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免费资料)黄冈中学高考精选练习:生物的个体发育进化及生物多样性打包汇总(5套)

文档属性

名称 (特别免费资料)黄冈中学高考精选练习:生物的个体发育进化及生物多样性打包汇总(5套)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09-04-09 19:10:00

文档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第38课时 生物的进化
【高考考点】
1.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A) 2.种群、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的概念以及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B) 3.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的原因(B) 4.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B) 5.隔离的概念和类型以及隔离与物种形成的关系(B)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请将其选出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现代进化理论与达尔文进化理论,观点不同的是 ( )
A.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B.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C.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实质
D.自然选择是环境对生物的选择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 ( http: / / www. / Subject / shengwu.html )上发展起来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表现在 ( )
①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②种群是进化的单位 ③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④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⑤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 ⑥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⑦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A.②④⑤⑥⑦    B.②③④⑥   C.①②⑤⑥   D.①②③⑤⑦
用达尔文进化学说的观点来判断下列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 )
A.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和前肢去吃树上的叶子,因此颈和前肢都变得长
B.北极熊生活在冰天雪地的环境里,它们的身体就产生了定向的白色变异
C.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它们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
D.长期在有毒农药的作用下,农田害虫产生了抗药性
我国西北部的欧洲玉米螟与东部的亚洲玉米螟由于信息激素的不同而产生生殖隔离,但外貌几乎无法辨认,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由于外貌形态相同,因此它们属于同一物种
B.由于具有生殖隔离,因此它们属于不同的物种
C.无法判断
D.以上说法都不对
有关种群和物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同一种群的个体间可以相互交配并产生后代,同一物种的个体间也能相互交配并产生后代
B.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物种是繁殖的基本单位
C.种群的基因频率总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物种的基因频率往往保持不变
D.种群基因库的基因和物种基因库的基因是一样的
已知某种群中,AA基因型频率为25%,aa频率为39%,则该群体的个体自交一代,基因型AA的频率为 ( )
A.50% B.34% C.25% D.61%
据调查,某小学的学生中基因型的比例为XBXB(42.32%)、XBXb(7.36%)、XbXb(0.32%)、XBY(46%)、XbY(4%),则在该地区XB和Xb的基因频率分别为 ( )
A.6% 8% B.8% 92% C.78% 92% D.92% 8%
新华社2006年12月14日电,一个由中国、美国等6国科学家组成的联合调查组遗憾地宣布,经过为期38天的联合寻找,在长江中未发现有“水中熊猫”之称的濒危物种白鳍豚,可能已成为被人类“灭绝”的第一种鲸类动物。6国科学家们指出,长江中的白鳍豚处于食物链顶端,没有任何天敌,因此其消失不可能是自然原因造成的,是酷捕滥捞、水上运输、污染物排放等人类活动致使白鳍豚消失的。下列叙述不符合生物学原理的是 ( )
A.白鳍豚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
B.白鳍豚灭绝的根本原因是种群频率改变较慢,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C.白鳍豚灭绝使人们认识到,某物种一旦灭绝,人类将永远失去一个基因库
D.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
如果在一个种群中,基因型AA的比例占25%,基因型Aa的比例为50%,基因型aa的比例占25%,已知基因型aa的个体失去求偶和繁殖的能力,则随机交配一代后,子代中基因型aa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 )
A.1/16 B.1/9 C.1/8 D.1/4
下列关于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的改变说明物种在不断进化
B.在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为1
C.基因型Aa的个体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大于a基因的频率
D.因色盲患者中男性数量大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大于女性群体
二、简答题
一种威力巨大的超级病菌“食人菌”(MRSA)目前正在美国肆虐,有数名儿童感染死亡,引起美国极度恐慌。“食人菌”全名为“抗甲氧苯青霉素金黄葡萄球菌”,包括青霉素等多种常用抗生素都无法消灭它。这种菌最早在20世纪40年代末发现,如今已发生变异,威力更加强大。
