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免费资料)高考生物三轮回归课本纠错练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1)

文档属性

名称 (特别免费资料)高考生物三轮回归课本纠错练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09-04-14 21:3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回归课本纠错练习十七(动物生命活动调节1)
一.选择题
1.如果支配左腿的传入神经受损,传出神经和中枢完整,则该左腿将会:
A.能运动,针刺有感觉 B.不能运动,针刺有感觉
C.能运动,针刺无感觉 D.不能运动,针刺无感觉
2.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纤维内部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反
B.突触小体将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C.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方向与突触小泡移动的方向相同
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只能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3.下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现于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能测到电流的位置是:
A.a处和b处
B.a、处和c处
C.b、c、d处和e处
D.a、b、c、d处和e处
4.微电流计连接的两个电极分别放在神经纤维膜的表面,并在图示位置给予一个足够强度的刺激。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若微电流计偏转1次,说明冲动在神经纤维上是单向传递的
②若微电流计偏转1次,说明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递的
③若微电流计偏转2次,说明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是单向传递的
④若微电流计偏转2次,说明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递的
⑤刺激后神经纤维膜内为正电位
⑥刺激后神经纤维膜内为负电位
A.①③⑤ B.①④⑤ C.②④⑤ D.②④⑥
5.图7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a、d分别表示两个神经元的局部。下列与此相关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图中①②③合称为突触小体,是神经元树突的末端
B.兴奋由b传至c的过程中,①处膜外电流方向是b→c
C.③内的递质只能经④释放再作用于⑥
D.经④释放的递质必然引起神经元d的兴奋
6.下列关于突触和兴奋传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时发生的
B.兴奋通过突触时由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C.突触后膜能够接受递质的作用与其膜上的糖蛋白有关
D.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
7.下列有关突触和兴奋传导的表述正确的是
A.突触小体能够实现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转变
B.兴奋在突触上只能从突触前膜向突触后膜作单向传递
C.一个突触小体只能释放一种神经递质D.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步的
8.下列关于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如果支配某一肢体的传出神经受损,其它结构正常,那么该肢体对针刺没有感觉但能运动
B.支配上肢运动的中央前回皮层代表区范围大于支配下肢运动的中央前回皮层代表区范围
C.下丘脑不仅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也是神经中枢,又受大脑皮层的控制
D.动物的各项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同时也受体液调节
9.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A.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
B.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和在神经纤维上传导都是单向的
C.兴奋在一个神经元上只能由轴突传到细胞体或树突
D.感受器不仅分布在体表部位,在体内各器官中也分布着大量感受器
10.科学家在研究甲状腺代偿性肿大时发现,将狗甲状腺的大部分去除,残留部分不久就会肥大并恢复到原来大小,其原因是:
①脑下垂体 ②大脑皮层 ③甲状腺肥大 ④甲状旁腺
⑤促甲状腺激素 ⑥甲状腺激素减少
A.②→①→⑤→③ B.⑥→①→⑤→③
C.⑥→②→①→③ D.②→①→④→③
二.简答题
1.科研人员分别给三只大白鼠注射了I、II、III三种激素后,观察到的相应反应是:I-可引起低血糖,甚至昏迷;II-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并使软骨生长明显;III-使呼吸、心率加快,并使体内产热量增加。据此判断激素I、II、III的化学名称依次是:
A.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 B.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
C.胰岛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 D.生长激素、胰岛素、甲状腺激素
14.(06模拟:金太阳三联)(6分)2000年诺贝尔医学奖授予了瑞典科学家阿尔维德·卡尔松、美国科学家保尔·格林加德和埃里克·坎德尔3位科学家,以奖励他们对神经系统"信号传导"的研究成果。这项成果对于了解大脑的正常功能以及神经和精神疾病的发生具有关键性的意义。两个神经细胞之间有一个宽约200-500nm的缝隙,并且这两个神经细胞通过"突触"连结。右图表示一种脊椎动物普遍具有的化学突触及信号传导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突触间隙的存在使神经信号的传递只在某些化学物质(如乙酰胆碱)参与下完成,神经递质由A细胞合成,经过______________(细胞器)包装、加工形成突触小泡,后者
再与_____________融合,使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
(2)神经递质从合成到进入突触间隙的全过程中不断消牦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所以在突触小体含较多的_________________(细胞器)。
(3)突触后膜上"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引起B细胞兴奋,而在突触前膜上没有"受体",导致信号传导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4)兴奋通过突触由前一个神经元传导到后一个神经元的过程中,信号的变化情况是 。
1C
2C
3C
4B
5C
6A
7B
8A
9D
10B
11C
【答案】(1)高尔基体;突触前膜 (2)ATP;线粒体 (3)单向传导 (4)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www.
高考资源网
www.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