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章节习题精选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下册章节习题精选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09-04-13 14:4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节一 食物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 习题精选(一)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不属于糖类的是(  )。
A.葡萄糖
B.麦芽糖
C.蛋白质
D.淀粉
2.下列食物中含蛋白质最多的是(  )。
A.鸡蛋、牛奶
B.玉米、马铃薯
C.肝脏、番茄
D.花生、芝麻
3.面包和米饭中含量较多的营养物质是(  )。
A.蛋白质
B.脂肪
C.糖类
D.维生素
4.含维生素较多的食物是(  )。
A.瘦肉
B.馒头
C.柑橘
D.肝脏
5.下列食物中含脂肪较多的是(  )。
A.胡萝卜
B.瘦肉
C.花生
D.米饭
6.正在发育的青少年需要大量的蛋白质,应多食用下列哪种食物 (  )。
A.蔬菜
B.水果
C.牛
D.面包
7.向蛋清液中依次滴加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和3%的硫酸铜试剂,则溶液颜色会变成(  )。
A.紫色
B.蓝色
C.褪色
D.无变化
二、填空题
8.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六大类。
9.蛋白质是由___________组成的。
三、探究与应用题
10.取三支试管,标上A、B、C后,分别向三支试管注入1mL橘子果汁,1 mL鸡蛋清液、lmL马铃薯榨取液,然后向三支试管内各滴人少量浓度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再各滴一滴浓度为3%的硫酸铜试剂。
观察并记录A、B、C三支试管中的液体所呈现的颜色,解释相应颜色变化的原因。
11.我们日常食用的食物中,含有各种营养成分,在不同的食物中各营养成分的含量是不同的,请你列举一些常见食物并说明它们富含哪些营养成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A 3.C 4.C 5.C 6.C 7.A
二、填空题
8.糖类 蛋白质 脂肪 无机盐 维生素 水 9.氨基酸
三、探究与应用题
10.略 11.略
第一节一 食物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 习题精选(二)
一、填空题
1.人体内的六大营养物质是指 、 、 、 、 和 。
2. 叫必需氨基酸,人体的必需氨基酸有 种。
3.脂肪有 和 之分。
二、选择题
1.含有较多必需氨基酸的是()
A.瘦肉,大豆
B.水果、蔬菜
C.鸡蛋、马铃薯
D.玉米、小麦
2.下列哪种食物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A.苹果 B.馒头 C.牛肉 D.豆腐
三、问答题
有些不法商贩在出售散装牛奶时掺入淀粉以获取非法利润,你有办法鉴别牛奶中是否有淀粉呢?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糖类、蛋白质、脂肪、无机盐、水、维生素
2.人体内不能合成,只能从食物中获得的蛋白质;8
3.动物脂肪;植物脂肪
二、选择题
1.A;2.A
三、问答题
提示:用碘酒测试。
第一节一 食物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 习题精选(三)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不属于糖类的是(  )。
A.葡萄糖
B.麦芽糖
C.蛋白质
D.淀粉
2.下列食物中含蛋白质最多的是(  )。
A.鸡蛋、牛奶
B.玉米、马铃薯
C.肝脏、番茄
D.花生、芝麻
3.面包和米饭中含量较多的营养物质是(  )。
A.蛋白质
B.脂肪
C.糖类
D.维生素
4.含维生素较多的食物是(  )。
A.瘦肉
B.馒头
C.柑橘
D.肝脏
5.下列食物中含脂肪较多的是(  )。
A.胡萝卜
B.瘦肉
C.花生
D.米饭
6.正在发育的青少年需要大量的蛋白质,应多食用下列哪种食物 (  )。
A.蔬菜
B.水果
C.牛
D.面包
7.向蛋清液中依次滴加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和3%的硫酸铜试剂,则溶液颜色会变成(  )。
A.紫色
B.蓝色
C.褪色
D.无变化
二、填空题
8.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六大类。
9.蛋白质是由___________组成的。
三、探究与应用题
10.取三支试管,标上A、B、C后,分别向三支试管注入1mL橘子果汁,1 mL鸡蛋清液、lmL马铃薯榨取液,然后向三支试管内各滴人少量浓度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再各滴一滴浓度为3%的硫酸铜试剂。
观察并记录A、B、C三支试管中的液体所呈现的颜色,解释相应颜色变化的原因。
11.我们日常食用的食物中,含有各种营养成分,在不同的食物中各营养成分的含量是不同的,请你列举一些常见食物并说明它们富含哪些营养成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A 3.C 4.C 5.C 6.C 7.A
二、填空题
8.糖类 蛋白质 脂肪 无机盐 维生素 水 9.氨基酸
三、探究与应用题
10.略 11.略
第一节二 营养物质的作用 习题精选
一、选择题
1.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是(  )。
A.糖类
B.蛋白质
C.脂肪
D.水
2.人体内最主要的能源物质是(  )。
A.脂肪
B.维生素
C.糖类
D.蛋白质
3.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是(  )。
A.蛋白质
B.脂
C.糖类
D.水
4.下列哪种营养物质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  )。
A.维生素
B.脂肪
C.糖类
D.蛋白质
5.当儿童缺乏维生素D时,可能出现的缺乏症是(  )。
A.夜盲症
B.脚气病
C.坏血症
D.佝偻病
6.能作为能源物质贮藏在人体内的是(  )。
A.维生素
B.脂肪
C.糖类
D.蛋白质
7.患了夜盲症的人,眼睛发干,傍晚看不清东西,是因为缺乏(  )。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8.能促进人体对钙、磷的吸收和骨骼发育的是(  )。
A.维生素D
B.维生素C
C.维生素A
D.维生素B
9.脚气病患者应该多吃的食物是(  )。
A.水果和蔬菜
B.鱼肉和猪肉
C.鸡蛋和鸭蛋
D.粗糙的米面
10.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每天应多吃瘦肉、鸡蛋等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其中的道理是(  )。
A.青少年食量大
B.青少年每天消耗的能量多
C.青少年都缺乏维生素D
D.青少年生长发育和组织更新的需要
11.若某人刷牙时,牙龈经常出血,则应多吃的食物是(  )。
A.胡萝卜
B.瘦肉
C.动物肝脏
D.新鲜的水果、蔬菜
12.青少年生长发育的关键是(  )o
A.合理饮食和充足的营养
B.依据自己食性摄取食物
C.主要摄取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D.多吃水果少吃主食
13.有益于提高大脑的活力和增强记忆力的食物是(  )。
A.鸡蛋、牛奶、鱼、动物肝脏、大豆和豆制品
B.白菜、菠菜、番茄、马铃薯、胡萝卜、紫菜
C.黄瓜、粉条、苹果、排骨、猪肉、骨头汤
D.大蒜、水果、面包、馒头、火煺肠、排骨汤
14.适当多吃下列哪组食物可预防感冒 (  )。
A.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
B.花生、核桃等富含脂肪的食物
C.猪肝、带鱼等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
D.方便面、面包等富含糖类的食物
15.有益于保持人的正常视力和促进生长发育的物质是(  )。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16.可预防近视眼的食物是(  )。
A.含维生素A和含硒、铬的食物
B.含维生素B和含糖类较高的食物
C.含维生素C和含脂肪较高的食物
D.含维生素D和含无机盐较高的食物
二、填空题
17.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主要有六大类,其中能够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18._________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也不构成细胞结构,但是对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非常重要。
三、探究与应用题
19.若点燃花生种子,加热试管中的水,试管中的水有何变化 说明了什么 若点燃同等质量的菜豆种子,加热等量的水,现象有何不同 为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C 3.D 4.A 5.D 6.B 7.A 8.A 9.D 10.D 11.D 12.A 13.A 14.A 15.A 16.A
二、填空题
17.糖类 蛋白质 脂肪
18.维生素
三、探究与应用题
19.可以使试管中的水变热,说明花生种子中含有能量。升高的温度不同,因为相同质量的菜豆种子与花生种子含有的能量不同。
第一节三 怎样实现合理膳食 习题精选(一)
1.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的旺盛阶段,对 和 的需要量要比成年人要相对多一些。
2.要科学地安排一日三餐:早餐要选择 的食物,保证上午活动对能量的需要;午餐食品要有丰富的 和 ;晚餐则不宜食过多的 和 ,以免引起消化不良和影响睡眠。
3.饮食要做到:食物 ;饥饱 ; 搭配; 适量; 少吃; 限量;三餐合理。
4.关于合理膳食、平衡营养,正确的做法是 ( )
A.早餐经常不吃,午餐少吃或不吃,晚餐多吃
B.挑食、偏食
C.节食、盲目减肥
D.食物多样,粗细搭配,按时就餐
5.下列属合理饮食习惯的是 ( )
A.遇到喜欢的饭菜就暴饮暴食
B.吃饭前后经常从事剧烈运动
C.一日三餐按时就餐,不吃零食
D.用高糖饮料或碳酸型饮料代替饮用水
6.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菜里多加些盐,口味好一些,有益健康。 ( )
(2)少喝饮料,对人体有好处。 ( )
(3)营养不足或营养不当,也可能导致肥胖。 ( )
(4)不同的年龄,不同健康状况,不同劳动强度的人,对营养物质的需要量是相同的。 ( )
答案:
1.能量 蛋白质 2.热能高 蛋白质 脂肪 蛋白质 脂肪 3.多样 适当 粗细 油脂 甜食 食盐 4.D 5.C 6.(1)× (2)√ (3)√ (4)×
第一节三  怎样实现合理膳食 习题精选(二)
一、选择题
1.合理膳食指的是(  )。
A.多吃蔬菜水果
B.多吃主食
C.多吃肉、蛋、奶
D.各种营养物质比例合适,搭配合理
3.某人如果长期偏食会造成(  )。
A.急性胃、肠炎
B.肠梗阻
C.营养缺乏症
D.贫血
4.一日三餐的要求是(  )。
A.早餐应该吃饱、吃好
B.午餐要摄取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
C.晚餐一般应该清淡些
D.以上三种说法都对
5.下面四种饮食习惯,对身体健康有害的是(  )。
A.食物多样
B.粗细搭配
C.多荤少素
D.甜咸适量
6.一日三餐中,需要能量和油脂最高的是(  )。
