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快乐动漫
教学内容:
本课教学内容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前提,以此来提升学生对动漫的兴趣,在浓厚兴趣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用造型和语言表达自己对动漫作品的感受。根据一年级学生心理的特点,以趣味化、儿童化的教学语言,不断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景。教师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体验和心灵、行为的参与,使学生在自主参与中相互交流,拓展对动漫形象的认识,在游戏与造型活动中获得多种能力的训练,从而增强学生对动漫学习的兴趣。
本课分别表述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各种动漫形象在生活中的实际的运用;二是引导学生欣赏各种动漫,让学生感受动漫形象的美感,并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创造出富有个性的动漫作品;三是感受动漫给生活带来的乐趣,领悟动漫艺术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渗透动漫艺术的价值。
对于小学生来说,动漫画是他们感兴趣的学习内容,教师不仅要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情智,更重要的是开发并整合资源,引导学生根据“同一题材”通过发散思维,创编出风格各异的动漫形象,灵活地掌握动漫设计的特点和方法,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动漫画的认识和欣赏能力。
学生情况:
动漫伴随着孩子的成长,每个孩子都十分喜爱动漫画,尤其是现在的儿童更是在动漫世界里成长的一代,因此学生对动漫形象并不陌生,但要真正上好本节课,使学生充分掌握动漫画的本质,还需做好如下的学情分析:
1. 兴趣浓,但基础弱。一年级的学生对动漫画兴趣浓厚,但并没有较好的绘画基础。学生喜欢看动漫,对动漫非常熟悉,但是他们对动漫的产生以及创作过程缺乏了解。本节课主要是以学生的生活实际及已有的知识为基础,帮助学生建立动漫感知形象,让学生初步尝试创作动漫形象,并能设计出简单的造型。
2. 感知深,但画法“浅”。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没有信手拈来的造型想象能力,即使看再多的动漫形象,学生作业时还是无从下手,只能依赖临摹教师提供的动漫形象。学生在实际作画中会遇到人物夸张表情的表现、构图的形式美感、色彩的大胆运用、画面的气氛渲染等困难和问题。殊不知,其实孩子自己就是一个潜在的动漫造型师,对于所有熟悉的物品,只要学会了为之加上表情和动作的方法之后,都可以将其变成一个新的动漫形象。这就是说,教师要重在教会学生方法,即授之以渔。所以,在这节课中,教师可选择一个看似童话的动漫故事,为学生设定“摘苹果”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迅速走进动漫世界的“一切皆有情感”的感觉中去,在学生的情感体验中迈开亲近动漫、并想表现动漫的第一步。游戏猜谜的环节,激励学生学会观察动漫形象的外形特点,接着教师再以儿童的视角,用儿童易于理解的语言将设计动漫形象的方法归纳为:拟人、夸张、幽默等,让孩子们认同并运用。
3. 模仿易,但创新难。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不少经典的动漫形象,诸如《西游记》、《哪吒闹海》、《精卫填海》、《花木兰》等故事,其中的人物形象流传千百年,已植根于学生的认知中,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式。因此课堂教学中,学生善于模仿,不喜爱创新,大部分学生可能会学着老师的思路临摹或临摹自己喜欢的动漫画。教师要积极地引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儿童的知识、技能、个性及文化的和谐发展。
教学方式、手段: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思维在手指尖上。本节课以人本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训练学生动脑、动口和动手的能力。根据小学生观察形象物体的心理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比较讨论法、引导发现法进行教学。过程中重视互动生成,捕捉有效信息,借助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感受动漫的形象美,从而掌握动漫的画法,有效培养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教学目标
1. 了解动漫的基本知识、动漫的历史,分析动漫的造型特点。
2. 学习动漫的表现方法,尝试用水彩笔、彩色铅笔、蜡笔等作画工具,运用夸张、变形等手法,初步尝试设计或改画出不同且富有个性的动漫造型。
3. 培养学生喜爱动漫、美化生活的情感,体验设计动漫的乐趣。
教学重点:
1. 认识动漫,了解动漫形象的造型特点,感受其造型美及色彩美。
2. 初步掌握动漫形象所具有的拟人、夸张、幽默等艺术特点,创作个性鲜明的动漫作品。
教学难点:
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如何改画出富有趣味性、个性化的动漫造型,突出动漫形象的创意性与生动性。
课前准备:
彩色铅笔等绘画工具、动画片剪辑、多媒体课件、白板、实物投影等。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激情导入(2分钟)
同学们,你们瞧,果园里的苹果树上,有的苹果红彤彤的,都成熟了。我们将他们摘下来放进篮子里吧?哪位小朋友想上来劳动一下?有两只苹果开心地放进了篮子里,可是还有一只苹果跌到了地上。(学生白板操作)
小朋友们想想,这只被跌到地上的苹果会有怎样的感受呢?苹果宝宝摔疼了,它会有什么样的表情呢?