(1)用生物进化论的观点解释病菌抗药性不断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病菌侵染人体后会产生毒素使人患病死亡,毒素属于病菌的____________代谢产物,由___________上基因控制合成。
(3)①试画出这种细菌侵染人体后,在人体内迅速增殖的曲线。
②试画出这种细菌多年来侵染人体,在一种抗生素选择下个体数量变化曲线。
在一个海岛上,一种海龟中有的脚趾是连趾(ww),有的脚趾是分趾(WW、Ww),连趾便于划水,游泳能力强,分趾则游泳能力较弱。若开始时,连趾和分趾的基因频率各为0.5,当海龟数量增加到岛上食物不足时,连趾的海龟容易从海水中得到食物,分趾的海龟则不易获得食物而饿死,若千万年后,基因频率变化为W为0.2,w为0.8。请问:
(1)该种群中所有海龟所含的基因称为种群的___________。基因频率变化后,从理论上计算,海龟种群中连趾占整个种群的比例为__________;分趾的海龟中杂合子占整个种群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
(2)导致海龟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种基因频率的改变,是否发生了生物进化?请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种基因频率的改变,是否产生了新的物种?请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38 生物的进化
1.C 达尔文进化理论认为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生物产生了变异以后,由自然选择决定其生存或淘汰,因此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而自然选择是环境对生物的选择,因此A、B、D都符合达尔文观点,由于他没有研究遗传和变异的本质,因此也就不知道生物进化是基因频率的改变。
2.C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础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形成新物种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
3.C 生物适应环境的现象是自然环境对生物不定向变异产生的类型进行定向选择而形成的,并非是生物为了适应环境而产生定向变异的结果。题中对长颈鹿的长颈,北极熊的白色和害虫抗药性的形成的叙述都是错误的。
4.B 物种是指分布在一定的区域,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而在自然状态下能够相互交配和繁殖,并能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同种生物个体之间是不存在生殖隔离的,不同物种之间的生物个体存在生殖隔离,是否存在生殖隔离是判断一个新物种的主要标准。
5.A 种群是指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物种是指分布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而且在自然状态下能够相互交配和繁殖,并能产生出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物种是种群的总和,种群是进化的单位,也是繁殖的单位。种群和物种的基因频率都在变化中。种群的基因库不如物种的基因库丰富。
6.B 由题意可知Aa基因型的频率为100%-25%-39%=36%,AA个体自交后代的基因型仍为AA,在整个后代中的频率仍为25%,aa个体的自交后代仍为aa,且在整个后代中的频率仍为39%,Aa的个体自交后代中AA基因型个体占后代总数的1/4,即36%×1/4=9%,故该群体的个体自交一代,基因型为AA的频率为25%+9%=34%。
7.D 对于基因频率的计算,既可以按课本上的方法进行,即以100人为基数,先将各基因型的人数换算为个体数,再分别计算各等位基因的数量,而整个等位基因的数量计为200,分别求出各等位基因的百分数即为各自的基因尖率。但我们也可按比较简洁的方法计算:在纯合体中,计算该个体中基因的百分数为该基因型个体的百分数,而杂合体中某基因百分数为该基因型个体百分数的一半。故该题中,基因XB的频率为:42.32%+46%+7.36%/2=92%,而基因Xb频率为1-92%=8%。
8.B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自然选择决定进化方向。地球上的每一物种的每个种群都有自己特有的种群基因库,一旦某一物种消失,人类就永远失去了一个基因库,遗传多样性减小。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包括就地保护、迁地保护以及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等,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的措施,主要指建立自然保护区。由题干信息可知,人类活动致使白鳍豚消失。
9.B 已知基因型aa的个体失去求偶的繁殖的能力,则参与随机交配的个体,基因型AA所占比例为1/3,Aa所占比例为2/3。由基因型频率可计算出基因A配子频率为2/3,基因a配子的频率为1/3。所以子代中aa的个体所占比例为1/3×1/3=1/9。
10.B A项中应为基因频率的改变,C选项中A基因的频率与a基因的频率相等,D选项中应为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与女性群体中相等。
11.(1)抗生素对病菌进行自然选择,生存下来的病菌都是抗药能力强的 (2)次级 质粒 (3)①如图A ②如图B
12.(1)基因库 64% 32%(提示:2×0.2×0.8) (2)自然选择导致海龟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变化 (3)发生了进化,因为只要种群基因频率改变,就是在进化。 (4)没有产生新物种,只是种群基因频率改变,并没有产生生殖隔离。
高考资源网
www.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21世纪教育网
考点36 染色体变异
【高考考点】
1.染色体结构的变异(B) 2.染色体数目的变异(B) 3.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的概念(B) 4.多倍体和单倍体的特点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B)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请将其选出并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已知某物种的一条染色体上依次排列着M、N、O、P、Q五个基因,如图列出的若干种变化中,不属于染色体结构发生变化的是 ( )
下列属于染色体变异的 ( http: / / www. / Subject / shengwu.html )是 ( )
