢?叫什么名字呢?
我国第一部动画片叫什么名字呢?
3.了解动漫的种类:出示课件
同学们平时都看过那些动画片呢?它们都是哪些类型的呢?同学们仔细观察大屏幕,思考一下你能否从画面中得到一些启发呢?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讲解并介绍:手绘、水墨、木偶、剪纸、折纸。
4.动漫的题材
(1)说一说:老师相信,每个同学心中一定有自己喜欢的动漫形象,你愿意和大家分享吗?它长什么样?你为什么最喜欢它?
(2)那这些动漫作品中都包含了哪些题材呢?请同学们分组进行讨论!
5.动漫的主要表现手法
同学们,我们了解了这么多动漫的知识那老师想知道同学们现在对动漫产生兴趣了吗?做一个简单的调查,喜欢动漫的同学请举手(生自主举手)想继续了解研究动漫的同学请举手(生自主举手)。很好,作为老师我很高兴,那么,你想了解研究动漫的什么呢?(生自主举手发言)。那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看动漫形象都是怎么样产生的?都有哪些表现手法呢!
出示课件
出示动漫原型,比较前后区别。
⑴拟人:
屏幕上这两棵树发生了什么呢?学生讨论,真实的树变成了树爷爷。这是什么表现手法呢?学生大声回答:拟人。那植物可以拟人,动物可不可以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真实的羊和喜羊羊之间发生了哪些变化呢?学生大声讨论…
总结:无论是植物还是动物,他们都像我们人类一样有感情、有动作、有表情。这样的方法我们称为——拟人。
⑵夸张变形:
一位普通的老爷爷,在动漫世界里,因为放大了他的鼻子和头发而变得特别起来。
总结:这些夸大了某些特点,使形象更加特别这样的方法称为——夸张。
6.做游戏:
屏幕上快速播放部分动漫作品海报,请同学猜一猜,这些作品的名字?
学生大声说出:多啦A梦、名侦探柯南、哪吒闹海、熊出没、西游记…
三、教师示范想象创作
教师根据铅笔的原型,设计了一个铅笔超人的动漫形象。同学们观察教师范画,看一看老师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进行的创作呢?学生回答:拟人、夸张变形。
四、学生作业
(1)构思:
同学们如果让你们以生活中的物品为原型来进行动漫设计,你会以什么为原型呢,会怎样进行设计呢?
(2)创作表现:
同学们在创作中,首先要确定好一个原型
其次角色设计要具有想象力
最后给角色上色,添加细节。
五、展示与评价
学生作画完成后,展评学生的作品,实施多元评价。
展评中主要运用学生的自评、互评、师评的方式进行。
六、总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学生畅谈收获。可爱的动漫明星们不仅是小朋友们的好伙伴,大人们也同样很喜欢。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常能找到用动漫来装饰的物品。
七、拓展提升
课件播放: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动漫形象在生活中都有哪些应用呢?有没有你所熟悉的物品呢?
反思和总结
1. 摸清学情,选材得当。动漫是时代进步的产物,科技、文化、社会的进步等因素都会对动漫的发展产生影响。什么样的动漫形象符合这个年级孩子的年龄段需求?这是个不可忽略的问题。因为一些不适的动漫内容对小学生的心智和意识形态发会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教师要做的前期工作就是在课前了解孩子的状况,对众多的动漫形象进行筛选,选出适合的内容让孩子欣赏。
2. 联系生活,激趣互动。
“动漫”是小朋友非常喜欢的一课。小朋友可能每天都会看动漫片,甚至是家长当做奖励孩子的一件事。这么说,要上好这节课就很容易了吗?我观摩过一些老师的课,通常都是让学生欣赏大量的动漫图片,帮助学生回忆一些动漫造型。但是,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没有信手拈来的造型想象能力,即使看再多的动漫形象,作业时还是无从下手,只能依赖临摹教师提供的动漫形象。
所以,教师要抓两点:一是重材料的感知,让学生形成动漫的表象;二是重想象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通过感知,建立表象,提升学生想象的创造能力。学生自然产生“激情想象”的需求,新的动漫形象设计的欲望便油然而生。特别是猜动漫形象教学环节,学生热情高涨,精彩纷呈,不由自主地配以适当的动作表演与描述。
3. 凸现难点,学法指导。在学生的心目中,动漫就是一个既定的、大画家们设计出的固定的形象。比如:造型复杂的孙悟空、人人知晓的米老鼠等。殊不知,其实孩子自己就是一个潜在的动漫造型师,对于所有熟悉的物品,只要你学会了为之加上表情和动作的方法之后,都可以将其变成一个新的动漫形象。这就是说,教师要重在教会学生方法,即授之以渔。
4. 关注传统,传承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不少经典的动漫形象,诸如《西游记》《哪吒闹海》等故事,因此课堂教学中,善于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动漫形式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儿童不但喜爱,且蕴含的教育意义也可以起到积极的教育作用,更好地促进了儿童的知识、技能、个性及文化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