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第二学期生物期中考试反馈题
1.在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中,一般不可能发生的是
A. DNA的复制发生在细胞核,以两条链为模板
B.DNA的转录发生在细胞核,以一条链为模板
C.翻译主要发生在核糖体中,以mRNA为模板
D. 复制和转录的主要原料都是脱氧核苷酸
2.长期接触到X射线的人群,他(她)们的后代中遗传病的发病率明显提高,其主要原因是这一人群的生殖细胞很可能发生了
A.基因重组 B.基因分离 C.基因互换 D.基因突变图甲表示燕麦胚
3.下面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亲代的突变基因一定能传递给子代 B.子代获得突变基因一定能改变性状
C.突变基因一定有基因结构上的改变 D.突变基因一定由物理、化学或生物因素诱发
4.某蛋白质分子由一条含176个氨基酸的肽链构成。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参与合成该多肽的细胞器应该有4种
B.组成该多肽的氨基酸应该有20种
C.该多肽的模板mRNA上能被翻译的密码子最多可有64种
D.参与合成该多肽的tRNA最多可有61种
5.甲图是芽鞘在单侧光照下的生长情况,图乙表示胚芽鞘对不同浓度生长素的不同反应,则丙中表示a、b两点生长素浓度变化的曲线应分别是
A.①和② B.①和③
C.②和④ D.③和④
6.赤霉素与生长素都能促进植物茎的伸长,二者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图中X和Y依次表示赤霉素对生长素的合成、分解具有什么作用? B
A.抑制;促进 B.促进;抑制
C.拮抗;协同 D.协同;拮抗
7.某同学用油麦菜的幼苗进行了四项实验,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进行实验②③可证明植物生长具有向光性
B.进行实验③一段时间后,青菜发黄的原因是在无光条件下 叶绿素不能合成
C.实验④的生长结果只能证明根的生长具有向重力性
D.设置实验①的目的是作为实验②③④的对照
8.右图表示神经调节的的反射弧模式图,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A.结构③的存在使相邻两神经元之间的兴奋单向传递
B.神经冲动传到②处时细胞膜内外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
C.①处兴奋时膜外电流的方向与兴奋的传导方向相同
D.若刺激Ⅱ处,则在Ⅰ和Ⅲ处可以检测到电位变化
9.右图为某反射弧的部分模式图,虚线框中代表神经中枢,下列
叙述正确的是
A.a端与效应器相连接,b端与感受器相连
B.c处的液体是组织液,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影响兴奋的传递
C.刺激d点,在e处测到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方向的
D.把某药物放在c处,刺激e点,d处没电位变化,说明该药物对兴奋在10.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有阻断作用
下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现在箭头所指处施加强刺激,则
A.能在a、b、c处测到电位变化 B.只能在c、d、e处测到电位变化
C.刺激部位的电位情况是外正内负D.兴奋通过突触传递必须由电信号转化为化学信号
11.细胞信息传递是细胞间或细胞内通过高度精确和高效率地发送与接受信息,对环境作出综合反应的细胞行为机制。请根据下表列出的细胞信息传递的一些类型,请回答相关问题:
类型 产生信号分子的细胞或器官 信号分子 信号分子传递的途径 接受信号分子的受体蛋白在细胞上的位置 细胞反应
A ① 激素a ② 甲状腺细胞膜 ③
B 神经细胞 ④ 突触 唾液腺细胞膜 ⑤
(1)在A类型细胞通讯中,①代表 ,②代表 ,③代表 ,在寒冷环境中激素a分泌增加时,细胞反应③表现为 。
(2)在B类型细胞通讯中,④被叫做 。当唾液腺细胞完成细胞应答之后,要进行信号解除,终止细胞应答停止分泌唾液。已知某种神经毒素能够阻止④的分解,这种药物的作用 ( )
E.使⑤持续性兴奋并分泌唾液 F.使⑤持续性抑制不再分泌唾液
G.使神经细胞加速分泌④ H.使神经细胞不再分泌④
12.接种疫苗可以预防下列中的哪种疾病
A.系统性红斑狼疮 B.破伤风
C.过敏性鼻炎 D.苯丙酮尿症
13.汶川大地震后,灾区居民因饥饿、寒冷等原因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易受病原体感染。下图表示病原体侵入人体后机体发生的体液免疫过程。请回答:
(1)图中c是___________细胞,②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
(2)与e细胞功能相适应的膜性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
(4)预防接种后,当病原体侵入时,体液免疫的主要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数字表示),其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可迅速消灭病原体,有效预防某些疾病。
(5)图中b细胞成熟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病原体侵入细胞后,这类细胞增殖分化产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会与靶细胞接触,使之释放抗原。鄞州高级中学2008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5 DABAC; 6-10 CDCBC;11-15BBCBB;16-20CBDCA;
二:选择题(每一题2分,共40分)
21-25AAADD;26-30CDBAC; 31-35DDDDC;36-40 BBBDB;
三:简答题:(共40分)
41、(每空1分,共6分)
(1) ③神经中枢 (2) 内正外负;单; (3) ⑦ (4)蛋白质 (5)⑧
42、(每空1分,共8分)
(1)核糖体;tRNA;mRNA;61;(2)GCU (3)180(4)翻译:不能;
43、(每空2分,共12分)
(1)E (2)基因重组; 织物组织 ;(3)F和C; 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从而使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加倍
44、(共14分)
(1)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 (1分) 促甲状腺激素 (1分) — (1分) (负)反馈调节(1分)
