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错考点巩固防范三 气体的性质与制取 [学生用书P65]
易错点一:氧气的性质与应用
[2019·温州六校模拟]实验创新是中学生最为重要的科学素养,如图是某校师生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创新实验。(已知白磷在40℃时即燃烧,其燃烧现象与产物与红磷燃烧相同)
图1
【实验步骤】
①测量试管的容积。
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③装药品,将注射器活塞调整到合适位置,连接好仪器。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加热粗铜丝,观察现象。
④燃烧结束后,打开弹簧夹,观察注射器活塞的移动情况。
【反思交流】
(1)测量试管容积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试管的容积为60mL,加热前注射器活塞至少应调整到________以上(填整数)。
(3)该实验中利用铜丝加热会不会影响测量结果?你的看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答案】(3)会影响,因为铜丝加热消耗氧气
【易错剖析】认为铜丝加热消耗试管内氧气会影响白磷的燃烧所消耗的氧气致错,为了测量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需完全消耗试管内氧气,无论是白磷燃烧消耗还是铜加热消耗都没有影响。
【易错防范】测量空气中的氧气的含量,既要注意完全反应密闭容器内的氧气,又要注意不能产生新的气体。是否影响实验的测量结果,关键分析这两个方面。
【正确答案】(1)将试管注满水,用量筒量出这些水的体积 (2)12 (3)不会,因为铜丝加热消耗氧气,更有利于试管中的氧气完全反应,实验结果更准确
1.实验室需收集一瓶约含1/4空气的氧气。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B )
2.“魔棒点灯”趣味实验的操作为:取少量高锰酸钾晶体放在表面皿上,在高锰酸钾上滴加2~3滴浓硫酸,用玻璃棒蘸取后去接触酒精灯的灯芯,酒精灯立刻被点燃了。你认为酒精灯能被点燃的主要原因是( C )
A.“魔棒”具有神奇的功力,能够点燃酒精灯
B.高锰酸钾与浓硫酸的混合物能降低酒精的着火点,使酒精自发燃烧
C.它们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温度达到酒精的着火点
D.它们之间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氧气,酒精在氧气浓度大的环境中能自发燃烧
【解析】 燃烧的条件是①物质具有可燃性;②可燃物与氧气接触;③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3.[2019·杭州校级三模]小金同学分别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各收集一瓶氧气,然后进行铁丝燃烧的实验,发现燃烧现象不同,于是对铁丝燃烧与氧气浓度的关系进行了探究。
【进行实验】取5根相同的铁丝(直径0.6mm),卷成相同的螺旋状后,分别在氧气体积分数不同的集气瓶中进行实验,实验记录见表。
实验次数
氧气的体积分数%
实验现象
第一次
90%
燃烧剧烈,火星四射,燃烧时间长,实验成功
第二次
80%
燃烧现象与90%的相比没有明显差异,实验成功
第三次
70%
燃烧比80%的弱,燃烧时间比80%的短,实验成功
第四次
60%
燃烧比70%的弱,燃烧时间更短,实验成功
第五次
50%
铁丝没有燃烧
(1)铁丝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3Fe+2O2Fe3O4__。
(2)通过这组探究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_铁丝燃烧与氧气浓度有关,当氧气的体积分数大于或等于60%时,铁丝能燃烧,且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__。
(3)要研究铁丝的粗细对燃烧现象的影响,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__C__。
A.在同一瓶氧气中,先后进行不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
B.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
C.在两瓶相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进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
【反思与评价】对氧气纯度要求较高的实验应采取__排水法__收集氧气。
易错点二:二氧化碳的性质检验
[2019·杭州一模联考]小乐在验证“CO2能与NaOH溶液反应”时,进行了如下实验:
已知:①20℃、101kPa时,1体积H2O中最多可溶解1体积CO2,1体积酒精中最多可溶解0.3体积CO2;②20℃,在酒精中,NaOH易溶,Na2CO3微溶。
图2
(1)利用两套图甲装置进行实验,在第一套装置中注入3mL浓NaOH溶液;在第二套装置中注入等量的H2O,振荡试管;当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写现象),可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