①猫叫综合征 ②21三体综合征 ③花药离体培养后长成的植株 ④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自由组合 ⑤染色体上的DNA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
A.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⑤ D.①②③
如图是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染色体1、2、4、5组成果蝇的一个染色体组
B.染色体3、6之间的交换属于基因重组
C.控制果蝇红眼或白眼的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
D.果蝇单倍体基因组可由1、2、3、6、7的DNA分子组成
关于单倍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单倍体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②单倍体只含有一个染色体 ③单倍体是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④单倍体细胞中只含有一对染色体 ⑤未经受精作用的配子发育成的个体就是单倍体
A.③⑤ B.④⑤ C.①④ D.①⑤
普通小麦是六倍体,有42条染色体,科学家用花药离体培育出的小麦幼苗是 ( )
A.三倍体、21条染色体 B.单倍体、21条染色体
C.三倍体、三个染色体组 D.单倍体、一个染色体组
在三倍体无籽西瓜的培育过程中,将二倍体普通西瓜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待植株成熟接受普通二倍体西瓜的正常花粉后,发育成的果实,其果皮、种皮、胚芽、胚乳细胞的染色体组数依次为 ( )
A.4、2、2、4 B.4、4、3、5 C.3、3、3、4 D.4、4、3、6
下列关于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的主要区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基因突变是由于DNA分子发生碱基对的缺失、增添和改变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变化
B.基因突变导致生物性状不一定发生改变,是因为基因可产生回复突变即等位基因突变为原来的基因
C.基因突变一般是微小突变,其遗传效应小,而染色体结构变异是较大的变异,其遗传效应大
D.多数染色体结构变异可通过显微镜观察进行鉴别,而基因突变则不能
水稻的糯性、无籽西瓜、黄圆豌豆×绿皱豌豆→绿圆豌豆,这些变异的来源依次是 ( )
A.环境改变、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 B.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
C.基因突变、环境改变、基因重组 D.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
用杂合子种子尽快获得纯合子植株的方法是 ( )
A.种植→F2→选不分离者→纯合子
B.种植→秋水仙素处理→纯合子
C.种植→花药离体培养→单倍体幼苗→秋水仙素处理→纯合子
D.种植→秋水仙素处理→花药离体培养→纯合子
下图所示细胞中所含染色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A代表的生物一定是二倍体,其每个染色体组含一条染色体
B.B代表的生物可能是二倍体,其每个染色体组含二条染色体
C.C代表的生物一定是二倍体,其每个染色体组含三条染色体
D.D代表的生物可能是单倍体,其每个染色体组含四条染色体
二.简答题。
下列是关于无子番茄和无子西瓜的培育实验:①用适当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子房发育成无子番茄。②用四倍体和二倍体西瓜,获得三倍体西瓜的植株,给其雌蕊柱头授以二倍体西瓜花粉,子房发育成无子西瓜,试问:
(1)用适当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子房发育成无子番茄,番茄的遗传物质是否发生改变______________(改变或没有改变),若取此无子番茄的枝条扦插,长成的植株所结果实中是否有种子______________。
(2)三倍体西瓜的无性繁殖,无子性状能否遗传________,若取这株枝条扦插,长成的植株子房壁细胞含有______个染色体组,三倍体西瓜的原始生殖细胞能否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________(能或不能)。
(3)现有某地方来年需种植的大批无子西瓜,请用最经济快捷的方式为其解决秧苗的问题。
请据图回答:
(1)图中A至D方向所示的途径表示__________育种方式,这种方法属常规育种,一般从F2开始选种,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B→C的途径表示________育种方式,这两种育种方式中后者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常用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
(3)E方法所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__,所用的方法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育种时所需处理的种子应当是萌动的(而非休眠的)种子,试阐述原因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F过程最常用的药剂是__________,其作用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由G到H过程中涉及的生物技术有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
(6)K→L→M这种育种方法的优越性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36 染色体变异
1.D 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包括染色体片段的缺失.重复.倒置和移位等多种情况,A为染色体片段的缺失,B为染色体片段的重复,C为倒置,故ABC均属染色体结构的变化,D项染色体上的N基因发生了突变而产生了它的等位基因n,故D项不是染色结构的变化,而是基因突变。
2.D 猫叫综合征是由于人的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21三体综合征是由于21号染色体增加一条引起的,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属于染色体数目的整倍性改变;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属于基因重组的范畴;染色体上DNA碱基对增添或缺失,属于基因突变。