(2)③量取两组等量的甲状腺激素制剂,一组进行水浴高温处理,然后冷却至与另一组温度相同;(2分)④在相同的适宜外界环境条件下,向A组小白鼠注射适量的甲状腺激素制剂,向B注射等量的经过高温水浴处理的甲状腺激素制剂;(2分)
实验结果的预测和结论:
①如果B组小白鼠的生理状况和A组一样,说明高温不影响甲状腺激素的活性;(2分)
②如果B组小白鼠精神萎靡、食欲不振,说明高温能降低甲状腺激素的活性;(2分)
③如果B组小白鼠的兴奋性比A组高,说明高温能提高甲状腺激素的活性。(2分)鄞州高级中学 高二 年级 生物 期中试卷
命题 李守玉 审题 应音 毛晓燕
一、选择题(1-20每题1分,21-40每题2分,共60分)
1.在寒冷的冬季,人体生理上出现的适应性变化是
① 体温下降 ② 机体耗氧量降低 ③ 皮肤血管收缩
④ 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性增强 ⑤ 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
A.①③④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③④⑤
2.育种是农作物提高产量、改善品质的有效措施。诱变育种与杂交育种相比所具有的优势
是
①能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 ②能形成新基因 ③能形成新基因型 ④一般对个体生
存有利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杂交育种所依据的主要遗传学原理是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人工诱发基因突变 D.染色体畸变
4.以下是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一些理解,其中错误的是
A.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适应性的变异 B.长期地理隔离可能形成新物种
C.变异是不定向的 D.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5.已知人眼的褐色(由A决定)对蓝色(由a决定)为显性。在一个10000人的人群中,
蓝眼的有3000人,褐眼的有7000人且其中显性纯合子有2000人。那么这一人群中,A和
a基因的基因频率分别为
A.0.7和0.3 B.0.50和0.50 C.0.45和0.55 D.0.55和0.45
6.下列对激素调控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激素调控反应速度迅速
B.人和高等动物的生理活动主要是通过激素调控来协调的
C.激素调控的启动较慢,持续时间较长
D.激素调控作用范围比较局限,反应时间短
7.正常情况下,人体进食后血液内
A.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B.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C.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 D.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
8.在绝大多数生物中,遗传信息传递的顺序是
①蛋白质 ②DNA ③mRNA ④tRNA
A.①→②→③ B.①→④→② C.②→③→① D.②→④→①
9.任何一种生物的DNA分子都具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这就是DNA分子的特异性。下
列能决定DNA分子特异性的是
A.A/T B.(A+T)/(G+C) C.(A+G)/(T+C) D.G/C
10.下列有关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突变是指基因结构中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
B.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可以发生重组
C.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形成是因为产生了染色体畸变
D.基因突变频率很低,是随机发生的、不定向的
11.用基因型为AaBb的植物个体的花粉离体培养成幼苗,再用秋水仙素处理,使之成为二
倍体,幼苗成熟后让其自交,则自交后代中
A.1/4为纯合体 B.全部为纯合体 C.1/16为纯合体 D.3/4为纯合体
12.下列有关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畸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利用了染色体畸变的原理
B.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畸变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C.基因重组可以产生新的基因型
D.基因突变不一定都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13.下列关于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为了将刚摘下的青柿子熟化可采用一定浓度的乙烯处理
B.在蔬菜和水果上残留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可能会损害人体健康
C.种植水稻使用赤霉素可以提高产量
D.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协同调控作用在植物组织培养中非常重要
14.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
A.血浆 B.组织液 C.淋巴液 D.唾液
15.果蝇的一条染色体上正常基因的排列顺序为abc·defghi,中间的“·”代表着丝点。下
表表示由正常染色体发生变异后基因顺序变化的四种情况,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2是染色体某一片段缺失引起的
B.3是染色体着丝点改变引起的
C.4是染色体增加了某一片段引起的
D.1是染色体某一片段位置颠倒引起的
16.下列情况引起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的是
①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②一条染色
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 ③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局部交换 ④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7.在人体内,下面哪一组物质可以在同一个细胞中产生
