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外国语学校2009-2010学年度
高一语文必修一模块结业测试
时间 120分钟 满分 100分 共6页
第Ⅰ卷
(12小题,每题3分,共36分)
1、下面对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槁暴(gǎopù) 尽管(jǐn) 掣肘(chè) 切中肯綮(zhòng)
B嫉恨(jí) 丰稔(rěn) 下载(zǎi) 爱憎分明(zēng)
C颤动(chàn) 梵文(fàn) 泅水(qiú) 戎马倥偬(kǒngcǒng)
D连累(lèi) 媛女(yuàn) 箴(jiān)言 曲高和寡(qǔ)
2、下面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跬步 狼藉 决择 再接再厉 B 苍桑 瑕疵 笙箫 涵泳优游
C安详 坐落 缉私 藕断丝连 D 磐石 寒喧 收讫 冲耳不闻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用诋毁别人的办法抬高自己,这是卑劣的行为,君子
②解放初,出身于中医世家的老张说服了家人,毅然把祖上 下来的秘方献给了国家。
③苍茫的丛林间,玛雅文化 了;丝绸古道上,高昌古国消逝了。人类在消逝中进步。
④在所有的人中,他父亲是一个一生最最小心谨慎、 中和,食用有节的人。
A不齿 留传 湮没 处世 B不齿 留传 淹没 处事
C不耻 流传 湮没 处世 D不耻 流传 淹没 处事
4、下面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里是他租住的小屋,位于小楼阴面的西北角,除了一张床两个旧单人沙发,屋内别无长物。
B经过多年发展,杨式太极拳功法体系完整,理论著作浩如烟海。杨澄甫有五大弟子,号称五虎将:傅锺文、褚桂亭、田兆麟、陈微明、武汇川。
C一蹴而就的作品算不上好作品,但好作品却往往一蹴而就。
D发展生产力是当前首当其冲的大事,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
5、下面的文学常识说法完全准确是一项是( )
A 荀子,春秋末期赵国人,世人尊称他为荀卿。荀子是先秦道家的最后代表人物,在人性问题上主张性恶论,认为后天环境可以改善人的恶的本性,因此很重视教育的作用。
B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代表作品有《归园田居》、《饮酒》等。辞是一种形体比较自由灵活的古体韵文。从风格上看,辞的语言都比较朴实,很少使用修辞;内容上以抒情为主;表现形式方面,辞常在句子中间或结尾加添语气助词“兮”以调节音律。
C“春秋三传”是《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左联五烈士”指白莽、柔石、冯铿、李伟森、胡也频,《师说》里的“六艺”指《诗》、《书.》、《易》、《礼》、《论语》、《孟子》六种经书。
D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他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另七位是柳宗元、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苏轼称他为“文起八代之衰”。
6、对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假舆马者 —— 借助,利用 / 而绝江河 --- 横渡
B作师说以贻之 ——赠送 /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 道理
C悟已往之不谏 ——挽救 /引壶觞以自酌 ——举起,拿起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 如果没有 / 奄有其他 ——完全
7、加点的虚词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蚓无爪牙之利 /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师不必贤于弟子/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骑乃得过 /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聊乘化以归尽/ 以次俱进
8、对下面加点词语的词类活用现象分类准确的一项是( ):
①非能水也 ②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③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④晋军函陵
⑤甚失孤望 ⑥或棹孤舟 ⑦瑜等率轻锐 ⑧可烧而走也 ⑨吾从而师之
⑩必蹶上将军 备南走 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
A ①④⑥ / ② / ③ ⑦ / ⑤⑧⑩ / ⑨
B ①④⑥⑨ / ② / ③ ⑦/ ⑤ ⑧⑩
C ①④⑥ / ② / ③ ⑦/ ⑤ ⑧⑩ / ⑨
D ①④⑥⑧ / ② / ③ ⑦ / ⑤⑩ / ⑨
9、下面的句子句式特征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②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B ①行将为人所并 ②不拘于时
C、①将有事于西畴 ②豫州今欲何至
D ①且将军大事可以拒操者,长江也 ②曹公,豺虎也
10、下面选项中不都含通假字的是( )
A君子生非异也/ 烟炎张天 B乃瞻衡宇 /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五万兵难卒合 /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D秦伯说,与郑人盟 / 卿能办之者诚决
11、下面加点的词语全都和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蚓无爪牙之利 / 地方数千里
B古之学者必有师 / 鼎足之形成矣
C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 犹不失下曹从事
D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12、下面的译文,有误的一项是( )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译文: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自己,就能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了。
B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译文: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多,尚且跟从老师请教;现在的很多人,他们比圣人差远了,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
C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译文:人不是生下来就懂道理的,谁能没有疑难问题呢?有疑难问题如果不跟从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便终究不会解决了。
D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译文:它使郑国成为东边的疆界后,又要扩张它西边的疆界,如果不损害秦国,它将到哪里去夺取土地呢?
第Ⅱ卷 (64分)
13、根据原文,在空白处填上恰当的语句(每题1分,共6分)
(1) ,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 ,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3) ,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4)悟已往之不谏, 。
(5) ,鸟倦飞而知还。
(6)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 。
14、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2分)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2分)
15、阅读下面的文章,做(1)-(3)题(10分)
阳子之宋,宿于逆旅。逆旅人有妾二人,其一人美,其一人恶,恶者贵而美者贱。阳子问其故,逆旅小子对曰:“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阳子曰:“弟子记之!行贤而去自贤之行,安往而不爱哉!”
