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教案
教学目的: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开展实验探究不同部位、不同人的神经反应速度并进行解释。
2、能够开展模拟活动,认识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是怎样传递信息的。
3、能够对大脑、脊髓和神经是怎样协同工作的做出简单的解释。
科学知识
1、知道在人体活动中大脑、脊髓和神经是怎样协同工作的。
2、知道人体活动中神经传导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探索神经传递信号的秘密充满兴趣,乐意探究反应速度的差异和解释其原因。
教学重点:
1、知道在人体活动中大脑、脊髓和神经是怎样协同工作的。
2、知道人体活动中神经传导的过程。
教学材料:
人体神经图纸、相关图书、视频资料、水杯、暗袋、漫画、大头针橡皮
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
互动性质
互动目的
活动导入
1、游戏:根据教师指令和动作,做出相反的动作。
2、提问:通过刚才的活动,你有些什么想法吗?仅靠大脑就能完成整个过程了吗?耳、眼起了什么作用?四肢呢?那么,耳、眼接受了刺激后如何传到大脑呢?大脑又是靠什么指挥四肢做出反应的呢?神经在其中起了什么作用呢?关于神经,你还知道些什么?我们全身的神经都与什么相连呢?
用游戏导入本课的所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引发学生对信息传导情况的思考和假设。
新课讲授
2、提问:刚才我们的暖身游戏,从我们的耳、眼接受刺激到四肢作出反应,其中的信息传递过程是怎样的呢?
3、通过图片展示讲解神经元细胞及其在全身的分布情况及作用。
知道神经在全身的分布情况及作用。
演示实验
师友实验
小组实验
4、提问:是不是我们所有的活动,都需要大脑去指挥控制呢?
5、演示膝跳反射实验。
6、小结:大脑、脊髓都是神经系统中重要部分,所以科学家把它们称作神经中枢。当我们的感觉器官接收到外界刺激时,就会通过神经把信息传给大脑,大脑发出指令,通过脊髓再传给周围的神经,神经将命令传给运动器官,做出各种动作。有时,我们的感觉器官在接收到外界刺激时,会通过神经把信息直接传给脊髓,脊髓再通过神经直接把命令传给运动器官,做出各种运动。
7、测测皮肤里神经的敏感性
【注意】
(1)两只铅笔的笔头要捏紧,且同时触碰到同学身体的某一部位;
(2)尽量多地试验身体中的不同部位。
【结论】分布在全身各处的神经是不同的。分布多的对外界刺激敏感,反之模糊。 皮肤里有些地方神经分布多,所以敏感性强;有些地方神经分布少,所以敏感性弱。
8、同一个人的不同身体部位的反应速度相同吗?比如:手和脚?为什么?
【注意】
(1)用一块比较大的橡皮,不可提前移动;
(2)在相同的高度分别将橡皮落在同学的手背和脚背上。
组织学生进行丢橡皮的实验,并记录结果。
【结论】大脑接受和传出信息是需要一定时间的。
9、同一个人的不同身体部位的反应速度不相同,那么每个人的反应速度相同么? 那么你们知道一个这样的信息传递的过程实际上需要多久呢?
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开始的实验汇报。
提问:通过刚才的游戏,你知道了什么呢?
【结论】个体之间大脑收到信息,作出判断的能力是不同的。许多心理学专家对人的生理反应时的实验都测得大于0.1s,但是每个人的都不一样,反应时间和人的状态和心情有很大的关系。一般心情好的时候比心情差的时候反应快,兴奋的时候比沮丧的时候反应快。比如人在没睡醒或喝酒后反应时间会大大延长,大约要1秒左右,正常人的反应时间为0.15秒-0.4秒(“飞人”刘翔的反应时间为0.139秒)。据说刘国梁的反应时间比队友要快0.01秒,所以能取得好成绩。
在对神经分布情况了解的情况下,自主探究神经传导活动的过程。
能够开展实验探究不同部位、不同人的神经反应速度并进行解释。
回顾和解释
1、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如果说大脑是人体的总指挥,那么神经是什么呢?
总结本课的所学,产生新疑惑,提示后,课后实验寻求答案。
教学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