A.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B.甲状腺激素和呼吸酶
C.胰高血糖素和促性腺激素 D.生长激素和淀粉酶
18.为验证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一位同学借附近农民土地里的农作物做无子果实的培育实验,
但农民要求他不能影响作物的产量。请你帮他选择以下最合适的作物
A.玉米 B.油菜 C.花生 D.西瓜
19.无籽西瓜的培育过程如下列简图表示:
根据上述图解,结合你学过的生物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幼苗的茎尖,主要是抑制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
B.四倍体植株所结的西瓜,果皮细胞内含有4个染色体组
C.无子西瓜既没有种皮,也没有胚
D.根据上述图解可知培育三倍体无子西瓜通常需要年年制种,但如果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就可以快速进行无性繁殖
20.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果实发育所需的生长素主要来自顶芽
B.同一浓度的生长素对不同器官的影响不同
C.顶芽和幼茎中生长素浓度一般保持在促进生长的范围
D.顶端优势现象说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21.胸腺素能诱导淋巴干细胞生成具有免疫活性的T细胞,下列病人不适合使用胸腺素的是
A.器官移植病人 B.SARS病人 C.AIDS病人 D.结核病人
22.通过对胎儿或新生儿的体细胞组织切片观察,难以发现的遗传病是
A.苯丙酮尿症携带者 B.21三体综合征
C.猫叫综合征 D.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23. 右下图表示一项关于生长素研究的实验,以下关于实验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放M的胚芽鞘长得比N的快
B.放N的胚芽鞘长得比M的快
C.放M的胚芽鞘弯向一侧而放N的不弯曲
D.放N的胚芽鞘弯向一侧而M不弯曲
24.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A.基因遗传病是由单个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B.多指和白化都是由显性致病基因引起的遗传病
C.人类所有的遗传病都是基因病
D.21三体(先天性愚型)是一种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25.下图为人体体液免疫过程的示意图。当机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 ,a、b、c、d 四种免疫细胞中,能迅速增殖分化的是
A.a B. b
C.c D.d
26.由右表可知色氨酸的密码子为
DNA G
C C
信使RNA A G
转运RNA
氨基酸 色氨酸
A.TGG B. UCG
C.AGG D.UGC
27.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对生物进化的方向起决定作用
的是
A.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
C.染色体变异 D.自然选择
28.在“基因的表达”过程中,不需要的物质是
A.核糖核苷酸 B.脱氧核苷酸
C.氨基酸 D.核糖核酸
29.下列关于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内葡萄糖氧化利用发生障碍,导致血糖持续升高
B.糖尿病是由于经常摄入过量的糖引起的
C.胰岛细胞产生的激素均能降低血糖浓度
D.胰岛A细胞和B细胞分泌的激素相互促进,协同工作。
30.艾滋病是人类免疫缺陷疾病。有关此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HIV主要通过感染人体B淋巴细胞,从而影响体液免疫
B.艾滋病人群患恶性肿瘤的几率与健康人相比没有差异
C.HIV在繁殖过程中,其RNA在宿主细胞中控制病毒自身蛋白质的合成
D.目前接种疫苗是治疗艾滋病的有效措施
31.如图是一个反射弧的部分结构图,甲、乙表示连接
在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表。当在A点以一定的电流刺激,
甲、乙电流表的指针发生的变化正确的是
A.甲、乙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B.甲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乙不偏转
C.甲不偏转,乙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D.甲发生一次偏转,乙不偏转
32.对燕麦胚芽鞘进行如图处理:①的胚芽鞘尖端套上不透光的锡箔小帽;②将尖端下
部用锡箔遮住;③在尖端横向插入锡箔;④在尖端横向插入琼脂片;⑤切去胚芽鞘尖端。请据图判断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有单侧光照时仍直立向上生长的是①
B.给予右侧光照时,弯向光源生长的是②④
C.单侧光照时,不生长也不弯曲的是③⑤
D.如把④放在匀速转盘上,并给予右侧光照,生长情况是向右弯曲生长
33.细胞通讯是指一个细胞发出的信息通过介质传递到另一个细胞,并产生相应的反应。细
胞间的通讯对于多细胞生物体调节生命活动是必需的。如图是几种细胞通讯的实例。对细胞
通讯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B图中突触在传递信号时,实现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和传导
B.C图中抗体从合成到分泌所经过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C.A图激素作用于受体肝细胞,促使肝细胞合成肝糖原
D.与细胞通讯有关,能识别信息的物质是位于细胞膜内侧的糖蛋白
34.如图表示缩手反射的反射弧,a、b、c代表反射弧中的三种
神经元。如果进行下述操作,试判断叙述正确的是
A.用电刺激Ⅰ处,则Ⅰ处细胞膜内外电位为外正内负
B.用电刺激Ⅱ处,则皮肤、肌肉都发生兴奋
C.Ⅱ处被破坏刺激皮肤则肌肉没有反应,也没有感觉
D.用一定强度的电流刺激b神经元,则神经传导的方向为b→c→Ⅱ→肌肉
35.有关物种叙述正确的是
①不同种群的生物肯定不属于同一个物种 ②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能相互交配且
