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生物七上5.4《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 教案(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生物七上5.4《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 教案(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1-14 07:32: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初中生物:第4节 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课时:2课时 本教时:第1教时 年级:八年级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5章《人体的物质和能量来源于食物》的第4节内容——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主要向学生介绍人体的消化系统及其功能。本节是在前3节(饮食与营养、营养物质的作用、合理膳食)感性认识基础上的知识提升,内容比较复杂,有些知识点有一定抽象性。但消化系统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比较密切,教材中图文结合,降低了学习的难度,教师应合理地运用教材示意图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地认识自身消化系统的组成、理解消化和吸收的相关知识。
二、教学目标:
① 知识目标:
列举人体消化系统的主要组成及其功能;理解消化、吸收的概念;说出小肠适合消化和吸收的结构特点。
② 能力目标:
学会观察,能结合生活实际及平时通过杂志、电视等途径所了解的知识,尝试探究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结构特点;提高探究和实验中科学思维的能力。
③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自觉加强自己和家人的消化系统的保健意识,关注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和发展,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三、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首次涉及人体生理部分的知识,有些知识还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抽象性,虽然消化系统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比较密切,但又因绝大部分的器官都分布在人的体腔内部,所以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是既熟悉又陌生。
七年级学生乐于动手、热衷实验,但缺乏实验经验,逻辑思维不够缜密,在观察实验、归纳小结等环节有一定困难。在组织“探究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结构特点”的活动时,既要放手让学生观察体验,又要协助学生予以提示和协助分析。
四、教学重难点:
① 重点:
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主要组成;说出小肠适合消化消化吸收的结构特点。
② 难点:
理解消化、吸收的概念。
五、教学用具:
多媒体、培养皿、镊子、放大镜、蛋糕、鸭肠。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
情境导入
多媒体展示图片:①冰淇淋;②蛋糕;③巧克力。

我们身边充满着各种各样的美食,比如蛋糕、冰淇淋、巧克力,我们对美食都没有抵制力,有部分人对美食又爱又恨,很想吃却又害怕发胖。有部分人吃的再多仍然很瘦。请同学们欣赏袁海军和华宇豪带来的小品:小胖子的烦恼。
联系这个小品我们来想一想,身材的胖瘦跟他们吃的多少有必然的联系吗?那么,跟身体内消化系统的消化和吸收有密切关系吗?
也就是,消化系统消化和吸收是否正常,也关系到我们身体的健康。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究,人体内的消化系统有哪几个部分组成,以及食物在人体内是如何被消化和吸收的?
学生列举说出自己喜爱的食物。
学生思考自己有没有肥胖的烦恼。
学生袁海军和华宇豪表演小品。
学生说出,身材的胖瘦跟消化系统的消化吸收有关,与吃的多少无必然的联系。

(二)
认识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二)
认识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二)
认识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二)
认识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埋下问题:结合教材84页,带领学生仔细观察和分析书上84页的图5-5人体消化系统的示意图,并思考两个问题:1、消化系统由哪两个部分组成?2、消化道和消化腺分别由哪些器官组成。
图5-5 人体消化系统示意图

