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5张PPT。第二节自由组合定律 F1形成的配子种类、比值都相等,配子结合是随机的。 F2性状表现类型及其比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遗传因子组成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11∶2∶1高茎∶矮茎 =CC∶Cc∶cc =一、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对每一对相对性状单独进行分析粒形粒色315+108=423其中 圆粒∶皱粒≈黄色∶绿色≈F1黄色圆粒绿色皱粒P×黄色圆粒F2黄色
圆粒黄色
皱粒绿色
圆粒绿色
皱粒×101+32=133315+101=416108+32=1403∶13∶1每一对相对性状的传递规律仍然遵循着_________________。基因的分离定律如果把两对性状联系在一起分析, F2出现的四种表现型的比(黄色:绿色)*(圆粒:皱粒)=(3:1)*(3:1)
黄圆:黄皱:绿圆:绿皱=9∶3∶3∶1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相对性状:圆粒对皱粒 黄色对绿色
圆粒对黄色 圆粒对绿色
皱粒对黄色 皱粒对绿色是什么关系呢?非相对性状观察实验结果我们发现了什么?非相对性状进行了自由组合。为什么会这样呢?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基因可以控制性状,显性性状用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基因可以控制性状,隐性性状用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黄色用Y 绿色用y
圆粒用R 皱粒用r亲本基因型怎样表示?黄色圆粒用YYRR表示 绿色皱粒用yyrr表示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Y和y是一对_____基因。等位等位R和r是一对_____基因。Y和R是一对______基因。非等位Y和r,y和R,y和r都是______基因。非等位基因可以控制性状,非相对性状进行了自由组合实际上是控制性状的_________基因自由组合。非等位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绿色皱粒F1黄色圆粒F1配子PP配子配子只得_____基因F1在产生配子时,每对等位基因彼此______,非等位基因可以________分离自由组合一半F29∶3∶3∶1≈结合方式有___种
基因型____种
表现型____种9黄圆3黄皱1YYrr
2 Yyrr3绿圆 1yyRR
2yyRr1绿皱1yyrr16942YyRR2YYRr 4 YyRr1YYRR 1YYRR 1YYrr
2 Yyrr 1yyRR
2yyRr1yyrr2YYRr 2YyRR1YYrr
2 Yyrr 1yyRR
2yyRr孟德尔解释(假设)的核心内容是什么?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三、对自由组合规律的验证----测交1、推测: 配子遗传因子
组成性状表现YyRr YyrryyRryyrr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杂种一代 双隐性类型
黄色圆粒 × 绿色皱粒 YyRryyrr 1 ∶ 1 ∶ 1 ∶ 12、种植实验另:其它六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其它生物自由组合定律内容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分离和组合是__________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等位基因彼此______,决定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__________。互不干扰分离自由组合分离定律的内容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等位基因__________,不相_______;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等位基因发生_______,______后的基因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_____遗传给后代成对存在融合分离分离配子自由组合 定律杂交实验理论解释 (假说)测交验证自由组合定律内容: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最核心的内容)F2性状表现类型及其比例为子代性状表现类型及其比例为(两对相对性状)黄圆∶黄皱∶绿圆∶绿皱≈9∶3∶3∶1F1在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______,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________。分离自由组合黄圆∶黄皱∶绿圆∶绿皱≈1∶1∶1∶1基因自由组合规律解题技巧解有关遗传题用到的基本原理
乘法原理乘法原理:当某一事件发生时,不影响另一事件的发生。这两个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等于它们单独发生的概率的乘积。P(AB)=PA?PB
方法:单独处理,彼此相乘就是将多对相对性状分解成单一的相对性状,然后按照基因分离规律单独分析,最后将各对相对性状的分析结果相乘。注:通常用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解题技巧:直接使用乘法原理隐性性状突破法配偶基因型的推导直接使用乘法原理前提:已知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等位基因间为完全显性关系且各对基因间独立遗传具体应用:①求配子的种类②求配子的类型③求个别配子所占的比例①求子代基因型的种类②求子代基因型的类型③求子代个别基因型所占的比例①求子代表现型的种类②求子代表现型的类型③求子代个别表现型所占的比例例:基因型为AaBbDd (各对基因独立遗传)的个体能产生几种类型的配子?配子的类型有哪几种?其中基因型为ABD的配子出现的概率为多少?解题思路:①配子的种类:分解单独处理彼此相乘AaBbDdAa、 Bb 、DdAa、 Bb 、Dd各产生两种配子Aa×Bb×Dd=2×2×2=8种②求配子的类型ABDA aBDDbddABdAbDAbdAaBbDd单独处理、彼此相乘——用分枝法直接写出子代配子类型AaBbDd分解单独处理彼此相乘AaBbDdAa、 Bb 、DdAa、 Bb 、Dd产生A、B、D配子
的概率各占1/2A×B×D=(1/2)3=1/8求子代基因型:例: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后代能产生多少种基因型?有哪些种类?其中基因型为AABb的概率为多少?解题思路:①基因型的种类:分解单独处理彼此相乘AaBb ×AaBB(Aa×Aa)、(Bb×BB)(Aa×Aa)(Bb×BB)3种基因型2种基因型(Aa×Aa)×(Bb×BB)=3×2=6种②求基因型的类型单独处理、彼此相乘——用分枝法直接写出子代基因型的类型Aa×AaAABb×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③基因型AABb的概率:分解单独处理彼此相乘AaBb ×AaBB(Aa×Aa)、(Bb×BB)(Aa×Aa)1/4AA(Bb×BB)1/2BbAaBb ×AaBB= (Aa×Aa)×(Bb×BB)=1/4×1/2=1/8求子代表现型①求子代表现型的种类②求子代表现型的类型(教材22页选择题2)③求子代个别表现型所占的比例方法与上述相同,在习题中进一步练习隐性性状突破法(又称填空法)前提:已知双亲的表现型和子代的表现型及数量,推知双亲的基因型,这是遗传规律习题中常见的类型(教材22页简答题1)解题思路:按照基因分离规律单独处理,然后彼此相乘.1)列出基因式A.凡双亲中属于隐性性状的直接写出其基因型,B.凡双亲中属于显性性状者写出其一个显性基因,另一个基因用空格表示。如aa或bb。如A_或B_。
2)根据后代出现的隐性性状,推知亲本中未知的基因型按基因分离规律的六种组合方式及其数量关系去推算。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例:番茄红果(A)对黄果(a)为显性,二室(B)对多室(b)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将红果、二室的品种与红果、多室的品种杂交,F1代植株中有3/8为红果二室,3/8为红果多室,1/8为黄果多室,1/8为黄果二室,求两亲本的基因型。解题思路:A.列出基因式红果二室:A_B_,红果多室:A_bbB.根据亲本中红果×红果出现黄果(aa)来判断亲本中的红果均为Aa。同理,亲本中的二室类型一定为杂合体(Bb)C.故双亲的基因型为AaBb ×Aabb配偶基因型的推导即已知某一亲本的基因(表现)型和子代的表现(基因)型及比例,求另一亲本的基因(表现)型解题思路:先单独处理再彼此相乘课堂练习:1.用黄圆豌豆(AaBb)与六个品种杂交,依次得到如下结果,求各品种的基因型2.(2003年上海高考)父本基因型为AABb,母本基因型为AaBb,其F1代不可能出现的基因型为( )A.AaBBB.AABbC.AABBD.aab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