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邵阳市高三第一次联考试题卷
语文
注意事项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已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芥选择题时,选出毎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燊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净后,再选涂共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
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武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十一并交回。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木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技术时代的文化问题
技术一方面提高了生产力,丰富了人的日常生活,但另一方面也导致了技术与人文生
活之间的日益分裂。我们知道在古代社会,科学与人文尚未明显分化,因而是能够融洽共
存的,譬如中国古代的周王官学就叨确要求学生掌握六种基本才能即“六艺”—礼、乐、
御、射、书、。这其中的“御¨“射”就是一种技术要求。古时候人被要求“全面发展”,既
要懂礼,又要懂乐,还要懂得射箭、赶牟、书法、数学等知识。古希腊,数学、几何学是
被归为人文学科领域的。由此可见自然科学与人文原本是整个人类的知识之树统一的整体。
这个大树上既冇科学,又有技术以及人文。要从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实际需要去开发人的潜
质,塑造人格。这就为古代人的“全面发展英定了物质前提,毎个人能够学习到各种技能,
以适应冇机的社会生活。唯如此,古布腊才涌现出亚里士多德这样的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
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社会分工不断细化。一方面,分工提
高了生产力,生产出了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产品,体现着社会的发展程度;但另一方面,
分工却又将人束缚在菜个因定的职位上,无暇顾及其他,久而久之导致了人的片面性发展
而且,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开始了越来越分裂的态势,自然科学越来越专业化,技术理性
主宰着自然科学的发展,人文关怀让位于商业利润以及人的各种欲望追求,
当工业技术文明处在上升的时期,人类欢呼雀跃,憧憬着理性与技术能让人类渐入佳
境,过上美好生活,但冷静思考我们会看到,人类性在今天也的确产生了诸多的社会问题
有人曾统计,20世纪死于交通事故的人数远高于20世纪死于战争的人数。科学技术这把
双刃剑并不是包治社会百病的良药,不能包打天下·因为它只能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有限问
人是一种二重性存在,我们每个人既有肉体,也有心灵.人既需要人文,也需要技术
科学。技术和人文对应于不同的需求层次。自然科学从总体来讲,就是满足人的肉体和生
理需要的学问;而人文学科是满足人们精神和心理需要的学科,其表达的是人的方向性、
目的性关怀,是对人生意义与价值的追求。
我们发展科学技术就是为了让人们更好地生活,但是它不能解决人的心理精神问
题。
爱因斯坦就曾强调了人文和科学之间的相辅相成性,认为“科学没有宗教就像瞎子,宗教没
有科学就像瘸子”。其实宗教的力量就是人文的力量,这也就表明科学一定要有方向,科学
发展的方向性和目的性是通过人文来确定和实现的.强调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一个人为
的划分,而不是世界的真实图景,所以哲学家海德格尔主张要回归人的“生活世界”,找回
人与世界的原初关联性,因为生活世界是人文和科学相互统一的世界
(摘自邹广文《技术时代的人文关怀》)
语文试题卷第1页共8页
2020届邵阳市高三第一次联考?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3 分)C。(A 原语是“科学与人语尚未明显分化”。B 强加因果。D 原语是“科学发展
的方向性和目的性是通过人语来确定和实现的”。)
2.(3 分)C。(没有对比论证)
3.(3 分)B。(过于绝对)
4.(3 分)D。(A 应该是“互联网底层多种技术的集合体”,B 应该是“代表性成果之一”,C
2020 年是预测数据。)
5.(3 分)C。(A 强加因果。B“奋起直追,后来居上”于语无据,D 原语不是并列关系。)
6.(6 分)①发布区块链标准,细化发展路径,明确发力点、攻坚领域、对标方向。
②推动某些领域率先试水,展现其技术优势,形成示范效应。
③通过政策扶持与鼓励,促进企业级区块链研究与应用。
(评分标准:答对一点得 2 分)
7.(3 分)D(还有比喻修辞)
8.(6 分)①动作描写。如描写翱翔天际的鹤,用了一连串的动词,凸显了鹤的自由之态
和蓬勃朝气。②对比。将想象中的鹤与鸡群中的鹤,以及独处的鹤与回到鸡群
中的鹤进行对比,以突出不同状态中的鹤截然不同的形象。③侧面烘托。如第
七段中,以“他”的愤怒与系列动作,侧面表现了那只与鸡群长久生活的鹤已经
