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画家学构图》教学设计
学科
美术
年级
初一级
课题
向画家学构图
课型
新授课
课标要求
激发学生创意,运用工具进行创作,表达情感与思想
考纲要求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静物构图的概念,掌握三角形构图的基本原理法则
过程与方法:探索与掌握静物构图的基本原理,能运用三角形构图法进行构图练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三角形构图的审美乐趣及画家的创新意识,并化作实际行动指导构图,享受成功乐趣
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
重点:探索与掌握静物构图的基本原理,三角形构图法的种类、优点、运用
措施:使用引导观察、综合练习、小组合作的方法,让学生分步完成任务。
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
难点:三角形构图稳定均衡之美感的理解,构图法则中科学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措施:运用微视频和摆纸样静物,把静物拟人化,增加趣味性,激发学生兴趣,突破难点
教学模式
导—探—练—评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制作 纸样静物 铅笔示范
教学过程:
教学模式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
观看《抢位置》动画,动画是由几个拟人静物争夺位置构成。(屏幕显示)
师问:他们在干什么?
生答:抢位置。
师问:请你帮它们安排合理位置。
你觉得这两个同学把物体的位置安排得合理吗?
老师:是合理,还是不合理,带着这个问题这节课我们学习一个新内容——《向画家学构图》
每个学生都被活泼可爱的动画形象吸引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轻松好玩的动画吸引,激发兴趣迎合初一学生心理特点
设置悬念,轻松自然导入新课
提出学习任务,明确方向
探
一、学生带着问题,看书。
什么叫静物画构图?
二、探索:画家构图规律
观察目标:
1、画中静物的形体关系,有大有小
2、画中静物的排列位置,有前有后
3、画中静物的堆放变化,有疏有密
总结出构图的法则有:疏密、主次、节奏、协调、对称等
三、观赏画家作品,(每幅作品都配有构图形式提示)(屏幕显示)
画家们普遍采用什么形式的构图?
提示讲解:三角形构图 ,画家在探索构图中不断创新的例子,鼓励学生在下一步的练习中进行创新折探索。
三角形构图给人一种什么感觉?为什么?
提示讲解:稳定均衡。
四、错误辩析图(屏幕显示)
用错误的构图去启发学生,认识不合理不具备美感的构图。小组讨论,自我总结。
总结:物体在画面中过大,显得拥挤,过小显得空荡,过右过左都不平衡。
五、播放《抢位置》动画,最后它们的合理摆放。
六、请刚才两位同学再摆纸样
结合三角形构图形式和构图法则进行调整。
能专心看书
优美的画面能吸引学生专注并记录
大部分学生能在教师引导提示下答对
可以摆出较合理的构图
认知概念、目的
给学生以方法,引导观察方向,进行有的放矢的观察。
通过引导学生探索静物名画,从中发现构图的基本原理,三角形构图法的种类,体验构图的审美乐趣及及画家的创新意识,了解其它的构图形式。从中得到形式美感的熏陶
让学生在小组里表达自己不同的看法
通过对错误构图的分析,加深巩固和理解,促进知识的内化
通过在黑板上摆纸样静物构图,回应开头的动画,并探讨构图的科学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练
作业:(屏幕显示几个静物)
运用所学的构图知识,给物体进行构图,手绘两幅小构图。
学生自主练习
巩固和运用所学的知识
评
评价:
每小组选一幅代表作品进行评价,自评,互评。
评价标准:静物组合运用三角式构图形式,结合构图法则,把构图位置和大小画好。
欣赏同学的作品
介绍自己的作品
通过评价学习别人的优点,发现自己的不足,以便取长补短。
课外作业
板书设计
向画家学构图
教后反思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