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外国语学校2009-2010学年度
高二语文必修五模块结业测试
时间 120分钟 满分 100分 共8页
第Ⅰ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选出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 )
A、百舸(gě) 娇嗔(chēn) 粗糙(cāo) 解(xiè)甲归田
B、埋(mán)怨 绮(qǐ)丽 桎梏(gù) 虚与委蛇(yí)
C、筵(yán)席 禅(shàn)让 酗(xù)酒 心宽体胖(pàng)
D、整饬(chì) 字帖(tiě) 狙(jū)击 否(pǐ)极泰来
2、选出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 )
A、苍茫 沧桑 黯然 金榜提名 B、畸变 绿阴 蓬蒿 委屈求全
C、慰籍 磐石 恸哭 过犹不及 D、通缉 剽悍 竣工 察言观色
3、选词填空最正确的一项是:( )
⑴北京市政府规定,国庆期间,游客出入各大公园( )接受安检。
⑵文学创作离不开生活,据说《红岩》中的双枪老太婆生活( )就有三个。
⑶为了( )全运会开幕式的顺利举行,10月16日,济南市部分路段( )了交通管制。
A、必须 原型 保证 履行 B、必须 原型 保障 实行
C、必需 原形 保障 实行 D、必需 原形 保证 履行
4、选出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
A、10月28日,第十一届全运会闭幕式在山东济南举行,创造了200米蝶泳世界纪录的刘子歌获得了体育运动荣誉奖章,真是实至名归。
B、10月31日下午,北京国安队在主场4比1战胜杭州绿城,从而以51分的积分捧得2009赛季中超联赛冠军,工体的国安球迷们喜出望外,弹冠相庆。
C、近日,日本也传来耸人听闻的消息,截至10月31日,因甲流死亡人数已上升至40人,一周的新增患者首次突破百万大关。
D、10月26日,重庆涉黑涉恶系列案再次开庭审理,在法庭上,曾是重庆市人大代表的民营企业家、身家过亿的黎强理直气壮地为自己做了辩护。
5、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 )
由于计划周密、准备充分,去年在北京举办的第29届奥运会成为奥运会中历届参赛国最多、开幕式演艺最精彩的一次盛会,好评如潮。
B、语文课堂其实就是微缩的社会言语交际场,学生在这里学习将来步入广阔社会所需要的言语交际本领与素养。
C .疫苗的研制是工程浩大的项目,需要耗时数年的潜心研究,而且绝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一场指向整个人类的战斗。
D.今年4月23日,全国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来到国家图书馆,参观展览,聆听讲座,度过了一个很有意义的“世界阅读日”。
6、选出文言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
A、⑴朝谇而夕替(废弃,罢免);⑵宁溘死以流亡(突然)
B、⑴谢家来贵门(辞别);⑵多谢后世人(道歉)
C、⑴处分适兄意(依照);⑵适得府君书(刚才)
D、⑴谨庠序之教(重视);⑵申之以孝悌之义(尊敬兄长)
7、选出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 )
A、以:⑴既替余以蕙纕兮;⑵挟太山以超北海
B、之:⑴舆薪之不见;⑵牛何之
C、而:⑴若无罪而就死地;⑵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
D、为:⑴时人伤之,为诗云尔;⑵为长者折枝
8、选出不含通假字的一项:( )
A、偭规矩而改错 B、终老不复取 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D、南冥者,天池也
9、选出与其他三句不同的特殊句式:( )
A、不吾知其亦已矣 B、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C、为仲卿母所遣 D、百姓之不见保
10、选出词类活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
例句:粪土当年万户侯
A、伏清白以死直兮 B、足以荣汝身 C、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D、轻暖不足于体与
11、选出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 )
A、怨灵修之浩荡兮 B、可怜体无比 C、络绎如浮云 D、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12、选出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
A、词是诗歌的一种,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等。始于隋,定型于中晚唐,盛于宋。词的结构分片或阕,不分片的为单调,分二片的为双调,分三片的称三叠。58字以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0字以外为长调。
