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
植物新陈代谢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四组元素中,全部属于植物必需矿质元素的是:
A.Mn、S、Cu、C、K
B.B、Mo、Ca、N、Na
C.Zn、O、Mo、S、Fe
D.Cu、Fe、P、Ca、Ni
2.玉米叶肉细胞的光反应能为鞘细胞的暗反应提供:
A.ATP、NADPH、O2 B.ATP、NADPH、CO2
C.ATP、N ADPH、CO2、O2 D.ATP、NADPH
3.对矿质元素的正确叙述是:
A.根从土壤中吸收的全部元素都是矿质元素
B.通过载体选择吸收的矿质元素都是必需元素
C.不同种类的植物选择吸收矿质元素的种类基本相同,但吸收的比例不同
D.对能再度利用的矿质元素需求量较少,对只能利用一次的矿质元素需求量较大
4.图中I、II、III均为蔗糖溶液,II液与III液在半透膜
袋中。实验初,I、II、III液面都在一个水平面上,
经过一段时间以后,II、III液面上升,如图所示。据
此,I、II、III三种蔗糖溶液的浓度关系是:
A.III﹥II﹥I B.II﹥III﹥I
C.III=II﹥I D.不能确定
5.有关维管束的叶肉细胞与鞘细胞错误叙述的是:
A.鞘细胞排列在维管束的内圈,叶肉细胞大部分排列在维管束的外圈
B.鞘细胞不含基粒,还原C3化合物所需要的ATP和NADPH全部由叶肉细胞提供
C.鞘细胞形成的C3化合物所需要的CO2全部来自叶肉细胞中C4化合物的分解
D.C4化合物形成后必须经过4层膜进入鞘细胞后释放CO2
6.秋末,北方果树的根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果实成熟
7.对正常进行光合作用的小麦,在适宜的范围内提高温度,最初一段时间内,叶绿体内下列物质的变化趋势是:
A.ADP的含量增多 B.ATP的含量增多
C.C3化合物的含量无明显变化 D.C5化合物的含量减少
8.将新鲜萝卜切成大小相同的两块分别放入0.1g/mL蔗糖I溶液(I溶液与细胞内液浓度相等)和0.3g/mL蔗糖II溶液(II溶液比细胞内液浓度高)。经过一段时间后,I溶液量与II溶液量的变化是:
A.I溶液与II溶液的量都不变 B.I溶液量不变,II溶液量增多
C.I溶液量不变,II溶液量减少 D.I溶液量增多,II溶液量减少
9.下列关于植物细胞吸水的错误叙述是:
A.根尖分生区的细胞存在渗透作用和吸胀作用两种吸水方式
B.能使已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复原的稀蔗糖溶液浓度不一定等于细胞内液浓度
C.动物细胞的吸水方式主要是渗透吸水
D.在正常情况下,植物体组织细胞间隙液浓度等于细胞内液的浓度
10.将马铃薯切成条块放入盛有0.3g/mL蔗糖溶液(高渗溶液)的试管中,在最初一段时间内,试管的蔗糖溶液变化是:
A.液面上升,浓度下降 B.液面不变,浓度下降
C.液面上升,浓度不变 D.液面和浓度都不变
11.与小麦种子(含淀粉多)的萌发相比,花生种子(含油脂多)萌发时:
A.吸收水少,吸收氧多,产热多 B.吸收水多,吸收氧少,产热少
C.吸收水,吸收氧,产热都多 D.吸收水,吸收氧,产热都少
12.在暗处,大豆从种子到幼苗的萌发生长过程中,其成分变化的错误叙述是:
A.有机物增多 B.自由水增多
C.酶的种类增多 D.核酸种类增多
二、解答题(共64分)
13.(8分)下面是几种植物植物部分器官矿质元素的成分,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成分器官 K2O Na2O CaO MgO Fe2O3 P2O5 SO2 SiO2 cl
小麦种子 30.2 0.6 3.5 13.2 0.6 47.5 — 0.7 —
小麦茎叶 13.6 1.4 5.8 2.5 0.6 4.8 — 67.4 —
玉米种子 29.8 1.1 2.2 15.5 0.8 45.6 0.8 2.1 0.9
玉米茎叶 27.2 0.8 5.7 11.4 0.8 9.1 — 40.2 —
马铃薯块茎 60.0 3.0 2.6 4.9 1.1 16.9 6.5 2.1 3.4
(1)植物的 含P最多,含 次之。说明这两种元素对植物的
的构成十分重要。
(2)植物的茎和叶中含 较多;地下贮藏器官含 最多,这证明该元素对贮藏
的过程十分重要。
(3)由此可见,对于收获籽粒的农作物应多施 肥,对于收获块茎的农作物应多施
肥。
14.(15分)右图表示将重量相同的小麦幼
