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1.河北省有6个自治县,它们的设置依据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社会主义制度
2.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是在( )
A.筹建新中国时
B.进行社会主义改革时
C.土地改革完成后
D.改革开放后
3.我国最早设立的自治区是( )
A.广西壮族自治区 B.西藏自治区 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D.内蒙古自治区
4.我国设立的民族自治机构分为三级,它们是( )
A.自治省、自治县(旗)、自治乡
B.自治区、自治县(旗)、自治州
C.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
D.自治区、自治乡、自治县(旗)
5.下列措施中,有利于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有( )
①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
②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
③要求少数民族地区必须使用汉字
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下列属于西部大开发战略成果的是( )
A.青藏公路建成通车
B.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C.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D.包头钢铁基地建成
7.以下有关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法自主管理本民族的内部事务
B.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
C.当地民族行使所有权利
D.在国家统一领导下行使自治权
8.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将归绥(归顺、平定之意)改为呼和浩特(青色的城)、迪化(开导、教化之意)改为乌鲁木齐(优美牧场)。这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 )
A.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B.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D.贯彻各民族平等的原则
9.《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规定:“名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下列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 )
A.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各少数民族自治区的所有事务都完全由本民族做主
C.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
D.民族自治区域是我国不可分离的一部分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少数民族地区进入了一个新时代。“新”主要表现在( )
①进行了民主改革,废除了剥削和压迫
②迈进了社会主义社会
③少数民族当家做主
④在所有少数民族生活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1.下面是著名少数民族歌手简表。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同胞在艺术殿堂中获得认可,这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歌手 民族 歌手 民族
阿里郎组合 朝鲜族 布仁巴雅尔 蒙古族
乌兰图雅 蒙古族 阿朵 土家族
降央卓玛 藏族 彝人制造 彝族
A.保障了少数民族的高度自治
B.推动了少数民族文化的繁荣
C.促进了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
D.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高潮
12.在祖国温暖的大家庭里,各族人民和睦共处,共同发展。和睦共处的秘诀在于( )
A.各民族在地区分布上“大杂居、小聚居”
B.各民族所处地理环境、历史传统各不相同
C.各民族都有自己丰富多彩的文艺体育活动
D.各民族相互尊重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
13.“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上述歌词表明( )
①中华民族是由多民族组成的大家庭
②汉族与少数民族不可分离
③我国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④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相互依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4.实行“资金援疆”“智力援疆”体现了( )
①同步富裕原则
②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③西部大开发战略
④人才强国战略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5.“黄昏我站在高高的山岗,盼望铁路修到我家乡,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各族儿女欢聚一堂……”材料中“神奇的天路”所起到的作用不包括( )
A.促进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B.加强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
C.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D.彻底消除西藏和东部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这一制度的实行,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自主地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哪一项基本政治制度?(2分)依据材料回答,这一制度实施的政治前提是什么?(2分)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围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民族团结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民族团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提出了新时代加强民族团结的新理念和新思路,内涵丰富、思想深邃,为引领全国各族人民做好民族团结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说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特点。(2分)
材料三 2006年7月,青藏铁路全线开通,长期制约西藏发展的交通“瓶颈”得以解决。如今,西藏形成了铁路、公路、航空一体化的立体交通网络。
(3)结合所学,说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丽西藏而采取的措施。(4分)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之所以具有超强的凝聚力和生命力,就在于各民族拥有共同的追求和精神依归。中华民族是一个血脉相通的共同体,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各族人民同心共济、团结奋斗,共同浇铸了亿万人民美好安康的幸福大厦。
(1)结合上述材料分析,中华民族具有超强的凝聚力和生命力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说说我国各族人民大团结有何重要意义。(2分)
(2)请你为营造更加和谐的民族关系,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献计献策。(4分)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1.C
2. A
3. D
4. C
5. B
6. B
7.C
8.D
9.B
10.D
11.B
12.D
13.A
14.D
15.D
16.(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国家的统一领导。
(2)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3)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59年,进行民主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度;在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一五”计划期间,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实行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等等。
17.(1)原因:各民族拥有共同的追求和精神依归。意义:巩固了祖国统一;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2)国家应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财政投入力度;派遣优秀干部和大学毕业生支援少数民族地区建设;关心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提高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等等。(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