B、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体,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其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招魂》,凡23篇。代表作《离骚》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
C、《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最早见于徐陵《玉台新咏》,题作《古诗为焦仲卿妻做》。后人把《孔雀东南飞》与北朝《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又把这两首诗加上唐代韦庄的《秦妇吟》并称为“乐府三绝”。
D、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邹人,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有“亚圣”之称。南宋时朱熹把《孟子》与《诗经》《论语》《大学》合在一起称“四书”。
第Ⅱ卷
二、翻译(共4分):
13、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1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三、默写(共6分):
15、 ,集芙蓉以为裳。
16、 ,妾当作蒲苇。
17、 ,去以六月息者也。
18、 ,不尽长江滚滚来。
19、沧海月明珠有泪, 。
20、连峰去天不盈尺, 。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1——23题(共10分)。
徐晃字公明,河东扬人也。为郡吏,从车骑将军杨奉讨贼有功,拜骑都尉。太祖讨奉于梁,晃遂归太祖。
易阳令韩范伪以城降而拒守,太祖遣晃攻之。晃至,以书飞矢城中,为陈成败。范悔,晃辄降之。既而言于太祖曰:“二袁未破,诸城未下者倾耳而听,今日灭易阳,明日皆以死守,恐河北无定时也。愿公降易阳以示诸城,则莫不望风。”太祖善之,韩遂、马超等反关右,太祖至潼关,恐不得渡,召问晃。晃曰:“公盛兵于此,而贼不复别守蒲坂,知其无谋也。今假臣精兵渡蒲坂津,为君先置,以截其后,贼可擒也。”太祖曰:“善。”使晃以步骑四千人渡津,遂破超等。
复遣晃助曹仁讨关羽,屯宛。羽围仁于樊,又围将军吕常于襄阳。晃所将多新卒,难与羽争锋,遂前至阳陵陂屯。贼屯偃城。晃到,诡道作都堑,以示截其后,贼烧屯走。晃得偃城,两面连营,稍前,去贼围二丈所。贼围头有屯,又别屯四家。晃扬声当攻围头屯,而密攻四冢。羽见四冢欲坏,自将步骑五千出战,晃击之,退走,遂追陷与俱入围,破之,或自投沔水死。太祖令曰:“贼围堑鹿角十重,将军致战全胜,遂陷贼围,多斩首虏。吾用兵三十余年,及所闻古之善用兵者,未有长驱径入敌围者也。且樊、襄阳之在围,过于莒、即墨,将军之功,逾孙武、穰苴。”晃振旅还摩陂,太祖迎晃七里,置酒大会。太祖举卮酒劝晃,且劳之曰:“全樊、襄阳,将军之功也。”时诸军皆集,太祖案行诸营,士卒咸离陈观,而晃军营整齐,将士驻陈不动。太祖叹曰:“徐将军可谓有周亚夫之风矣。”
性俭约畏慎。将军常远设哨,先为不可胜,然后战,追奔争利,士不暇食。常叹曰:“古人患不遭明君,今幸遇之,当以功自效,何用私誉为!”终不广文援。太和元年薨,谥曰壮侯。(选自《三国志·徐晃传》有删节)
2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6选4):
⑴拜骑都尉( ) ⑵太祖善之( )
⑶今假臣精兵渡蒲坂津( ) ⑷自将步骑五千出战( )
⑸遂陷贼围( ) ⑹古人患不遭明君( )
22、下列对原文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受命攻打易阳时,徐晃先采用攻心战术招降了韩范,后向太祖陈述此举作用,得到了太祖的肯定。
B、潼关大战,徐晃建议派遣一支军队作为先头部队从蒲坂津偷渡,以切断敌人与后方的联系,此举收到奇效。
C、樊城、襄阳战役中,徐晃表现有勇有谋,太祖称赞他功劳超过古代的孙武、穰苴,有西汉名将周亚夫之风。
D、徐晃屡立战功,却从不居功自傲,从不延揽个人声誉,在个人交往上小心谨慎,竭诚报效明君。
23、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共4分)
(1)愿公降易阳以示诸城,则莫不望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公盛兵于此,而贼不复别守蒲坂,知其无谋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24——27题。(共14分)
雨和瓦
苏 童
20年前的雨听起来与现在有所不同,雨点落在更早以前出产的青瓦上,室内的人便听见一种清脆的铃铛般的敲击声。毫不掩饰地说,青瓦上的雨声确实像音乐,只是隐身的乐手天生性情乖张喜怒无常,突然地它失去了耐心,雨声像鞭炮一样当空炸响,你怀疑如此狂暴的雨是否怀着满脸恶意,然后忽然地它又倦怠了,撒手不干了,于是我们只能听见郁积在屋檐下的雨声听凭惯性滴落在窗前门外,小心翼翼地,怀着一种负疚的感觉。这时候,沉寂的街道开始苏醒,穿雨衣或者打雨伞的人踩着雨的尾巴,走在回家的路上。有个什么声音在那里欢呼起来:雨停了!回家了!