设计意图:创设摘苹果情景,营造学习氛围,让学生直接参与活动,在趣味中引出动漫的“引子”,为学习快乐动漫做了前馈孕伏。
二、初步尝试 揭示课题(4分钟)
1. 学生试画。
今天,每个小朋友都分到了一张水果图,你会用怎样的方法把他们也变成活生生的水果宝宝呢?加什么样的表情和动作由你说了算,快点动手,请出你的水果宝宝吧!
2. 教师点评。
在小朋友的笔下,普通的水果都变成了可爱有趣的水果宝宝,画的真好,老师都很喜欢。让我们把掌声送给自己吧!用这样加表情和动作的方法不仅可以变出许多水果“宝宝”,还有可爱的花朵宝宝,帅气的松树小子,顽皮的雨滴宝宝,还有赫赫有名的——海绵宝宝。(课件播放)
3. 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奇妙的快乐动漫王国吧!
设计意图:教师不断的激励,通过学生的试画,为新知的学习减缓了坡度,降低了难度,使学生带着激情的状态进入新知的学习。
三、探索新知 认识动漫(11分钟)
1. 欣赏。
知道小朋友们要来,动漫明星们都来欢迎了,如果你认识他们,就叫出他们的名字,和他们打个招呼吧!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欣赏一些动漫形象,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欲望。
2. 了解动漫常识。
⑴ 同学们认识的朋友真多,看来平时一定看了不少动画片。那么,你们知道这些动画片中人物都有一个共同的称呼?猜猜叫什么呢?聪明的小朋友在黑板上找到了答案。(动漫)
⑵ 动漫是英文cartoon的音译,简称为漫画和动画,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
⑶ 你看过一百多年前的动画片吗?会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瞧一瞧世界上第一部动画片吧! 它是由英国的布雷克顿于在1906年拍摄的。(课件播放影片)
⑷ 你喜欢现在的动画片还是这部历史久远的呢?为什们?(现在的更有趣,更好玩)不过,通过这部最早的动画片,让我们知道了,原来在动画片中那些可爱有趣的动漫形象,是叔叔阿姨们画出来的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动漫的由来及历史,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渗透动漫文化。
3. 学生讨论自己印象最深刻的造型并描述。
老师相信,每个小朋友心中一定有自己喜欢的动漫形象,你愿意和大家分享吗?它长什么样?你为什么最喜欢它?
4. 猜动漫形象,说特点。
⑴ 部分→整体(孙悟空、喜洋洋、葫芦娃)(课件播放)
动漫明星们想和大家来玩捉迷藏,快来猜猜是谁藏起来了呢?