苗置于三支试管中(试管装满含有全部
矿质元素的培养液)。然后,将它们分
别放在三种条件下培养若干天。请分析
实验结果:
(1)C试管中小麦幼苗重量与A试管相比,
增加较多,这是因为提高温度能提高
反应中的 ,从而促进光合作用。
(2)B试管小麦的重量与A试管相比,增加很少,这是因为其光合作用的 的产物很少,直接限制了 。
(3)如果培养液中缺失N,小麦的 将逐渐显现出 色素的颜色。其原因是
。
15.(6分)对正常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小麦作下述处理,根据题意,请回答:
(1)在CO2存在的条件下,将小麦突然移至黑暗中,叶绿体内的NADP+的含量变化是(填字母) ,ATP的含量变化是(填字母) 。
(2)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条件下,对小麦根的表皮细胞突然停止供氧,细胞内ATP的含量变化是(填字母) 。
16.(6分)下图为植物绿色细胞中,某生理过程的化学反应。据图回答:
(1)图所示的反应在 场所进行。
(2)若M表示物质,则N表示 ;M物质的化学式为 。
17.(摘自93年全国高考卷,15分)下图是未完成实验装置。
请利用A、B、C三支试管、新鲜叶片和必要的辅助材料,设计一个证明光合作用吸收CO2和呼吸作用释放CO2的实验。并预计实验结果。
(1)当A管用于证明光合作用吸收CO2实验时,需 ,指示剂呈 色
(2)当B管用于证明呼吸作用释放CO2实验时,需 ,指示剂呈 色
(3)C管在实验中起 作用,指示剂呈 色。
(4)用几层纱布包上照光D管,实验结果表明指示剂的颜色没有变化,试分析其原因。
18.(15分)为什么成熟的老南瓜能长时间贮藏,而幼嫩的南瓜在贮藏过程中容易腐烂?有人认为这与南瓜不同年龄的呼吸强度不同有关,并设计如下实验:
将两种南瓜同时放在不同氧浓度的环境,定时测定南瓜含水量的变化,并将实验结果绘制如下曲线请回答:
(1)随着氧浓度的升高,表示幼嫩南瓜含水量变化的曲线是(填字母) ,产生的水主要来自南瓜果肉细胞的 。
(2)随着氧浓度的升高,曲线A最不可能表示南瓜果肉细胞的 ,如果是这样,则Y轴的含义应为 。
(3)试举三个理由说明老南瓜能长时间贮藏的原因。
(4)有的果实在成熟后反而不易保藏,比如香蕉和苹果。因为这些果实成熟后含有激素
较多,同时细胞的溶酶体膜通透性增强,释放多种 。
选择题答案纸
题号 1 2 3 4 5 6
选项
题号 7 8 9 10 11 12
选项
估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题号 1 2 3 4 5 6
选项 D D C D D C
题号 7 8 9 10 11 12
选项 C A D B A A
二、解答题(共64分)
13.(8分)(1)种子 K (果实)种子
(2)Si K 淀粉
(3)P K
14.(15分)(1)暗 酶的活性
(2)光反应 C3化合物的还原
(3)老叶(或下部叶片) 类胡萝卜素 缺N导致下下部叶片的叶绿素分解,N 被运至上部叶片,造成下部叶片叶绿素减少
15.(6分)(1)B C
(2)D
16.(6分)(1)叶绿体基质
(2)能量 H+和2e-
17.(15分)(1)放入叶片 兰
(2)放入叶片并遮光 黄
(3)对照 绿
(4)此时,光合作用吸收的CO2与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相等,水溶液的酸碱度没有改变
18.(15分)(1)有氧呼吸
(2)无氧呼吸 CO2释放量
(3)老南瓜果肉细胞含线粒体较少,呼吸速度减慢。
含自由水量减少,代谢速度减慢。
有些酶的活性降低
贮存有机物较多
(4)乙烯 水解酶
高考资源网
www.
II浓度
I浓度
h2
h1
III浓度
I、II、III均为蔗糖溶液
A
15℃
6000勒克斯
较强光
B
20℃
400勒克斯
弱光
C
20℃
6000勒克斯
较强光
时间
处理
含量相对值
0.5
1
A
时间
处理
含量相对值
0.5
1
B
时间
处理
含量相对值
0.5
1
C
时间
处理
含量相对值
0.5
1
D
酶
NADPH
N
M
NADP+
纱布
中性呈绿色
酸性呈黄色
碱性呈蓝色
{
A
B
C
D
试管
叶片
水中含有指示剂
水浴(25℃)
光源
4
含水量相对值
Y
20.8
10
8
5.2
4.2
2.6
1.3
0
O2%
B
A
C
D
2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