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二
“4件套+1”模板--教学设计】
生物
学科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生物生存的家园
授课时间
教师姓名
史钟
学生年级
7
课
时
1
课程标准描述
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确立保护生物圈的意识
考试大纲描述
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调查、收集生物圈的相关资料,模拟召开“国际保护生物圈”研讨会,结合本地实际讨论如何保护生物圈。
教材内容分析
(概述本节课的价值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认识生物圈”主要讲述生物圈的概念和范围;“分析生物圈II号”实验,启示人们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唯一家园。“生物圈是生物的家园”主要通过图片展示分析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了哪些基本条件。
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基础准备及学习起点,学习者特征分析等)
进行“分析生物圈II号”和“生物圈是生物的家园”两部分的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广泛查阅相关资料,汇集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搜集资料、分析资料的能力。
学习目标
1、说出“生物圈II号”实验失败的原因
2、了解生物圈是生物生存的唯一家园,概述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
重点
说出生物圈II号实验失败的原因
通过资料分析感受生物圈是生物生存的唯一家园,从而使学生确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难点
1、理解生物圈的唯一性
评价任务
对应学习目标,针对性的学习任务(可选项)
导学过程
师生活动
问题预设
导
上一节我们认识了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你知道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什么?
思
生物圈的范围是怎样的?
每个组成的圈层中生活着哪些生物?
科学家们为什么要提前撤出生物圈II号?
4、生物圈II号为什么会失败?
5、生物圈II号实验的失败给了你什么启迪?
议
生物圈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哪些条件?
2、生物圈遭受了哪些破坏?是什么原因使生物圈遭受这些破坏的?
3、如何制作生态瓶?
4、需要向瓶内放入哪些生物和非生物?
5、如果不放水草行吗?
6、要保证瓶中有足够的氧,生态瓶应放在什么地方?
展
学生观察思考后交流,以组为单位,小组代表
评
对学生的交流进行点评总结
检
当堂设计
堂测设计
1、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
A.森林生态系统
B.海洋生态系统
C.沙漠生态系统
D.生物圈
2、历史上黄河曾是一条河水清澈、水质优良的河,但如今浊流滚滚,原因是
(
)
A.由于地震,地质结构变化
B.暴雨导致河水泛滥
C.严重干裂,土地龟烈
D.植被破坏,水土流失
3、生物活动能够达到生物圈各个圈层的生物主要是
(
)
A、鸟类 B、鱼类
C、人类
D、细菌类
4、在
“神舟五号”中,杨利伟必须携带哪些维持生命所需的物质
(
)
A、空气、阳光
B、食物、电脑
C、空气、食物、水
D、饮料、电脑
5、生物圈Ⅱ号实验的失败给你什么启示?
(
)
A、说明人类的科学还不够发达
B
、科学实验总会有失败的
C、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同生活的唯一家园
D、人类可以离开生物圈
板书设计
生物生存的家园——生物圈
1、分析生物圈II号
2、生物圈时生物唯一的家园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由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分析生物圈II号的资料,学生明白了生物圈是生物唯一的家园,是不可替代的,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通过人类破坏环境的图片展示以及学生搜集的资料,让学生感受到有些人对环境触目惊心的破坏,决心要如何保护环境,情感教育到位。
检查结果及修改意见:合格[
]
不合格[
]
组长(签字):
检查日期: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