(选自《山木》)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其一人美,其一人恶 (1分)阳子问其故 (1分)
(2)下面句子中的虚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其一人美,其一人恶 / 吾其还也 B 恶者贵而美者贱 / 吾尝终日而思矣
C 宿于逆旅 / 与备会于当阳长坂 D阳子之宋 /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3) 翻译下面的句子
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3分)
行贤而去自贤之行,安往而不爱哉!(2分)
16、阅读文章,做(1)—(4)题
荒漠中的苇
王剑冰ks5u
①汽车穿行于茫茫戈壁已经很久了,人们初始的兴趣早已变成了朦胧的睡意。公路像条细细的带子在沙漠中甩来甩去,不知尽头在何处。有人不停地在后悔,应该走另一条国道的,是我等少数几个出的点子,说走这条路可以看到五彩城,直到走到天黑,看到了一颗好大的月亮时,也没见到它的踪影,旅途上的事情是不能凭美丽的想象来完成的。慢慢地我也没有了兴趣。除了沙漠还是沙漠,而且沙漠的颜色还不是金黄的,很多都是粗糙的暗褐色的沙石,从公路的两边铺向无尽的远方。胡杨呢?红柳呢?几乎看不到什么植被,偶尔的几株沙棘,一晃就过去了。有时出现的不高的丘陵,也仅够让视线有个起伏的弧度。沙海茫茫,真正是茫茫了。
②窄窄的戈壁公路上跑着的几乎就是我们这一辆汽车,弱小的一叶扁舟样地在大海的波涛中翻涌。
③中间在什么地方吃了一顿午饭,然后就昏昏沉沉睡着了。醒来已是半下午了,车子还是不急不躁地跑着。我又一次地把头靠在窗户上,无聊地看着已不成风景的风景。就在这时,我竟然看到了一种熟悉的植物,是的,是那种水乡才能看到的植物——苇!起先我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以为是看错了,当这种植物又一次在我的视线中出现的时候,我真正地看清了,是苇。
④在我的感觉里,苇属于弱者,弱者都是以群居的形式出现的,所谓“芸芸众生”。群居才能产生勇气,才能产生平衡,才能产生力量 ( http: / / www.21cnjy.com / ),才会便于生存。苇便是一种群像的结合体,荡漾是她的形容词。我曾在双台河口湿地保护区,在我的家乡渤海湾,在孙犁笔下的白洋淀,都看到过面积逾十万亩甚至百万亩的大芦苇荡。那一望无际的芦苇,像纤腰袅娜的女子,一群群相拥相携地在风中悠悠起舞。“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中对一位玉人的思念也是以这美丽的植物为衬物的。作为一种最为古老的植物,苇给人们带来的总是美好的向往。很多的女孩借用了苇的名字,那是一种带有情感的、内涵丰富的、柔韧的、温馨的表达与体现。
⑤可眼前这些苇却显得这般瘦削,不成气势。就像初生小女的头发,稀稀落落地表明着生命的再生。或像耄耋老者,以几许羊胡迎风,扬头看着不多的时日。我想象不到在这样荒凉,不,简直是恐怖的地方,怎么会有苇这种植物生长。是鸟的羽翅?是风的神力?她们真的不该诞生在这里。在白洋淀、沙家浜,苇正牵裳起舞,接受着游人的赞叹;在渤海湾、黄海滩,苇也是丰足地吸吮着大地的乳汁,欢快地歌唱。
⑥这该是植物中的弱女子啊,给她一片,不,哪怕是一点水,她就敢生根、发芽、开花,摇曳出一片星火,一片阳光。那确实是一小片水,好像是修路开挖出的低洼地,仅仅是存留的一点点雨水,而绝不会是人为的故意。她们就结伴地生长起来,那是多么少的伴儿啊。但女子们还是愿意有伴的,这是她们的天性。孤芳自赏的苇似乎不称为苇,况且在这样的地方她们别说孤芳,连群艳也无可夺目。如果不是我惺忪中的一瞥,一个王姓男子也就同她们连一目的交情也错过了。
⑦那片水已经剩了一点点,而她们的长大,还不是借助那一点水吗?看她们的样子,也就是刚刚进入了青春期。那可是戈壁滩,是茫茫大漠,她们会摇曳、会挣扎多久呢?水涸地裂,沙丘涌动,她们都活不了。我已经看到,离水稍远的几株已经干枯颓折。
⑧不过我想,既然作为一种生命,站立于这个世界上,就有她生命存在的意义和可能。这个生命就会不讲方式,不图后果地向上生长,直至呼出最后一息。苇,或被风收去,或被沙掩埋,都会以她最后的努力,度过她最美丽的时光。苇,你的意思不是萎,是伟!
⑨西部,戈壁,荒漠,苇,我把这样的字眼在寂寞的旅途上相连,竟就连出了一种美妙的景k.s.5.u象。
(1)本文题目为“荒漠中的苇”,请简要概括荒漠中“苇”的外在特征。本文主体是写“苇”,但为什么花那么多笔墨写“荒漠”?(4分)
(2)作者在第⑧段结尾巧妙地运用了“苇”、“萎”、“伟”三个同音词,请结合文章相关内容说说下面两个词的含义及其作用。(4分)
(3)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2分)
座号
她们就结伴地生长起来,那是多么少的伴儿啊。但女子们还是愿意有伴的,这是她们的天性。
孤芳自赏的苇似乎不称为苇,况且在这样的地方她们别说孤芳,连群艳也无可夺目。
(4)作者写苇,显然又不仅仅是在写苇,探究一下作者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要表达什么样的意思?(4分)
17、作文(30分)
以“遗憾”为话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800
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