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轮及其应用
班级: 姓名: 组号:
(一)情景体验
体验 旗杆上的滑轮
活动1:观察旗杆上的滑轮。
活动2:用手向下拉动绳子,使国旗上升。国旗上升时,手对绳子的力方向向 ,滑轮 (选填“会”或“不会”)随国旗一起运动。
(二)教材助读
1.定滑轮
(1)什么是滑轮?
(2)什么是定滑轮?
(3)使用定滑轮能够省力吗?能否改变用力的方向?
2.动滑轮
(1)什么是动滑轮?
(2)使用动滑轮有什么好处?又有什么不足之处?
(三)预习自测
1.如图所示,用滑轮匀速提升重10N的物体A、B时,拉A的是 滑轮;拉B的是 滑轮;如果不计滑轮重力和摩擦力,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
我的疑惑:请你将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和有疑惑的问题写下来,待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
探究解决。
探究1: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结合“体验”,思考以下问题:
1.议一议:
用以下两种方案提升重物,当重物被提升时,滑轮的运动情况有什么不同?
2.填一填
(1)使用滑轮时,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做 。
(2)使用滑轮时,轴随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叫做 。
探究2:定滑轮的作用和实质
1.实验设计,如图所示:
(1)用定滑轮拉起重物,并多次改变拉力方向;
(2)记下每次实验的拉力大小及方向。
2.实验数据:
实验次数 物重G/N 拉力F/N 拉力F的方向
1
2
3
3.分析数据:
使用定滑轮 省力, 改变力的方向。(均选填“能”或“不能”)
4.议一议:请你运用杠杠平衡条件,并参照图片,说说定滑轮不省力的道理。
探究3:动滑轮的作用和实质
结合预习,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设计,如图所示:
(1)用动滑轮拉起重物,并多次改变拉力方向;
(2)记下每次实验的拉力大小及方向。
2.实验数据:
实验次数 物重G/N 拉力F/N 拉力F的方向
1
2
3
3.分析数据:
使用动滑轮 省力, 改变力的方向。(均选填“能”或“不能”)
4.议一议:请你运用杠杠平衡条件,并参照图片,说说动滑轮省力的道理。
1.认识定滑轮、动滑轮;
2.掌握定滑轮、定滑轮的结构、特点。
(一)基础过关
1.如图1所示是用定滑轮匀速提起物体的三种方法,所用的拉力分别是F1、F2、F3,则:( )
A.F1>F2>F3 B.F1F1>F3 D.F1=F2=F3
图1 图2
2.如图2所示,用力F=60N拉着物体A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A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为( )
A.30N,水平向左 B.60N,水平向左
C.30N,水平向右 D.60N,水平向右
(二)拓展延伸(选做)
3.在水平桌面上放一个200N的重物,现用如右图所示装置将物体匀速拉动,物体与桌面的摩擦力是48N,不考虑滑轮重力和滑轮与绳间摩擦,水平拉力F为 N。若绳子自由端移动速度为0.6m/s,则物体移动速度为 m/s。
【答案】
【自主预习?探究新知】
情景体验
下 不会
教材助读
1.
(1)周边有槽,能绕轴转动的轮子
(2)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3)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2.
(1)轴随着物体运动的滑轮
(2)能省力,但费距离
预习自测
1.动 定 5 10
【课堂探究?快乐学习】
探究1
1.甲中滑轮的轴不动,乙中滑轮的轴随物体运动而运动。
2.
(1)定滑轮
(2)动滑轮
探究2
2.略
3.不能 能
4.定滑轮的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
探究3
2.略
3.能 不能
4.l1=2l2,省力杠杆
【当堂达标?体验收获】
基础过关
1.D
2.D
拓展延伸
3.24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