A.早餐
B.午餐
C.晚餐
D.夜间加餐
7.含蛋白质和脂肪较多,且含较丰富维生素和钙的是(  )。
A.谷类食物
B.肉类食物
C.蔬菜水果类
D.奶和奶制品类
8.早餐、午餐和晚餐的能量应当分别占(  )。
A.20%、40%、40%
B.30%、40%、30%
C.30%、30%、40%
D.40%、30%、30%
二、判断正误:
(1)人体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求量都是相同的。(  )
(2)我国民间有“早吃饱、中吃好、晚吃少”的说法,这是有一定的科学道理的。( )
三、探究与应用题
9.有些同学由于早晨起床时间紧、食欲差,早餐就马马虎虎,随便吃点东西了事,甚至还不吃早饭,这种做法对身体有什么危害
10.小真是一名初一的女生,平时很少运动,又酷爱甜食,由于身体发育的原因,体重增长很快,她怕被笑话,每天都不吃午饭进行减肥,你认为她的做法对吗 你能给她什么好建议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C
3.D
4.C
5.B
6.D
7.B
二、判断题
8.(1)×(2)√
三、探究与应用题
9.不吃早饭不能保证人体上午活动对能量的需求,学生在上课过程中,容易出现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影响正常的学习,对身体的健康不利。
10.她的做法不对。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的高峰期,摄入充足的营养物质是非常必要的,不能盲目节食减肥。
建议她:
一、适当加强锻炼。
二、要注意均衡膳食,不要吃太多甜食。
三、一日三餐的比例适当,晚饭V以少吃一些。(只要说的合理就可以)
第二节一 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 习题精选(一)
1.消化系统由 和 组成。消化道是食物经过的通道,包括口腔、咽、食道、 、 和大肠、肛门等器官。消化腺有分泌消化液的功能,主要有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和肠腺等。
2.食物在消化道里被分解的过程叫 。消化有 消化和 消化两种方式。牙齿把食物嚼碎是 消化过程,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将食物中小部分淀粉分解成为有甜味的麦芽糖过程是 消化过程。
3.牙齿包括 、 和 三个部分。
4.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口腔在食物的消化过程中没有作用。 ( )
(2)口腔中的消化既有物理消化又有化学消化。 ( )
(3)口腔中的唾液腺分泌的唾液中既有对淀粉有消化作用的酶,又有对蛋白质有消化作用的酶。 ( )
(4)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在37℃时效果最好。 ( )
(5)如果长期不注意口腔卫生,则容易患龋齿病而常常感到牙疼。 ( )
5.分析说明题。
你的吃饭是“狼吞虎咽”还是“细嚼慢咽” 你认为哪种进食方式科学 为什么
答案:
1.消化道 消化腺 胃 小肠 2.消化 物理 化学 物理 化学 3.牙冠 牙颈 牙根
4.(1)× (2)√ (3)× (4)√ (5)√
5.应是细嚼慢咽的进食方式科学。因为食物被嚼碎,易与消化液接触,易被消化分解,而食物咀嚼不充分就会增加胃肠的负担,直接影响消化的进行,长期下去会引起消化不良等疾病。
第二节一 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 习题精选(二)
一、选择题
1.淀粉开始被消化的部位是(  )。
A.口腔
B.胃
C.小
D.大肠
2.人体唾液中含有的消化酶是(  )。
A.麦牙糖酶
B.淀粉酶
C.蛋白酶
D.脂肪酶
3.下列属于化学性消化的是(  )。
A.牙齿咀嚼磨碎食物
B.舌搅拌食物混合唾,液
C.唾液使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D.胃、肠蠕动混合消化液
4.唾液消化淀粉的最适温度是(  )。
A.30℃
B.37℃
C.42℃
D.温度越高越好
5.吃饭要细嚼慢咽的主要原因是( )。
A.可品味食物
B.可将淀粉彻底分解
C.防止食物误入气管
D.减轻胃肠负担
6.口腔可以初步消化少量的物质是(  )。
A.蛋白质
B.淀粉
C.脂肪
D.维生素
7.细嚼馒头会感觉有甜味,这个过程属于(  )。
A.化学性消化
B.物理性消化
C.化学性消化或物理性消化
D.化学性消化和物理性消化
8.牙齿最坚硬的部分是(  )。
A.牙本质
B.牙釉质
C.牙骨髓
D.牙骨质
9.下列关于消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物理性消化改变物质的结,构,化学性消化不改变物质的结构
B.物理性消化不改变物质的结构,化学性消化改变物质的结构
C.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均改变物质的结构
D.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均不改变物质的结构
二、填空题
10.消化系统由_________和_________组成。
11.消化方式有两种,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三、探究与应用题
12.某生物实验小组为了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做了如下实验,请根据下图,
分析并回答问题。
(1)在A、B、C三支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的馒头渣,再向A试管中加入2 mL清水,B、C试管中各加入2mL新鲜唾液,将三支试管放在0℃的水中,20 min后,再向C试管中滴加一滴稀碘液,则三支试管中出现的现象是: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
(2)将三支试管充分振荡,放人37℃的温水中,20min后,C试管的现象是________,A、B试管的现象是___________。
(3)再向A、B试管中各加入一滴稀碘液,则A试管的变化是_________,B试管的变化是__________。B试管的现象证明_____________。
(4)在这个实验中,设置A试管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有些同学不注意保护牙齿,患了龋齿病。牙齿有病,时间长了会加重胃肠负担,引起消___________.化不良,影响健康。那么牙齿在消化过程中起了什么作用呢 你能设计实验来证明你的假设吗
14.在研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中,两支试管需要在37℃的水中保温,假如没有温水,你能想个最简单、最快捷、最便利的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B
3.C
4.B
5.D
6.B
7.D
8.B
9.B
二、填空题
10.消化道 消化腺
11.化学性消化 物理性消化
三、探究与应用体
12.(1)无变化 无变化 变蓝 (2)蓝色褪去 无明显变化 (3)变蓝 无明显变化 淀粉在唾液的作用下,发生了分解 (4)作对照
13.咀嚼食物,帮助消化。
14.人体的体温是37~C,可以手握10min左右。
第二节二 食物在胃肠内的消化 习题精选(一)
1.消化系统由 和 组成。消化道是食物经过的通道,包括口腔、咽、食道、 、 和大肠、肛门等器官。消化腺有分泌消化液的功能,主要有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和肠腺等。
2. 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 是主要的消化器官, 是消化道最膨大的部分。
3.淀粉的消化起始于 ,蛋白质消化起始于 ,脂肪的消化起始于 。
4.淀粉在消化道中最终被消化成 ,蛋白质最终被消化成 ,脂肪最终被消化成 和 。
5. 是人体最重要的消化腺,能分泌消化 、 、 的消化酶。
6.胃的蠕动将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成粥状的食糜,食糜借助胃的蠕动被推人小肠,在小肠内有能对食糜进行彻底消化的消化液: 、 和 。
7.脂肪在消化道中最终被消化成 ( )
A.麦芽糖 B.葡萄糖 C.氨基酸 D.甘油和脂肪酸
8.下列物质在胃中停留时间最长的是 ( )
A.水 B.蛋白质 C.淀粉 D.脂肪
9.食物的化学消化从下列哪个器官开始的 ( )
A.食道 B.口腔 C.胃 D.小肠
10.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在37℃时效果最好。 ( )
(2)饭后立即进行剧烈的运动会影响食物的消化,长期下去会导致消化不良和胃肠疾病。 ( ).
(3)大肠不仅能对食物进行消化而且是形成粪便的场所。 ( )
(4)胃是消化道最膨大的部分,可贮存食物,也能对食物进行物理消化和化学消化。 ( )
(5)肝脏能分泌胆汁,胆汁中有消化酶,对脂肪有消化作用。 ( )
(6)肝炎病人怕吃油腻食品是因为肝炎病人的胆汁不能对油脂起正常消化作用。 ( )
11.看图填空,写出下面各器官的名称。







其中 是最大的消化腺, 是主要的消化器官, 里开始初步消化蛋白质。
1.消化道 消化腺 胃 小肠 2.肝脏 小肠 胃 3.口腔 胃 小肠 4.葡萄糖 氨基酸 甘油 脂肪酸 5.胰腺 糖类 蛋白质 脂肪 6.肠液 胰液 胆汁 7.D 8.D 9.B 10. (1)√ (2)√ (3)× (4)√ (5)× (6)√
11.①唾液腺 ②口腔 ③胃 ④肝脏 ⑤小肠 ⑥胰腺 ⑦大肠 肝脏 小肠 胃
第二节二 食物在胃肠内的消化 习题精选(二)
一、选择题
1.胃壁的结构由外向内依次是(  )。
A.浆膜、肌肉层、黏膜下层、黏膜
B.黏膜、肌肉层、黏膜下层、浆膜
C.浆膜、黏膜.、肌肉层、黏膜下层
D.黏膜、黏膜下层、肌肉层、浆膜
2.既能消.化糖类,又能消化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液是(  )。
A.唾液
B.胰液
C.胃液
D.胆汁
3.饭后立即进行剧烈运动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是(  )。
A.神经系统功能紊乱
B.胃肠停止蠕动
C.消化腺的分泌能力降低
D.消化腺的分泌能力增强
4.含消化酶种类最多的器官是(  )。
A.胃
B.小肠
C.大肠
D.口腔
5.下列营养物质只能在小肠中被消化的是(  )。
A.淀粉
B.麦芽糖
C.蛋白质
D.脂肪
6.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消化道中开始进行化学性消化的器官依次是(  )。
A.口腔、胃、胃
B.口腔、小肠、小肠
C.口腔、口腔、小肠
D.口腔、胃、小肠
7.胆囊炎患者应少吃的食物是(  )。
①蔬菜 ②面条 ③猪肉 ④油炸饼 ⑤水果 ⑥大米
A.②⑥
B.②③
C.④⑤
D.③④
8.下列营养物质可在消化道内直接被吸收的是(  )。
A.无机盐和维生素
B.蛋白质和糖类
C.脂肪和糖类
D.脂肪和蛋白质
二、填空题
9.在人体的小肠内,各种营养物质被彻底消化分解,淀粉被消化成_________;蛋白质被消化成_________;脂肪被消化成___________。
三、探究与应用题
10.右图为人体消化系统模式图,请读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所指各部分的名称:A._________,K.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_,E._________,F._________G.__________。
(2)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__。
(3)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是_________,它分泌的消化液是_________,该消化液中不含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
