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错考点巩固防范二 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构成
易错点一:化学用语
/
[2019·湘潭]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单质的是( )
A.N B.O
C.H D.Fe
【错误答案】A、B、C
【易错剖析】从宏观看,元素符号可表示一种元素,从微观看,元素符号又可表示一个原子;则N、O、H、Fe均可表示一种元素,也可表示一个原子;表示物质组成时,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由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来表示,氮气由氮分子(N2)构成,氧气由氧分子(O2)构成,氢气由氢分子(H2)构成,只用N、O、H不能表示物质,金属单质的化学式可用元素符号表示,即铁单质用Fe表示。
【易错防范】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元素符号表示该物质;由分子、离子构成的物质,元素符号不能表示该物质。理解元素符号的宏观意义、微观意义及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的元素符号的含义,是防错关键。
【正确答案】D
/
1.[2019·哈尔滨]丙烯是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C )
/
图1
A.丙烯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丙烯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
C.丙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丙烯分子中碳、氢元素的个数比为1∶2
2.[2019·随州]从H、C、N、O、Na、S、Zn七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用化学用语填空。
(1)厨房用的酸性调味品中的酸:__CH3COOH__。
(2)亚硝酸钠中氮元素的化合价:__NaO2__。
(3)2个铵根离子:__2NH__。
(4)有CO2生成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的反应:__CH4+2O2CO2+2H2O(或CO+ZnOCO2+Zn)__。
(5)有非金属单质生成的置换反应:__Zn+H2SO4===ZnSO4+H2↑__。
易错点二:元素与原子、分子、离子
/
[2019·长兴校级二模]科学老师在讲化学式时,以元素得失电子的观念来说明,他利用凹角与凸角的模型作为教具,如图所示。甲模型表示失去一个电子的钠离子和得到一个电子的氯离子的组合,乙模型表示失去两个电子的镁离子和得到一个电子的氯离子的组合,则丙模型最可能表示下列哪一种化学式( )
/
图2
A.CO2 B.NH3
C.Al2O3 D.CaCO3
【错误答案】D
【易错剖析】不理解凹角和凸角的模型作用致错,丙模型为两个凹角和三个凸角的微粒模型,两个凹角的微粒可表示失去六个电子带六个单位的正电荷,三个凸角的微粒可表示得到六个电子带六个单位的负电荷。
【易错防范】理解凸角凹角模型的本质,理解选项中各种物质的构成离子是正确求解的关键。
【正确答案】C
/
1.[2019·慈溪三模]N-亚硝基二甲胺,又称二甲基亚硝胺,是一种半挥发性有机化学品,气味与味道很弱,易溶于水、醇、醚等,是一种有毒物品,具有强肝脏毒性,对人类很可能有致癌性。主要用于火箭燃料、抗氧剂等制造。其结构如图,对其认识错误的是( B )
/
图3
A.该物质由四种元素组成
B.该物质元素质量分数最高的是C元素
C.该物质应该密封保存
D.该物质燃烧的产物中可能有CO、氮气、水等
2.[2019·杭州二模]植被丰富的公园中有丰富的负氧离子,空气中氧分子得到电子就能形成负氧离子(O)。已知O为8号元素,下列关于O与O2的说法,错误的是( D )
A.1个O比1个O2多2个电子
B.O2是一种单质
C.O与O2的化学性质不同
D.O与O2的质子数不同
3.[2019·衢州校级一模]水是一切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我们应该了解有关水的一些知识。
(1)有一种环保型消毒液发生器,其中发生的主要反应是氯化钠和水在通电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Cl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2NaCl+2H2O2NaOH+H2↑+Cl2↑__;从能量变化角度看,该反应将电能转化为__化学__能。
(2)极少部分水分子在特定条件下容易解离而得到H+和OH-,H+易与水分子形成水合氢离子(H3O+)。与水分子相比,下列对水合氢离子描述不合理的是__AD__(填字母)。
A.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B.微粒的构成发生了改变
C.微粒的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D.微粒的电子数发生了改变
易错点三:化学反应的模型
/
[2019·杭州富阳区二模]将宏观、微观及化学符号联系在一起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在一定条件下,A和B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和D,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
图4
(1)若D为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则该反应中生成的C和D的质量比为________。
(2)若D为氧化物,且A和B的分子个数比为5∶4,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答案】(1)9∶14
