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4.4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一课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4.4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一课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1-13 20:47: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
/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教材第48页的内容及练习十一部分习题。
/
1.使学生深入理解100以内数的意义。
2.结合数的认识,使学生会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及其相应的减法。
3.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
/
理解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的算理,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
计数器、小棒、挂图、课件。
/
/
/
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
2个一和8个十合起来是(  )。
78的个位上是(  ),表示(  )个(  );十位上是(  ),表示(  )个(  )。
37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100里面有(  )个十。
/
1.教学例8。
课件动态出示例8。售货员将写字本分两次给了老师,先给3包(3个10本),再给2本(老师接过拿在手里)。根据此活动,要求学生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如一共买了多少本写字本?老师接过2本,桌子上有多少本?
从学生提的问题中选出“求一共买了多少本”和“老师接过2本,桌子上有多少本”的问题,逐一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并解答。
甲:“一共买了多少本?”列式可以是30+2,也可以是2+30。说一说为什么用加法计算。(把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计算30+2或2+30时,根据百以内数的组成,3个十和2个一组成32,和是32。
乙:“桌子上有多少本?”列式是32-2。说一说,为什么用减法计算。(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
计算32-2时,根据百以内数的组成,从3个十和2个一中去掉2个一,得3个十,差是30。
2. 教材第48页“做一做”的第1题。
学生先摆小棒,摆完后对照摆的小棒再写算式。
将算式与操作对照起来,让学生自己感悟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减法的算理,并学会计算。
3. 教材第48页“做一做”的第2题。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巡视,个别辅导。
/
1.练习十一的第3题。
2.练习十一的第5题。
/
1.小白兔送给小黑兔3个蘑菇之后,它们篮子里的蘑菇就同样多了,原来小白兔和小黑兔篮子里的蘑菇相差多少个?
2.小刚说自己邮票的张数比13多得多,比90少一些,个位上的数是8,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少1。小刚有多少张邮票?
/
课堂作业新设计
1.29-9=20(页)
2. 40+8=48(条)
思维训练
1. 6个
2. 78张
教材习题
教材第48页“做一做”
1. 50+6=56 56-50=6 56-6=50
2.略
/
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把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部分,用减法计算。
/
/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这部分内容安排在本章的最后进行教学,体现了认数和计算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特点,结合计算和认数在本课时安排了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既是100以内数的初步概念(旧知)的应用及巩固,又有新内容的教学。教材借助例题图,激活学生在现有基础上形成的看图列式的知识和经验,让学生计算。
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数的组成、读写及大小比较等,具备了进行简单计算的知识基础,同时也有了2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基础,所以本课时的知识应该不是很难理解。
/
1.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让学生从中提出数学问题,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的精神,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联想和思维能力。
2.开展小组讨论,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体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面向全体学生”的精神,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的教学理念。
3.运用操作,让学生尝试练习,是注重“动手实践”的过程,是“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
4.练习中,让学生说出不同的思考过程,体现重视学习过程的学习方法。
/
一 旧知复习,新授铺垫
师生进行“数的组成”的练习。
3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多少?5个十和8个一合起来是多少?
46里面有几个十,几个一?28里面有几个十,几个一?
【设计意图:通过“数的组成”这部分的复习,为下面学习“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做必要的铺垫】
二 通过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1.老师创设情境,利用课件进行动画演示:(课件显示老师买写字本情况)售货员阿姨先拿给3包即30本(课件显示3包写字本在桌子上),又拿给老师2本(课件显示2本在老师手中),问: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展示将学生带入生动的生活情境中,激发学习兴趣,这样的问题设计主要是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经常思考、提问的意识】
2.解决30+2。
老师表扬学生爱动脑筋,选择一个问题问:老师一共买了多少本写字本?应该怎样计算?
学生口头列式,老师板书:30+2=32
请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设计意图:让学生看大屏幕上的图列式,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进行加法计算,将30和2合起来,计算30+2的结果,是依据百以内数的组成,3个十和2个一组成32】
3.解决32-2。
老师问:现在我们知道老师共买了32本写字本,老师手里有2本,桌子上有多少本?
请学生列出算式,学生口答,老师板书:32-2=30。你能告诉大家是怎样计算的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进行减法计算,再依据减法的含义,从32里去掉2,计算32-2的结果,可以依据数的组成知识,32里面有3个十和2个一,去掉2个一还剩3个十,就是30;还可以这样想,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3个十和2个一加在一起是32,从32中减去2个一,就剩下3个十,即30】
4.解决2+30。
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在4人小组中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后由学生发表意见,进行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学生可能是利用加法的含义来计算,也可能是交换30和2的位置来计算,让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不仅可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特别是不爱发言的学生,同时还体现了算法可以多样化,让学生通过交流,起到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作用】
三 运用实践操作,巩固练习
1.摆一摆,算一算,并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1)老师在实物展示台上摆小棒,请学生仔细观察后,摆出相应的算式,再列式计算,并由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
①先摆5捆,再摆6根。②先摆3捆和5根,再拿走5根。
(2)根据老师的描述先摆小棒,然后根据操作列出相应的算式。
①先摆8根,再摆2捆。②先摆4捆和4根,再拿走4捆。
【设计意图:如此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具操作,加深对所学加减法计算过程的理解,也是培养学生利用学具帮助学习的意识,更是加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数学游戏:谁先吃到玉米?
创设情境:熊妈妈带着她的熊宝宝们来到野外的草地上,熊妈妈架起烤炉,烤起宝宝们最爱吃的玉米,熊宝宝们闻到阵阵的香味,口水都快流下来了,真想马上吃到香甜的玉米。可是熊妈妈却要求宝宝们开动脑筋,谁能找出结果和玉米前的数相同的算式,谁就能先吃到玉米。
【设计意图:通过有趣的故事,把学生带入游戏情境之中,利用游戏进行口算练习可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全班学生都参与到愉快的活动中。通过这个练习,可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知识掌握的程度】
(1)老师和3名学生进行示范:先将11张写有算式的卡片排列于黑板上,老师扮演熊妈妈(做裁判),其余三名学生每人每次任选一张,算好后将结果告诉老师,如正确,老师则发给一张画有玉米的卡片。
(2)学生分组进行游戏,老师加入到活动能力较弱的小组中参与活动。游戏结束后,对每组算得又对又快的学生给予表扬、鼓励。
四 反馈练习
1.口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教材第49页的第4题,限时2分钟。学生做题,老师计时,做后集体订正,并指名说说自己是怎样做90+5和77-7这两道题的。
【设计意图:通过计时计算,可提高学生的自信度,通过说计算过程,加强对新知识的巩固】
2.教材第49页的第2题。
在这里先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表现出课本上两人对话的场景(有老师3个,学生50个,55瓶矿泉水够吗?),使学生看后发表自己的意见,如果自己在此时遇到这样的问题会怎么办,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会用算式表达的同学,可以列出算式来。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现代化设备为学生的思维创设情境,使学生的思维尽可能地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以生活实际中的问题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并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为了让学生有不同的发展,可让程度较好的学生把自己的思维过程抽象成数学算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