(4)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位是______,它的作用是_______。
(5) __________是人体最重要的消化腺,它能分泌________。
(6) __________是形成粪便的场所。
11.下图中的曲线表示食物通过消化道时,糖类、蛋白质和脂肪被消化过程中含量的变化,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甲表示_______的消化曲线,因为其到了_________才开始被消化。
(2)丙表示__________的消化曲线,因为其在__________就开始被消化。
(3)这三种营养物质在 中都可以被消化,而在_________中则都不能被消化。
12.食物经过口腔、食道后进人胃,在胃里蛋白质进行了初步消化,接着食糜进入小肠,胰液和胆汁也流人小肠,小肠腺分泌的肠液也进入小肠。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胃蛋白酶进入小肠后,为什么不再起作用
(2)实验证明,当胰液分泌不足时,即使其他消化液分泌正常,也会导致蛋白质的消化不完全,但糖类的消化受到的影响很小,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B
3.C
4.B
5.D
6.D
7.D
8.A
二、填空题
9.葡萄糖 氨基酸 甘油和脂肪酸
三、探究与应用题
10.(1)唾液腺 肝脏 小肠 口腔 胃 胰腺 大肠 (2)小肠 (3)肝脏 胆汁 消化酶 乳化脂肪,加速脂肪消化 (4)胃 暂时贮存食物,分泌胃液,初步消化蛋白质 (5)胰腺 胰液 (6)大肠
11.(1)脂肪 小肠 (2)蛋白质 胃 (3)小肠 食道和大肠
12.(1)胃蛋白酶在酸性条件下催化效率高,小肠内为微碱性环境,胃蛋白酶不再起作用。(2)胰液中含有蛋白酶,肠液中含有麦芽糖酶、淀粉酶,但不含蛋白酶。所以胰液分泌不足会影响蛋白质的消化。
第三节 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 习题精选(一)
1.在消化过程中,食物的营养成分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
2. 是最主要的吸收器官,它具有吸收 、 、 及 、 和 的功能。
3.小肠的 和 ,增大了小肠的吸收面积。
4.氨基酸进入细胞后,被重新合成 。甘油和脂肪酸,被吸收到体内后,合成 。
5.胃中不能吸收的营养成分是 ( )
A.水 B.无机盐 C.氨基酸 D.酒精
6.基本没有吸收功能的消化器官是 ( )
A.胃 B.大肠 C.小肠 D.口腔
7.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经常参加体育运动和多吃含纤维素丰富的食物可预防便秘。 ( )
(2)葡萄糖进入人体后,大部分用于供给人体各种生命活动,多余的部分可被贮存备用。 ( )
(3)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只有经过消化吸收后才能被人体利用。 ( )
(4)人很少吃脂类食物也会发胖,是因为吃了过多的糖被人体吸收后,也可转化为脂肪。 ( )
8.根据下面的小肠绒毛结构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是 ,②是 ,⑤是 。
(2)图中④所指部位是 ,它由粘膜上皮凹陷而成,能分泌 。
(3)小肠绒毛与其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绒毛壁、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的管壁很 ,都只有 层上皮细胞构成。
答案
1.吸收 2.小肠 葡萄糖 氨基酸 甘油 脂肪酸 大部分水 无机盐 维生素 3.环形皱襞 小肠绒毛 4.蛋白质 脂肪 5. C 6.D 7.(1)√
(2)√ (3)√ (4)√ 8.(1)小肠绒毛 毛细血管 毛细淋巴管 (2)肠腺 肠液 (3)薄 一
第三节 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 习题精选(二)
一、选择题
1.在消化道中既有消化功能又有吸收功能的器官是(  )。
A.口腔和胃
B.胃和小
C.小肠和大肠
D.胃和大肠
2.肠壁能直接吸收的营养成分是(  )。
A.无机盐
B.淀粉
C.蛋白质
D.脂肪
3.下列物质中不能被消化道壁直接吸收的成分是(  )。
A.维生素
B.淀粉
C.水
D.无机盐
4.在消化道中基本没有吸收功能的是(  )。
A.口腔和胃
B.食道和胃
C.口腔和食道
D.食道和大肠
5.小肠绒毛不能直接吸收的营养物质是(  )。
A.氨基酸
B.麦芽糖
C.维生素
D.脂肪酸
6.下列结构中与小肠的吸收功能无关的是(  )。
A.小肠黏膜有皱襞和小肠绒毛
B.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C.小肠绒毛壁薄,上有微绒毛
D.小肠内有肠腺,能分泌多种消化酶
7.蛋白质(氨基酸)被吸收后的最主要用途是(  )。
A.提供能量
B.构建组织细胞
C.储存起来
D.转化为其他物质
8.大肠能吸收的营养物质是(  )。
A.水、葡萄糖、氨基酸
B.无机盐、甘油、维生素
C.水、无机盐、维生素
D.无机盐、甘油、氨基酸
二、填空题
9.小肠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增加了小肠的吸收面积。
三、探究与应用题
10.小肠有哪些特点与吸收功能相适应
11.某人平时很少吃脂类食物,为什么也会发胖呢
12.某人最近经常便秘,请你分析产生便秘的原因及可能出现的后果,并提出合理饮食的建议。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A
3.B
4.C
5.B
6.D
7.B
8.C
二、填空题
9.环形皱襞 小肠绒毛
三、探究与应用体
10.(1)小肠长,营养物质停留时间长,能充分被吸收。(2)小肠内表面具有环形皱襞、小肠绒毛,增加了吸收营养的表面积。(3)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且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组成,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
11. 胃肠功能强的人,即使食物吃的不多,由于消化吸收功能好,也易发胖。
12.粪便在大肠内存留时间过长,就变得干硬不易排出,而引起便秘。便秘会使人食欲减退,经常便秘,易形成痔疮。应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多吃蔬菜和水果等含纤维素丰富的食物,多喝水,还要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第四节 食品安全 习题精选(一)
1.将溶液滴在石蕊试纸上变红色,则该溶液为 性,如果试纸变为蓝色,该溶液为 性,将放置几天已有酸味的粥醮少许滴在石蕊试纸上,发现试纸变 色。
2.绿色食品分为 和 两类。
3.食品安全问题,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三种情况:一是由 及其 引起的食品腐败变质问题;二是由 、 和 等引起的食品污染问题;三是新型食品中的安全问题。
4.下列食品中不含有毒成分的是 ( )
A.发芽的马铃薯
B.发霉的花生
C.新鲜的优质大米
D.死河豚
5.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绿色食品是指绿颜色的食品。 ( )
(2)过度食用强化食品,会适得其反。 ( )
(3)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树立食品安全意识,增加辨别能力,因为食品安全关系到每个人的健康。 ( )
6.收集几种食品包装袋,判断你收集的食品标签是否规范 该食品是否符合绿色食品标准
答案:
1.酸 碱 红 2.A级 AA级 3.细菌 毒素 农药 有毒化学药品
激素 4.C 5.(1)X (2)√ (3)√ 6.略(判断标准参考课本内容)
第四节 食品安全 习题精选(二)
一、选择题
1.将新鲜的粥滴在石蕊试纸上.,试纸颜色发生怎样的变化 (  )。
A.变红
B.变蓝
C.变紫
D.不变色
2.将变质的粥滴在石蕊试纸上,试纸颜色发生怎样的变化 (  )。
A.变红
B.变蓝
C.变紫
D.不变色
3.绿色食品是指(  )。
A.绿颜色的食
B.有叶绿素的营养食品
C.经济价值高的营养食
D.安全、无公害的营养食品
4.能够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是(  )。
A.把工业用盐(亚硝酸钠)当作食盐吃入
B.吃了有毒的蘑菇
C.馊米饭炒一炒继续吃
D.误食带有农药的蔬菜
二、探究与应用题
5.当你到超市购买带包装的食品时,要阅读食品包装上的文字,应该更关注食品包装上哪些内容
6.家庭用的电冰箱是食品的“保险箱’’吗 从食品安全角度分析,使用电冰箱应注意哪些问题
7.调查当地的养鸡场、养鱼池的饲养户都喂哪些饲料 饲料中是否添加抗生素、激素 并向他们进行食品安全的宣传。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A
3.D
4.C
5. 品名、产地、厂名、生产日期、批号、保质期限、食用方法等。
6.不是。冰箱应至少每星期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洗消毒;剩菜剩饭最好放在有盖的容器中,蒸煮消毒并待其冷却后再放入冰箱;生熟食品要分开存放,避免交叉污染;从冰箱中取出的熟食要经加热或微波消毒后再食用等。
7.略
第一节一 血液是“生命之源” 习题精选(一)
1.血液由 和 组成,血细胞包括 、 和 。
2.红细胞内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 ,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很容易与氧 ,因此红细胞有 功能。
3.白细胞对机体有 的功能,血小板有 和 的作用。
4.血液中含量最多的血细胞是 ( )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一样多
5.手指划破后,伤口不易愈合是因为 数量过少。 ( )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血浆
6.下列哪项成份低于正常值会导致贫血 ( )
A.白细胞
B.血小板
C.红细胞和血红蛋白
D.白细胞和红细胞
7.小红由于伤口被病菌感染而发炎,且体温偏高,此时小红血液中明显增多的是 ( )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葡萄糖
8.判断题。
(1)血液是由血浆、白细胞以及红细胞构成。 ( )
(2)血液只有运输、防御和保护的功能。 ( )
(3)血浆中含有一些体内产生的废物,如尿素等。 ( ) ‘
(4)健康的成年人中,男子血红蛋白的含量比女子的高。 ( )
(5)人体内白细胞数量越多越好。 ( )
9.分析说明题。
(1)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同的鸡血,再分别向两支试管中加入抗凝血剂 (如柠檬酸钠),向第一支试管中用嘴吹气发现血液变暗红,向第二支试管中用气筒打气,发现血液呈鲜红色,为什么
(2)下面是一位同学的血液化验单。请根据学过知识分析化验单上的各项指标。
姓名:李小明 性别:男 年龄:12血液检查结果红细胞(一RBC) 5.1X1012个/L白细胞(WBC) 1.1X1010个/l血小板(RLT) 1.5X1011个/L血红蛋白(Hb) l20g/L
①该同学所检查的几项指标是否正常
②若有问题,是什么问题 应采取什么方法治疗
答案:
1.血浆 血细胞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2.结合 分离 输送氧
3.防御和保护 止血 加速凝血
4.A 5.C 6.C
7.B
8.(1)× (2)× (3)√ (4)√ (5)×
9.
