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 5.3感觉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下 5.3感觉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1-14 21:06: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感觉》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眼睛、皮肤、耳朵、鼻子、舌头等是人体重要的感觉器官,感官接受到的刺激经大脑的分析处理后,人才能产生感觉。
本课的教学内容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说明感觉是人的神经活动,指出产生感觉的生理机制。第二部分,具体介绍视觉、听觉、触觉、嗅觉产生的机理以及嗅觉与味觉的密切联系。第三部分,总体概括了人体反应的过程,即从感官获得感觉的过程,这与上一课内容构成了一个整体。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通过两年的科学课教学,学生对科学课的认识得到了一定提高,部分学生已学会了自己收集资料和进行课堂记录的习惯,大部分学生已会进行仔细的观察,学生在实验前已具备了提出假设,然后设计实验计划,最后进行实验验证,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学生小组内的合作交流也有了基础。五年级的学生都喜欢实验,但孩子们只是凭自己的兴趣边玩边做,导致于观察不仔细,实验无序操作,科学探究的习惯尚未养成,而且学生在作业习惯方面较差,特别是课外布置的收集资料,观察任务大多不能自觉完成,导致期末考核评价差异较大。
教学目标:
知道感觉的过程是神经系统发挥作用的过程。
初步了解视觉、听觉、触觉形成的原理,能用语言正确表述。
知道人体也会出现错觉,了解错觉形成的原因。
知道嗅觉和味觉是密切相关的。
教学重点:
理解人体的各种感觉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
教学难点:
认识错觉的成因
课前准备:
教师:PPT课件、醋和清水各半杯。
学生:冰块、细针、钩码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谈话:同学们,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几件宝贝,它们能帮助我们认识周围的世界,你知道他们是谁吗?它们统称为“感觉器官”。
2、(课件出示)边播放边讲解:每种器官都有与之对应的感觉:眼睛对应视觉,耳朵对应听觉,鼻子对应嗅觉,舌头对应味觉。
3、设疑:这些器官可以直接产生感觉吗?人的各种感觉是怎样产生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研究的问题。教师板书:感觉。
二、探究新知
师讲述:感觉器官与神经系统的联系——眼睛、耳朵、鼻子、舌头等是人体内重要的感觉器官,分布在这些器官里的神经将接收到的各种刺激产生的信号传入大脑,人就产生了各种感觉。
(一)、认识视觉——考考你的眼力。
1、学生观察课本上的四幅色盲图,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2、教师为每个小组提供一些容易产生错觉的图形,学生互相辨认。
3、提问:
(1)我们能看到物体的大小、形状和颜色等等,仅仅是眼睛的“功劳”吗?
(2)为什么我们有时候会产生错觉?
(3)视觉形成的过程是怎样的?
4、自学课本后,交流质疑。(板书)
5、课件展示视觉形成的过程图,加深理解。
6、请学生观察两边的橙色圆形一样大吗?以及下面的线是平行的吗?(课件出示)
7、讲解什么叫错觉:大脑在处理视觉信号时也会出现失误,做出错误的判断,这就是视觉错觉。
8小结:视觉的产生是眼睛和大脑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我们不但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还要训练自己“聪明的大脑”,这样才能认清事物的真相。
(二)、认识听觉——测测你的听力。
1、播放爆炸声、汽车声和鼓掌声等,学生闭目聆听后,说一说:你都听到了什么?(抽生发言)
2、提问:你是怎样听到并且分辨清楚这些声音的呢?(学生口答,教师点拨指导)
3、自学课本。
4、出示图片,学生复述听觉产生的过程。(板书)
(三)、认识触觉——试试你的敏感度。
1、演示实验:抽一学生上台,闭上眼睛,伸出一只手;教师依次用笔尖、冰块、重物去接触他的手,让他猜一猜是什么东西。
2、提问:闭着眼睛,人是如何判断并猜出这些东西的呢?其中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呢?(学生口答,教师点拨指导)
3、小结:皮肤也是一种感觉器官。大脑接收了来自皮肤的刺激以后,就产生了冷热、疼痛和压力等感觉,这就是触觉。(板书)
(四)认识嗅觉和味觉。
1.让五个同学一起到教室的前面,让学生想法办法分辨面前两个杯子里哪一个是白醋哪一个是清水。
2教师通过课件讲述嗅觉、味觉。
三、整体感知。
(一)我们了解了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的产生,你认为它们有什么相似之处?(学生发言,全班交流)
(二) 总结:分布在眼、耳、鼻、舌、肌肉和皮肤等处的传入神经能把各种感觉信号传送到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产生的神经信号则通过传出神经送到肌肉等处,指挥身体对外界的各种刺激做出反应。
(三)拓展提高
1、谈一谈本节课的收获。
2、你还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