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生活着瑶、壮等少数民族,这里风景优美,民族风情独特。它的成立,体现了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 ( )
A.和平解放 B.民主改革 C.“一国两制” D.民族区域自治
2.在实行资金援疆基础上,2013年3月宁波市又启动了智力援疆项目。这些做法体现了 ( )
①同步富裕原则 ②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③西部大开发战略 ④人才强国战略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我国中央政府在不同时期对今新疆地区的治理,采取了下列举措:①左宗棠收复新疆 ②设立新疆行省 ③设置西域都护 ④在新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按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①②④ D.④③②①
4.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由我国民族关系的历史和现实情况决定的,其具体表现是 ( )
①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②各民族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 ③我国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④我国历史上少数民族曾长期享有自治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部分。”请问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 )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各民族共同繁荣 D.民族区域自治
6.西藏自治区的领导干部中,近八成是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在自治区、自治县、自治乡人大代表中分别约占88.4%、92.6%和99%。这体现了我国 ( )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注重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
C.少数民族享受比汉族更多的权利 D.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政策
7.“两岸之道,唯和与合,势之所趋,事之必至。”我国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 ( )
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B.相互尊重,互补互利
C.民族平等,共同繁荣 D.坚持立场,排除阻力
8.为了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缩小东西部地区的贫富差距,扩大内需,党中央实行 ( )
A.可持续发展战略 B.西部大开发战略
C.放宽政策 D.搞活经济政策
9.洗雪百年国耻,标志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的事件是 ( )
A.汪辜会谈 B.“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C.西藏和平解放 D.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10.20世纪90年代初期,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的重要共识是 ( )
①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②开展两岸经济、科技、文化交流 ③调整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的“三不”政策 ④海峡两岸直接实现通邮、通商、通航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11.由海峡两岸同根同祖血脉相连、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事实以及港澳回归的成功范例,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
A.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B.大国干预是阻挠统一的外部因素
C.武力解决是实现统一的唯一途径 D.“台独”势力是祖国统一的内部阻力
12.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指出:“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骨肉兄弟。两岸是割舍不断的命运共同体。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维护两岸和平、促进共同发展、造福两岸同胞的正确道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是 ( )
A.实现直接“三通”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加强经济上的密切合作 D.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3.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下列属于邓小平理论创新内容的是( )
①“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⑤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③⑤
14.“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争传客从台湾来。”这首改编的《回乡偶书》反映出 ( )
①历史上海峡两岸曾长期隔绝 ②如今海峡两岸有了交往 ③台湾同胞浓烈的思乡之情 ④台湾已回到祖国的怀抱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5.电视荧屏上,你经常可以看到台湾艺人的身影:欧弟在主持《天天向上》,林志颖父子出演《爸爸去哪儿》;你也可以看到李宇春等大陆艺人在台湾舞台上靓丽的身影。这主要说明了 ( )
A.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 B.大陆明星实力不如台湾明星
C.台湾同胞完全赞同“一国两制” D.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密切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22分)纵观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民族团结、民族友好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赏乐学史】
材料一 歌由《爱我中华)中唱道:“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
材料二 歌曲《天山青松根连根》中唱道:“天山上的青松根连着根,各族人民亲又亲耶……团结胜利向前进耶,向前进。建设边疆好山河耶,保卫祖国万年春……”
(1)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谈谈你对“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和“天山上的青松根连着根,各族人民亲又亲”的理解。(4分)
【新闻学史】
材料三 西藏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及增长速度
(2)材料三中,西藏自治区这些令人自豪的数据说明西藏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为西藏取得巨大进步提供保障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6分)
【看图学史】
图1 图2
(3)请为以上图片加文字说明。图片展现了各少数民族美好、繁荣的生活画面,你认为少数民族地区今后继续繁荣进步的保障是什么?(6分)
【探究学史】
(4)请你为以上学习活动概括一个主题。(6分)
17.(17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英《南京条约》割让香港示意图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香港夜景