(1)因为口吹的气体中含氧少,含二氧化碳多,吹气后血液中血红蛋白与氧分离成为含氧少的静脉血所以呈暗红色,而气筒打气的气体中含氧多,含二氧化碳少,血液中血红蛋白就结合氧成为含氧多的动脉血,所以颜色鲜红。
(2)①该同学的白细胞数目偏高。②可能体内有炎症,要用消炎药消炎。
第一节一 血液是“生命之源” 习题精选(二)
一、选择题
1.显微镜下观察血涂片,同一视野中所看到的血细胞数量最多的是(  )。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血浆
2.没有细胞核的细胞是(  )。
A.成熟的红细胞
B.成熟的红细胞和血小板
C.白细胞
D.血小板
3.血液呈现红色的主要原因是(  )。
A.血细胞是红色的
B.血浆是红色的
C.血液中各种成分都是红色的
D.血细胞里有一种含铁的红色蛋白质
4.下列不属于血浆成分的是(  )。
A.水
B.无机盐
C.蛋白质
D.血细胞
5.正常的成年男性红细胞中血红蛋白含量低于多少可视为贫血 (  )。
A.120g/L
B.150g/L
C.160g/L
D.110g/L
6.手指划破了,两三天后伤口就会结一个小小的血痂,这主要是由于血液中的(  )。
A.红细胞的输氧作用
B.白细胞的防御作用
C.血小板的凝血作用
D.血浆的运输作用
7.血液的功能是(  )。
①运输功能 ②保护功能 ③防御功能 ④调节体温的功能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8.血浆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
A.蛋白质
B.无机盐
C.水
D.维生素
9.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  )。
A.运输二氧化碳
B.运输养料
C.运输氧气
D.运输废物
10.用显微镜观察红细胞时,在视野中看到的红细胞数量最多的是(  )。
A.目镜5×,物镜10×
B.目镜10×,物镜10×
C.目镜10×,物镜40×
D.目镜5×,物镜45×
11.下列能说明人体血液具有防御保护功能的是(  )。
①某些白细胞能吞噬病菌 ②伤口凝血反应防止出血 ③血浆将药物运送到全身,达到治疗的目的 ④调节体温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2.皮肤感染后会发炎化脓,从伤口流出的脓液,其主要成分是(  )。
A.死亡的红细胞
B.死亡的白细胞
C.死亡的血小板
D.死亡的皮肤
13.营养专家建议青少年应多摄取含铁、蛋白质较多的食物,目的是预防(  )o
A.贫血
B.佝偻病
C.白血病
D.胃炎
二、填空题
14.血液是人的“生命之源”,它由________和__________组成。后者又包括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种血细胞。
15.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_________的__________。它的特性是:在含氧量___________的地方容易与氧气结合;在含氧量__________的地方容易与氧气分离。
16.人从平原到海拔高的地区,由于空气稀薄,最初几天,其体内血液中的________数量会增多,这样可以有更多的________与氧气结合,以满足人体对氧气的需要。
三、探究与应用题
17.对癌瘤患者进行治疗时,常采用放疗和化疗,以杀死恶性细胞,但同时会带来一个问题,就是病人体内正常的组织细胞如白细胞大量减少。请你设想,这样会给患者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18.现在许多国家都推荐使用中国的传统铁锅烹饪菜肴,在中国许多城市比起铝锅、不沾锅而言,铁锅的销售也一路攀升,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分析其缘由。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B
3.D
4.D
5.A
6.C
7.D
8.C
9.C
10.A
11.A
12.B
13.A
二、填空题
14.血浆 血细胞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15.铁 蛋白质 高 低
16.红细胞 血红蛋白
三、探究与应用题
17.提示:围绕白细胞的功能回答。
18.提示:血红蛋白是含铁的蛋白质,用传统铁锅做菜,可补充铁元素。
第一节二 鉴定血型和输血 习题精选(一)
1.输血的原则是 相互输送,O型血可以少量 ,AB型血原则上可以 。
2.一个人依次是血不超过血液总量的 ,血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期内恢复正常。一个健康的成年人,一次献血 ,对自己的健康没有什么影响,而且还有利于造血器官造血功能的提高。
3.某人是A型血,因意外事故大量失血,现需输血,用那种血型的血来输最好( )
A.A型 B.B型 C.AB型 D.O型
4. 健康成年人,一次失血多少毫升会危及生命( )。
A.400毫升
B.1 200~1 500毫升
C.200~300毫升
D.500毫升
5.某人的血清,分别与四个不同血型的人的红细胞进行血型配合实验,其中有三个人的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可判断出该人的血型一定是( )。
A.A型
B.AB型
C.O型
D.B型
6. O型血的人在输血时是( )。
A.万能供血者
B.万能供血者和受血者
C.万能受血者
D.不能用于输血
7. 将少量O型血缓慢的输入到AB型血的人体内,一般不致发生凝集反应,这是什么缘故?
答案:
1.同型 输给其他三种血型的人 接受其他三种血型的血
2.10% 200ml~300ml
3.A
4. 正常成年人体内的血液总量大约是4 000~5 000毫升,如果一次失血超过总血量的30%,则会危及生命,及一次失血1 200~1 500毫升就可能危及人的生命。选项B正确。
5. 此题考查的是人类血型的命名原则及凝集反应的概念,属于应用层次。人类ABO血型系统的命名是根据红细胞膜上所含凝集原的种类、性质来确定血型名称的。如果红细胞膜上有A凝集原,则为A型血,其血清中含抗B凝集素,如果有B凝集原,则为B型血,血清中含抗A凝集素;由此可知,AB血型血人的红细胞中有A、B两种凝集原,其血清中不含凝集素,而O型血人则正好相反,红细胞中没有凝集原,血清中含抗A和B两种凝集素。而凝集反应是指红细胞膜上的凝集原和它相对抗的凝集素相遇时,引起红细胞聚集成团的现象。根据题意,某人血清与A型、B型、AB型、O型中的三个人的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说明此人的血清中一定同时含有抗A凝集素和抗B凝集素,那么,此人的红细胞膜上,一定没有凝集原,血型应为O型。选项C正确。
6. 此题考查的是O型血的确定标准和输血的原则。O型血的红细胞中不含凝集原,血清中含抗A和抗B两种凝集素。输血时主要考虑供血者的红细胞是否与受血者的血清发生凝集,由此可知,O型血可以为A、B、AB型的人输血,却不能接受A、B、AB型人的血,因此,O型血的人应是万能供血者,而不是万能受血者。
7. 凝集素被受血者的血浆所稀释。正常情况下,在输血之间要进行交叉配血实验,既要检验受血者的血清与供血者的血细胞是否发生凝集,又要检验受血者的红细胞和供血者的血清是否发生凝集反应,以保证输血更安全,但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将O型血输给其他三种血型的人。这时,忽略了供血者的血清与受血者红细胞之间的反应,因为输血量不太多,速度缓慢,使O型血清中的凝集素被受血者的血浆所稀释,所以,一般不会发生凝集反应。
第一节二 鉴定血型和输血 习题精选(一)
一、选择题
1.一位失血患者经医生检查,在他的红细胞中,A、B两种凝集原都没有,那么这个患者的血型为(  )。
A.A型
B.B型
C.O型
D.AB型
2.下列输血方案最佳的是(  )。
A.O型血输给A型血的患者
B.O型血输给B型血的患者
C.A型血输 AB型血的患者
D.AB型血输 AB型血的患者
3.若大量失血,在无同型血的紧急情况下,面临危险性最大的人的血型是(  )。
A.A型
B.B型
C.AB型
D.O型
4.下图为血型检验示意图,图中前一滴滴加了B型血人的血清,后一滴滴加了A型血人的血清,l、2、3、4是被检人的血型顺序,其中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A.B型、A型、AB型、O型
B.A型、B型、O型、AB型
C.AB型、O型、A型、B型
D.O型、A型、B型、AB型
5.健康成年人一次献血200~300mL时,他的身体状况是(  )。
A.恢复较快,不影响健康
B.生命活动短期内有困难
C.生命活动虽短期内有困难,但不久可以恢复
D.危及生命
8.一个战士是O型血,当他失血时,输血者的血型一定是(  )。
A.A型
B.B型
C.O型
D.AB型
9.一个患者是B型血,因失血过多,一时找不到B型献血者,原则上还可以接受少量的其他血型的血是(  )。
A.O型
B.AB型
C.A型
D.以上三种血型均可
10.给严重贫血患者输血,最有效最紧急的是输入(  )。
A.全血
B.血浆
C.浓缩的血小板悬液
D.浓缩的红细胞悬液
11.一位患者因失血过多而死亡,这位患者失血量至少已超过全身总血量的(  )。
A.30%
B.20%
C.10%
D.7%~8%
12.紧急情况下必须进行异型输血时应(  )。
①将献血者的红细胞与受血者的血清进行配血试验
②将受血者的红细胞与献血者的血清进行配血试验
③将献血者的红细胞与受血者的红细胞进行配血试验
④将献血者的血清与受血者的血清进行配血试验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二、埴空题
6.__________血型是发现最早且与临床医学有重要关系,它包括_________型、_______型、_________型和__________型四种。
7.输血的原则是:________可以互相输;________血可以少量输给其他三种血型的人;_________血原则上可以接受其他三种血型的血。
三、探究与应用题
13.在人类的ABO血型系统中,四种不同血型的人其体内红细胞分别含有哪种凝集原 其体内血清中分别含有哪种凝集素
14.请尝试将ABO血型之间的输血关系用箭头表示出来。
15.甲、乙、丙、丁四人的血型各不相同,如果用A型血检查,只有乙和丙的血清可以被凝聚;进行交叉配血试验后,发现乙只能接受甲的血。据此,你能推测出这四人的血型吗?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3.C
4.D
5。D
6.D
7.A
10.C
11.A
12.D
13.A
14.C
二、填空题
8.ABO A B O AB
9.同型血 O型 AB型
三、探究与应用题
15.A型血的人红细胞中含A凝集原,血清中含抗B凝集素;B型血的人红细胞中含B凝集原,血清中含抗A凝集素;AB型血的人红细胞中含A凝集原和B凝集原,血清中不含凝集素;O型血的人红细胞中不伞凝集原,血清中含抗A凝集素和抗B凝集素。
16.略
17.甲为O型,乙为B型,丙为AB型,丁为A型。
第二节一 血管的作用 习题精选(一)
l.人的血管包括 、 、 三种,其中 管壁最厚,弹性最大。 管壁最薄,管内血流速度最慢。
2.平时手指被划破后出血是 血管被损伤出血,一般打吊针是把药水注射到 血管中。常言“青筋暴露”中的筋,指的是 血管。
3.分布在组织细胞之间,使血液和组织细胞之间进行充分的物质交换的血管是( )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小动脉和小静脉
4.在人体内,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是( )。
A.小动脉; B.小静脉; C.毛细血管; D.毛细淋巴管。
5.判断题
(1)大中型静脉内有半月形的静脉瓣有防止血液倒流的作用。 ( )
(2)血液在血管中总是朝一个方向流动。 ( )
6.填表题
动脉 静脉 毛细血管
管壁结构 管壁 ,弹性 ,管径较 管壁 ,弹性 ,管径 管壁很 。管径
血流速度
功能 将血液从 输送到 将血液从 输送到 便于 和 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
答案:
1.动脉 静脉 毛细血管 动脉 毛细血管
2.毛细 静脉 静脉
3.C
4.C
5.(1)√;(2)√
6.