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 ③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必要条件 ④在物种形成过程中必须
有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②③ D. ①②③④
36.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属于基因重组
B.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由于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局部交换,可导致基因重组
C.减数分裂过程中,随着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自由组合可导致基因重组
D.一般情况下,水稻花药内可发生基因重组,而根尖则不能
37.下图甲、乙表示水稻两个品种,A、a和B、b表示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两对等
位基因,①~⑦表示培育水稻新品种的过程,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②过程简便,但培育周期长
B.①和⑦的变异都发生于有丝分裂间期
C.③过程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
D.③→⑥过程与⑦过程的育种原理相同
38.右图表示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过程(其中a、b、c、d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①②表示有关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a、b、d三类细胞都能识别抗原
B.产生抗体的细胞是c细胞
C.①②过程都需要抗原的刺激才能发生
D.c、d的功能各不相同,根本原因是核DNA不同
39.有一种脑啡肽是从高等动物脑中分离出的多肽,它由:酪氨酸(UAC)、甘氨酸(GGA)、
甘氨酸(GGA)、苯丙氨酸(UUC)、甲硫氨酸(AUG)共五个氨基酸组成。动物的基因在
控制合成这种多肽的过程中所需的核苷酸原料有多少种
A.30 B.15 C.8 D.4
40.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长素能够促进插条生根 B.生长素浓度越高,植物生长越快
C.除掉顶芽可以促进侧芽生长 D.植物的向光性运动是生长素不均分布所致
二、简答题(共40分)
41.(6分)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图中所画人体反射弧有①、②、③、④、⑤五个部分组成,其中能产生兴奋,并对传入
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的结构是[ ]______________;([ ]中填图中序号,横线上填名称)
(2)当神经纤维的某处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细胞膜的内外电位表现为 ,与
邻近未兴奋部位形成了局部电流,使兴奋依次向前传导;在反射弧中兴奋的传导是 向
传导的。
(3)C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________(填序号);
(4) ⑦与⑥相比,成分中明显减少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
(5)⑥、⑦、⑧、⑨中,CO2浓度最高的是______ (填序号)。
42.(8分)观察下列蛋白质合成示意图,回答问题:
⑴图中①是_________,②是_________,③是____________。②一般有 种。
⑵丙氨酸的密码子是 _________。
⑶若图中④含60个组成单位,则③中至少含 _________个碱基。
⑷该图表示的是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________过程。在细胞有丝分裂期能否发生此
过程? 。
43.(12分)下图是五种不同的育种方法图解,请据图回答:
(1)上述 过程(填写字母)所利用的原理,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最初的原材料。
(2)G过程所利用的原理是 ,H和I过程表示: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育种过程中,哪两个过程所使用的方法相同? (填写字母),具体使
用的方法有:
其作用机理是:
44.(14分)下图表示人体内某些分泌细胞及对应激素之间的关系。请据图回答:
u(1)若“+”表示促进作用,“-”表示抑制作用,则图中a细胞为 ,B激素为 ,①处的作用为 (用“+”和“-”表示)。这种激素分泌的调节方式叫 。
(2)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某同学由“高温能影响酶的活性”联想到“高
温是否也影响甲状腺激素的活性”。该同学以小白鼠为实验对象进行探究,请你帮助完成下
列问题:
实验材料和用具:正常的实验小白鼠2组、注射器、烧杯、量筒、水浴锅、试管等。
实验步骤: ①将正常的小白鼠等分成A、B两组,观察并记录其生理状况。
②将这两组小白鼠的甲状腺切除,小白鼠出现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等现象。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段时间后,观察并记录其生理状况。
(3)实验结果的预测和结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学期
2008学年
PAGE
6鄞州高级中学2008学年第二学期高二生物(理)期中考试答题卷
一、选择题:(1-20题每题1分,21-40题每题2分,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41、(每空1分,共6分)
(1)[ ] ;(2) ; ; (3) ;
(4) ; (5) ;
42、(每空1分,共8分)
(1) ; ; ; ;
(2) ; (3) ;(4) ; 。
43、(每空2分,共12分)
(1) ;
(2) ; ;(3) ;
; ;
44、(14分)
(1) ; ; ; ;(共4分)
(2)
③ ;
④ ;
(3)
① ;
② ;
③ ;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试场号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PAGE
第 1 页 共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