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初级中学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初二生物考试

文档属性

名称 盐城市初级中学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初二生物考试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09-04-20 17:53:00

文档简介

盐城市初级中学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初二年级生物试题(2009.4)
(考试时间:25分钟 卷面总分:25分)
命题人:明月 审核人:刘迎侠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自己的付出会得到多少回报吗?请仔细审题、认真答题。祝你美梦成真!(满分25分,考试时间25分钟)
1、 拾麦穗:(本题包括15小题,每题1分,共15分。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入题后的表格内。)
( )1、诗句“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中的绿是因为
A. 春天气温升高,岸边的苔藓植物生长旺盛,有些苔藓植物流到湖水中
B. 春天降水增多,空气中的含水量升高,因而出现发霉现象
C. 春天气温升高,藻类植物大量繁殖,这些绿色的小生命漂浮在湖水中
D. 春天的天空格外明媚,岸边的树木花草也长出了绿叶,湖水江水格外绿
( )2、盐城射阳建立的自然保护区是保护
A. 哺乳类中的麋鹿 属迁地保护 B. 鸟类中的丹顶鹤 属就地保护
C. 哺乳类中的麋鹿 属就地保护 D. 被子植物中的枯枝牡丹 属迁地保护
( )3、下列微生物中,对人体有害的是
A. 青霉菌 B. 酵母菌 C. 鬼笔鹅膏 D. 乳酸菌
( )4、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与细菌、真菌打交道。下列有关细菌、真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细菌和真菌的主要区别是细菌虽有DNA集中的区域,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B. 酿酒、做面包和蒸馒头等离不开真菌中的酵母菌
C. 细菌能够使食物腐败、伤口红肿化脓,因此细菌都是有害的
D. 制作豆酱、腐乳、奶酪等食品离不开真菌
( )5、尝试对下列植物进行分类,找出属于种子植物的一组
①衣藻 ②苔藓 ③松 ④桃树 ⑤黄瓜
A. ①②⑤ B. ②③④ C.①④⑤ D. ③④⑤
( )6、李强的家里养了一盆观赏植物—肾蕨,为了使它长的好,你想为他提出下列哪项建议
A. 放在向阳的地方,多浇水 B. 放在向阳的地方,少浇水
C. 放在背阴的地方,多浇水 D. 放在背阴的地方,少浇水
( )7、小明对7种动物进行了简单的分类,类别一:燕子、青蛙、野兔、鱼;类别二:蜜蜂、蚯蚓、蜘蛛。他分类的依据是
A. 有无脊柱 B. 水生还是陆生 C. 体温是否恒定 D. 胎生还是卵生
( )8、在脊椎动物中,最低等的动物类群是
A. 哺乳类 B. 腔肠动物 C. 鱼类 D. 节肢动物
( )9、“物种一旦灭绝,就不可再生”。已濒临灭绝的我国特有的珍稀水生哺乳动物是
A. 海龟 B. 海马 C. 白鳍豚 D. 河马
( )10、生命起源的过程中,从有机大分子到原始生命最可能发生在
A. 原始陆地 B. 原始大气 C. 原始森林 D. 原始海洋
( )11、始祖鸟化石及孔子鸟化石等的发现显示,鸟类可能起源于
A. 古代鱼类 B. 古代两栖类 C. 古代爬行类 D. 古代节肢动物
( )12、位于大西洋的克格伦岛上经常刮大风,植物都很矮小或贴地蔓生,用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来解释,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A. 遗传变异 B. 自然选择 C. 生存斗争 D. 人工选择
( )13、使全球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不包括
A. 物种灭绝速度的加快 B. 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
C. 人口的快速增长 D. 环境污染
( )14、英国科学家赫胥黎通过比较解剖学等方法,首先得出了
A. 人类起源于爬行类的说法 B. 人猿同祖的结论
C. 人类是灵长目中最高等的动物的结论 D. 生物是不断进化的结论
( )15、在人类进化过程中,能最早用火并开始狩猎,属于关键阶段的是
A. 能人 B. 直立人 C. 智人 D. 南方古猿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二、综合分析:(本题共2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1、如右图观察 螯虾回答下列问题。
(1)螯虾是属于节肢动物门 纲的动物,包括头胸部和腹部,用 呼吸。
(2)螯虾的运动方式有 和 两种;这些运动方式
分别与 和 有关。
2、下表是科学家长期对生活在某地的桦尺蠖体色变化的抽样调查统计数据,请据表回答问题。
时间 取样数量(只) 深色桦尺蠖数(只) 浅色桦尺蠖数(只)
1958 1000 99 901
1968 1000 204 796
1978 1000 349 651
1988 1000 553 447
1998 1000 766 234
2008 1000 911 89
(1)桦尺蠖体色的深与浅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 ______(选填“相对性状”和“相对特征”)
(2)桦尺蠖体色深浅的变化是长期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桦尺蠖的体色变化必须在________________中通过激烈的竞争才能完成。
(3)要想使桦尺蠖体色深浅比例恢复到1958年的状况,你认为该怎样做 (试从环境角度分析)
座位号:
考场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密…………封…………线…………内…………不…………得…………答…………题………………………………
游泳足
步足
PAGE
初二生物期中试题·第 1 页 共 1 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