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下册14.《山水画的意境》教案
教学目标:
1.理清行文思路,把握文本内容。
2.把握文章的核心概念,了解概念间的关系,理解作者的观点。
3.借鉴文中的理论方法,学习鉴赏文学作品和山水画作。
4.品味山水画的意境,认识“意境”的本质,培养传统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梳理文章的论述思路,分析作者所举实例,体会实例与作者观点的关系。
2.品味山水画的意境,认识“意境”的本质,培养传统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
1.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在思想、技巧和形式上的不同点是什么。
2.借鉴文中的理论方法,学习鉴赏文学作品和山水画作。
教学方法:
启发法, 演示法 ,观察法, 情景创设法。
教学用具:教学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内容及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唐代诗人徐凝在题画诗中这样写道“一水寂寥青霭合,两崖崔萃白云残;画人心到啼猿破,欲作三声出树难”诗的前两句是写画中景,后两句是诗人发出的感叹:画家挖空心思,终究画不出“三声”连续的猿啼,因为他止(只)能画一声,而凄楚动人的猿三声,是画面上表达不出的,此绘画之弊也……。然诗歌(词、赋)却能做到表现时间 、空间、环境、音乐、舞蹈等,人世间的喜 、怒 、哀、乐及万事万物的刻画等──包罗万象 ;也正好弥补绘画之不足。但诗是含蓄的,不及画的直观通俗易懂 。历来有诗 、书 、画同源之说,三者的最高境界是“诗情画意”;都是写心 、写思想 、抒发感情的。因此,从根本上说,三者是相通的。 激发兴趣,敢于质疑,以达到共同探究的目的。 由故事引入。
二、整体感知:
任务一:初读课文,抓核心要素:
多媒体出示任务:
默读文章,在阅读中圈点勾画,注意圈画出以下要素:
1.核心概念;
2.主要观点;
3.所用实例;
4.所做结论。
反馈指导:
本文是一篇文艺论文,同学们第一次接触这种类型的文章,但其实文艺论文作为议论性文章的一种,阅读的方法和一般议论文一样,只要抓取了以上几个要素,一篇文艺论文的基本内容就基本理解了。
任务二:再读课文,把握结构。
多媒体出示任务:
1.再读课文,勾画出每段关键句。
学生读课文,完成任务。
2、分小组合作探究,梳理出文章的论述思路,每组以提纲示意图的形式呈现。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并展示。
针对学生交流讨论所反馈的信息,加以指导。
教师小结:
从提纲图示中可清晰看出,文章层次分明,遵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写作思路进行论述。这既是议论文的常用思路,也符合人类认识问题的一般思路。在议论文写作时,也可以借鉴这种思路来组织文章。
任务三:细读文本,研究实例。
出示任务(见大屏幕):
1.本文探讨山水画的意境,为阐明观点多处引入实例,请分别找出来,并说说它们和作者观点的关系。
2.根据第3段的观点,请你再举一个古诗的例子,模仿课文的写法,写一段文字作为补充的论据。
3.学生回答,练习写作。
4.教师点评。
反馈指导:
实例分析是论述观点的重要辅助,分析中要紧扣观点关键词,希望作者分析实例的方式能给同学们的议论文写作予以启发。
三、课后作业:
阅读课前下发的三篇文章:袁行霈《论意境》、颜景龙的《中国山水画的意境美》和李可染《谈学山水画》。,用提纲的方式梳理论述层次。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同学们完成了对《山水画的意境》论证思路的梳理和实例的分析,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李可染先生的这篇文艺论文,更深入地理解意境的内涵,并学以致用。
二、思考探究:
出示任务(见大屏幕):
请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小组合作探究回答以下问题。
(一)作者为什么认为“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意匠与意境是什么关系?
(二)各种艺术门类之间总有一些共通之处,彼此往往能够互相借鉴,下面这些山水画创作的心得体会,对你的写作有哪些启示?
1.对客观对象不熟悉或不太熟悉,就一定画不出好画。
2.一棵树、一座山,观其精神实质,经过画家思想情感的夸张渲染,意境会更鲜明;,木然地画画,是画不出好画的。
3.一个山水画家,对所描绘的景物,一定要有强烈、真挚、朴素的感情,说假话不行。
4.有的画家,没有深刻感受,没有表现自己亲身感受的强烈欲望,总是重复别人的,就谈不到意境的独创性。
三、积累运用:
任务一:赏析山水画,品味意境。
出示任务(见大屏幕):
运用本文中有关的“意境”的论述,从课前准备的山水名画作品中挑选一副做赏析(如李可染画作《万山红遍》;黄君璧的画作《飞瀑雷鸣》等)。请小组合作探究完成。
学生完成任务并分组汇报。
任务二:赏析古诗词,品味意境。
出示任务(见大屏幕):
运用课文中有关“意境”的论述,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词进行赏析。完成一段文字。
学生练习写作。
师生共同点评。
四、拓展延伸:
出示任务(见大屏幕):
勾连同单元课文,横向对比悟“意境”。
在《山水画的意境》一文中作者说“说假话不行”,在《无言之美》一文中作者说:“美术作品不能说谎”,其含义是否一致,其中体现了哪些共同的艺术追求?又比如《山水画的意境》和《驱遣我们的想象》都有关于意境的论述,其认知是否一致,是否可以互为阐释?
五、课后作业:
思考并总结:
学完课文,你认为文艺论文的阅读策略是什么?应该怎么读?有哪些阅读方法?请将感悟整理成一篇文字。
6、板书设计:
概念定义: 景与情的结合
意境 深刻认识对象,产生思想情感
获得方法: 写景时写情,源于现实超越现实
苦心经营意匠
七、教学反思:
本文教学注重了对课文内容的把握,引导学生认识并体悟中国传统美学的意境理论;教学过程中设置探究提问,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结合自己的体悟感受绘画理论知识,培养艺术审美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