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天津市部分区高三(上)期末物理试卷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2020学年天津市部分区高三(上)期末物理试卷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1-14 18:53: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9-2020 学年天津市部分区高三(上)期末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5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5 分)如图,水平拉力 F 的作用下,小车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向右加速运动时,物块 A 与车厢壁相对静止,当的
水平拉力 F 增大时,则( )

A.物块 A 受的摩擦力变大
B.物块 A 受的摩擦力不变
C.物块 A 可能相对于车厢滑动
D.车厢壁对物块 A 的支持力不变
2.(5 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显著
B.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一定增大
C.分子间作用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D.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体积越大,压强越小
3.(5 分)如图,在匀强电场中,悬线一端固定于天花板,另一端拉住一个带电小球,使之处于静止状态。忽略空
气阻力,当悬线断裂后,小球将做( )

A.曲线运动 B.匀速直线运动
C.匀加速直线运动 D.变加速直线运动
4.(5 分)如图,一导体棒 ab 静止在 U 型铁芯的两臂之间.电键闭合后导体棒受到的安培力方向( )



A.向上 B.向下 C.向左 D.向右
5.(5 分)如图所示,一木块右端连接轻质弹簧,静止在倾角为 θ的固定斜面上。现用力 F 沿斜面向上缓慢拉弹簧
的上端 P,直至木块沿斜面匀速上滑(滑动摩擦力等于最大静摩擦力),此时 F=F0.从力 F 作用开始,至木块
滑动距离 L 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所受摩擦力先变大后变小
B.力 F 做功为 F0L
C.弹簧的弹性势能一直增加
D.弹簧和木块组成的系统的机械能一直增加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15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都有多个选项是正确的.全
部选对的得 5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选错或不答的得 0 分)
6.(5 分)如图所示,A 是静止在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而做匀速圆周运动。B、C 是同一平面内两颗人造卫星,
B 位于离地高度等于地球半径的圆形轨道上,C 是地球同步卫星。已知第一宇宙速度为 v,物体 A 和卫星 B、C
的线速度大小分别为 vA、vB、vC,周期大小分别为 TA、TB、TC,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vA=vC=v B.vA<vC<vB<v C.TA=TC>TB D.vA<vB<vC
7.(5 分)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 E,其内阻为 r,L1、L2、L3 为小灯泡(其灯丝电阻可视为不变),
P 为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K1、K2 为单刀开关。K1 闭合,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将 K2 闭合,小灯泡 L1 变暗
B.将 K2 闭合,小灯泡 L3 变暗
C.在 K2 处于闭合状态下,向右滑动触头 P,小灯泡 L1 变亮
D.在 K2 处于闭合状态下,向右滑动触头 P,小灯泡 L2 变亮
8.(5 分)如图所示,三个质量相等的小球 a、b、c 从图示位置分别以相同的速度 v0 水平向右抛出,最终都能到达
D(3L,0)点。不计空气阻力,x 轴所在处为地面,则可判断 a、b、c 三个小球( )

A.初始时刻纵坐标之比为 9:4:1
B.在空中运动过程中,重力做功之比为 3:2:1
C.在空中运动过程中,速度变化率之比为 1:1:1
D.到达 D 点时,重力做功的瞬时功率之比为 1:1:1
三、填空题(本题 2 小题,共 12 分.)
9.(6 分)某实验小组利用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小车及车中的砝码质量
用 M 表示,钩码质量用 m 表示,小车的加速度可由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点计算出:

①实验时,某同学没有进行平衡摩擦力这一步骤,他将每组数据在坐标纸上描点、画线得到 a﹣F 图象,可能是
图乙中的图线 ;(选填 A、B、C)
②关于本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时应先释放小车后接通电源
B.小车质量应远远大于钩码的质量


C.每次改变小车质量时,都应重新平衡摩擦力
D.平衡摩擦力时,应将钩码用细线绕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
E.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可用天平测出 m 和 M,直接用公式 求出
③如图丙为本实验中得到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 T=0.10s,由该纸带可求得小车的
加速度 a= m/s
2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0.(6 分)小明同学在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时,为防止电路短路,电路中加了一个保护电阻 R0
=2Ω.根据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进行实验时:
(1)电流表量程应选择 (填“0.6A”或“3A”)
(2)根据实验测得的 5 组数据所画出的 U﹣I 图线如图乙所示。则干电池的电动势 E= V,内阻 r=
Ω(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四、计算题(本题共 3 小题,总计 48 分.
11.(16 分)如图,与水平面夹角 θ=37°的斜面和半径 R=1.0m 的光滑圆轨道相切于 B 点,且固定于竖直平面内。
质量 m=0.5kg 的滑块从斜面上的 A 点由静止释放,经 B 点后沿圆轨道运动,通过最高点 C 时轨道对滑块的弹
力为滑块重力的 5.4 倍。已知 A、B 两点间的高度差 h=6.0m。(g=10m/s
2
,sin37°=0.6,cos37°=0.8)求:
(1)滑块在 C 点的速度大小 vC;
(2)滑块在 B 点的速度大小 vB;
(3)滑块在 A、B 两点间克服摩擦力做功 Wf。



