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单元练习卷: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的人类活动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2020学年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单元练习卷: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的人类活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1-14 08:58: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的人类活动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历史上,某人吸取父亲“鲧”治水失败的教训,采用筑堤和疏通河道相结合的方法,把汹涌的洪水引入大海。他是谁( )
A. 尧
B. 舜
C. 鲧
D. 禹
2.据《史记》记载,传说他“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史记》里所盛赞的是( )
A. 神农教民农耕
B. 黄帝创制历法
C. 尧舜禅让
D. 大禹治水
3.“禅让”是我国原始社会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以下部落联盟首领传承正确的是( )
A. 舜→禹→尧
B. 禹→尧→舜
C. 尧→禹→舜
D. 尧→舜→禹
4.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假如你要考查我国早期人类原始的农耕生活,你应该去下列哪些遗址( )
①山顶洞人遗址 ②北京人遗址 ③河姆渡遗址 ④半坡遗址
A. ①②③④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
5.米饭是南方人的主食,你知道下列哪种人最早种植水稻吗( )
A. 北京人
B. 半坡人
C. 河姆渡人
D. 大汶口人
6.我们中国人见面喜欢问“你今天吃什么菜?”历史上,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蔬菜的国家,这个最早种植地你认为是( )
A. 北京周口店
B. 浙江河姆渡
C. 陕西半坡
D. 云南元谋
7.下列对原始社会部落联盟首领的推举办法“禅让制”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前任部落联盟首领任命
B. 部落联盟会议推选
C. 全体氏族成员表决产生
D. 德高望重的人自由竞选
8.炎帝和黄帝的传说反映了黄河流域部落联盟的一段历史,其时间是( )
A. 约七千年前
B. 约六千年前
C. 约八千年前
D. 约四五千年前
9.下图的文物出土的地方是( )

A. 山顶洞人遗址
B. 北京人遗址
C. 元谋人遗址
D. 河姆渡人遗址
10.一位同学在学习远古历史的时候发现黄河流域已出现部落联盟,部落联盟首领年老时,征求各部落首领的意见,推举有能力有功劳的人做部落首领,这种办法叫禅让制。舜年老后把位置让给了禹主要是因为(  )
A. 大禹治水有功
B. 禹打败了游牧民族的进攻
C. 禹和舜有亲戚关系
D. 禹谦让宽厚
1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北京人的生活内容( )
A. 用火烧食物
B. 使用石器、木棒追打野兽
C. 使用骨针缝制衣服
D. 过着群居生活
12.下列选项与黄帝无关的是 ( )
A. 阪泉之战
B. 发明车船
C. “禅让”
D. “人文始祖”
13.请根据“长江流域”、“水稻”、“干栏式房屋”等信息,判断描述的是哪一种原始居民的生活(  )
A. 北京人
B. 山顶洞人
C. 河姆渡原始居民
D. 半坡原始居民
14.目前一般认为揭开中国历史第一页的最早人类是( )
A. 元谋人
B. 蓝田人
C. 北京人
D. 山顶洞人
15.生活地点在今北京周口店一带的远古人类有(  )
A. 元谋人、蓝田人
B. 元谋人、北京人
C. 蓝田人、山顶洞人
D. 北京人、山顶洞人
16.黄河、长江孕育了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我国长江流域原始农耕居民的代表是(  )
A. 北京人
B. 河姆渡居民
C. 半坡居民
D. 大汶口居民
17.下列关于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不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居住地区不同 ②体质特征不同 ③取火方式不同 ④装饰品不同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8.在历史剧《河姆渡原始居民》中,应该选择的情节是( )
A. 种植粟
B. 住干栏式房屋
C. 制造彩陶和纺线织布
D. 住半地穴式房屋
19.已经会使用天然火并保存火种的古人类是( )
A. 元谋人
B. 蓝田人
C. 北京人
D. 山顶洞人
20.如图是干栏式房屋,是下列哪一支远古人类的房屋样式( )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河姆渡人
D. 半坡人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3年中科院公布了对周口店遗址地质病害调查结果:周口店遗址目前面临全面危机。地震、爆破和火车震动的影响,造成岩石从较陡的斜坡滑落,产生塌方。遗址旁边采石厂的爆破作业,对遗址保护非常不利,周围水泥厂的粉尘容易形成酸雨,侵蚀岩石。过量的开发也使得坡度过大或者洞顶过薄,致使洞顶塌方、斜坡滑落。
材料二 《人民日报》曾刊登过一篇文章《在“周口店遗址”看什么》。文章指出,作为考古重大发现的遗址博物馆,周口店遗址的游客锐减,建筑陈旧,展览馆的文字说明模糊不清,很少看到其他语种的解说,展馆几十年不变等。
(1)在“周口店”发现了哪些远古人类遗址。
(2)请你就如何保护和利用好周口店遗址,给遗址管理的负责人写一封信。
22.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鼓励人们开垦农田,实施耕种。他年老时,推举舜做他的继承人。
材料二:他全身心的投入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因治水有功,舜年老时,把部落联盟首领的位子让给了他。
材料三:禹立,勤劳天下,日夜不懈,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降通漻水以导河,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
(1)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谁?