动脉 静脉 毛细血管
管壁结构 管壁较厚,弹性大,管径较大 管壁薄,弹性小,管径大 管壁很薄。管径小
血流速度 快 慢 最慢
功能 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部分 将血液从全身各部分送到心脏 便于血液和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
第二节一 血管的作用 习题精选(二)
一、简答题
l.据科学家统计,一个普通成年人体内血管总长度约为10万千米,假如连.接起来可以绕地球两圈。那么,人体内的血管分为哪几种 哪种血管的数量最多,为什么
2.日常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意外,引起血管出血,你知道应该怎样进行初步处理吗
二、选择题
3.人过分激动时身体表面的“青筋”会突起,“青筋”指的是(  )。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大血管
4.下列关于毛细血管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分布在身体较深的部位,管壁弹性较小
B.数量较多,在身体各处形成复杂网络
C.管壁极薄,只有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
D.管径小,血液流速最慢
5.下列关于动脉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处的血管 B.管壁厚,弹性大
C.管腔内径比相应的静脉大 D.管内血流速度快
6.下列血管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的是(  )。
A.桡动脉
B.颈动脉
C.股静脉
D.毛细血管
7.在显微镜下观察小鱼尾鳍时,用湿布或脱脂棉包裹小鱼的部位应是(  )。
A.头部
B.尾部
C.躯干部和鳃部
D.躯干部
8.下图中表示的是不同类型的血管,箭头表示的是血液流动的方向,那么代表毛细血管的是(  )。
9.下列关于动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布在较深位置的血管
B.从心脏发出的血管
C.把血液从心脏送往全身的血管
D.比较粗大的血管
10.下列不属于四肢静脉特点的是(  )。
A.管壁薄,管腔大
B.血流速度慢
C.管壁薄,弹性小
D.内表面有静脉瓣
11.人若意外受伤,损伤动脉要比损伤静脉危险大,其原因是(  )。
A.动脉血液内血小板含量较少,不易凝固
B.动脉血液内白细胞含量较少,损伤后容易感染
C.动脉血管的管壁较厚,损伤后难以修复
D.动脉内血液压力高,血流速度快
12.某人手臂受伤后血流不止,当他用手按压伤口上方时,血流仍不止,改按下方后,血流立即停止。由此推知受伤的血管是(  )。
A.动脉血管
B.静脉血管
C.毛细血管
D.三种血管都可能
三、填空题
13.人体内的血管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种,其中把血液从心脏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是________,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是__________。
14.毛细血管是连通最小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之间的血管。它的结构特点是:管壁__________,管腔_______,管内血流速度___________,数量__________,分布_________。这些特点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
四、探究与应用题
15.右图是人体内某一种血管的纵剖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该图是哪种,血管的纵剖图
(2)其中①代表的是什么 有何功能
(3)其中②表示肌肉收缩压挤静脉,请在图中标注出血液流动的方向。
16.护士在给病人进行静脉注射时,常用橡皮管扎紧上臂,此时扎结处下方的静脉就会积
血膨大突起。试解释这种积血膨大现象。
17.哈维是英国生理学家,他曾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用丝带扎紧人的上臂时,发现丝带下
方的静脉隆起而动脉却变得扁平;在丝带上方的动脉隆起而静脉却变得扁平。这一事实说明了什么
参考答案
一、简答题
1.分为动脉、静脉、毛细血管三种;毛细血管数量最多,因为它要完成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
2.毛细血管出血,注意不要感染发炎即可;静脉出血,在伤口远心端将其压住,消毒,包扎;动脉出血,在伤口近心端,将其压在骨面上,止血带绞紧。
二、选择题
3.B
4.A
5.C
6.C
7.C
8.C
9.C
10.D
11.D
12.B
三、填空题
13.动脉 静脉 毛细血管 动脉 静脉
14.动脉 静脉 极薄 极窄 最慢 极哆 很广
四、探究与应用题
15.(1)是静脉血管的纵剖图。 (2)静脉瓣,防止血液倒流。 (3)略
16.用橡皮管扎紧,使静脉回流受阻,且上臂静脉中又有静脉瓣的存在,保证血液不能倒流,只能单向流动,因此扎结处的静脉会积血膨大突起。
17.表明血液在动脉和静脉内流动方向相反。 动脉是将血液从~脏运出;静脉是将身体各部分的血液运回心脏。
第二节二 心脏是“生命之泵” 习题精选(一)
1.心脏有 个腔,即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心室壁比心房壁肌肉 ;在这四个腔中, 和 是相通的; 和 是相通的。
2.心室收缩时向动脉血管输出血液的数量叫做 。
3.脉搏的次数和节律与 的次数和节律是一致的。
4.在心房和心室之间以及心室和动脉之间有“瓣膜”结构,“瓣膜”的作用是 ( )
A.加快血液流动
B.减缓血液流动
C.控制血液向一个方向流动
D.没有太大的作用
5.与上下腔静脉相连的是 ( )
A.左心房 B.右心房 C.左心室 D.右心室
6.心脏收缩时,哪个腔的力量最强 ( )
A.左心房 B.右心房 C.左心室 D.右心室
7.下列各条叙述,不是动脉所具有的特征有 ( )
A.运送离心的血液
B.能够搏动
C.管内流动的一定是动脉血
D.管壁厚、弹性大
8.判断题
(1)人的心脏像一个桃子,约和自己的拳头一样大小。 ( )
(2)脉搏与性别和人的健康状况无关。 ( )
9.识图作答题。
(1)在“ ”上填上相应序号的名称,并回答问题。
(2)心脏壁由 构成,它位于胸腔的 ,略 的位置。
(3)与心室相通的血管是 ,与心房相通的血管是 。(选“动脉”“静脉”)
(4)同侧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 结构,使血液只能按一定方向流动。
答案:
1. 四 发达 左心房 左心室 右心房 右心室
2. 心输出量
3. 心跳
4.C
5. B
6.C
7.C
8.(1)√(2)×
9. (1)①右心房 ②右心室 ③左心房 ④左心室
(2)心肌 中部 偏左 (3)动脉 静脉 (4)瓣膜
第二节二 心脏是“生命之泵” 习题精选(二)
一、选择题
1.心脏跳动一次就是心脏(  )。
A.收缩一次
B.收缩和舒张一次
C.舒张一次
D.收缩两次
2.判断出猪心左右的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  )。
A.手捏心室壁
B.将心脏切开
C.手捏心房壁
D.向心脏内灌水
3.在人体血液循环系统中不存在瓣膜结构的是(  )。
A.心室和心房之间
B.心室和动脉之间
C.动脉内
D.静脉内
4.与右心室相连通的结构是(  )。
A.左心房和肺动脉
B.右心房和肺动脉
C.右心房和上、下腔静脉
D.右心房和主动脉
5.左心室收缩时,血液将流人(  )。
A.主动脉
B.肺动脉
C.上腔静脉
D.下腔静脉
6.下列心血管彼此相通的是(  )。
A.肺动脉与左心房,左心室与主动脉
B.肺动脉与右心房,右心室与主动脉
C.肺静脉与右心房,右心室与主动脉
D.肺静脉与左心房,左心室与主动脉
7.心脏的瓣膜朝一个方向开放保证了血液的流动方向是(  )。
A.心房→心室→静脉
B.心房→心室→动脉
C.心室→心房→静脉
D.心室→心房→动脉
8.在心脏收缩舒张一次的过程中,从房室瓣关闭到动脉瓣关闭的这段时间是(  )。
A.心室收缩期
B.心室舒张期
C.心房收缩期
D.心房、心室舒张期
9.心脏左侧的动脉瓣能防止(  )。
A.肺动脉血液倒流回心室
B.主动脉血液倒流回心室
C.心室的血液倒流回心房
D.心室的血液倒流回动脉
10.当心室收缩时房室瓣和动脉瓣的开闭状态是(  )。
A.房室瓣开放,动脉瓣关闭
B.房室瓣关闭,动脉瓣开放
C.房室瓣和动脉瓣都开放
D.房室瓣和动脉瓣都关闭
11.衡量心脏工作能力高低的标志是(  )。
A.心脏厚度
B.心脏跳动次数
C.心输出量
D.血压高低
二、填空题
12.人的心脏位于__________中部略偏_________,在 __________之间,大小如本人拳头。
13.人的心脏主要由__________构成。它有四个腔,上面两个腔叫________,与_______血管相连通;下面两个腔叫_________,与___________血管相连通。
三、探究与应用题
14.右图为心脏结构示意图,根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A、B、C、D分别表示心脏的什么结构
(2)与心脏射血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有哪些
(3)如果将人血中某一血细胞做上标记,让它随血液从E处进人心脏,这一血细胞最可
能首先从什么地方离开心脏 并请标注在图上。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A
3.C
4.B
5.A
6.D
7.B
8.A
9.B
10.B
11.C
二、填空题
12.胸腔 左 两肺
13.心肌 心房 静脉 心室 动脉
三、探究与应用题
14.(1)A为左心房;B为左心室;C为右心房;D为右心室。 (2)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心室腔大于心房腔;瓣膜单向开放。 (3)首先沿肺动脉离开心脏。
第二节三 运动与脉搏的关系 习题精选(一)
1.脉搏的次数与节律与 的次数和节律是一致的。
2.判断
脉搏与人体的健康状况无关( )
3.正常人每分钟脉搏的次数应等于()
A.血压值
B.心输出量
C.心率
D.每搏输出量
答案:
1.心跳;2.×;3.C
第二节三 运动与脉搏的关系 习题精选(二)
一、选择题
1.脉搏的产生是由于(  )。
A.心脏的振动直接引起的
B.桡动脉的血压变化造成的
C.静脉的搏动引起的
D.主动脉的搏动沿动脉管壁传来的
2.下列关于运动与脉搏的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在从事脑力劳动时,心率会明显加快
B.人在从事体力劳动时,心率和脉搏会同时加快
C.人在情绪激动时,会出现脉搏加快
D.人在进行体育运动时,心输出量会加大
3.心率与脉搏的关系(  )。
A.因人而异
B.心率快,脉搏慢
C.心率慢,脉搏快
D.心率和脉搏是一致的
4.有经验的中医用脉搏可推知体内各器官的健康状况,“切脉”的常见部位是(  )。
A.股动脉
B.肱动脉
C.颈动脉
D.桡动脉
二、探究
5.探究心率与年龄的关系。
提出问题:心率与年龄有关系吗
做出假设:心率与年龄有关系,随年龄增加,心率下降,到成年后便趋于稳定。
设计实验:
实验记录:
最终结论:
分析:
(1)实验结果是否与假设一致 若不一致,请分析原因。
(2)在本次实验活动中,是否出现过什么问题 你是怎样解决的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A
3.D
4.D
二、探究
5.设计实验:分别选取不同年龄段的健康人(每个年龄段最好选100人左右),测量其平静状态下的心率,求出平均值,绘成曲线图进行分析。
第三节 物质运输的路线 习题精选(一)
基础练习
1.血液循环的途径有______和______两条。这两部分血液循环通过______连通在一起,组成了完整的血液循环途径,为人体各个组织细胞不断送来______和______,又不断地运走______所产生的废物。
2.体循环是血液在______与______之间循环,经过体循环后血液由______血变成 ______血。
3.______循环不仅可以调节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的平衡,还有回收蛋白质和脂肪的作用。
4.肺静脉中流动的是 ( )
A.动脉血
B.静脉血
C.动脉血、静脉血均有
D.以上均不对
5.经过哪一条循环可将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 )
A.体循环
B.肺循环
C.淋巴循环
D.都不能
6.血液在全身循环一周大约需 秒的时间。 ( )
A.20秒
B.30秒
C.50秒
D.60秒
7.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动脉中流动的是动脉血,静脉中流动的是静脉血。 ( )
(2)与左心房相连的血管是肺静脉,左心房内的血始终是静脉血。 ( )
(3)肺循环和体循环各自独立互不联系。 ( )
(4)动脉血颜色鲜红含氧丰富,静脉血含氧较少,颜色暗红。 ( )
[能力提高]
8.填空题.
