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青铜艺术
作者
类型
欣赏·评述
课时
1课时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
“青铜艺术”一课主要介绍了具有悠久历史、独特民族风格和鲜明时代特色的青铜器,让学生欣赏我国悠久灿烂的古代青铜艺术,了解青铜器的造型,青铜器的铸造工艺,青铜器的纹饰和铭文等。在欣赏的同时让学生用水墨线描的形式勾勒青铜器的造型、纹饰、铭文,开阔了学生眼界,培养了学生对青铜艺术的欣赏力,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及热爱祖国、热爱民族艺术的感情。
学情情况:
五年级学生对外界的的知识和信息有着大量的需求,他们对艺术已经有了自己初步的了解,具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查找资料,搜寻相关信息。但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于青铜文化了解不多,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是第一次正式接触。所以本节课就从孩子们较感兴趣的青铜动物入手,利用视频、课件等,边欣赏边用水墨线描勾勒巩固,带领孩子们进入远古的青铜时代,让他们领略祖先留下的艺术瑰宝的无限魅力。
教师准备:各种青铜器造型、纹饰、铭文的图片,课件,水墨画工具材料等。
学生准备:水墨画工具材料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从青铜艺术的造型、纹饰、铭文等方面来欣赏了解青铜艺术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欣赏中,用水墨线描形式勾勒青铜器的造型、纹饰、铭文,开阔学生眼界,培养学生对青铜艺术的欣赏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欣赏青铜艺术的过程中,认识中国青铜艺术在人类文化史上所作出的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从青铜艺术的造型、纹饰、铭文等方面来欣赏了解青铜艺术的特点。
教学难点:感悟青铜艺术并会用水墨线描形式勾勒青铜器的造型、纹饰、铭文。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师:同学们好,我们首先来欣赏一段视频,这段视频向大家介绍了一件国宝,是什么国宝呢?
视频《国宝档案——司母戊》:介绍庄重、气势压人、傲视群雄的司母戊大方鼎。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导入法,介绍司母戊的高、宽、重、形状等。它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学生探究司母戊的心情油然而生,将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开始新课的学习,奠定本课的学习氛围。
二、发展阶段
师:司母戊收藏在我们中国国家博物馆,它是怎么铸造的,一会儿你就知道谜底。它属于青铜器,我们先看青铜器有哪些造型?
(一)青铜器造型(PPT)
1. 介绍和动物本身很相似的青铜器造型:大象、羊、犀牛。
边欣赏边介绍青铜器的外形、颜色变绿的原因等。
2. 介绍和动物本身不大相似的青铜器造型。
3. 介绍人和老虎组合在一起非常亲近的青铜器造型。
4. 教师演示
师:同学们请拿出桌上青铜器动物造型图片,下面两张是你们同龄人——五年级学生的水墨画作品。先看老师怎么画的?
教师用毛笔、墨在宣纸上把大象的青铜器外形简单勾一下。
5. 学生第一次作业:选一个青铜器动物图片,用水墨在宣纸上画外形。
注意点:水稍微多点,只要勾动物外形。
6. 简单评析学生第一次作业。
从水墨渗化效果,外形是否丰富生动、抽象等方面进行简单评析。
教师小结:越简洁越概括,艺术感染力越强。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喜欢的青铜动物入手,让学生理解古代青铜器的造型特点,形象直观,容易理解。另外教师的演示和学生的第一次作业都巩固了学生对青铜器造型的了解。
师:刚才我们用简练、概括的线描形式勾勒了青铜器的外形,我们再来看一下青铜器,先民们制作时非常有艺术智慧。
出示较夸张的青铜器动物狗的造型:它究竟是怎么铸造出来的?其实青铜器铸造是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老师这里介绍的是其中的一个工艺:它的漂亮花纹是怎么做出来的?
