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4.1有理数的乘法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4.1有理数的乘法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1-15 06:39: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名称:1.4.1有理数乘法
年级学科 七年级 教材版本 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有理数的乘法是在学生学完有理数的加法后学习的,它与有理数的加法运算一样,也是建立在小学算术的基础上。因此,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在确定“积”的符号后,实质上是小学算术数的乘法运算,思维过程就是如何把中学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化归为小学算术数的乘法运算。由于有理数的乘法是有理数最基本的运算之一,因而它是进一步学习有理数运算的基础,也是今后学习实数运算、代数式的运算、解方程以及函数知识的基础。学好这部分内容,对增强学习代数的信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有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并能准确地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学,渗透化归、分类等数学思想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化归意识和观察、比较、概括等思维能力。 情感与态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传授知识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新知的精神。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法则,已经对符号问题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观察、归纳、猜想、验证能力。由此为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学习打好了基础
四、教学过程
对于认知的主体——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具备了初步探究问题的能力,但是对知识的主动迁移能力较弱,为使学生更好地构建新的认知结构,促进学生的发展,我将在教学中采用诱思探究式教学法并采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中心,使其在“生动活泼、民主开放、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实践”的氛围中愉快地学习,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五、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复习导新 问题1: 计算 ①、—5)+(—5) ②、(—5)+(—5)+(—5) ③、(—5)+(—5)+(—5)+(—5)④、(—5)+(—5)+(—5)+(—5)+(—5) 猜想下列各式的值 (—5)×2;(—5)×3;(—5)×4;(—5)×5, 3.两个有理数相乘有几种情况? 通过创设情境,回顾复习以前的相关知识,以便形成知识迁移,,出示负数与正数相乘的乘法引出新课。以给学生造成“心求通而未能得,口预言而未能说”的情势,从而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他们以跃跃欲试的姿态投入到新的探索活动中就过来。
师生互动 探究新知 问题2: 如图,一只蜗牛沿直线L爬行: 它现在位置恰在L上的点0. 0 2 4 x 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2cm 的速度向右爬行,3分钟后它在什么位置? (+2)×(+3)=+6 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2cm 的速度向左爬行,3分钟后它在什么位置? (-2)×(+3)=-6 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2cm 的速度向右爬行,3分钟前它在什么位置? (+2)×(-3)=-6 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2cm 的速度向左爬行,3分钟前它在什么位置? (-2)×(-3)=+6 思考:一个数同0相乘,如何解释? 问题3:正数乘正数积为 数。负数乘正数积为 数。正数乘负数积为 数。负数乘负数积为 数。乘积的绝对值等于各乘数绝对值的 归纳: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在本环节中,我给与学生充分的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通过设置问题2并用课件向学生演示蜗牛在直线上的运动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设置了四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可以看成是与以前学过的乘法一样,学生容易理解。第二个问题中,结合有理数加法时的讲法,向右为正,向左为负,很容易得出负数与正数相乘结果。
总结收获 畅谈体会 今天这节课我学到的新知识是________ 今天这节课我学到的数学思想或解决问题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天这节课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_______ 今天这节课留给我的疑惑还有__________
布置作业 巩固深化 一、数学小日记 日期_______________ 今天数学课的课题:__________________ 所涉及的重要的数学知识______________ 理解最好的地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明白或还需要进一步理解的地方______ 所学的内容能够应用在而常生活中,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必做题 1、计算. (1)(-8)×(-7) (2) 12×(-5)
教学板书 ⒈⒋⒈有理数的乘法 一、有理数乘法法则 例题板演(略) 练习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 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 二、归纳: 有理数相乘,先确定积的______ 在确定积的______。 抓住学生对竞争充满兴趣的心理特征,用抢答题使学生的眼、耳、脑、口得到充分的调动,并让学生在抢答中体验成功,享受快乐。 同时让学生通过本环节进一步理解有理数乘法法则,并在实际问题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更好的促进学生对本节课难点的理解和应用,帮助学生不断完善新的认知结构。
在课堂临近尾声时,我鼓励学生从数学知识、数学方法和数学情感等方面进行自我评价。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感受,并相互补充。 及时有效的回顾小结,进一步明确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思想和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善于反思的好习惯。让学生品尝收获的喜悦,坚定今后学习数学的信心。
新课程强调发展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我用小日记给学生提供一种表达数学思想和情感的方式,以体现评价体系的多元化,并使学生尝试用数学的眼睛观察事物,体验数学的价值。必做题和选做题,体现分层教学,让“不同的人在数学得到不同的发展”,从而让学生巩固本节所学知识,并能解决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