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机械》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看到过一些不同的机械,对一些机械有某些方面的了解,只是认识不够深入,缺乏系统性、有些片面甚至错误的认识。本课中,应充分考虑学生认知规律,力求通过“活动——交流——活动——归纳”的方式,让学生更加轻松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复杂机械是由简单机械组成的,复杂机械又叫做机器。
2、知道人类很早就开始制造和使用机械,科学在不断发展。
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分析、判断那些物品属于机械。
2、能够通过对比,知道机械可以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机械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关系。
2、愿意合作与交流。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什么是机械。
难点:判断哪些物品属于机械。
三、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各种简单的工具。
四、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校园里有个大石头,需要移动位置,你么有什么好办法吗?
2、活动;学生说出自己方法。
3、汇报交流;讨论哪种方法实用、便捷、有效?
4、引出什么是机械,将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引导到科学探究的机械选用中来了解机械是由简单劳动工具演变而来,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机械。通过学生说出的方法引出并板书本课课题:什么是机械。
(二)学习新课
1、认识机械
(1)当你第一次看到“机械”这个词时,你首先想到了什么?
(2)请同学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来说一说,你认为的机械有那些?
(3)学生汇报,其他同学可以给予补充。
(4)教师出示简单工具的实物图片,请学生判断这些工具是否属于机械。
2、指导学生认识机械的含义
(1)学生回答后,教师给予肯定。明确以上出示简单的工具都是机械。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感兴趣的简单工作讨论:这些工具主要是用那些部分在工作,给人们带来了什么方便,并记录汇报。
(3)揭示机械的概念,说明简单机械与复杂机械的区别与联系。
3、指导学生认识机械的作用。
(1)用手搬不动的大石头,用木棍能撬动,这说明机械的什么作用?
(2)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教师提供的工具,做使用与不使用机械对比实验,集合机械给人类带来的益处。(教师要提醒学生操作时注意安全,防止发生意外)
讨论:要是没有下面这些机械帮助人们工作,将会出现什么情况?
五、介绍古代机械
(1)们看书中几组古代简单机械图片,讲解人类制造、使用机械的悠久历史。
(2)生分析古代工具如何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的,感受先人的智慧。
六、布置作业
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察或者调查生活中还有那些物品也属于简单机械,它们怎样方便了我们的生活。
七、板书设计:? 什么叫机械
? ?? ? ? ? 机 械 优 点:方便、降低劳动难度或省力
? ?? ???简单机械的特征:简单的劳动工具组合而成、……
八、课后反思:
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凡是有人工制造或有用的简单装置,都是机械,如:用树枝挑水中的衣服,树枝有用,树枝就是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