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型
新授
课 题
国旗是怎样升起的
课 时
1课时
教
材
分
析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中的第5课,本课是衔接本单元第2课和第6课的桥梁,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本课教学要让学生了解滑轮的结构特点及分类,知道滑轮不仅可以帮助人们将物体或重物径直提升到某一个高度,或者帮助人们将物体搬过或搬越某一区域,从而使工作变得更加轻松、容易。在教学活动中,借助于模型、图片、课件等一系列观察和探究活动,指导学生认识滑轮这种装置的结构和功能,使他们认识生活中的常见机械,密切他们与生活之间的沟通和联系。
教
学
目
标
1、能够通过观察,描述滑轮构造上的特点及分类
2、做滑轮的实验,并通过数据分析,解释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
3、了解滑轮组的作用,
4、了解生活中滑轮的应用。
5、通过游戏活动,体会滑轮组的神奇。
教
学
重
难
点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重点: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会组装实验装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难点:为什么定滑轮不省力,动滑轮省力。
教
法
学
法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拟计划进行如下操作:
1) 谈话分析法 2) 图标讨论法 3) 实验观察分析法 4)操作法。
教学过程 第 1 课时
基本环节
教师引导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教育技术应用
课
前
导
入
谈话:每周一早晨,我们学校都要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你知道国旗是怎样被提升到旗杆上去的呢?旗杆上有什么结构吗?
(板书课题)
学生观察国旗升起学具
学生回答
出示白板课件1,感知滑轮。
课
中
探
究
认识滑轮:
1、引导学生观察滑轮,找出共同点。
交流讨论:滑轮形状像像轮子,边缘有槽。可以绕轴心转动。外边有框,框上有小钩子。
小结:滑轮是用来提升物体的一种简单装置。它实际上就是一个绕了根绳子的边上有槽的轮子。它可以围绕中心的轴转动。
3、教师提问:你在哪里见过滑轮?引导学生给滑轮分类。
板书定滑轮、动滑轮
认识定滑轮的特点:
1、提醒学习实验应注意的事项
2、指导学生组装定滑轮,探究定滑轮特点。
3、讨论交流:通过刚才的实验,把你们的收获大家交流一下。
4、引导学生为什么定滑轮不省力。
三、认识动滑轮的特点:
1、指导学生组装动滑轮,探究定滑轮特点。
2、讨论交流:通过刚才的实验,把你们的收获同大家交流一下。
3、引导学生为什么动滑轮不省力。
四、认识滑轮组:
1、教师引导:定滑轮、动滑轮各有哪些优点缺点?能不能有一种装置用同时具备他们的优点?
2、指导学生组装滑轮组:
3、学生汇报交流
4、滑轮组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课堂总结:
学生观察,回答
学生能够说多少是多少
学生回答
学生实验探究,做好记录
学生汇报交流
学生回答
学生实验探究,做好记录
学生汇报交流
学生回答
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学生实验操作,记录实验结果
学生交流
出示白板课件2,认识滑轮结构、了解滑轮和杠杆的关系。
出示白板课件3,定滑轮动滑轮使用图示,知道哪种是定滑轮,哪种是动滑轮
出示白板课件4,实验应注意的事项。
出示课件5,理解定滑轮不省力的原理
出示白板课件6、理解动滑轮省力原理
出示白板课件8
出示白板课件8、9了解滑轮的应用
课
后
延
伸
游戏:找三名 做游戏,理解滑轮组的神奇作用。
板
书
设
计
国旗是怎样升起的
定滑轮:改变力的方向,不省力
动滑轮:不改变力的方向,省力
滑轮组:改变力的方向,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