(2)材料二中的“他”指的是谁?他被后人尊称为什么?他继位后扩大了哪一部落的势力和影响?
(3)两则材料中继承人的产生办法被称为什么制度?
(4)材料三中记述了大禹采用哪种治水方法取得了成功?
(5)大禹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轩辕于是修养道德,整顿军队,研究四季变化特点,种植谷物,安抚人民,丈量四方的土地……以与炎帝(人名)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而得其志。蚩尤(人名)作乱,不用帝命。……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
-------《史记?五帝本纪》
(1)材料中的“轩辕”指谁?在中国文明史上,他有怎样的历史地位?
(2)根据材料分析,轩辕在几次战役中能够战胜敌人的原因是什么?(在材料中找答案)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我先。——孙中山
材料二:2009年4月3日,台湾马英九亲率“中央部会”文武百官在圆山忠烈祠举行遥祭黄帝陵典礼……“政府”为纪念黄帝,将清明节定为“民族扫墓节”……
——摘自百度网《祭奠黄帝陵 悠悠中华情》
(1)两则材料中提及的历史人物是谁?他被中华儿女尊奉为什么?
(2)根据材料一,说说他的贡献?
(3)台湾人民为什么也祭奠他?
(4)请你对台湾人民说一句深明大义的话。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考查古代传说,帝尧的名字叫放勋。他严肃恭谨,明察是非,善于治理天下,宽厚仁和,诚实尽职,能够让贤,光辉普照四方,以至于天上地下。他能够明察有才有德的人,使同族人亲密团结。族人亲密和睦了,又明察和表彰有善行的百官,协调诸侯各国的关系,民众也随着变得友善和睦起来了。
——摘译自《尚书》
材料二 大禹治水是大禹率领民众,与自然灾害中的洪水斗争,最终获得了胜利。面对滔滔洪水,大禹从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变了“堵”的办法,对洪水进行疏导。常年在外与民众一起奋战,置家庭于不顾,三过家门而不入。
(1)根据材料一中所说,尧主要生活在哪一地区?他“让贤”的方式历史上称为什么?举出一例说明他“能够明察有才有德的人”。
(2)根据所学的知识和材料一回答,尧当时担任什么职务?材料中说的“诸侯各国”实际上是一些什么组织?
(3)材料二中的大禹治水为什么能取得成功?