12.(16 分)如图所示,ABC 是一条长 L=10m 的绝缘水平轨道,固定在离水平地面高 h=1.25m 处,A、C 为端点,
B 为中点,轨道 BC 处在方向竖直向上,大小 E=5×10
3
N/C 的匀强电场中,一质量 m=0.5kg,电荷量 q=+1.0
×10
﹣3
C 的可视为质点的滑块以初速度 v0=6m/s 在轨道上自 A 点开始向右运动,经 B 点进入电场,从 C 点离开
电场,已知滑块与轨道间动摩擦因数 μ=0.2,g 取 10m/s
2
.求:滑块
(1)到达 B 点时的速度大小;
(2)从 B 点运动到 C 点所用的时间;
(3)落地点距 C 点的水平距离。

13.(16 分)如图所示,真空中 xOy 坐标系第一象限内有以 O1(R,R)为圆心,半径为 R=0.4m 的圆形匀强磁场
区域,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0.2T,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第四象限内有范围足够大的匀强电场,方向水平向左,
电场强度大小为 E=3.0×10
4
N/C.一质量为 m、电荷量 q 的带正电的粒子从 O1 点以速度 v0=8.0×10
5
m/s 沿与 x
轴正方向成 θ=30°角射入磁场。已知粒子的比荷为 ,不计粒子重力及阻力的影响。求:
(1)粒子在匀强磁场中运动半径的大小;
(2)粒子刚进入电场时的位置坐标;
(3)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




2019-2020 学年天津市部分区高三(上)期末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5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解答】解:AB、物块 A 与车厢壁相对静止,故物块 A 竖直方向受力平衡,有:
f=mg
水平拉力 F 增大,物块相对车厢静止,故摩擦力不变;故 A 错误,B 正确。
CD、拉力 F 增大,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车厢与 A 有:
F=(M+m)a
对 A 有:
FN=ma
综合各式,故 F 增大,a 增大,FN 增大,故 CD 错误;
故选:B。
2.【解答】解:A、布朗运动的决定因素:颗粒越小,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剧烈,故 A 正确;
B、改变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只考虑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不一定增大,故 B 错误;
C、当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间作用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间距离的
增大,分子间作用力先增大后减小,故 C 错误;
D、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在温度 T 不确定的情况下,体积越大,压强不一定越小,故 D 错误。
故选:A。
3.【解答】解:当悬线断裂后,带电小球受到电场力和重力两个力作用,两个力均恒定,则小球所受的合外力恒定,
所以,小球的加速度不变,小球将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 C 正确,ABD 错误。
故选:C。
4.【解答】解:根据安培定则,线圈下面是 N 极,上面是 s 极,故导线 ab 位置的磁场方向向上;
电流方向是 a→b,根据左手定则,安培力向右,故 ABC 错误,D 正确;
故选:D。
5.【解答】解:A、在木块静止过程中受力平衡,开始时摩擦力等于重力的分力,随着拉力的增大,摩擦力将减小;
当拉力大于重力的分力时,摩擦力向下,并联着拉力的增大而增大;当木块运动后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大小不
变,故 A 错误;


B、因拉力为变力,故不能根据 W=FL 求解拉力的功,故 B 错误;
C、弹簧的弹性势能与形变量有关,当木块做匀速运动时,拉力不变,形变量不变,弹性势能不再增加,故 C 错
误;
D、因拉力一直做正功,故弹簧和木块组成的系统的机械能一直增加,故 D 正确。
故选:D。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15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都有多个选项是正确的.全
部选对的得 5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选错或不答的得 0 分)
6.【解答】解:A、地球赤道上的物体与同步卫星具有相同的角速度,所以 ωA=ωC,根据 v=rω,C 的线速度大于
A 的线速度。
根据 v= 得 B 的线速度大于 C 的线速度,但均小于第一宇宙速度;故 AD 错误,B 正确;
C、卫星 C 为同步卫星,所以 TA=TC,根据 T=2π 得 C 的周期大于 B 的周期,故 C 正确
故选:BC。
7.【解答】解:分析电路结构,L3 在干路上,L1 和滑动变阻器串联,再与 L2 并联;
AB、将 K2 闭合,总阻值变小,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干路电流变大,内电压变大,路端电压变小,则灯
泡 L3 变亮,并联支路的电压变小,小灯泡 L1 变暗,故 A 正确,B 错误;
CD、在 K2 处于闭合状态下,向右滑动触头 P,则总电阻变大,干路电流变小,内电压变小,路端电压变大,则
灯泡 L3 变暗,并联支路的电压变大,小灯泡 L2 变亮,流过小灯泡 L1 的电流减小,变暗,故 C 错误,D 正确。
故选:AD。
8.【解答】解:A、小球做平抛运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 x=v0t,水平初
速度相同,a、b、c 水平位移之比为 3:2:1,所以它们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之比为 3:2:1,初始时刻纵坐标之
比既该过程小球的下落高度之比,根据 h= 可知,初始时刻纵坐标之比为 9:4:1,故 A 正确;
B、三个小球质量相等,则重力做功之比等于初始时刻纵坐标之比,重力做功之比为 9:4:1,故 B 错误;
C、速度变化率之比等于加速度之比,三小球做平抛运动,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故速度变化率之比为 1:1:1,
故 C 正确;
D、到达 O 点时,设落地时速度为 v,和重力方向夹角为 θ,则重力的瞬时功率 P=mgvcosθ=mgvy=mg?gt,三
个小球落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之比为 3:2:1,故 D 错误。
故选:AC。