3.D 染色体组中不含有同源染色体,1、2号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控制果蝇红眼或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由于X、Y染色体在大小.形态方面表现不同,则果蝇单倍体基因组可由1、2、3、6、7的DNA分子组成。
4.A 单倍体的定义是指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所以,由不经受精作用的配子(如花粉粒)直接发育成的个体就是单倍体。
5.B 本题主要考查单倍体的知识,也考查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花药中的花粉是经过减数分裂并发育而成的,由其培育出的幼苗比普通小麦的染色体数减少一半,含三个染色体组,而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无论含几个染色体组都称之为单倍体。
6.B 胚细胞由四倍体产生的卵细胞(2n)和二倍体产生的精子(n)受精后发育而来,应为2n+n=3n,果皮和种皮细胞是四倍体西瓜的体细胞(子房壁和珠被)发育而来,仍为4n。胚乳细胞是受精的极核发育来的,染色体数为5n。
7.D 基因突变是在分子水平上的变异,只涉及基因中一个或几个碱基的改变,这种变异引起的疾病只能通过基因检测,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基因突变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不会导致基因数目改变,因基因突变后形成的密码子可能与原密码子决定的是同一种氨基酸,故生物性状不一定改变;染色体结构变异是在细胞染色体水平上的变异,涉及到染色体的某一片段或整个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这一片段或染色体中可能含若干基因,引起基因数目和生物性状发生改变,这种变异可用光学显微镜比较染色体的形态进行检测。
8.D 水稻的糯性来源于基因突变;无籽西瓜的培育利用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黄圆豌豆×绿皱豌豆→绿圆豌豆利用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9.C 利用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再经人工诱导使染色体加倍,可迅速获得纯系植株。
10.D 图A可能代表单倍体,图B可能代表三倍体,图C可能代表单倍体。
11.(1)没有改变 有 (2)能 3 不能 (3)①取三倍体西瓜进行组织培养来产生大量的试管苗,②利用营养器官司进行繁殖。(答出其中一种即可)
12.(1)杂交 从F2开始发生性状分离 单倍体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2)花药离体培养 (3)基因突变 X射线.紫外线.激光 亚硝酸.硫酸二乙酯.秋水仙素(理化因素需各说出一项) 种子萌动后进行细胞分裂,DNA在复制过程中可能由于某种因素的影响发生基因突变 (4)秋水仙素 在细胞分裂时,抑制纺锤体形成,引起染色体数目加倍 (5)基因工程DNA拼接技术或DNA重组技术或转基因技术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6)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大大扩展了可用于杂交的亲本范围
高考资源网
www.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21世纪教育网
考点45 生物圈的稳态和生物的多样性
[高考考点]
1.生物圈的概念(D) 2.生物圈稳态的自我维持(B) 3.生物圈的稳态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D) 4.酸雨等全球性环境问题(C) 5.生物多样性的概念(B) 6.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和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特点(A) 7.生物多样性的保护(B) 8.观察SO2对植物的影响(B) 9.调查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B)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其代号填入题后的括号中)
目前,科学家已成功地培育出在全球首例、遗传性稳定、能自然繁殖的四倍体鱼类种群。虽然四倍体鱼生长快、肉质好、抗病性强,但研究人员并不是直接把它投入生产,而是将它与二倍体鱼杂交,将它们的后代投入生产。你认为这样做的主要意义是 ( )
A.充分利用杂种优势 B.保护物种的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
C.保护自身知识产权 D.避免出现新基因、新物种
生物圈的稳态是因为生物具有多层次的自我调节能 ( http: / / www. / Subject / shengwu.html )力,其调节能力的基础是 ( )
A.生物之间的食物链 B.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C.生物的多样性 D.生物的适应性
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目前我国生物多样性受到的最大威胁是掠夺式开发
B.潜在使用价值是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之一
C.保护生物多样性要从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采取措施
D.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下列对生态系统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吸收进入植物体内的矿质元素在植物枝叶腐烂后归还土壤,属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范畴
B.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指在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进行保护
C.大量放牧,发展畜牧业,开垦草原变耕地多产粮,是良好的致富方法
D.种群数量的变化只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
厄尔尼诺是一种短期的天气变化,它会使海水在应变冷时仍然保持温暖。这种温暖的温度会破坏食物链,并改变天气状况。这些变化最有可能引起 ( )
A.一些物种的灭绝,另一些物种取而代之
B.一些种群暂时减少,另一些种群暂时增加
C.流过生态系统的能量不变
D.生物个体产生基因突变以适应新环境条件
在某些地区,护林员每采伐一棵树,都要种植一棵树,这表明 ( )
A.对不可更新的自然资源缺乏管理 B.对可更新自然资源的一项有利保持措施
C.对可更新自然资源缺乏关注 D.对不可更新自然资源的一项有利保持措施