答案解析
1.【答案】D
【解析】大禹曾带领民众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解决了水患,答案选择D。
2.【答案】D
【解析】相传,禹是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禹一心治水,在外多年,三过家门而不入。故选D。
3.【答案】D
【解析】“禅让”是我国原始社会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部落联盟传承的先后顺序为:尧→舜→禹,故选D。
4.【答案】D
【解析】题干提供了关键信息“我国早期人类原始的农耕生活”,结合课本所学分析,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种植水稻;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主要的粮食作物是粟,故答案为D。
5.【答案】C
【解析】河姆渡人,是距今约7000年前生活在长江下游的古人类。他们建造房屋,用船、筏载人荷物、浮水采集,使用刀、匕、锤、铲、矛、碗、筒、小棍、器柄、纺轮、蝶形器等木器,栽培人工水稻,家养羊、鹿、猴子等牲畜。在河姆渡出土了中国境内所发现最早的漆器,其陶器制作有一定的水准,估计最高烧成温度达1000摄氏度。
6.【答案】C
【解析】我国原始农耕文明的代表是陕西西安附近的半坡原始居民和浙江余姚的河姆渡原始居民,最早种植粟的是半坡原始居民,河姆渡种植的是水稻,故选C项。
7.【答案】B
【解析】禅让制是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时期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一项制度,关键词是民主推选,所以答案是B。
8.【答案】D
【解析】炎帝和黄帝的传说反映了黄河流域部落联盟的时间是约四五千年前,故选D。
9.【答案】D
【解析】图片中的工具是骨耜,而使用骨耜的原始人只有河姆渡人,故选择D。
10.【答案】A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在继黄帝之后,我国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还有尧、舜、禹.尧生活俭朴、克己爱民;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禹领导人民治理洪水,与群众同甘共苦,三次路过家门而不入。尧在年老时推举舜为继承人,舜年老后采用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禹,他们之间采用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做“禅让”。A符合题意。由此可知BCD不合题意,选择答案A。
11.【答案】C
【解析】北京人能够制造使用粗糙的石器,学会使用天然火,会用火烧食物,会保存火种,过着原始的群居生活。使用骨针缝制衣服是山顶洞人。答案为C。
12.【答案】C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相传在皇帝之后,黄河流域主要有陶唐氏、有禹是、夏侯氏等为了抵御共同的灾难,三个部落走向了联盟,尧、舜、禹依次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当时实行禅让制,即将部落首领位子传给贤德之人。C项与黄帝无关,符合题意;尧年老后,部落联盟推举舜为继承人,这种和平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称之为“禅让”。相传黄帝在位期间,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创医学等,炎帝和黄帝为争夺中原地区,在阪泉之野展开大战,最终黄帝部落联盟获得胜利,初步建立的黄帝对中原地区的领导地位,因其卓著的功绩,深受历代人民所敬仰,被尊为“人文初祖”。ABD三项是黄帝的事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
13.【答案】C
【解析】阅读题文关键信息:“长江流域”、“水稻”、“干栏式房屋”根据所学可知为河姆渡原始居民,故选C。
14.【答案】A
【解析】通过所学知识,我们知道: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前,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前,河姆渡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半坡人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揭开中国历史第一页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所以答案是A。
15.【答案】D
【解析】元谋人生活于云南元谋、蓝田人为陕西蓝田、北京人与山顶洞人生活于北京周口店,因此答案为D。
16.【答案】B
【解析】过着原始农耕生活的原始人类,只有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所以此题选B。
17.【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不同特征。回顾已学知识可知从居住地区看都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所以①表述有误。从体质特征上看,山顶洞人比北京人有了进步;北京人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会人工取火;北京人还不具备装饰品,山顶洞人懂得爱美。②③④符合题意。
18.【答案】B
【解析】河姆渡原始居民住干栏式房屋。制造彩陶和纺线织布、种植粟、住半地穴式房屋指的是半坡人,故选B。
19.【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据考古发现,在北京人生活的遗址处发现了大量用火的遗存和大量的灰烬,故可以了解北京人已经会使用天然火并保存火种。故选C项。
20.【答案】C