失去鹤的本色,完全沦落如鸡。(评分标准:每点 2 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
酌情给分)
9.(6 分)不是。①作者在语中描写了两种不同类型的鹤:一种完全体现了鹤的本真特色,
自由自在,展翅翱翔;一种因为从小与鸡群相处,受制于鸡群的威力,完全沦落
如鸡,不能飞翔,失去本性。②作者写鹤是为了写“他”的理想与追求。现实中的
“他”是个作家,四处躲避追稿的人,生活也有太多的束缚与无奈,“他”对理想中
的鹤与如鸡的鹤的不同态度,表明“他”对自由本真生活的向往,对束缚人的外力
的无比抗拒。③语中的“他”可以说是包括作者在内的一切人的代表,他的人生理
想与追求,应该代表着一切人对自由的符合本性的有尊严的生活的态度。(评分
标准:每点 2 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10.(3 分)C。
11.(3 分)D。(“晦”是农历每月最后一天,不一定是三十日)
12.(3 分)D。(朱胜非只陈述了张浚的实绩,没有提及吕颐浩的实绩)
13.(10 分,每小题 5 分)
(1)仁义,是天下的大权柄,持有它,那么外夷归附而华夏尊贵。
(评分标准:判断句 1 分,柄,1 分,诸夏,1 分,句意 2 分。)
(2)按照旧例,任命宰相要晋升三个官职,朱胜非却破格晋升了五个官职,他如此被器重。
(评分标准:故事,1 分,特迁,1 分,被动句 1 分,句意 2 分。)
14.(3 分)B。(主要考查学生理解典故的作用,诗中用典,或借古讽今,或借古抒怀。此
处作者运用新亭对泣的典故,借古抒怀,表达自己对国土沦丧的忧伤。)
? 语语参考答案 第 1页
15.(6 分)①直抒胸臆。下阕前三句,作者直言古来幽并之地多出武勇豪侠之士,我等却
鬓发斑白而一事无成,既满怀自信,又无比悲愤。②用典。 “一掬钓鱼坛上泪”
一句借东汉隐士严子陵的事迹,表达自己既然用世无望,便只好独善其身,隐
居屏迹的愤激之情。③以景结情。“风浩浩,雨冥冥”营造出风雨如磐、天地迷
冥的悲凉氛围,烘托了词人隐逸的万不得已和忧愤悲伤。(每点 2 分,共 6 分)
15.(6 分)(1)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光天 (2)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3)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评分标准:每句 1 分,多字,错字,少字都不得分。)
17.(3 分)A。
18.(3 分)A。
19.(3 分)D。
20.(6 分,每句 2 分)
①只能暂时抓住人的眼球而已 ②却鲜少人接触 ③却会让人从不可知的未来中。
21.(5 分)
(1)(2 分)珠澳青年学子共庆澳门回归 20 周年。(其他答案酌情给分)
(2)(3 分)用国耻作梗追星引起公愤。(其他答案酌情给分)
22.(60 分)参看 2019 年高考评分标准。其中:
(1)不符合格式,在最后得分里扣 2 分。
发言稿基本格式如下:
①标题,如“在升旗仪式上的发言稿”或“在升旗仪式上的讲话(发言)”。②称呼,如“亲
爱的同学们”。③问候,如“大家好”或“大家上午好”等。④正语。⑤祝福语,如“我的
发言结束,祝大家工作顺利”等。⑥致谢,如“谢谢大家”。⑦名字和日期。
(2)必须选 2-3 个热词,要找到它们之间的有机联系。
附译语:
朱胜非字藏一,蔡州人。崇宁二年,考中进士。靖康元年,任东道副总管,代理应天
府。金人攻城时,胜非逃走。恰逢韩世忠部将杨进打败金兵,胜非又重新处理政事。过了
一年,到济州对康王说,南京是艺祖中兴王业之地,请求到南京以图大计。康王在南京即
皇帝位。
建炎改元时,胜非试任中书舍人兼代理直学士院。当时正草创大业,胜非上疏说:“仁
义是天下的大权柄,持有它,那么外夷归服而华夏尊贵;如果失掉它,就免不了四夷相继
侵犯的忧患。国家与契丹结盟,有一百多年,一旦趁其乱弱,远交金人为夹攻之计,这是
中国失去权柄,而外侮招来的原因。陛下即位,应当统一申明正始之道,选择其中合于仁
义的予以施行,不合于仁义的予以放弃,就可以抵御四夷,继承恢复大业。”皇上赞许他。
总制使钱盖升职,胜非认为钱盖任陕西制置使时丧师误国,封还升迁书,钱盖于是被罢免。
谏官卫肤敏因为指责元祐太后兄弟的儿子而被改职,胜非认为因为外戚的缘故逐去谏臣,
不是用来昭示天下的正道方法。
三年,皇上从镇江到南方,留下胜非经营镇江,不久,任命他为控扼使,后来授任宣
奉大夫、尚书右仆射兼御营使。按照旧例,任命宰相要晋升三个官职,胜非却破格晋升了
五个官职,他如此被器重。正好王渊签书枢密院事兼御营司都统制,内侍又办事专横,诸
? 语语参考答案 第 2页
? 语语参考答案 第 3页
将不高兴。于是苗傅、刘正彦与其同党王钧甫、王世修谋划,诬陷王渊勾结宦官谋反。刘
正彦亲手杀了王渊,分兵捕捉宦官,都杀掉了,拥兵到行宫门外。胜非急忙上楼,斥问他
擅自杀戮的理由。皇上亲自到御楼安抚,苗傅、刘正彦言语非常不恭敬,胜非于是跟着皇
太后出宫谕旨。苗傅等人请高宗避位,于是太后垂帘,高宗退居显忠寺,号称睿圣宫。苗
傅、刘正彦请求改年号及迁都到建康,胜非告诉太后,于是商议如果全不听他们的请求,
恐怕很快有变乱,于是改年号为明受。
四月初一,胜非率领百官到睿圣宫,亲自扶皇上上马还宫。皇上复位后,胜非说:“以
前遭遇变故,我应当殉义而死,偷生到现在,正是图谋今日之事而已。”于是请求罢相。皇
上问他谁可替代,胜非说:“吕颐浩、张浚。”皇上问谁最优。胜非说:“颐浩熟谙世事而鲁
莽暴躁,张浚办事完满而粗疏浅薄。”皇上说:“张浚太年轻。”胜非说:“我以前被召回时,
军队钱粮都交给张浚,这件事实际上是张浚主持的。”
五年,响应诏书上书进攻和防守的四个办法,被起用为湖州知州,托病辞官还家。胜
非与秦桧有过节,秦桧执政掌权,胜非闲居八年,去世,谥号为“忠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