⑵ 语言描述:(哪吒、猪八戒、蜘蛛侠)(课件播放)
我们请一位同学上来,背对银幕,其他同学可以看到屏幕上的动漫形象,但是不能直接说出动漫的名字,你可以描述他的外形特点、样子、喜好动作等等。总之,要能让这位背对银幕的同学快速准确地猜中答案。
哪咤:是一个小孩,手执乾坤圈,脚踏风火轮,身绕混天绫。
猪八戒:和尚,像人一样的猪,贪吃贪睡,手拿钉耙。
蜘蛛侠:人,超级英雄。有蜘蛛一般的本领,手指有吸力,能像蜘蛛一般在墙上行走。
设计意图:通过猜动漫的游戏,教会学生全面正确的观察方法,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出动漫的外在形态特征。
5. 出示动漫原型,比较前后区别。(课件播放)
看来,小朋友们对动漫真是太熟悉太了解了,怎么都难不倒你们。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看这些令同学们难忘的动漫形象,他们原来的模样。
⑴ 拟人:
猜猜麦兜是哪种小动物变来的呢?(小猪)你是怎么猜到的?和真猪有什么区别?……
总结:无论是这位带着墨镜的芒果,还是这位龇牙咧嘴的汽车,以及这位带着帽子的麦兜。他们都像我们人类一样有感情、有动作、有表情。这样的方法称为——拟人。
⑵ 夸张变形:
这只普通的小兔子,在动漫世界里, 因为有了一对大大的门牙和胖胖的身体,而变得特别起来。
这位史迪奇,你猜出来它是哪个小动物变的吗?夸张了树袋熊的眼睛和嘴巴,变成了神气活现的史迪奇……
总结:大门牙的兔子,长鼻子的木偶,大眼睛的树袋熊。这些夸大了某些特点,这样的方法称为——夸张。
⑶ 幽默:
灰太狼——小朋友们喜欢灰太狼吗?想到灰太狼小朋友们就会联想到他受气挨打的样子一定很开心。
海底小精灵——你看他们有的斜着眼睛、有的咧着嘴巴、有的做着鬼脸,多有趣啊!
疯狂夏令营——由小动物变成的动漫明星们,瞧他们敬礼的姿势都是那么顽皮、淘气!
总结:这些动漫形象,让人看到就开心,滑稽有趣,这样的方法称为——幽默。
⑷ 多种形象:
现在很多动漫形象,具备了多种特点,既幽默,又夸张,还拟人呢。只要你能开动脑筋,大胆想象,就会创造出不同的动漫形象。
小猫变出的动漫形象,可爱的Kitty,懒惰的加菲,正义的黑猫警长,逗人的机器猫,开心的蓝猫。他们各有特点,各有本领。
小猪的形象也因为有了猪八戒、麦兜等等而变得丰富多彩。
设计意图:借助动漫原型材料,做前后比较,让学生感受不同之处,通过强烈的对比,使学生在造型特征、表情特征等方面获得直观体验。通过教师的分层引发,学生的激情思考,概括出拟人、夸张、幽默等设计方法,巧妙的设计,灵活的安排,突破了教学难点,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6. 动漫造型改编。(换装游戏)
其实,同学们,有很多动漫很想换换造型,变变形象呢!
大名鼎鼎的齐天大圣孙悟空今天晚上要去参加化妆舞会,他正为晚上穿什么烦恼哪,我们小朋友们快来帮帮他吧!头饰和服饰要搭配才好看哟!
经过这番打扮,相信孙悟空一定会成为化妆舞会的主角。
设计意图:要求学生根据“同一种造型” 运用换装游戏,变化出不同的动漫造型,同中有异,突出学生的发散思维,创造出灵活多变的动漫艺术造型。这样的探究性学习,形式新颖,既能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又能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动漫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学生在乐趣中吸取知识,掌握技能。
四、教师示范 想象创作(2分钟)
教师根据小兔子的原型,设计了胡萝卜造型、龅牙造型等系列动漫形象。
设计意图:教师的示范浓缩了新知的要点,为学生的独立创作提供了有效地创作思路。)
五、学生作业 创作表现(15分钟)
1. 欣赏优秀儿童作品。(课件播放)
2. 布置作业。
⑴ 用线描形式画一个你喜爱的动漫形象。
⑵ 可以是自己创造的,也可以改画一个你喜爱的动漫形象。
⑶ 画得快的同学可以涂上颜色。
在画之前,哪位小朋友能先说一说你的想法?