智利诗人聂鲁达是个爱雨的人,他说,雨是一种敏感、恐怖的力量。他对雨的观察和总结让我感到惘然。是什么东西使雨敏感?又是什么东西使雨变得恐怖?我对这个无意义的问题充满了兴趣。请想象一场大雨将所有行人赶到了屋檐下,请想象人们来到屋内,再大的雨点也不能淋湿你的衣服和文件,那是什么东西替代我们去体会雨的敏感和恐怖呢?
有一年夏天我爬上河对面水泥厂的仓库屋顶,准备练习跳水的时候,我头一次注意到我家屋顶上的那一片蓝黑色的小瓦,它们像鱼鳞那样整齐地排列着,显出一种出人意料的壮美。对于我来说那是一次奇特的记忆。奇特的还有那天的天气,一场暴雨突然来临,几个练习跳水的男孩子干脆冒雨留在高高的仓库顶上,看着雨点急促地从天空中泻落,冲刷着我们的身体。
那是我唯一一次在雨中看见我家的屋顶,暴雨落在青瓦上,溅出的不是水花,是一种灰白色的雾气。然后雨势变得小一些,雾气也就散了,那些瓦片露出了它简洁而流畅的线条。我注意到雨水与瓦的较量在一种高亢的节奏中进行,无法分辨谁是受害的一方。肉眼看见的现实是雨洗涤了瓦上的灰土,因为那些陈年的旧瓦突然焕发出崭新的神采,在接受了这场突如其来的雨水冲洗后,它们开始闪闪发亮,而屋檐上的瓦楞草也重新恢复了植物应有的绿色。我第一次仔细观察雨水在屋顶上制作音乐的过程,并且有了新的发现:不是雨制造了音乐,而是那些瓦对雨水的反弹创造了音乐。
说起来是多么奇怪,我从此认为雨的声音就是瓦的声音,无疑这是一种非常唯心的认识,这种认识与自然知识已经失去了关联,只是与某个记忆有关。记忆赋予人的只是记忆,我记得我20年前的家,除了上面说到的雨中的屋顶,还有我们家洞开的窗户,远远地,隔着茫茫的雨帘,我看见了母亲,她在家里,正伏在缝纫机上赶制我和哥哥的衬衣。
现在我已不记得那件衬衣的去向了,我母亲也早已去世多年。但是20年前的一场暴雨使我对雨水情有独钟。假如有铺满青瓦的屋顶,我不认为雨是恐怖的事物;假如你母亲曾经在雨声中为你缝制新衬衣,我不认为你会有一颗孤独的心。
这就是我对于雨的认识。这就是我对于瓦的认识。
24、具体说明第一段描写中写出了“雨”的那些特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 )?(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第二段和上下文有什么联系?对表达中心思想有什么作用?(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请说明下面句子在文中的作用。(2分)
“雨停了!回家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作者对“雨”的看法和聂鲁达对“雨”的看法,是不同,还是相同或相近?请谈谈你的看法。(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作文(共30分)
阅读下面材料:
2008年末,美国著名杂志《人物》周刊破天荒地让一条狗登上它的封面,它叫“信念”。
5年前的一天,一户人家的母狗产下一条雌狗,让主人和母狗吓了一跳:它只有后面两条腿。母狗和主人先后抛弃了它,冷清的街道上,这条小狗如同婴儿般啼哭。就在狗叫声渐弱下去时,一个美丽可爱的小姑娘收留了它。在小姑娘的精心照料下,小狗不仅奇迹般地活了下来,而且学会了像人一样直立行走。小姑娘还给它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信念。“信念”常和孩子们玩赛跑游戏,并为那些孤苦老人带去久违的欢笑;他还成为美国受伤士兵的“心理医生”,它身着迷彩服,像一个战士一样,逗得人们开怀大笑;它还到电视台作为特殊嘉宾,接受主持人的采访。
请以“信念”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体裁不限(诗歌除外),题目自拟,800字以上。
答案卷
二、翻译(共4分)
13、
14、
三、默写(共6分)
15、
16、
17、
18、
19、
20、
四、文言文阅读(共10分)
21、⑴( ) ⑵( ) ⑶( )
⑷( ) ⑸( ) ⑹( )
22、( )
23、⑴
⑵
五、现代文阅读(共14分)
24、
25
26、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