(2)利用图乙装置进行实验,将3mL浓NaOH溶液注入试管后,观察到注射器自动向左移动,最终注射器中剩余5mL酒精;试管内出现白色沉淀物。出现白色沉淀物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NaOH反应的CO2至少是________mL(酒精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的总体积等于两者体积之和)。
【错误答案】(1)第一套装置内进入试管的热水多于第二套装置内进入试管的热水 (2)15
【易错剖析】忽略了甲装置中96℃热水的作用,错误地认为通过比较进入试管中热水多少来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在乙装置中忽略了二氧化碳溶解在酒精中的体积。
【易错防范】解题中需注意装置中每个设计的作用,以及对于所提供的信息(已知、查阅资料、装置图中的用品等)进行分析。
【正确答案】(1)第一套装置中水沸腾,而第二套装置中水不沸腾 (2)CO2与NaOH反应生成Na2CO3,Na2CO3在酒精中微溶而析出 10.5
1.[2019·杭州上城区一模]小金利用如图装置进行二氧化碳性质研究。注射器内装有足量稀盐酸,硬质玻璃管中有四个棉球,其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试液润湿的棉球,
图3
②、③为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下列关于实验过程及现象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D )
A.若把稀盐酸换成稀硫酸则反应速度太慢,可能会影响实验结论
B.若把大理石换成碳酸钠则反应速度太快,可能会影响实验结论
C.通过①②或③④现象的比较,均能得出二氧化碳溶于水呈酸性
D.通过①④或②③现象的比较,均能得出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
易错点三:气体制取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请用以下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图4
(1)写出标号为①的仪器的名称:________,若实验室制取CO2,应选用________(填字母)作为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用上述所给的仪器制取H2,则实验室制取H2的正确连接顺序为________接________(填字母),生活中如何用最简单的方法证明H2的密度比空气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答案】(2)A D(或F)
【易错剖析】氢气密度比空气小,用排空气法收集时应从短管进气,长管排空气,错误地理解为长管进气,短管排空气。
【易错防范】气体在集气装置中导管的进出需要考虑气体的密度,以及分析装置的作用。
【正确答案】 (1)酒精灯 A CaCO3+2HCl===CaCl2+H2O+CO2↑ (2)A C(或E) 将H2充入气球中,绑好后丢到空中,气球往上飘(合理即可)
1.[2019·杭州滨江区二模]FeCl3溶液能对过氧化氢的分解起催化作用。
图5
某小组拟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当其他条件相同时,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实验方案:倒扣的量筒内装满水,分别取相同体积、不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于锥形瓶中,注入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FeCl3溶液,有关数据如表所示:
物理量
实验序号
H2O2溶液的浓度
H2O2溶液的体积(mL)
2% FeCl3溶液的体积(mL)
反应的时间(min)
生成O2的体积
①
5%
20
3
1
待测V1
②
10%
20
3
x
待测V2
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D )
A.表中x是待测的物理量
B.如果俯视读数,会导致测量值偏大
C.该实验方案通过比较产生相同体积氧气所需的时间来比较反应速率
D.通过观察锥形瓶中冒气泡的速率和量筒内水面下降速率,可以粗略判断反应速率
2.查阅资料知道:硫化氢(H2S)是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有毒气体,能溶于水,其水溶液叫氢硫酸,具有挥发性。实验室常用硫化亚铁(黑色块状固体,不溶于水)与稀硫酸反应制取。
(1)写出用硫化亚铁与稀硫酸反应制取硫化氢的化学方程式:__FeS+H2SO4===FeSO4+H2S↑__。
(2)如图为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气体收集装置和尾气处理装置。根据上述信息分析并从图中选择实验室制取硫化氢气体的最佳装置组合是__AFI__(填字母)。
图6
【解析】 (2)制取硫化氢的原料是固体+液体,且不需要加热,所以选用A作为发生装置。硫化氢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相对分子质量较大,密度大于空气,需要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又因为硫化氢毒性较大,只能选用F来收集。硫化氢气体为酸性气体,所以要用氢氧化钠溶液来进行尾气处理。