设计意图:学生动手创作,自主设计动漫造型,提高审美情趣,培养自主创新的精神。
六、互动交流 多元评价(4分钟)
学生作画完成后,展评学生的作品,实施多元评价。
设计意图:展评中主要运用学生的自评、互评、师评的方式进行。自评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提高了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互评使学生能对其他学生的作品从画面效果、造型能力,表现技巧这几个方面展开讨论,这样学生始终处于主动位置;师评能对学生创造成果进行积极多侧面的评价,从中发现创新点、独特点、闪光点,使学生愉快地品味成功的果实,体验成功的喜悦。
七、总结全课 拓展提升(2分钟)(课件播放)
1. 总结:可爱的动漫明星们不仅是小朋友们的好伙伴,大人们也同样很喜欢。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常能找到用动漫来装饰的物品。就连奥运会这样的世界型赛事都用动漫来设计吉祥物呢!
2. 拓展:有兴趣的小朋友为我们即将到来的2014年青奥会设计一个你心目中的动漫吉祥物吧!
设计意图:链接生活,体现动漫的艺术价值。尝试让学生设计2014年青奥会的动漫造型,验证了艺术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的真谛。
反思和总结
1. 摸清学情,选材得当。
动漫是时代进步的产物,科技、文化、社会的进步等因素都会对动漫的发展产生影响。什么样的动漫形象符合这个年级孩子的年龄段需求?这是个不可忽略的问题。因为一些不适的动漫内容对小学生的心智和意识形态发展会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教师要做的前期工作就是在课前了解孩子的状况,对众多的动漫形象进行筛选,选出适合的内容让孩子欣赏。
2. 联系生活,激趣互动。
“动漫”是小朋友非常喜欢的一课。小朋友可能每天都会看动漫片,甚至是家长当做奖励孩子的一件事。这么说,要上好这节课就很容易了吗?我观摩过一些老师的课,通常都是让学生欣赏大量的动漫图片,帮助学生回忆一些动漫造型。但是,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没有信手拈来的造型想象能力,即使看再多的动漫形象,作业时还是无从下手,只能依赖临摹教师提供的动漫形象。所以,教师要抓两点:一是重材料的感知,让学生形成动漫的表象;二是重想象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通过感知,建立表象,提升学生想象的创造能力。学生自然产生“激情想象”的需求,新的动漫形象设计的欲望便油然而生。特别是猜动漫形象教学环节,学生热情高涨,精彩纷呈,不由自主地配以适当的动作表演与描述。换装游戏掀起另一个高潮,学生评画积极,能大胆发表自己的感受,课堂中学生始终处于一种兴奋状态之中。
3. 凸现难点,学法指导。
在学生的心目中,动漫就是一个既定的、大画家们设计出的固定的形象。比如:造型复杂的孙悟空、人人知晓的米老鼠等。殊不知,其实孩子自己就是一个潜在的动漫造型师,对于所有熟悉的物品,只要你学会了为之加上表情和动作的方法之后,都可以将其变成一个新的动漫形象。这就是说,教师要重在教会学生方法,即授之以渔。所以,我在这节课中,选择一个看似童话的动漫故事,为学生设定“摘苹果”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迅速走进动漫世界的“一切皆有情感”的感觉中去,在学生的情感体验中迈开了亲近动漫、并想表现动漫的第一步。游戏猜谜的环节,激励学生学会观察动漫形象的外形特点,接着,我再以儿童的视角,用儿童易于理解的语言将设计动漫形象的方法归纳为:拟人、夸张、幽默等,让孩子们认同并运用。每个孩子“笔下生辉”,创造出新的动漫宝贝啦!孩子们收获着成功与喜悦。
4. 关注传统,传承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不少经典的动漫形象,诸如《西游记》、《哪吒闹海》、《精卫填海》《花木兰》等故事,其中的人物形象流传千百年,如果到我们这代丢失了,就有动摇传统文化根基的危险。因此课堂教学中,善于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动漫形式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儿童不但喜爱,且蕴含的教育意义也可以起到积极的教育作用,更好地促进了儿童的知识、技能、个性及文化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