三、填空题(本题 2 小题,共 12 分.)
9.【解答】解:①没有进行平衡摩擦力,则当拉力增大到一定值时,物体才会动,即才有加速度,可能是图乙中的
图线 A。
②A、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故 A 错误。
B、小车质量应远远大于钩码的质量,因为实际上绳子的拉力 F=Ma=M ,只有当 m<<M 时,F≈mg,
故 B 正确。
C、每次改变小车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因为 f=mgsinθ=μmgcosθ,m 约掉了,故 C 错误。
D.平衡摩擦力时,应将绳从小车上拿去,轻轻推动小车,是小车沿木板运动,通过打点计时器打出来的纸带判
断小车是否匀速运动,故 D 错误。
E.小车运动的加速度是利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如果用天平测出 m 以及小车质量 M,直接用公式 求出,这
是在直接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计算的,而我们实验是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合外力和质量间的关系,故 E 错误。
故选:B;
③相邻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T=0.1s,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
2
得:a=
=0.5m/s
2

故答案为:①A;②B;③0.5。
10.【解答】解:(1)一节干电池电源电动势约为 1.5V,电路电流较小,为了准确测量,电流表应选择 0.6A 量程;
(2)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E=U+I(R0+r),解得 U=E﹣I(R0+r),纵轴截距表示电动势,则 E=1.50V,
斜率 k=R0+r= =2.81,解得 r=0.81Ω。
故答案为:(1)0.6A;(2)1.5;0.81。
四、计算题(本题共 3 小题,总计 48 分.
11.【解答】解:(1)滑块通过最高点 C 时,对滑块,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mg+FN=m
据题 FN=5.4mg
解得 vC=8m/s
(2)滑块从 B 到 C 过程,根据动能定理有: ﹣ mvB
2
=﹣mgR(1+cos37°)
解得 vB=10m/s


(3)滑块从 A 到 B 只有重力、摩擦力做功,由动能定理可得:
mgh﹣Wf= mvB
2
﹣0
解得 Wf=5J
答:
(1)滑块在 C 点的速度大小 vC 为 8m/s;
(2)滑块在 B 点的速度大小 vB 为 10m/s;
(3)滑块在 A、B 两点间克服摩擦力做功 Wf 是 5 J。
12.【解答】解:(1)滑块从 A 到 B 的运动过程只受重力、支持力、滑动摩擦力作用,只有滑动摩擦力做功,由动
能定理可得:
﹣μmg? L= mvB
2
﹣ mv0
2

所以,滑块到达 B 点时的速度大小 vB= = m/s=4m/s;
(2)滑块从 B 运动到 C 的过程中,滑块的重力大小 mg=5N
所受的电场力大小 F=qE=1.0×10
﹣3
×5×10
3
N=5N,方向竖直向上
则 qE=mg,滑块从 B 到 C 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有
=vBt
解得 t=1.25s;
(3)滑块从 B 点飞出后做平抛运动,则平抛运动时间 t′= = s=0.5s
故落地点距 B 点的水平距离 x=vBt'=4×0.5m=2m;
答:
(1)到达 B 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4m/s;
(2)从 B 点运动到 C 点所用的时间为 1.25s;
(3)落地点距 C 点的水平距离为 2m。
13.【解答】解:(1)根据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可得:qv0B=m
可得:r= ,
代入数据解得:r=0.4m;


(2)在磁场中,粒子运动轨迹如图所示,过 O1 做速度方向的垂线交圆于 O′,可知 O1O′等于 R,则 O′为圆
心,通过 O′做垂直于竖直方向直径的垂线交圆于 A 点,由于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为 30°,可知 A 点为射
出点,粒子在 A 点的速度方向竖直向下,设进入电场时的位置坐标为(x,y),
则有:x=R+Rsin30°=1.5R=0.6m,y=0,
粒子刚进入电场时的位置坐标为(0.6m,0);
(3)设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时间为 t,有:x= at
2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qE=ma
联立解得:t=2×10
﹣6
s。
答:(1)粒子在匀强磁场中运动半径的大小为 0.4m;
(2)粒子刚进入电场时的位置坐标为(0.6m,0);
(3)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为 2×10
﹣6
s。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