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 负 数(一)》
执教者: 王飞鸽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四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进一步体会负数的意义。
2、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知道正负可以互相抵消。
3、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借助于生活经验,在具体量中感知负数的大小,发展学生的数感。
难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数学化、符号化的过程,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和应用的广泛性,渗透数学的相对性,感受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
教学措施:
学生自主探索、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 复习引入课题。
+15 -8 -3.5 6 -1/4 +7 0 -2 9 -3 0.2 -5 1/2
师:你能给这些数分类吗?
前面没有符号或有+号的这些数叫——,前面有-号的这些数叫——,0既不是——。
师:回答的很好,在四年级的时候,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正负数,今天我们就进一步了解一下正负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探究新知
师:刚才的热身练习同学们表现的不错还想展示吗?我们男女生之间来个比赛,比赛内容为脑筋急转弯,规则:全班分为男女两组,回答问题时要举手回答。计分规则是:答对一方记1分,则对方记(-1)分,都答不出来记0分,谁愿意帮我计分?
现在开始,请听题:
1、一只鸡,一只鹅,放冰箱里,鸡冻死了,鹅却活着,为什么?
2、?如果诸葛亮活着,世界现在会有什么不同?
3、有个东西,左看像电灯,右看也像电灯,和电灯没什么两样。但它就是不会亮,這是啥东西呢??
4、用什么方法可以使人不喝水??
5、铅笔姓什么?
6、历史上哪个人跑的最快?
7、你知道上课睡觉有什么不好吗?
请看这张计分表,谁愿意把这个计分情况简略的给大家说一说。
请大家想一想男生的最后得分是多少?思考过程?
引导:突出正负数可以相互抵消。)
谁能说一说女生的最后得分是多少?得分是怎么来?
刚才的比赛哪一方赢了?如果要想赢得对方至少还要赢几次?
谁愿意给大家说一说?
总结:通过这个游戏我们知道了正负数可以相互抵消。我们在生活中有时会用到这个方法。
知识内化(请看大屏幕:)
5袋纯味精净含量质检结果
第1袋
第2袋
第3袋
第4袋
第5袋
比净含量多多少/克
-2
+2
-5
+3
0
1、从味精的包装上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净含量:100克)这种味精的净含量是否标准呢?质检人员抽查了其中五袋,我们来看看检查结果;
2、表格中出现了正负数,-2表示什么意思呢?+2呢?0呢?(引导学生规范的说,强调0这袋)比标准质量轻的在这里都用什么表示?重的呢?
每袋味精比净含量多多少克?
第1袋味精比净含量( )。
第2袋味精比净含量( )。
第3袋味精比净含量( )。
第4袋味精比净含量( )。
第5袋味精比净含量( )。
你们对生活中的知识了解真多!
3、我们知道了正负数表示什么意思,你能求出第一袋味精与第二袋味精的总质量是多少吗?
你是怎么想的?(此题中的各想法关键突出相互抵消,其余方法以顺其自然为主)
有没有和他不同的想法?
4、很好,这里他运用到了相互抵消。那第三袋与第四袋呢?
5、说的非常好,刚才我们分别求出了第1袋和第2袋、第3袋和第4袋味精的总质量。那你能求出5袋味精的总质量是多少吗?(同时多媒体出示问题)
关键是引导学生用抵销的多种方法述说想法。
大家的方法可真不少啊!
6、总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正负数作为两个相反意义的量,在许多时候是可以相互抵消的,但在有时也可以求得两个量之间的间隔。
四、时间中的正负数
正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因此不是所有的正负数问题都用抵消的方法解决,大家要区别对待。
2008年,除了奥运会,还有一件让国人骄傲,让世界瞩目的大事,你知道是什么吗?(神州七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神七的成功与本次活动的周密安排十分不开的,下面是神七太空活动的模拟时间表:
太空游戏时间表?
1、观察时间表,说说0表示什么意思?(发射火箭)
2、这里的负数表示什么?正数表示什么?(发射前??? 发射后)
3、-3时都表示什么意思?
4、太空人两餐之间相隔多长的时间?你是怎么想的?
1种方法:数出
2种方法:-3时表示离发射前3小时,2时表示发射后2小时, 3+2=5时,所以相隔5小时。
六、 布置作业。
教材75页第2题,计算温差。
板书设计: 正负数
2个-1是 正负数可以用来表示生活中意义相反的量。
2个+1是+2 -2: -1 -1
+1: +1
-2和+1抵消后得-1
反思:
学生在四年级已经初步认识了正负数,知道了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会读写正负数,为本课的进一步体会正负数的意义,正负数的抵消,用正负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供了知识基础。作为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学习经验与生活经验,因此我在这节课中主要是在情境中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当中去感受正负数互相抵销的思想,在理解正负数含义的基础上用更好的方法去解决问题。使学生对正负数知识的认识能比过去的认识更深更透。
我在课堂实践中感到我有几点做法比较成功:
1、深入渗透正负数可以用来表示生活中意义相反的量。
一般情况下,在教学本课时老师喜欢用“石头、剪子、布”的游戏互动导入,这里就要先讨论出用正负数记分的方法。用正负数记分是生活不常见到的,需要教师的引导、启发,学生还要有一个心里接受的过程。活动的重点落在记分规则的制定过程上。
我在教学时,由脑筋急转弯引入,进而出示以正负数记分的记分表,让学生在观察中判断谁胜谁负。教学的重点落在对正负数记分法的理解上,明确了正数可以表示胜,负数可以表示负。再揭示出:正数和负数可以用来表示生活中意义相反的量。并出示一些例子请学生分辨如何用正数、负数表示。比较深入地向学生渗透了正负数可以用来表示生活中意义相反的量的思想。
2、善于举例帮助学生理解正负抵消的方法,突破难点。
在计算男女生的得分时,要用到正负抵消的方法。这种方法学生有些理解,但又理解不够透彻,是本课的重难点。在这里我举了几个生活中的例子使学生感受完全抵消和不完全抵消。
纵观整节课,还有很多做得不足的地方:
在教学书中提出的“求味精质量的问题” 时,为了突出本课重点,老师们都会尽量设计教学,引导学生以抵消法解决此问题。我也设计了:“你有什么办法能使这些味精中的一袋、两袋或几袋的质量符合标准?”学生积极使用抵消的方法解决问题,方法比较多。但在交流过程中总觉得重表达,表达的完整性影响了思维的简洁性,而且还不直观,这里是否可以数形结合,既简洁又清楚。
有位老师在处理这一问题的做法也值得我借鉴。如下:“求五袋味精总重量”的问题时,我分三个步骤让学生逐步感受正负数的含义及用抵销思想解决问题的优越性。首先估算五袋味精的总重量,使学生体验到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及培养了学生的估算能力。然后让学生通过看表中记录的数据,思考“实际总重量应该比估算的结果多还是少?”,这个问题就使学生自然地感受到“抵销的数学思想”在生活的运用。最后问“实际重量是多少克?”就促使学生去思考如何去运用抵销的思想来帮助计算。
2、温差问题,此处教师时间安排的不够,没能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去讨论。
本节课上完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难以平静下来,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很多的知识要学习,很感谢参与评课的老师,把课中的优缺点分析的很清晰,把自己的经验与我分享。他们的每条建议,每个评价,每个方法……我都深深得记在心上,时刻提醒着我,鞭策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