体循环 肺循环
血液循环的途径 血液由______流入______,再流经全身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汇集到______流回到______。 血液由_______流入_______,再流经肺部的_________、________,再由_________流回_________。
血液成份的变化 ________血转变成________血。 _________血转变成_________血。
9.分析说明题。
假设你现在跟踪血液中某个红细胞,看看其行程到底是怎样的。请在“______”上填上恰当的字母。
A. 右心房 B.右心室 C.左心房 D.主动脉 E.上肢动脉 F.上肢静脉 G.上肢毛细血管网 H.上腔静脉 I.肺动脉 J.肺静脉 K.肺部毛细血管网
红细胞从左心室出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红细胞回到左心室。
答案:
1.体循环 肺循环 心脏 养料 氧 细胞新陈代谢
2.心脏 全身各组织器官 动脉 静脉
3.淋巴
4.A 5.B 6.B
7.(1)× (2)× (3)× (4)√
8.左心室 主动脉 各级动脉 毛细血管网 各级静脉 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右心室 右心室 肺动脉 毛细血管网 肺静脉 左心房 左心室 动脉 静脉 静脉 动脉
9.D E G F H A B I K J C
第三节 物质运输的路线 习题精选(二)
一、选择题
1.使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循环途径连在一起的器官是(  )。
A.肺
B.心脏
C.毛细血管
D.组织
2.下列各项中流动脉血的是(  )。
①左心房 ②左心室 ③右心房 ④右心室 ⑤主动脉 ⑥肺动脉 ⑦上、下腔静脉⑧肺静脉
A.①②⑤⑧
B.③④⑥⑦
C.①②⑤⑥
D.③④⑦⑧
3.一条回心血管内流动的是动脉血,则该血管是(  )。
A.上腔静脉
B.肺静脉
C.主动脉
D.肺动脉
4.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关系是(  )。
A.体循环后接着肺循环
B.肺循环和体循环同时进行,但各自独立
C.肺循环后接着体循环
5.毛细血管中的淋巴来自于(  )。
A.毛细血管
B.其他淋巴管
C.组织液
D.动脉和静脉
6.下列有关血液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体循环和肺循环同时进行,都要经过心脏
B.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是不相同的
C.由体循环和肺循环组成了完整的血液循环系统
D.体循环主要运输营养物质,肺循环主要运输气体
7.下列血管内流有动脉血的是(  )。
A.主动脉和肺动脉
B.肺静脉和主动脉
C.主动脉和下腔静脉
D.肺静脉和下腔静脉
8.将心脏作为血液循环的起点和终点,那么,肺循环和体循环分别开始于(  )。
A.右心室和左心室
B.左心室和右心室
C.右心房和左心房
D.左心房和右心房
9.血液从左心室射出后,在进入右心房以前不经过的血管是(  )。
A.肾静脉
B.肝静脉
C.肺静脉
D.桡静脉
10.一滴血流经全身一次,出人心脏的次数共有(出、人各记为一次)(  )。
A.2次
B.3次
C.4次
D.5次
二、填空题
11.人体内的血液循环可分为_______循环和___________循环两部分,这两个循环是 ___________进行的,其管道处是_____________的。
12.人体内的心脏有节律的收缩和舒张,将左心室的血液射入__________,引起动脉血管壁的扩张和回缩,像波浪一样沿着动脉壁向前传播,由此形成了_________。因此一般正常人每分钟的心跳次数与_________次数相等。
13.血液循环不但把_________和__________运输到全身各组织细胞,而且运输了细胞新陈代谢所产生的__________,因此对保证人体各种生理活动的正常进行起着重要作用。
14.人体内的淋巴循环不仅可以调节_________和_________之间的平衡,还有回收_______和__________的作用。
三、探究与应用题
15.右图是人体血液循环中某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如果横坐标中的A代表的是肺泡毛细血管,C代表组织处毛细血管),根据图回答问题。
⑴你能推测出这种物质可能是什么吗
⑵你能说出这种物质在A处迅速降低的原因吗
⑶由此图可以判断,血液循环中发生物质交换的场所是哪里
16.你可能有过这样的生活经历,有时手掌或足底磨出了泡,泡被刺破时会流出淡黄色、半透明的液体,你知道这种液体是什么吗
17.某人由于炎症造成下肢静脉内出现大量的血栓(即血凝块)。如果血栓脱落后在血液中移动,最有可能停留在人体的哪个器官
18.你知道吗 测定循环可以帮助诊断心血管疾病,如测定臂至舌的循环时,自肘前的臂静脉注入一定浓度的糖精注射液,同时计时,待受试者的舌开始感觉有甜味为止,所需时间即该段全程血液流动时间,请你描述出这段血液循环的途径。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3.B
4.A
5.B
6.D
7.C
12.D
13.B
14.A
15.C
16.C
二、填空题
8.体 肺 同时 相通
9.主动脉 脉搏 脉搏
10.养料 氧 废物
11.血浆 组织液 蛋白质 脂肪
三、探究与应用题
17.
⑴二氧化碳。
⑵是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在肺部毛细血管网与氧发生了气体交换变成了动脉血的结果。
⑶身体内毛细血管处。
18.组织液。
19.最有可能停留在人体的肺部。若血栓脱落,随血液流动进入下腔静脉流入右心房,再
流入右心室,经肺动脉流入肺毛细血管网,毛细血管管径极细,几乎只能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而血栓不能通过,所以最有可能停留在肺部。
20.臂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个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舌内毛细血管。
第四节 心脏和血管的保护 习题精选(一)
[基础练习]
1.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第一“杀手”是______疾病。我国每年因________疾病死亡的人数居总死亡人数的第一位。
2.偏食、厌食会造成营养不足,体质虚弱,抵抗疾病的能力下降,容易患_________、______、_____等疾病。营养过剩,过于肥胖会引起_____、_____等疾病,所以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注意平衡膳食。
3.下列哪种因素能增强心脏的工作能力 ( )
A.嗜烟
B.嗜酒
C.偏食、挑食
D.经常参加适宜的体育运动
4.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每搏输出量和正常人相比 ( )
A.比正常人大
B.比正常小
C.和正常人一样
D. 有时比正常人多,有时少
5.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X”)
(1)烟草中的尼古丁和酒中的酒精,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心脏和血管受损。 ( )
(2)心脏较弱的人,以加快心率为主来提高心脏的每分输出量。 ( )
(3)食用过多的油脂类食物,容易引发动脉硬化、高血压等疾病。 ( )
(4)人们的日常生活、饮食习惯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无关。 ( )
【能力提高】
6.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其心脏工作能力和潜力会大大提高,其原因是 ( )
A.心脏增大,所含血液增多
B.心肌数目增多,所以收缩有力
C.心肌发达,收缩有力
D.心率加快,因此输出血量增多
7.心肌梗塞的主要原因是 ( )
A.冠状动脉被血凝块堵塞
B.主动脉被脂肪堵塞
C.心肌暂时缺氧
D.肺动脉发生痉挛
8.用你所学的知识,给你周围的人宣传一下导致心血管疾病的一些因素,和预防心血管疾病应养成哪些良好生活习惯。
9.有人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趋提高,人的体质会增强,心血管疾病会减少”,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为什么
答案:
1.心脏和血管 心血管
2.心肌炎 瓣膜炎 风湿性心脏病 动脉硬化高血压
3.D 4.A
5.(1)√ (2)√ (3)√ (4)×
6.C 7.A
8.略
9.不同意。 因为生活水平提高,人们若不注意合理膳食,会导致营养过剩,反而会使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提高。
第四节 心脏和血管的保护 习题精选(二)
1.目前危害我国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是(  )。
A.癌症
B.急性传染病
C.食物中毒
D.心血管疾病
2.抢救心血管突发病人的正确方法是(  )。
A.立即送往医院
B.给病人做人工呼吸
C.立即给病人用药
D.不清楚病因时不盲目给药,尽可能地少移动病人,及时拨打120请医生诊治处理
3.下列关于体育锻炼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体育锻炼使心肌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容易疲劳
B.体育锻炼可以使血管壁弹性增大
C.体育锻炼可以使动脉口径增大
D.体育锻炼可以使每搏输出量增加,心率减慢
4.下列属于容易引发心血管疾病的不良习惯是(  )。
A.经常参加适宜的体育锻炼
B.经常食用高脂肪的食物
C.不吸烟,不喝酒
D.膳食平衡
5.下列不属于心血管疾病的是(  )。
A.脑血栓
B.脑外伤
C.高血脂症
D.房室瓣关闭不全
6.下列关于体育锻炼对心脏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能使每搏输出量增大
B.能使心肌发达,搏动有力
C.会导致心脏受损,功能减退
D.安静时运动员的心率一般较慢
7.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出现血液倒流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心脏内瓣膜关闭不严
B.动脉管壁堆积脂肪样物质
C.冠状动脉发生神经痉挛
D.心脏内的左右两侧没有完全隔开
8.我们通常所说的血压是指(  )。
A.体循环的动脉血压
B.体循环的静脉血压
C.肺循环的动脉血压
D.肺循环的静脉血压
9.一般测量血压的部位是(  )。
A.肱动脉、肱静脉
B.桡动脉、肱动脉
C.肺动脉、主动脉
D.桡动脉、肺动脉
10.平静时长跑运动员的心脏活动表现是(  )。
A.心率较慢,心肌收缩力弱
B.心率较慢,心肌收缩力强
C.心率较快,心肌收缩力弱
D.心率较快,心肌收缩力强
11.衡量心脏工作能力高低的标准是(  )。
A.心率
B.心输出量
C.脉搏
D.心肌的发达程度
二、填空题
12.据调查我国每年因__________疾病死亡的人数居总死亡人数的第一位,患此病的原因有多种,如长期精神紧张,爱吃_______的食物,嗜烟、嗜酒,缺少_________等都可能引发这种疾病。
13.烟草中的_________和酒中的_________,在一定程度上会使________和_______受损,影响血液循环,进而影口向人体健康。
14.脑出血、脑血栓是较常见的突发性血管疾病,当遇到突发病情时,不要给病人__________,在不影响病人_________的前提下,尽可能地___________病人。
三、探究与应用题
15.请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1)材料一:根据历史资料,古罗马的贵族过着奢侈豪华的生活,其膳食成分与现今西方国家十分接近,已记录这些人中有心绞痛和突然死亡现象发生。在埃及贵族的干尸中也发现有明显的动脉粥样硬化症状。我国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距今2000多年的西汉宫室女尸,经现代病理学证实有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肌梗塞的病理变化。尽管如此,本病在古代毕竟仍属少数。
