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整理》教学设计
主备教师
审核组长
使用修改教师
课题
《回顾整理》
课时
可使用1课时
使用日期
学习目标
1、亲历整理知识的过程,感受不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差别。
2、提高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创新精神。
3、让同学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价值。
学习重点
熟练掌握整百数乘一位数口算;学习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的竖式计算。
学习难点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对问题做出正确分析,对同一类题目做出总结和概括,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大环节
六个步骤
学习内容及组织形式
达标策略
设计意图
导
学
互
动
达
标
反馈
(4分钟)
反馈复习的内容:
口算:
10-3= 4+4= 10-6= 2+5=
5+3= 10-5= 8-7= 7-4=
9-0= 9-8= 6-6= 9-2=
复习巩固,对应衔接。
自学
(10分钟)
生疑
(4分钟)
教师设置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如下:(要结合本课的教学目标而定)
前面我们学习了哪些计算题?
设想学生提出的疑问如下:
10以内加法题,它们按一定的规律是怎样排列的吗?
自学中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有目的学习(先学后教)
学生会的不用讲解。概括出需要讲解的内容进行下面的解惑环节。
解 惑
(10分钟)
巩固或反思
(2分钟)
教师讲解的重难点知识(重在于互动认知,方法指点):
一、基本练习
口算卡片出示
10-3= 4+4= 10-6= 2+5=
5+3= 10-5= 8-7= 7-4=
9-0= 9-8= 6-6= 9-2=
8-2= 4+6= 3+6= 9-0=
2+3= 9-5= 0+7= 4+2=
二、整理知识。
1、前面我们学习了哪些计算题? 分组看书整理后汇报。
2、观察。
A、出示10以内加法题 这是我们学过的10以内加法题,它们按一定的规律排成这个样子,你能看看它们是怎样排列的吗?
B、练习,师任点几题让生回答。
C、照刚才的观察方法再观察减法表它们是怎样排列的?同座互相点一题考问对方。
3、除了加减法式题,我们还学了图画式应用题。
师出示P79熊猫图和书包图。你能说出图意吗?大括号里表示什么意思?
三、练习。
1、看图写出两个加法和减法。
2、图画式应用题。
3、填括号。
4、口算计时完成。
5、连续加2。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有哪些收获?
整百乘几的口算方法。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及笔算方法。
静默反思回顾小结
梳理收获,培养习惯。
拓展或测验
(10分钟)
典型训练题:
看图说算式。
/
(2)+(3)=(5)(条) (10)-(3)=(7)(只)
2、看图写算式。
/
(8)-(2)=(6)(支) (9)-(3)=(6)(只)
3、看图写算式。
/
(6)+(4)=(10)(根) (10)-(4)=(6)(根)
(4)+(6)=(10)(根) (10)-(6)=(4)(根)
板书设计
回顾整理
加减混合运算:从左向右依次算
/
教后反思
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口算是基础,低年级口算是基础的基础。1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又是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基础,所以1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必须使学生非常熟练。更重要的是口算加减法训练,在学生理解算理的基础上,进行形式多样的口算练习。如:把数的组成写成卡片进行练习,出示卡片既可以看卡片让学生说出数的组成与分解,也可以看卡片说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