江苏省农林厅于2004年12月9日向全省下达了紧急“剿杀令”——《关于切实做好加拿大“一技黄花”防控工作的通知》。“加拿大一技黄花”原产北美,最早于1935年作为观赏值物引进,上世纪80年代扩散蔓延到河滩、路边。它的根系极为发达易连接成片,一棵“一技黄花”能结两万多粒种子,极易和其他作物争光、争肥,形成强大的生长优势,对绿化灌林乃至棉化、玉米、大豆等农作物产生严重影响,并能改变道路、宅旁、荒地的景观。下列有关“一技黄花”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一技黄花”属于外来物种,进入我国后可以增加我因生物多样性
B.“一技黄花”成灾最可能的原因是本地缺乏其天敌
C.为控制“一技黄花”可以再从原产地引进其天敌
D.为控制“一技黄花”可从原产地引进与其有竞争关系的生物
下列有关生物圈和酸雨等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生物圈是一个在物质和能量上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
B.植物能吸收硫酸盐并将“S”元素用于合成核酸、蛋白质
C.酸雨能直接伤害植物的根,间接伤害植物的叶与芽
D.应用“原料-产品-原料-产品”的生产模式有利于生物圈的稳态
由30多名中外科学家组成的“长江白暨豚科考调查小组”在从宜昌至上海的1700公里行程中,没有发现一头白暨豚,由此可见我国生物多样性正面临严峻考验。下列措施符合保护生物多样性原则的是 ( )
A.为美化城市环境,随意从国外引进多种观赏类植物
B.为保护草场、减少沙化,要杀死所有危害草原的黄鼠
C.将东北虎迁入野生动物园繁育,并进行部分的野外回归实验
D.为控制水葫芦在我国造成的严重灾害。应将其天敌引入我国
生态入侵是指由于人类有意或无意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于它栖息和繁衍的地区,使其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域稳定扩展的现象。2005年5月22日是第十一个世界生物多样性日。近日,在某些城市的花鸟鱼虫市场发现,世界最危险的100个入侵物种之一的巴西龟每日均有数千只被市民买回家当宠物饲养,当市民玩腻了就放生到野外。环保部门提醒市民不要将巴西龟放生到野外。如果巴西龟造成生态入侵,将会使这些地区 ( )
A.原有物种的生存受到威胁 B.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趋于复杂
C.物种多样性增加 D.遗传多样性增加
二、简答题
人口的数量常常随环境资源的改变而发生波动。下图为人口自动调控图(注:环境中的人口容纳量是指环境资源能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自然界中,人口数量不可能无限增长,理由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图可以看出,当人口数量大于人口容纳量时,人类生存的环境阻力将随之_________。
(3)长期以来,我国人口的出生率一直高于死亡率,人口增长过快,因此控制我国人口的关键是控制人口的_________,我国采取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是________________。
(4)若此图表示老鼠种群数量变化,则从图可看出,灭鼠时只采用杀死的办法,老鼠的数量会很快恢复到原有的数量。请你依图提出更有效的灭鼠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参照该方法,据所学知识,写出防治农业害虫的生物防治方法有哪些 (写出两种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根据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薇甘菊是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入侵外来物种之一。它主要通过覆盖、缠绕其它植物,致使树木枯枝、枯茎,甚至枯死。深圳是国内受薇甘菊侵害的重灾区,深圳有关部门近年已找到了对付薇甘菊的有效方法。专家发现一种叫田野莬丝子的植物能吸收薇甘菊的营养并将其致死,使薇甘菊的覆盖度由大约85%降低到21%,并使受害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明显增加,而不会致死其它植物。在陆地上,使用田野莬丝子对付薇甘菊的试验十分奏效。
(1)莬丝子与薇甘菊是_________关系,这种关系具有一定的_________性。
(2)在陆地上使用田野莬丝子对付薇甘菊的试验十分奏效,而用于防治红树林中的薇甘菊效果并不理想,分析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红树林属于_________生态系统,这类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
(4)薇甘菊之所以能肆虐横行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薇甘菊造成的主要生态危害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45 生物圈的稳态和生物的多样性
1.B 四倍体鱼与二倍体鱼杂交,产生的后代为三倍体鱼,不能繁殖后代,对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不会造成危害。
2.C 生态系统(生物圈)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是由生物多样性、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决定。
3.A
4.A 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指在遗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进行保护;大量放牧,发展畜牧业,开垦草原变耕地多产粮,会破坏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5.B 温度的变化会使适应变化环境的生物暂时增加,而不适应变化环境的生物暂时减少。
6.B
7.B 外来物种入侵的主要原因是,环境条件适宜,缺少天敌,没有其它因素的制约。
8.D 生物圈必须有源源不断的能量提供,才能正常维持;植物能吸收硫酸盐,但不能将“S”元素用于合成核酸、蛋白质。
9.C A选项可能造成外来物种入侵的危害;B、D选项会破坏生物多样性。
10.A 本题要求理解外来物种入侵的原因、危害及其解决办法。
11.(1)受到食物、空间等因素的限制 (2)增加 (3)出生率 计划生育 (4)使老鼠生存的环境阻力增加,从根本上控制老鼠的种群数量 引入害虫天敌 引入害虫寄生物或致死病毒(其它答案合理也可)
12.(1)寄生 专一性 (2)①红树林中的薇甘菊较陆地上的薇甘菊发生了基因突变
②莬丝子不适应湿地生态系统 (3)湿地 调节水循环,调节气候,作为栖息地养育生物多样性
(4)当地养料、空间充裕,气候适宜,且没有天敌(或环境条件理想)
(5)对境内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
高考资源网
www.
