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在哪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 “无处不在的力”单元的第一课。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搜集事例,感受到生活中的力无处不在
通过一系列活动,探究力对物体运动和形状的影响,力有大小和方向。
●科学知识:
知道力的普遍存在性,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力。
知道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和形状发生改变。
知道力有大小和方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喜欢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并从中体验和感受到乐趣。
认真倾听,愿意合作与交流。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力有大小和方向。
难点:体验力的普遍存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棋盘、橡皮泥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玩过掰手腕的游戏吗?两人一组,玩一玩,胜利的同学举手。
你觉得胜利的关键在于什么?
二、发现力无处不在
师:是的,力,你看见力了吗?
你看不见,我也看不见,因为力是无形的。我们可以通过某个现象感受到力的存在。当同学们掰手腕时,我知道那里有力。
出示一些图片:这里有力吗?
你看不见,我也看不见,当红旗飘动时,我知道那里有力。
学生说一说:当...... 我知道那里有力。
师:除了这些图片中,你还能说一说哪里有力吗?
生:举例
师:这些力的现象是说不完的,看来力在我们的生活中真的是?用哪个词来形容呢?
生:力是无处不在的。
三、探究力的作用
师:力无处不在,那么它对我们周围的物体有哪些影响呢?
师出示橡皮泥:我们可以给它施力,怎么做呢?
师:请同学们玩一玩,完成后放在桌上,观察它与原来有什么变化
生说一说它的变化。
师:不管怎么施加力,最后都使橡皮泥的形状发生了变化,这说明力有说明作用呢?
生: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
师:你能举例说一说生活中的例子?
师:力真神奇!它还有什么作用?
师演示:拨动橡皮泥球,观察它的变化。再摁住橡皮泥球,它又有什么变化?
师:这说明力还能改变物体的?
学生:运动。
师: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你能举些例子么?
师小结:我们发现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力还有什么秘密呢?让我们来做个游戏,看一看在游戏中我们会有什么发现。
四、分组游戏,探究力的要素
师拿棋盘,要求同学们眼看棋盘,指一名学生大声朗诵游戏规则。
生朗读游戏规则,其它同学听。(游戏规则:棋子应放在“棋子”位置,然后再用手指弹;弹出棋子后,看棋子完全落在棋盘的圆圈内就得相应的分数。)
师:游戏规则听明白了吗?边玩边思考:怎样做才能进3号圈?
学生开始游戏。
小组长汇报,全班师生用心听。
师:你获胜的经验是什么?
生:要看清楚还要注意轻重。
师:看清楚位置,就是棋子要对准,也就是要注意什么?
生补充:对准也就是要找准方向。
师:轻重就是要注意什么?
生:轻重就是要注意力的大小,力大了会弹过了,力小了会弹不进棋盘。
师:在这个游戏中,我们知道了力有大小和方向。
五、总结评价,课外延伸
师:这节课我们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发现了这么多的关于力的知识,大家能谈一谈自己的收获吗?
拓展:运动中的帆船受到哪些方向力的作用?
师小结:大家收获真不少, 课后同学之间还可互相交流. 今天我们只是学习了力的初步知识,今后,我们将来详细研究各种各样的力的秘密,大家将会有更多的收获。
附板书设计
无处不在
力(在哪里) 能改变物体的形状、运动状态
有大小、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