学生把教材打开到84页,带着问题观察图5-5。
通过活动寻求答案,解决问题:在回答这2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做个小游戏——“奇妙的人体旅行”。
活动:奇妙的人体旅行:假如你是一个蛋糕,在人体的消化系统内来一次奇妙的旅行,想一想你都经历了身体的哪些器官?
前后的两位同学相互讨论,遇到疑问的地方参考教材84页图5-5,待会老师请一位同学到讲台上,对照PPT上的图片(即图5-5),指一指蛋糕经历了哪些器官。
老师总结和纠正,并指出蛋糕的正确旅途:蛋糕的旅途,首先开始于口腔,接着到咽,再经过食道,到达胃,再抵达小肠,然后大肠,最后肛门。那么蛋糕途径的这些器官: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这些器官就构成了我们的消化道,消化道能为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提供场所。
在消化道的周围,分布着消化腺,能够分泌消化液,对食物进行消化。消化腺,从上到下一次有: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
获得答案1:现在我们再来看一看图5-5,回答老师刚刚提出的两个问题:1、消化系统由哪两个部分组成?第2个问题:消化道从上到下包含哪些器官?
再次活动,获得答案2:我们来组装消化道模型,看看组成消化道的器官。
首先,组成消化道的第一个器官是口腔,(口腔中的牙齿可以将食物咬碎咀嚼,舌头搅拌食物)。接着是第二个器官是口腔后方的咽,然后是食道,咽和食道可以通过蠕动,将食物推进胃中,(课外知识拓展:在生活中,有小部分人患有食道癌,就是因为食道的上皮细胞癌变肿大,造成食道中有异物感,形成难以下咽的感觉,长期不能正常的进食。)食道连接着胃,呈囊状,横卧在我们的左上腹上。胃的收缩和蠕动,可以将食物进一步的磨碎形成食糜,然后是小肠,小肠是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没有被吸收的食物流入大肠,被大肠吸收水分,形成粪便由肛门排出。
消化腺从上到下包含哪些器官:位于口腔中唾液腺,能够分泌唾液;位于胃中的胃腺,能够分泌胃液;肝脏,能够分泌胆汁,流入小肠;胰腺,能够分泌胰液,流入小肠;肠液能够分泌肠液。
想一想:小肠当中总共有几种消化液流入小肠中?(总共有3种,胆汁、胰液、肠液。小肠当中含有多种消化液。)
学生小游戏。
一位同学指出蛋糕的旅途,其他同学看他指的对不对。
学生回答:消化系统由消化道、消化腺两部分组成。
教师组装人体消化系统模具,学生一边观察,一边说出各个器官的名称。
学生回答:消化道由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组成。
学生回答:消化腺由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组成。
学生分组讨论。学生说出胆汁、胰液、肠液
总结和复习——活动:最后,我们来进行一个比赛,温习下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请4位同学,两个人一组,一组负责到黑板上填上消化系统包含哪些器官,另两位同学负责组装消化系统的组成,看看两组同学哪个快一些,其他同学做评委。
一组学生板书出消化系统的组成,一组装人体消化系统模具。
(三)
理解消化和吸收的概念
(三)
理解消化和吸收的概念
(三)
理解消化和吸收的概念
我们身边很多人都患有消化系统疾病,比如胃炎,肠炎,腹泻,食道炎等,这些患者长期受疼痛的折磨,表现出消化不良、消瘦、吸收不好等症状。消化系统的功能就是帮助我们身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
提出问题:那么,食物在消化系统中是如何消化的呢?消化的过程中,分子的大小是否有变化,结构是否有变化?
参照教材第83页,带着这两个问题,看看83页第二段有关消化的定义。
多媒体展示图片:图片上有两个消化过程,一个是通过咀嚼磨碎食物,一个是通过消化液将食物分解。这两个消化过程中,食物分子的大小发生了什么变化?食物的结构又有怎样的变化?
因此,消化,就是指,在消化器官帮助下将食物中分子比较大,结构较复杂的物质分解成为分子小,结构简单的能被吸收的成分的过程。
想一想:牙齿咀嚼、舌头的搅拌属于消化吗?唾液腺分泌唾液分解食物属于消化吗?课后讨论:你还能举出其他器官进行消化的例子吗?
提出问题:被消化的食物最终都变成了小分子的物质,这些小分子的物质呢就容易被我们机体吸收。营养物质被吸收,是从哪个管道到哪个管道?同学们参照83页吸收的概念,对照多媒体图片,老师请一位同学到黑板上指一指哪个箭头代表吸收?
小分子的物质从消化道进入血管,也就是说,吸收是指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血液的过程。(多媒体展示吸收的示意图)
请学生例举出他们熟知的消化系统疾病。
学生带着问题,阅读83页的文字。
学生观察说出:在消化的过程中,食物分子由大变小,食物的结构由复杂变得简单。
学生回答:牙齿咀嚼、舌头的搅拌属于消化;唾液腺分泌唾液分解食物属于消化。
学生分组讨论,一位学生指出蓝色箭头是吸收。
(四)
说出小肠适合消化吸收的结构特点
(四)
说出小肠适合消化吸收的结构特点
(四)
说出小肠适合消化吸收的结构特点
消化和吸收在消化系统中完成,组成消化系统的器官有口腔、咽、食道、胃、小肠等等,多媒体展示图片:1、牙齿;2、胃;3、小肠。哪个器官是进行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提出问题:小肠到底有哪些结构特点决定了它能成为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呢?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下。
老师先跟学生介绍你们所不知道的小肠,小肠长约4—6米,直径约3厘米,我们用数学公式计算出小肠的外表面积大约是0.67平方米,然而小肠的内表面积则有200平方米以上。
小肠的内表面有怎样的结构使得内表面积如此之大?
视频:介绍小肠绒毛。
多媒体展示图片:小肠的内表面结构示意图,
小肠内表面褶皱形成皱襞,内表面除了皱襞还有很多的小肠绒毛,小肠绒毛里有毛细血管,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很薄,只有一层细胞构成,从而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生活实例提示:比较一下,哪条裙子更费布?
背景资料:由于小肠绒毛的存在,使小肠内表面积增大了六百倍。内表面积达到200平方米,相当于一个排球场的面积。
探究活动:探究小肠适合消化吸收的结构特点。
课前准备了鸭小肠,同学们每人拿一根鸭小肠观察,鸭小肠的两个表面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并猜想哪个表面是鸭小肠的内表面?
鸭小肠内表面图示
在教师的提示下,结合观察结果,请学生从内表面积的大小、小肠壁和毛细血管壁的厚薄、小肠消化液的种类3个方面,讨论,你认为哪些结构使小肠适于消化和吸收?
学生总结:
1、内表面积的大小:小肠内表面具有的皱襞和小肠绒毛,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
2、小肠壁和毛细血管壁的厚薄: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3、小肠消化液的种类: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使食物中营养成分充分消化和吸收。
学生说出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
学生进行对比,指出百褶裙子更费布料,适当的褶皱面积更大,更加费布。
学生拿起放大镜、鸭小肠,观察鸭小肠的结构。说出光滑的一面是鸭小肠的外表面,有小肠绒毛的一面是鸭小肠的内表面。
学生分组讨论。
(五)
习题巩固

学生做题巩固复习这节课的内容。
七、板书设计:
第5章 人体的物质和能量来源于食物
第4节 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一)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消化系统
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
(二)消化系统的功能:
消化:食物大分子 → 小分子;食物结构复杂 → 简单。
吸收:营养物质消化道壁 → 血液。
(三)小肠适于消化和吸收的结构特点:
1、内表面积大:皱襞和小肠绒毛。
2、管壁的厚薄: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很薄。
3、小肠消化液的种类多: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使食物中营养成分充分消化和吸收。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较好的完成了课标所要求的教学任务,在课堂中有一些闪光点,比如教学形式多样,有小品表演,有视频等,在引导学生分析消化和吸收的概念时,巧妙的运用问题引领学生理解概念。但是这节课还是有一定的问题,课堂中习题演练较少,在带领学生探究小肠适合消化和吸收的结构特点活动时,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实验过程还存在一定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