出生率增加和
(或)死亡率下降
出生率下降和
(或)死亡率增加
环境阻力减少
环境阻力增加
人口过多
人口过少
人口容纳量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21世纪教育网
考点23 生殖的类型
【高考考点】
1.无性生殖的概念和特点(B) 2.组织培养的概念和在生产实践上的应用(A)
3.有性生殖的概念及意义(B)
一、选择题
下列过程属于生殖的是 ( )
A.小牛从母牛体内生出的过程 B.小麦种子萌发形成幼苗
C.豌豆的雌蕊受粉后形成豆荚和豆粒 D.细菌细胞进行二分裂
一种植物的不同品种可结出红果、黄果和紫果。若将结红果的枝条嫁接到黄果品种的茎上,等成活开花后再授于紫果品种的花粉,那么,接穗上结出的果实将是 ( )
A.红果 B.黄果 C.紫果 D.不能确定
甘薯品种是杂合体。块根、种子、叶片和茎均可用于繁殖,但为保持某甘薯品种的特性,下列不能用于繁殖的器官是 ( )
A.种子 B.块根 C.叶片 D.茎
下列无性生殖方式中,所产生的新个体肯定不是单细胞的是 ( )
A.出芽生殖 B.营养生殖 C.孢子生殖 D.分裂生殖
用甲地的高产优质枣树品种改造乙地生长健壮、但产量低、品质差的枣林,最经济、有效的技术是 ( )
A.用甲地的枣树花粉给乙地枣树授粉 B.将甲地枣树的芽或枝条嫁接到乙地枣树上
C.挖去乙地枣树,种植甲地枣树的种子 D.挖去乙地的枣树,用甲地枣树的枝条进行扦插
2005年12月6日,由中国科学家完成的世界首例异品种克隆黄羊项目在临沂通过了专家鉴定;自1978年诞生世界上第一例“试管婴儿”以来,目前全世界诞生的“试管婴儿”已有数千名,为许多对不孕不育的夫妇送去了福音。“试管婴儿”和克隆动物的生殖方式是( )
A.前者属无性生殖,后者属有性生殖 B.都属于无性生殖
C.前者属有性生殖,后者属无性生殖 D.都属于有性生殖
优良品种的玉米多年连续种植,会出现优良性状的退化;优良品种的马铃薯多年种植,不会出现优良性状的退化。原因是 ( )
A.玉米的种植面积大,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小
B.玉米和马铃薯的育种方法不同
C.生产上马铃薯一般用块茎进行营养生殖,而玉米用种子繁殖属于有性生殖
D.玉米和马铃薯的原产地不同
下列过程没有用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一项是 ( )
A.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
B.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获得多倍植株
C.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棉植株 D.细胞工程培育“番茄—马铃薯”杂种植物
对采用体细胞杂交技术获得的番茄(2N)—马铃薯(2N)杂种植株及采用马铃薯作砧木、番茄作接穗嫁接获得的植株,下列分析符合生物学原理的是 ( )
A.前者属于有性生殖,后者属于无性生殖
B.二者均克服了远缘有性杂交的障碍,获得了双亲的遗传性
C.前者需利用细胞融合和组织培养技术,后者保持了亲代的遗传性
D.前者为二倍体,后者为四倍体
如图为发芽的马铃薯块茎。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X和Y的基因型相同
B.X和Y都会发育成独立的植物
C.X和Y都是从马铃薯块茎的芽发育而来
D.X和Y所制造的养料会贮于区域Z中
生殖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但不同的生物有不同的生殖方式。下面与生物生殖和细胞分裂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细菌以二分裂方式增殖,不存在有丝分裂 ②昆虫进行有性生殖,不存在有丝分裂 ③病毒都在活细胞内增殖,不存在有丝分裂 ④水螅能进行出芽生殖,不存在减数分裂 ⑤两栖动物进行有性生殖,不存在无丝分裂
A.①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③⑤
人们认为自从出现了有性生殖,生物的进化速度加快了,这是因为 ( )
①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有更强的生活力和变异性 ②有性生殖比无性生殖进行更快 ③可以让两个不同物种的个体杂交,产生新物种 ④最适者能找到更多的有性生殖的机会,因而使有利变异得到积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二、简答题
有一桃树的基因型为Bb,回答下列问题:
(1)该桃树植株去雄后,接受基因型为bb的桃树的花粉,则其所种子的胚、胚乳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将桃的种子纵剖开,用红墨水染色,发现桃仁不能被染成红色,原因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株桃树每年所结桃子的口味不因其相互传粉而有所改变,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未经过受精过程而想得到果实,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办法。
右图某哺乳动物生殖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若甲为苏格兰绵羊,a和b通过_____________分裂产生的,
产生动物甲的生殖方式为_____________生殖。
(2)若乙为“多莉羊”,c是___________细胞,乙的遗传性状与提供________的绵羊大体一致。产生乙的生殖方式为__________。
(3)动物个体甲与乙相比,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形成乙的过程中,需要将d细胞的核移出,将c细胞的核移入d细胞内,此项技术叫_____________。所需的受体细胞大多采用动物卵细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产生“多莉”时,需将f细胞形成的早期胚胎移入到另一头羊子宫内,这种技术
称_____________。