材料二 1984年2月24日,邓小平同志会见美国乔治大学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代表团时提出:“世界上有许多争端,总要找个解决问题的出路。我多年来一直在想,找个什么办法,不用战争手段而用和平方式,来解决这种问题。我们提出的大陆与台湾统一的方式是合情合理的。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一个中国,两种制度……”
请回答:
(1)上面图片反映的是哪一地区的百年沧桑巨变?在回归以前它是哪个国家的殖民地?(4分)
(2)由中国哪位领导人提出了解决这一地区问题的科学构想?这一科学构想是什么?又在哪里得到实践?(6)
(3)说出这一地区主权回归的时间。主权回归中国说明了什么?(7分)
18.(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早日结束海峡两岸的对峙局面,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中国共产党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他们根据时局和情况的变化,不断调整对台政策,两岸关系经历了敌对—缓和—和平发展的艰难历程,也与新中国一道同呼吸共命运经受了历史的考验。
材料二 2015年11月7日,海峡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大酒店会面,习近平指出“两岸双方共同努力,两岸同胞携手奋斗,坚持‘九二共识’,共同巩固政治基础,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保持两岸关系发展正确方向,深化两岸交流合作,增进两岸同胞福祉,共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让两岸同胞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荣耀。”
请回答:
(1)为了早日实现祖国的统一,党和政府在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基础上,形成了怎样的对台基本方针?(4分)
(2)20世纪90年代,随着海峡两岸交流的日益密切,两岸分别成立并授权哪两个民间团体开始进行经济性、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1992年,这两个团体达成共识(即“九二共识”)的核心内容是什么?(6分)
(3)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促进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进程?(提出一点可行性建议即可)(6分)
第四单元测试
答案解析
一、
1.【答案】D
【解析】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根据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互助的原则,把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2.【答案】D
【解析】宁波对新疆的资金援助体现了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西部大开发战略,智力援疆项目体现了人才强国的战略,①说法本身错误。
3.【答案】C
【解析】左宗棠收复新疆是在19世纪70年代末;设立新疆行省是在1884年;设置西域都护是在公元前60年;在新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新中国建立后。
4.【答案】A
【解析】解答本题要根据题干要求从历史和现实两个方面认识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①②是历史原因,③是现实状况,而④的情况在历史上并不存在,故排除含有④的选项。
5.【答案】D
【解析】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这已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6.【答案】A
【解析】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由当地民族管理本民族地方性内部事务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7.【答案】A
【解析】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确立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在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8.【答案】B
【解析】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的历史存在和过分扩大,是一个长期困扰中国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的全局性问题。为了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扩大内需,党中央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
9.【答案】D
【解析】香港、澳门的回归,洗雪了我国近代被列强侵略割占的耻辱。A项是海峡两岸交往的事实;B项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方针政策;C项与题意不符。
10.【答案】A
【解析】台湾当局开始调整“三不”政策是在1987年;两岸直接“三通”于2008年实现。排除③④,故选A项。
11.【答案】A
【解析】题干中的“海峡两岸同根同祖”“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港澳回归”,都与祖国的统一有关,说明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12.【答案】B
【解析】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要想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必须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13.【答案】C
【解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分别是建国初实行的政治和经济制度,与题意不符,故排除②⑤,选C。
14.【答案】C
【解析】台湾尚未回到祖国的怀抱,两岸还没有实现统一,排除含④的选项即可。
15.【答案】D
【解析】题干材料反映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密切,共同传承中华文明。
二、
16.【答案】(1)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历史发展中,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并逐步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图1是独龙江畔的独龙族新居,图2是佤族木鼓舞。保障:维护民族团结,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民族团结。
17.【答案】(1)香港。英国。
(2)邓小平。“一国两制”。澳门。
(3)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香港的回归说明了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增强和国际地位提高。
18.【答案】(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2)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海协会)、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海基会)。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3)如:加强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发展交通,密切两岸人员友好往来等。(其他言之有理的建议亦可)
初中历史 八年级下册 5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