材料二:近代,尤其是西方国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发生了彳艮大的变化。根据近期资料,美国平均每人每日摄入脂肪量在100g以上,而且主要为动物脂肪,摄入胆固醇为400—700mg,平均560mg,粗粮的摄入很少,而精糖的消耗量却很高(100g以上)。此外,酒精和食盐的消耗量也很大。总热量摄入过多以及各种营养素之间的平衡失调可能是造成心血管病,尤其是冠心病广泛流行的主要原因之一。Baiusz在指出西方人饮食变化及其带来的危害时,曾引用一句俗语:“人们正在用自己的牙齿挖掘自己的坟墓”。心脏和血管疾病的发病原因很多,致病因素也很多,根据以上资料,请你尝试探寻引发这些疾病的原因。
(2)材料一:当前世界饮食改革的内容实际上在2000多年前我国第一部医学经典著作
《黄帝内经素问》中已得到充分体现。它指出,人们的合理膳食应该是“五谷为养、五畜为益、五果为助、五菜为充”。这种观点不仅正确地阐明了人类膳食中必需具备的各种营养素,而且辩证地指出了它们之间的主次关系(即养、益、助、充)。
材料二:世界卫生组织在第五个“世界心脏日”来临之际发表的一份公报中鼓励儿童、青少年要从小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因为当今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肥胖症、不合理的饮食、抽烟酗酒和不爱运动等不良现象是导致心脏病和其他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曾讲过:“只要采取预防措施,至少有一半人的死亡是可以避免的。”医学专家甚至认为:“绝大部分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他们再三提出告诫:不要死于愚昧,有很多意外本来是可以不发生的。通过阅读以上的资料,为了我们每个人的健康体魄,从现在起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心脏和血管 应该养成哪些良好的生活习惯呢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D
3.A
4.B
5.B
6.C
7.A
8.A
9.B
10.B
11.B
二、填空题
12.心血管 高脂肪 体育运动
13.尼古丁 酒精 心脏 血管
14.用药 呼吸 少移动
三、探究与应用题
15.(1)造成心血管疾病的原因可能有多种,与人们的日常生活、饮食习惯有密切的关系。 爱吃高脂肪的食物,嗜烟、嗜酒,缺少体育运动等都可能引发心血管疾病。 (2)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注意平衡膳食,不吸烟、不酗酒,经常参加体育运动,增强体质,增加心脏工作潜力。此外,精神状态要积极乐观,性格要开朗豁达等。
第一节一 呼吸道和肺的功能 习题精选(一)
1.呼吸系统由 和 组成。呼吸道包括 、 、 、 和 ,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鼻腔内表面的黏膜能分泌 ,黏膜内含有丰富的 ,且很敏感,遇冷空气或异物刺激会迅速反应。
2. 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它位于 内,左右各 个,左、右支气管进入左右两侧肺内,不断分支,在细支气管的末端形成了许多 。
3.呼吸道能对吸人的气体进行处理,把 、 、 的空气送入肺。
4.肺泡壁由 层 细胞构成,每个肺泡的外面都缠绕着很多的 ,有利于肺泡和 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5.下列哪项不是呼吸系统的结构组成 ( )
A.口腔 B.咽 C.喉 D.肺
6.人吞咽时,能防止食物进入气管的结构是 。 ( )
A.喉结 B.会厌软骨 C.甲状软骨 D.气管软骨
7.下列不是粘液的作用的是 ( )
A.吸附尘粒 B.温暖空气 C.湿润空气 D.气体交换
8.下列哪个结构既是空气又是食物的通道 ( )
A.喉 B.咽 C.气管 D.支气管
9.判断题。
(1)肺泡壁很薄,仅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一特点有利于肺泡和周围毛细血 管中的血液进行气体交换。( )
(2)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减少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 ( )
(3)呼吸系统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等组成。 ( )
(4)呼吸道仅仅起到保证气体通畅的功能。 ( )
(5)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因此要保持环境中空气的新鲜、清洁 ( )
(能力提高)
10.识图作答题。
填写呼吸系统各器官的名称,并填空。
11.分析说明题。
(1)请你说说痰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不能随地吐痰
(2)吃饭时,大声说笑很容易会呛着,这是为什么呢
答案:
1.呼吸道 肺 鼻 咽 喉 气管 支气管 黏液 毛细血管
2.肺 胸腔 1 肺泡
3.温暖 湿润 清洁
4.一 上皮 毛细血管网 血液
5.A 6.B 7.D 8.B
9.(1)√ (2)√ (3)X (4)X (5)√
10.鼻 咽 喉 气管 支气管 肺
11.(1)气管的纤毛向咽喉方向不停地摆动,把外来的尘粒,细菌等黏液一起 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这就是痰。 正因为痰中含有病菌等有害物质,故不能随地吐痰。
(2)人们吃进去的食物和吸人的空气都要通过咽,然后,空气通过喉进气管,而食物进入食道,呼吸时,会厌软骨像抬起的盖子,使空气畅通无阻; 吞咽时,又像盖子一样盖住喉口,以免食物进入气管。有的人边吃边说笑,吞咽时,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下,食物进入气管,就会引起剧烈咳嗽。
第一节一 呼吸道和肺的功能 习题精选(二)
一、选择题
1.在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中,气体和食物的共同通道是(  )。
A.气管
B.口腔
C.咽
D.喉
2.下列对肺泡结构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肺泡由一层薄的上皮细胞构成
B.肺泡壁有平滑肌,故肺泡能扩张和收缩
C.肺泡外面包绕着毛细血管
D.肺泡数目极多
3.一般地说,鼻涕和痰的主要成分是(  )。
A.唾液腺和气管的分泌物
B.肺泡的代谢废物和气管的分泌物
C.唾液腺和鼻腔黏膜的分泌物
D.呼吸道黏膜的分泌物和它粘住的灰尘及细菌
4.吞咽食物时,食物一般不会进入气管的原因是(  )。
A.喉上升,甲状软骨遮住喉的入口处
B.喉下降,会厌软骨遮住喉的入口处
C.喉上升,会厌软骨遮住喉的入口处
D.喉下降,甲状软骨遮住喉的入口处
5.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网的作用是(  )。
A.增加肺内进行气体交换的面积
B.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C.肺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
D.气体在血液内的运输
6.保证气管和支气管中气体畅通的结构是(  )。
A.甲状软骨
B.环状软骨
C.会厌软骨
D.“C”形软骨
7.吃饭时随意谈笑食物易误人气管,原因是(  )。
A.声门裂未来得及关闭
B.会厌软骨遮住了食道入口
C.悬雍垂未阻住鼻腔的内口
D.会厌软骨未遮住喉的入口
二、填空题
8.呼吸系统由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部分组成,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
9.空气经过鼻腔后,因为鼻.腔内有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所以能对吸人的气体温暖、湿润和清洁。
10.肺泡壁是由__________构成的,外面缠绕着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B
3.D
4.C
5.C
6.D
7.D
二、填空题
8.呼吸道 肺 吸入氧气 呼出二氧化碳
9.鼻毛 鼻黏膜 毛细血管
10.一层上皮细胞 毛细血管网弹性纤维
第一节二 肺通气是怎样实现的 习题精选(一)
1.肺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叫做 。胸廓有节律地扩大或缩小,叫 。它包括 运动和 运动两个过程。
2.呼吸运动是由 引起的,呼吸运动的结果实现了肺通气。
3.人体内的主要呼吸肌是 ( )
A.胸大肌
B.腹部肌肉
C.肋骨之间的肌肉和隔肌
D.背部肌肉
4.呼吸运动是 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 ( )
A.肺 B.胸腔 C.肺泡 D.胸廓
5.下列关于平静呼吸的过程叙述正确的是 ( )
A.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大气压→气体人肺
B.胸廓回缩→肺缩小→肺内气压<大气压→气体出肺
C.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大气压→气体人肺
D.胸廓回缩→肺缩小→肺内气压>大气压→气体人肺
6.下图是人呼吸运动时,胸廓变化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①图 是膈肌收缩状态。
②图 是肋间外肌舒张状态。
③图 中的肺内气压大于大气压。
④呼吸运动是由 舒缩引起的,而呼吸运动的结果实现了 。
答案:
1.肺通气 呼吸运动 吸气 呼气
2.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
3.C
4.D
5.C
6.①一 ②二 ③二 ④呼吸肌 肺通气
第一节二 肺通气是怎样实现的 习题精选(二)
一、选择题
1.下列结构中能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进行呼吸运动的是(  )。
A.胸腔
B.肺泡
C.胸廓
D.肺
2.在平静呼吸吸气时,胸廓容积扩大是由于(  )。
A.肋间内肌收缩,膈肌舒张
B.肋间内肌收缩,膈肌收缩
C.肋间外肌收缩,膈肌收缩
D.肋间外肌收缩,膈肌舒张
3.肺活量是反映在一次呼吸中肺(  )。
A.最大通气能力
B.容纳气体的最大量
C.通气能力
D.能更换肺内全部气体
4.某人测定肺活量时,三次的数据分别是2500mL、2000mL、2800mL,则此人的肺活量是(  )。
A.2800mL
B.2000 mL
C.2500 mL
D.2433mL
5.运动员的肺活量比一般人大得多,主要是由于(  )。
A.参加呼吸的肺泡数量增多
B.呼吸频率加快
C.肺比一般人的肺大
D.参加呼吸运动的肌肉数目增多
6.长跑运动员参加比赛时,会出现的呼吸现象是(  )。
A.呼吸深度不增加,呼吸频率增加
B.呼吸深度增加,呼吸频率不变
C.呼吸深度和呼吸频率都增加
D.呼吸深度和呼吸频率都不变
二、填空题
7.__________与__________进行_____________的过程叫做肺的通气。
8.呼吸运动包括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个过程。
三、简答题
9.将两只手分别按在胸骨和肋骨处,先尽力扩大胸廓,接着缩小胸廓,反复做几次,体会胸廓扩大时,胸骨、肋骨的移动方向,此时是吸气还是呼气 体会胸廓缩小时,胸骨、肋骨的移动方向,此时是吸气还是呼气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C
3.A
4.A
5.A
6.C
二、填空题
7.肺 外界环境之间 气体交换
8.吸气 呼气
三、解答题
9.略
第一节三 人体的气体交换 习题精选(一)
1.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 里的气体交换和 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 作用实现的。
2.肺泡里的气体交换是指 与 之间的气体交换。