【易错剖析】不理解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不能分析得出D的模型,及生成物中C、D的微粒个数比是致错原因。若D是氮气,C是水,则生成的水和氮气的分子个数比是3∶1
【易错防范】根据微粒模型除了分析生成的物质外,必须使反应前后原子个数相等,即配平化学方程式才能判断生成物和各种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正确答案】 (1)27∶14 (2)5O2+4NH36H2O+4NO
/
1.[2019·湖州押题]为减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
/
图5
A.图中“/”表示的是单质
B.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
C.该反应中反应物参与反应的质量之比为3∶2
D.反应前后微粒的种类和数目均保持不变
2.[2019·金华婺城区调研]为实现二氧化碳的绿色利用,科学家用固碳酶作催化剂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转化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
图6
A.甲在反应①中体现出还原性
B.反应②不需要其他物质参与就能转化
C.丙是有机物,化学式为C2H4
D.固碳酶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发生变化
3.[2019·泰安]在新能源开发中,化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制出一种新型多功能复合催化剂,通过如图示意的Ⅰ、Ⅱ、Ⅲ
三个环节,将二氧化碳成功转化为汽油(图中c、d是最终制得的汽油中所含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
/
图7
(1)在一定温度、一定压强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环节Ⅰ除生成CO外,还生成了一种化合物,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H2+CO2CO+H2O__。
(2)观察图中c和d两种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发现c和d的分子组成完全相同,但其分子结构不同,化学上将其称为同分异构体。你认为c和d的化学性质是否完全相同?__否__(选填“是”或“否”)。
易错点四:溶液的宏观组成与微观分析
/
[2019·嘉善一模]已知20℃时,NaCl和NaNO3的溶解度分别为36g和88g。下列关于①~⑤所得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
/
图8
序号
①
②
③
④
⑤
固体种类
NaCl
NaCl
NaNO3
NaNO3
NaNO3
固体的质量(g)
30
60
30
60
90
水的质量(g)
100
100
100
100
100
A.溶质质量:①<②
B.溶液质量:②<④
C.溶质质量分数:①=③
D.⑤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9∶10
【错误答案】C
【易错剖析】⑤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88g∶100g≠9∶10,没有分析是否能完全溶解固体致错。30g氯化钠能够完全溶解在100g水中,溶质质量是30g,60g氯化钠中有36g能溶解在100g水中,溶质质量是36g,则溶质质量:①<②。100g水中溶解36g氯化钠达到饱和,溶液质量是136g,60g硝酸钠能够完全溶解在100g水中,溶液质量是160g,则溶液质量:②<④。①和③溶质质量相等,溶液质量相等,因此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易错防范】分析溶液的组成中溶质、溶剂的质量,需分析能否完全溶解,只有被溶解的物质才属于溶质,没有溶解的物质不属于溶质。
【正确答案】D
/
1.[2019·杭州校级二模]如图,用恒温蒸发氯化钠溶液模拟海水晒盐的过程,已知图②中的溶液恰好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
图9
A.图①和图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相等
B.图②和图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在此过程中氯化钠的溶解度保持不变
D.在此过程中氯化钠溶液的密度保持不变
2.[2019·永康模拟]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不含结晶水),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升温到50℃时,现象如图乙,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
图10
(1)图甲中,A、B 烧杯内的溶液一定为饱和溶液的是__A__(选填“A”或“B”)。
(2)A、B、C、D四个烧杯中的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__A<B=C=D__。
3.如图所示,将一块塑料板放入5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塑料板漂浮于液面上。
/
图11
(1)若将溶液降温到20℃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溶液底部有晶体析出__;__塑料板露出水面的体积减少(或排开水的体积增大)__。
(2)若要看到塑料板上浮,可采用的方法有__升高温度,再加入硝酸钾__;__再加入食盐或其他溶质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