【解析】题干中提到的干栏式房屋,上面住人,下面养牲畜,通风防潮,是建筑学上一个重大成就,这种建筑是适合长江流域温暖湿润的气候的。选项B北京人和选项D半坡人从地域上来讲位于黄河流域,选项A元谋人和选项C河姆渡人位于长江流域,根据教材内容可得知:河姆渡原始居民住着干栏式的房子。故本题的答案选择C。
21.【答案】(1)北京人和山顶洞人
(2)周口店遗址负责人,你好,周口店遗址是我国原始人类遗址的代表,它代表着中国作为文明古国的历史见证,我们应保护好它,建设好它。(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1) 周口店发现的远古人类遗址有距今约70万年前—20万年前的 “北京人”和距今三万年的山顶洞人。
(2)题文要求你就如何保护和利用好周口店遗址,给遗址管理的负责人写一封信。可以就保护好周口店遗址的重大意义来写,也可以就合理利用周口店遗址保护遗址来写。
22.【答案】(1)尧
(2)禹;大禹;夏后氏。
(3)禅让制。
(4)疏导的方法,开凿河渠疏导洪水入海。
(5)创新精神,不屈不挠、坚持不懈的斗争精神,无私奉献精神,敬业精神,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等等。
【解析】(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可知,尧鼓励人民开垦农田,适时耕种。尧年老时,征求各部落首领意见,推举品德高尚的舜做他的继承人。因此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尧。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可知,禹接受治水的重任后,总结教训,采用疏导的方法,开凿河渠疏导洪水入海。他全身投入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10多年的努力,终于解除了水患。禹治水有功,得到民众的爱戴,被尊称为“大禹”。他继位后,扩大了夏侯氏的势力和影响。因此材料二中的“他”指的是禹;他被后人尊称大禹;他继位后扩大了夏后氏的势力和影响。
(3)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相传尧年老时征求各部落首领的意见,推举舜做他的继承人。舜年老后采取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禹。这种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做“禅让”。
(4)根据材料三“通大川……凿龙门……疏三江五湖……”,可知大禹采用疏导的方法,开凿河渠疏导洪水入海的治水方法取得了成功。
(5)根据材料及上述分析可知,大禹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有:创新精神,不屈不挠、坚持不懈的斗争精神,无私奉献精神,敬业精神,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等等。
23.【答案】(1)黄帝。他是人文初祖。
(2)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修养道德,整顿军队,研究四季变化特点,种植谷物,安抚人民,丈量四方的土地)
【解析】(1)距今约四五千年,我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活动着许多部落。炎帝和黄帝是传说中的著名首领,他们联合打败了蚩尤,结成部落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华夏族。相传,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发明舟车,教民挖井,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他的妻子嫘祖发明养蚕缫丝,他的属下仓颉发明了文字,伶伦编出乐谱等,后人尊称黄帝为“人文初祖”。这些神话传说反映了后人对华夏始祖黄帝的尊敬。至今,海外华人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2)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涿鹿一战中打败了蚩尤,从此结成部落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华夏族。而黄帝能打败炎帝、蚩尤等的原因是他能够修养道德,整顿军队,研究四季变化特点,种植谷物,安抚人民,丈量四方的土地等,最终他成为人文初祖。
24.【答案】(1)黄帝;“人文初祖”
(2)造指南车,平定蚩尤判乱等
(3)大陆与台湾人民同是炎黄子孙
(4)言之有理均可
【解析】(1)从材料看,两则材料中的人物指黄帝,黄帝与黄河流域的另一个部落首领炎帝联合,共同繁衍了中华民族,至今我们都自称是炎黄子孙。黄帝因他的贡献也被中华儿女尊奉为人文初祖。据题文要求:两则材料中提及的历史人物是黄帝,他被中华儿女尊奉为人文初祖。
(2)根据所学知识,黄帝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人们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根据材料一,黄帝的贡献有造指南车,平定蚩尤判乱等。
(3)台湾自古是中国的领土,由于历史原因,台湾人民与大陆被迫分离,台湾人民却割不断与大陆人民同根同源同文化的骨肉亲情。根据材料二可知,台湾与大陆人民同是中华儿女,同是炎黄子孙,有着共同的祖先。
(4)题文要求对台湾人民说一句深明大义的话。首先要知道台湾与大陆之间的关系,现在分离的状况,我们盼望台湾人民回归的心情。我们可以说:流落在外的炎黄子孙啊,赶快回家吧,你的母亲盼你归来。
25.【答案】(1)黄河流域。禅让。推举舜做他的继承人。
(2)部落联盟首领。部落。
(3)原因:团结民众,正确的治水方法,公而忘私的精神。
【解析】(1)尧主要生活在黄河流域,他“让贤”的方式历史上称为“禅让制”。尧推举舜做他的继承人,说明了他“能够明察有才有德的人”。(2)尧当时担任的是部落联盟首领。材料中说的“诸侯各国”实际上是部落。(3)材料二中的大禹治水能取得成功的原因:团结民众,采用正确的治水方法,公而忘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