用P→a→F表示无性生殖模式,P为母体,F为子体,在不同的无性生殖中,a为不同的名称。请回答:
(1)在出芽生殖过程中,a表示____________;在孢子生殖过程中,a表示____________。
(2)嫁接属_____________性生殖,它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证明,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把任何部位的细胞进行组织培养,能得到一株植物体,并且子代与亲代具有完全相同的性状。两者性状完全相同是因为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目前尚不能将动物细胞培养成一个动物体,但若将某动物个体的体细胞核移植到卵细胞质中后,这个细胞即可在母体子宫内发育成一个与供核体基本相同的“克隆”动物,这一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考点23 生殖的类型
1.D 细菌属于原核生物,采用二分裂的生殖方式,二分裂之后,一个细菌繁殖成两个
2.A 果实的果皮是由子房壁发育来的,子房壁是接穗细胞的一部分,与所授花粉无关,嫁接是一种营养繁殖,能够保持母本的一切性状。
3.A 考查无性繁殖特点和选材。营养繁殖能够保持母本的一切性状,用于营养繁殖的材料是植物的根、茎、叶等器官,种子是经过有性生殖产生的,具有双亲的遗传物质,有很大的变异力。
4.B 营养生殖是高等植物所进行的一种无性生殖方式,运用其营养器官,通过有丝分裂形成多细胞生物体。
5.B 将甲地枣树的芽或枝条嫁接到乙地枣树上,这种无性生殖(营养生殖)能保持母本的一切性状,达到改造目的
6.C 试管婴儿是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的产物,属有性生殖;克隆动物属无性生殖
7.C 玉米用种子繁殖属有性生殖,马铃薯用块茎进行营养生殖属无性生殖,无性生殖的最大特点是能保持亲代的遗传性状,而有性生殖由于发生基因重组,产生的后代变异性强。
8.B 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获得多倍植株中没有用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9.C 采用体细胞杂交技术获得的番茄(2N)马铃薯(2N)杂种植株,利用了细胞融合和组织培养技术,克服了远缘有性杂交的障碍,获得了双亲的遗传性;而采用马铃薯作砧木、番茄作接穗嫁接获得的植株的方法属于嫁接,无性生殖保持了母本的遗传性
10.D 由X和Y发育成的独立的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会贮存在各自新产生的块茎中,而不是区域Z中
11.C 昆虫的受精卵进行有丝分裂;水螅通常进行出芽生殖,但在夏初和秋末也能进行有性生殖,因而存在减数分裂;蛙的红细胞可进行无丝分裂
12.D 有性生殖比无性生殖进行复杂,但并不快于无性生殖;两个不同物种的个体之间具有生殖隔离,一般不能杂交成功
13.(1)Bb、bb BBb、bbb (2)桃仁是种子的胚,胚是活细胞,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3)桃子果肉基因型是由母体决定的,而传粉受精并不改变果肉细胞的基因型 (4)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涂抹未受粉的雌蕊柱头
14.(1)减数 有性 (2)乳腺细胞(或体细胞) 细胞核 无性生殖 (3)两个亲本的遗传物质,具有更大的生活力和变异性 (4)核移植 ①体积大便于操作 ②为核中遗传物质的表达创造环境条件 (5)胚胎移植
15.(1)芽体 孢子 (2)无 能够保持亲本的一切性状 (3)子代细胞具有与亲代细胞完全相同的遗传物质 (4)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高考资源网
www.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21世纪教育网
考点25 生物的个体发育
[高考考点]
1.种子的形成和萌发、植株的生长和发育(A)
2.高等动物的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A) 3.陆生脊椎动物羊膜出现的意义(A)
一、选择题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下列关于该植物的叙述,不科学的是 ( )
A.大豆属于被子植物,其种子由果皮包被
B.个体发育的起点是种子,种子由子房发育而来
C.花蕾期连续阴雨,喷洒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无法防止减产
D.收获的果实有时出现 “空瘪粒”可能是没有完成双受精
下列关于羊膜卵动物胚胎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羊水保证了胚胎发育所需的水环境 B.在胚胎发育的早期,胚膜位于羊膜的内层
C.羊膜和羊水具有防震和保护的作用 D.羊膜呈囊状,里面的液体叫做羊水
下列关于生物个体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生物的个体发育中体细胞内各遗传信息表达的机会相等
B.植物的个体发育包括胚的发育和胚乳的发育
C.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伴随细胞的分化,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不会发生改变
D.动物的个体发育过程是:受精卵 → 卵裂 → 囊胚 → 原肠胚 → 幼体
基因型为Aa的玉米自交,产生的玉米种皮、胚和胚乳基因型种类分别有 ( )
A.1种、3种、3种 B.1种、3种、4种
C.1种、1种、3种 D.3种、3种、4种
下列有关荠菜胚的发育与蛙胚胎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荠菜与蛙的胚发育过程中胚的DNA总量都会增加
B.荠菜与蛙的胚发育过程中,胚的有机物总量都会减少
C.荠菜胚的发育是在胚珠内完成的,蛙的胚胎发育是在羊膜内完成的
D.荠菜与蛙发育到8个细胞的胚时,受精卵都要经过3次有丝分裂