(二)青铜器的铸造工艺
模范法(PPT)
在烘干的泥制青铜器物外翻制数块外范。
设法在外范和泥模间留出青铜器厚度空间。
再将青铜器泥模和外范合起来。
烘烤温度至600—900度,浇注铜水。
冷却后除去外范和泥模,取出青铜器,进行精细加工。
师:下面我们看具体是怎么示范的?(视频)
学生观看视频。
设计意图:通过PPT分解法介绍青铜器的铸造工艺:模范法。通过视频再次介绍具体的示范,双管齐下,学生对青铜器的铸造工艺有了更加详细的了解。
(三)青铜器的纹饰和铭文(视频)
1. 介绍商代早期青铜器纹饰特征——器表一般为素面,少数有乳钉、十字或网格纹。
2. 介绍商代中期青铜器纹饰特征——纹饰简单,线条粗笨,花纹只有一层,以双夔合成的饕餮纹为主要装饰。
3. 介绍商代晚期青铜器纹饰特征——大量采用平雕和浮雕结合的手段,纹饰复杂繁缛,多以云雷纹为地的三层纹饰,器表常见扉棱。
4. 介绍青铜器铭文。
5. 欣赏拓片形式的青铜器铭文和纹饰,简单介绍拓片方法。欣赏拓片牛、鸟、蛙、大象,欣赏拓片铭文司母戊、羊、虎等。(PPT)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视频欣赏青铜器纹饰以及铭文,了解商代青铜器早期、中期、晚期纹饰特征。穿插介绍了用拓片形式表现的青铜器纹饰与铭文,使学生的青铜知识更加丰富。
三、实践阶段
师:同学们拿出第二张资料,找一个自己喜欢的纹饰或铭文,用水墨线描的方法把你选好的纹饰或铭文画在第二张作业纸上。
学生进行第二次作业:用水墨线描的形式把青铜器的纹饰或铭文画下来。
教师巡回辅导。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第二次作业,让学生用水墨线描的形式表现自己喜欢的纹饰或铭文,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得到激发,青铜器的美正被学生用自己的方式、经验在体会,学生的感悟逐渐走向深刻,有效地解决了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
四、展示评价
把学生作品放在展示台进行评析。
评析关键词:外形、纹饰、铭文、精致等。
设计意图:在评析中既有诊断性,又有激励性。既利于学生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也使他在受到肯定的基础上促其自我反思,促其向更完美的方向努力。
五、拓展总结
1. 欣赏同龄人用各种方式表现的青铜器作品。(PPT)
形式多样,有水墨画形式、线描形式、淡彩形式、写生形式、手工形式等。
2. 教师总结:我们可以用多种形式表现青铜器的造型、纹饰、铭文,青铜艺术是我国中华文明的伟大奇迹。
3. 课后请学生上网查阅青铜器资料继续深入了解。
设计意图:欣赏多种材料表现的青铜器造型、纹饰、铭文,为今后学习做好情感上的延续,也能在课后查阅资料中将课堂兴趣延伸到课外。
作业要求
1. 学生第一次作业:选一个青铜器动物图片,用水墨在宣纸上画外形。
注意点:水稍微多点,只要勾动物外形。
2. 学生第二次作业:用水墨线描的形式把自己喜欢的青铜器的纹饰或铭文画下来。
教与学的评价
1. 第一次作业评析
从水墨渗化效果,外形是否丰富生动、抽象等方面进行简单评析。
2. 第二次作业评析
评析关键词:外形、纹饰、铭文、精致等。
反思和总结
青铜器既神秘又遥远,很多学生对它都有一定的距离感,我们课堂上选取了青铜器的历史和铸造工艺的介绍,试图拉近学生们和青铜器之间的距离。在青铜艺术众多的内容中,我们主要选择了青铜器的造型。它的造型很多,我们从中截取了学生们较为喜欢的生动有趣的动物造型。从这个点入手,让学生对各种各样的、生动有趣的动物造型青铜器有了兴趣爱好,并且用水墨画白描的方式进行勾勒描绘。同时,我们突出介绍了青铜器的纹饰、铭文,因为青铜器的纹饰、铭文是青铜文化中最有特色的部分,也是和美术最接近的部分。因此学生们通过对青铜器纹饰和铭文的描绘理解,以及用水墨的形式再现,青铜器的美正被学生用自己的方式、经验在体会,学生对青铜艺术的感悟逐渐走向深刻。同时也将青铜器最具美术特征的元素表现出来。通过这样一节课,学生们对神秘遥远的青铜器既走近了又感兴趣了,另外通过两次作业对青铜器的特征有了进一步的把握,为今后对青铜器的了解和学习打下了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