易错点四:气体检验与净化
[2019·杭州富阳区校级二模]已知Mg能在CO2中燃烧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氧化物,现设计实验进行验证。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7中制备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中,能控制“反应随时发生与停止”的有________。
图7
(2)对CO2进行净化、干燥,并进行Mg在CO2中燃烧的探究实验。
图8
实验进行时,若要气体从左向右流动,则图8中装置的连接顺序为(填仪器接口的字母)________。
(3)实验开始时,在点燃酒精灯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先通入CO2,待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出现浑浊时,再点燃酒精灯,以上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中,镁粉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答案】(1)①②③④⑤ (2)bafecdhg
【易错剖析】(1)①通过铜丝上下移动,可以控制反应物的接触与分离,从而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②打开弹簧夹,从漏斗中加入稀盐酸,固体与液体接触,反应发生,关闭弹簧夹,气体不能排出,右侧上方压强增大,液面倒流,固体与液体不能接触,反应停止。③此装置不能控制固体与液体的接触与分离,不能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④打开弹簧夹,从长颈漏斗中加入稀盐酸,固体与液体接触,反应发生,关闭弹簧夹,气体不能排出,试管上方压强增大,液面倒流,固体与液体不能接触,反应停止。⑤打开弹簧夹,推动注射器活塞,固体与液体接触,反应发生,关闭弹簧夹,气体不能排出,容器上方压强增大,液面倒流到注射器中,固体与液体不能接触,反应停止。(2)实验室用稀盐酸和碳酸钙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稀盐酸有挥发性,制得的二氧化碳中含有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氯化氢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经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氯化氢,浓硫酸具有吸水性,经浓硫酸除去水蒸气,图示除杂装置应该由长导管进气,将气体通入溶液中,因此装置的连接顺序为:febacdhg。
【易错防范】对气体进行检验除杂过程中既要注意操作顺序对气体的检验吸收是否有干扰,又要注意避免产生新杂质气体。
【正确答案】(1)①②④⑤ (2)febacdhg (3)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对实验造成干扰 (4)2Mg+CO22MgO+C
1.[2019·绍兴模拟]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制取干燥的氧气,并测定H2O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装置气密性良好,图Ⅰ中的锥形瓶内盛有质量为m的H2O2溶液,燃烧匙内装有二氧化锰,燃烧匙可以上下移动,干燥管内装有足量碱石灰(CaO和NaOH的混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图9
A.将装置Ⅰ分别与装置Ⅱ、Ⅲ、Ⅳ、Ⅴ连接,均能达到实验目的
B.称量装置Ⅰ反应前及完全反应冷却后的质量,可计算出H2O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C.若用装置Ⅳ收集氧气,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置在b导管口处验满
D.若用装置Ⅴ测量生成氧气的体积,集气瓶上方原有的空气会使测量结果偏大
2.结合如图几种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图10
(1)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若选用A装置制取,收集气体时,集气瓶中导气管口应处的位置是__①__(选填“①”或“②”)。此装置不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若要随时控制反应发生或停止,应选用的装置是__B__(填字母)。
(2)若用图乙装置检验制取的二氧化碳气体中是否含有氯化氢和水蒸气,写出气体通过装置的接口顺序:__cdba(或dcba)__(用“a”“b”“c”“d”表示)。
【解析】 (1)B装置能使反应随时进行或停止,原理是:关闭止水夹时,试管中的气体增多,压强增大,把液体压入长颈漏斗,固体和液体分离,反应停止;打开止水夹时,气体导出,试管中的气体减少,压强减小,液体和固体接触,反应进行。(2)检验气体时,应先检验水蒸气后检验氯化氢气体,否则气体通过溶液会带出水蒸气,造成干扰,检验或除杂时,气体在通过洗气瓶的时候应“长进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