图3表示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图中①过程表示胚胎发育。②过程表示胚后发育
B.受精卵到囊胚形成的过程中,每个细胞的体积不断增大
C.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动物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羊膜
D.囊胚期开始出现三胚层的分化
右图所示动物胚胎发育过程,正常情况下在2~lI阶段一般不会发生的现象是 ( )
A.细胞体积减小 B.细胞衰老
C.细胞有丝分裂 D.细胞分化
一粒饱满的花生中有两粒种子,则此花生的形成需要的子房、胚珠和至少需要的花粉粒数分别是 ( )
A.2、2、4 B.1、1、4 C.1、2、2 D.1、2、4
甲、乙两图都表示被子植物个体发育中胚和胚乳的发育情况,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图甲表示大豆种子的形成,b表示胚的发育
B.图甲表示玉米种子的形成,b表示胚乳的发育
C.图乙表示玉米种子的形成,c表示胚乳的发育
D.图乙表示大豆种子的形成,c表示胚的发育
右图甲为被子植物种子形成过程的某一阶段,乙为脊椎动物个体发育过程中的某一时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中1部位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发育成胚
B.被子植物在达到开花年龄后,其营养器官的生长就会停止
C.乙中的细胞未分化
D.卵裂期胚的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增大
二、简答题
下图是利用基因型为AaBb的某二倍体植物作为实验材料所做的一些实验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途径1、2、3中①②过程所采用的生物学技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途径1形成的植株B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植株B成熟时不可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到的培育过程,需要调控的植物激素至少有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般情况下,相同发育程度的植株C与植株E的性状__________。(填“相同”、“不相同”或“不一定相同”)
(5)从植株A到植株C的过程属于__________,从植株A到植株D的过程属于__________。(均填生殖方式)
(6)在相同条件和相同发育程度的情况下,植株D表现型同于植株A的可能性为__________。
右图示经双受精作用后的雌蕊结构,若该植物体细胞中有
24条染色体,请据图回答:
(1)图中C是__________;其发育过程中第一次分裂后形成的两个细胞分别为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发育形成子叶等部分的构造。
(2)D是__________,将发育成_________,其每个细胞中有染色体________条,其中多数________植物的成熟种子中无D发育形成的结构。
(3)E将发育成__________,F将发育成__________。
考点25 生物的个体发育
1.B 有性生殖的生物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种子由胚珠发育而来。
2.B 陆生脊椎动物在胚胎发育的早期形成胚膜,胚膜内层叫羊膜。
3.C 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不会发生改变。
4.B 种皮是由母本组织发育而来的,只有一种基因型;基因型为Aa的玉米自交胚(受精卵)的基因型有三种:AA、Aa、 aa ,胚乳(受精极核)有三种基因型: AAA 、AAa、 Aaa 、aaa。
5.A 荠菜胚的发育过程中,由胚柄提供营养,胚体逐渐增大,有机物总量逐渐增加;陆生脊椎动物胚胎发育早期出现羊膜;荠菜发育到8个细胞的胚时,顶细胞需经过3次有丝分裂,受精卵需经过4次有丝分裂。
6.C 胚胎发育是指由受精卵发育成幼体;受精卵发育成囊胚的过程中,每个细胞的体积不断减小;原肠胚期开始出现三胚层的分化。
7.B 由受精卵发育成原肠胚的过程中,细胞未完成分化,不会发生细胞的衰老。
8.C 带有外壳的一颗花生是一个果实,其由一个子房发育形成的,子房中的胚珠数目就决定果实中种子的可能数目。花生壳是果皮,由子房壁发育而成,种子由胚珠发育而成,一个胚珠发育成一粒种子,花生果实中有两粒种子就需两个胚珠。再者花生是被子植物,繁殖过程是双受精过程,一个精子与一个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发育成胚,一个精子与两个极核结合形成的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一粒花粉粒可萌发形成一个花粉管,其中只有两个精子。因此一粒种子的形成至少需要一粒花粉,而2粒种子的形成则需要二粒花粉。
9.D 大豆是双子叶植物,种子胚有发达的子叶,胚乳发育到一定程度后营养被子叶吸收;而玉米是单子叶植物,种子中有发达的胚乳,而胚在整个种子中所占的体积较小。
10.A 植物的生长包括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开花后,二者均在进行;细胞分化发生在生物的整个生命进程中;受精卵卵裂,细胞数目增多,但体积会逐渐减小。
11.(1)植物组织培养 (2)AB、Ab、aB、ab 减数分裂时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 (3)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 (4)相同 (5)营养生殖(无性生殖) 有性生殖 (6)9/16
12.(1)受精卵 顶细胞和基细胞 顶细胞 (2)受精极核 胚乳 36 双子叶 (3)种皮 果皮
高考资源网
www.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