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化学第九单元溶液期末复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2020学年化学第九单元溶液期末复习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1-14 15:2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化学第九单元溶液期末复习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u-64 Zn-65 H-1 S-32 O-16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
B.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增大而减小
D.医用酒精是75%的乙醇溶液,乙醇作溶剂
2、下列有关水和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生活中可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C.外界条件不改变,溶质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D.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溶质均以离子形式分散到溶剂中
C.同一温度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 D.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小
4、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食盐水倒出一半后浓度降低 B.果粒橙属于溶液
C.升温会降低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 D.蔗糖可以无限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洗洁精能使餐具上的油污乳化 B. 锡铅合金的熔点比锡和铅的熔点都高
C. 溶液中的溶剂只能是水 D. NH4NO3溶于水放热使水的温度升高
6、把少量的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能形成溶液的是( )
A.面粉 B.蔗糖 C.花生油 D.泥土
7、在蒸馏水中加入NaOH颗粒,不断搅拌,用温度传感器记录溶解过程的温度变化如图。a、c点观察到溶液中有固体存在,b点固体完全消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NaOH固体溶于水是放热过程 B.a、c两点时,NaOH的溶解度相同
C.b点时,该溶液一定为饱和溶液
D.c点时的溶剂质量等于d点时的溶剂质量
8、溶液的知识广泛用于生产、生活中。下列有关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
A.碘溶于水得到碘酒 B.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C.洗涤剂去油污的原理是溶解 D.植物油加入水中可得溶液
9、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长期放置不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
C.降低饱和溶液的温度,一定有晶体析出
D.配制好的6%的NaCl溶液,装入试剂瓶中时不慎泄露一部分,浓度减小
10、在一定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溶液中加入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如果滤液显蓝色,则滤渣一定没有Cu?
B.如果滤渣只含一种金属,滤液中的溶质可能含有三种
C.在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滤液中的溶质可能含有两种
D.在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一定含有Ag和Cu
11、甲是60℃的蔗糖溶液,按如图所示进行操作。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A. 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 丙和丁一定是饱和溶液
C. 乙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甲大 D. 甲和丙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不相等
12、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

二、填空题
13、用化学用语填空
(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2)NaCl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3)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4)标出碳酸钠中碳元素的化合价
14、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相关问题

(1)t3℃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之比为   。
(2)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用“甲”、“乙”、“丙”及“>”、“<”或“=”表示)
(3)将t3℃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质量最大是   (用“甲”、“乙”、“丙”填空)。
(4)现有甲、乙混合物溶液,需要从混合物溶液中提纯乙固体,采用的方法有(写出一种即可)    。
(5)事实证明,CaCl2溶于水时能全部解离为自由移动的Ca2+和Cl-,若某CaCl2溶液中的Ca2+为a个,则应对的Cl-为 个。
15、甲、乙、丙三种固体(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I) 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关系是
(2) t3℃时,将20g物质丙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井恢复到原温度,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 g.
(3)在不改变溶质质量分数的前提下,将甲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__ 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
A.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B. t2℃时,甲、丙两物质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相等;
C.将t3℃时的甲、丙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至t2℃,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 t1℃时,用甲、乙、丙三种固体配制等质量的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大小关系是乙>甲>丙。
16、A、B、C、D都是九年级化学教材中较常见的物质,它们存在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略去)。

(1)若A为较活泼金属,C为气体单质,则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 。
(2)分别写出一个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方程式。
①若C为金属单质,A、B、D都是化合物____ 。
②若A是最简单的有机物,C为水,:____ _____。
(3)若A为蓝色溶液,D为红色固体,则B可能是_______ __。
三、实验探究题
17、如图是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同学用石灰石和稀盐酸来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气体,他应选用的实验装置是    。(选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乙同学用加热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实验过程中发现装置A的试管口有少量水滴。这些水不是生成物的理由是高锰酸钾不含   。
(3)丙同学在选用B装置探究“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的实验时,老师要求他补充“在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试管中加入适量水,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现象。”的实验,增补该对照实验的目的是   。
(4)已知:一氧化氮(NO)是生命体系信息分子之一,在常温下,它是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易与O2反应生成二氧化氮(NO2)的气体。NO与O2反应生成NO2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室收集少量NO的装置可用 (填字母)。
18、一种自加热食品包装中加热包的成分有:生石灰、活性炭、铝粉、铁粉、碳酸钠、氯化钙、硫酸镁,使用时需向加热包加水。课堂上老师分别取适量加热包中的固体样品进行如右图实验。

(1)实验A中,将样品加入水里,触摸烧杯外壁发烫,其原因是___ 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实验B中,将一定量稀盐酸加入锥形瓶中,剧烈反应,生成大量气体。学习小组同学对气体成分进行探究。(已知生石灰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活性炭、氯化钙、硫酸镁与盐酸不反应;氯化钙、硫酸镁能溶于水。)
【做出假设】假设一:只有H2;假设二:只有CO2;假设三:H2和CO2。
【实验验证】小明同学设计如下实验对气体成分进行探究


(浓硫酸有吸水性)
①当气体通过甲时,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假设__ __不成立;
②丁中出现__ ____的现象时,证明假设三成立;
③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总结反思】通过以上探究,小林同学做了如下的反思归纳:
a.加热包应密封防潮保存
b.向用过的加热包内的固体中,加入过量稀盐酸后过滤,可以回收活性炭
c.能与水混合放出热量的物质均可用加热包中的发热材料
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四、计算题
19.将20.0g铜锌合金置于烧杯中,向其中逐渐加入稀硫酸。当加入148.4g稀硫酸时,不再有气体生成,此时测得烧杯中混合物的质量为168.0g.
(1)反应中生成气体的质量是 ?g;
(2)求反应后烧杯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化学第九单元溶液期末复习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ADCCA 6-10、BCBBB 11-12、DA
二、填空题
13、(1)H2O (2)Na+ Cl- (3)O (4)
14、(1)1:5:6 (2)甲=丙>乙 (3)丙 (4)降温 (5)2a
15、(1)甲=丙>乙 (2)60 (3)降温 (4)AD
16、(1)置换反应 (2) (3)Fe
三、实验探究题
17、(1)BD CaCO3+2HCl=CaCl2+H2O+CO2 (2)氢元素 (3)避免应水分解产生氧气对实验的影响
(4)2NO+O2=2NO2 C
18、(1)CaO+H2O=Ca(OH)2 (2)一 黑色固体变红 除去二氧化碳气体 c
四、计算题
19、(1)0.4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