3.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是指 与 之间的气体交换。
4.人体的呼吸包括四个连续的过程: 和外界环境间的气体交换、肺泡和 间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血液和 间的气体交换。通过这四个过程,人体内的细胞就可以获得 和排出 。
5.当吸气后,肺内的许许多多肺泡鼓了起来,空气中的 透过 壁和 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 也透过 壁和 壁进入肺泡,随着呼气的过程排出体外。
6.用干净的玻璃管向澄清的石灰水内吹气,则石灰水变 ,这证明
7.在肺泡内进行气体交换后,血液成分发生了变化, 血变成 血,组织内气体交换后,则 血变成 血。
8.肺泡中的气体进人肺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中,至少要通过的细胞层数是 ( )
A.2 B.3 C.4 D.5
9.氧结合血红蛋白的形成场所在 ( )
A.红骨髓
B.肺部毛细血管内·
C.脾毛细管内
D.组织细胞
10.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比氧气大 多倍。 ( )
A.200 B.100 C.300 D.400
11.煤气中毒是下列的哪项生理过程发生障碍而造成的 ( )
A.肺通气
B.鼠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C.气体在血液中运输
D.组织内的气体交换
12.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人进行呼吸时,呼出的气体中没有氧气。 ( )
(2)人体内的气体交换仅仅发生在肺内。 ( )
(3)长期生活在乎原地区的人,进入高海拔地区后,会有高原反应,这一现象是由于体内缺氧所致。 ( )
13.分析说明题。
(1)填表并回答问题。
气体成分 吸入的气体 呼出的气体(%)
氮气 78 78
氧气
二氧化碳
水 0.07 1.1
其他 0.9 0.9
①将以下数据分别填人上表内。
A.21 B.16 C.0.03 D.4
②吸人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差别 为什么有这样的差别
(2)阐述一次呼吸运动的完整过程。
(3)下表肺泡,血液和组织液气体的分压(千帕)比较表,据表回答:
肺泡气 静脉血 动脉血 组织
氧气 13.6 5.3 13.33 4
二氧化碳 5.33 6.13 5.46 6.67
①从表中可以看出,动脉血的氧分压高于静脉血的氧分压,这种结果是怎样形成的
②肺泡、静脉血、动脉血,组织四处氧气浓度的关系是 ( )
A.肺泡>静脉血>动脉血>组织
B.肺泡>动脉血>静脉血>组织
C.肺泡>动脉血>组织>静脉血
D.肺泡>组织>动脉血>静脉血
③从表中可知,组织细胞中氧气分压低于动脉血,而二氧化碳分压高于动脉血,这样在组织处氧气从 向 扩散,二氧化碳从 向 扩散,结果使 血变成 血。
答案:
1.肺泡 组织 扩散
2.肺泡 血液
3.组织细胞 血液
4.肺泡 血液 组织细胞 氧 二氧化碳
5.氧 肺泡 毛细血管 二氧化碳 毛细血管 肺泡
6.浑浊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7.静脉 动脉 动脉 静脉
8.A 9.B 10.A 11.D
12.(1)× (2)× (4)√
13.(1)①氧气:A B 二氧化碳:C D ②呼出的气体与吸人的气体相比,二氧化碳含量明显增多,氧气含量明显减少,水气含量也一定增多,这样的变化主要是由于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果,空气中的氧气进入血液,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被排出体外。
(2)略
(3)①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②B ③血液 组织细胞 组织细胞 血液 动脉 静脉
第一节三 人体的气体交换 习题精选(二)
一、选择题
1.人进行呼吸时,呼出的气体是(  )。
A.不含氧气的混合气体
B.氧气减少、;氧化碳增多的混合气体
C.全是二氧化碳气体
D.氮气减少、;氧化碳增多的混合气体
2.气体交换的原理是(  )。
A.扩散作用
B.渗透作用
C.主动运输
D.离子交换
3.氧气在血液里的运输是通过( ).
A.呼吸运动
B.氧合血红蛋白
C.气体扩散
D.游离态的氧气
4.我们用澄清的石灰水可以验证的气体是(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缺氧的空气
D.氮气
5.肺泡内的气体与血液内的气体不断交换的原因是(  )。
A.肺泡有良好的弹性回缩
B.肺泡内氧的浓度比血液中二氧化碳的浓度高
C.肺泡内氧的浓度比血液中氧的浓度高,肺泡内二氧化碳的浓度比血液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低
D.肺泡内的气体浓度高、压力大
6.在肺泡内进行气体交换和在组织内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果分别是(  )。
①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②仍是静脉血 ③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④仍是动脉血
A.①和②
B.①和③
C.②和④
D.③和④
7.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产生于(  )。
A.肺
B.血液
C.细胞
D.鼻腔
8.当动脉血运行至全身毛细血管时,血红蛋白与氧迅速分离的原因是(  )。
A.组织细胞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比动脉血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低
B.组织细胞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比动脉血中氧的浓度高
C.组织细胞中氧的浓度比动脉血的低
D.组织细胞中氧的浓度比动脉血的高
9.煤气中毒的原因是(  )。
A.一氧化碳和血浆蛋白结合力强,容易分离
B.一氧化碳和血浆蛋白结合力弱,容易分离
C.一氧化碳和血红蛋白结合力强,不易分离
D.一氧化碳和血红蛋白结合力弱,不易分离
二、填空题.
10.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__________的气体交换和_________的气体交换两个过程。
11.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是指________与__________之间的气体交换,_____产生的二氧化碳扩散到__________中,___________中的氧扩散到 ______________中。
三、探究与应用题
12.简述人体细胞内呼吸的实质。
13.右图是人体气体交换过程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①表示___________,是通过_____________完成的;②表示___________;③表示___________;④表示________。这四个过程是_________(填“连续”或“间断”)的,把氧气转化成二氧化碳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
(2)A处表示__________,A与肺泡进行的气体交换是:___________。A内的__________扩散人肺泡,肺泡内的___________扩散人A,结果_____________血变成___________血。
(3)B处表示________,此处___________扩散人组织细胞,______________扩散人B。
(4)由M到N处,血液成分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血变成_______________血。
(5)由此可知,完成呼吸的全过程除了要有呼吸系统,还需要______________的参与,这也说明人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有时候人进入贮存蔬菜的菜窖会发生晕厥,如果没有被及时发现可能会造成死亡,这是为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A
3.B
4.B
5.C
6.B
7.C
8.C
9.C
二、填空题
10.肺泡内 组织里
11.组织细胞 血液 组织细胞 血液 血液 组织细胞
三、探究与应用题
12.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13.(1)肺通气 呼吸运动 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连续 组织细胞 (2)肺部毛细血管 二氧化碳 氧气 静脉 动脉 (3)组织毛细血管 氧气 二氧化碳 (4)动脉静脉 (5)循环系统 一个统一的整体
14.贮存的蔬菜进行呼吸作用,消耗菜窖内的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如果菜窖内二氧化碳含量高,人进入的时候会发生晕厥,如果没有被及时发现就会造成因缺氧而死亡。
第一节四 吸烟的危害 习题精选(一)
1.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 确定为“世界无烟日”。 ( )
A.3月12日 B.5月1日 C.3月15 日 D.5月31 日
2.不是香烟的烟雾中含有的有害物质是 ( )
A.焦油 B.尼古丁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碳
3.“吸烟只危害吸烟者自身的健康。”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答案:
1.D
2.D
3.吸烟不仅会影响自身的身体健康,而且会影响到被动吸烟者的健康。
第一节四 吸烟的危害 习题精选(二)
一、选择题
1.香烟烟雾中的有害物质有(  )。
A.1000种
B.500多种
C.3000多种
D.3200多种
2.关于吸烟危害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烟雾会抑制气管和支气管内表面的黏膜上纤毛的运动,使痰液不能及时排出,降低了呼吸道的净化作用
②吸烟者易患慢性支气管炎、肺癌等疾病
③青少年吸烟,呼吸道黏膜易受损伤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烟雾中容易被人体吸收的有毒物质是(  )。
A.尼古丁
B.一氧化碳
C.氰化氢
D.以上三项都是
4.引起烟瘾的主要物质是(  )。
A.大麻
B.氰化氢
C.一氧化碳
D.尼古丁
5.比血红蛋白与氧结合能力大200多倍的是(  )。
A.焦油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一氧化氮
6.在粉尘比较多的场所工作的人容易患的职业病是(  )。
A.肺炎
B.哮喘
C.尘肺
D.气管炎
二、填空题.
7.吸毒可以使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常因支付吸毒所需的巨资而诱发_________等犯罪活动,所以必须严禁。
8.女性吸烟可导致激素分泌紊乱,大大增加孕妇流产的危险,并抑制__________的发育。
三、探究与应用题
9.设计实验探究香烟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成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的假设与结论是否相符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A
3.D
4.D
5.B
6.C
二、填空题
7.精神颓废 意志消沉 诈骗、盗窃
8.胎儿
三、探究与应用题
9.略
第二节一 肾脏是主要的排泄器官 习题精选(一)
1.泌尿系统主要由 、 、 和 等器官组成。其中 是形成尿液的器官。
2.人体内共有 个肾,每个肾包括约 个结构和功能单位,叫做 。
3.人体的肾位于腹腔的 ,脊柱的 ,肾的背面和腹面有保护。
4.从肾脏的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