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2 种子发芽 鄂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2 种子发芽 鄂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鄂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1-15 14:23: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四年级下科学《种子发芽》教学设计
一、教材简析:
本课是学生已熟悉了植物的花、果实的形成过程以及种子用各种方式将种子撒播到远处之后,种子在怎样的条件下才会萌发而引出的研究。教材设计了三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浸泡种子。第二个活动是种子内部结构。第三个活动是发芽的蚕豆。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植物的种子是有一定感性认识的,但是对于种子的内部结构以及在种子萌发过程中各部分所起什么作用知道甚少。本课让学生通过亲自解剖多种种子,了解种子内部的结构;再让学生在课外对种子发芽进行持续地观察和记录,发现种子各部分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
1.植物的种子能够孕育新的生命,条件适宜的时候,种子就会萌发,新的生命就会开始。
2.植物的种子最重要的部分是胚,胚是有生命的。
3.种子的各部分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二)过程和方法
1.用解剖的方法,观察比较蚕豆、黄豆、油菜籽等种子内外部结构特点并做好记录;
2.指导学生开展蚕豆发芽实验,并做好观察记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探究种子奥妙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坚持观察记录的良好科学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解剖并认识种子(双子叶)的基本构造。
难点:正确地辨别种子胚中的胚根和胚芽
教学准备
蚕豆、黄豆、油菜籽、红豆、芸豆等,烧杯、一次性杯子、水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3分钟)
问:看图片,这是植物的什么?
问:种子要长成一棵植物的第一步是什么?
问:为什么一粒小小的种子可以长成一棵植物,种子的结构又是如何的,它有什么奥秘?接下来正式进入我们的课堂《种子的萌发》,一起来探究以上问题。
回答:种子答:种子。
答:萌发
一步一步将学生引入课堂。
活动一“浸泡种子”(10分钟)
问:种子萌发最重要的一个条件是水分,那不同的种子吸水量一样吗?
要验证你们的想法需要进行实验验证。书本提供了这样一个实验:①准备3个装有200ml水的烧杯;②准备3种不同的种子(蚕豆、绿豆、黄豆)各10粒;③把种子放入水中。提问:我们能立即观察到种子吸收水分的程度吗?要怎么做?
几天后把种子捞出,然后观察烧杯中的水还剩多少,以此来判断种子吸收水分的程度。
4.为了减少水分蒸发造成的误差,我们改怎么做?
5.提问:为什么我要装一样多的水和种子?为什么都各选了10粒种子,而不是1粒呢?
答:不一样。
答:不能立即观察到现象,需要几天后再观察。
学生听讲。
答:将烧杯口密封。
因为水和种子一样多才能公平地进行比较。因为10粒种子吸水效果更加明显。
根据老师用图片展示的实验,学生感知水分对种子的重要性。
活动二“种子的内部结构”(20分钟)
1.同学们,你们都有在生活中接触过种子,那你们要仔细研究过种子的内部结构吗?
2.为了了解种子的结构,我们一起来解剖和观察蚕豆种子吧!实验材料是浸泡过的蚕豆种子。为什么要用浸泡过的而不直接用没有浸泡过的种子。
3.讲解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实验步骤:
①用手小心翼翼的剥开蚕豆种子的“外衣”,这“外衣”是种子的种皮,“外衣”里面的是种子的胚。
②小心地将种子里的“豆瓣”分开,豆瓣是种子的子叶。观察两片“豆瓣”之间有胚芽和胚根。
③整理干净桌面,完成观察记录表。汇报员向其他组员练习汇报,其他组员对他进行评价。
注意事项:
①小组内所有成员均为观察员,其中两名组员分别兼任记录员和汇报员。
②小组内所有观察员必须同时进行每一步骤。
③不能食用蚕豆种子,凡是科学课上的实验材料都不允许食用。
④时刻保持桌面整洁,种子的碎屑放进塑料盒子里。
4.派发实验材料,巡视学生实验。
5.邀请汇报员进行观察实验汇报,组员进行补充,其他学生评价。
6.教师总结蚕豆种子的内部结构。
1.答:有/没有。
2.因为浸泡过的种子更容易解剖。
3.学生认真听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内容。
4.学生领取材料完成实验。
5.学生汇报。
6.学生查漏补缺。
通过学生的实践操作与观察汇报,他们学会自己去探索发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能力。
活动三“发芽的蚕豆”(5分钟)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种子的内部结构了,那这些结构在种子萌发过程中都起着什么作用呢?我们一起看看这个学习视频吧?看完后告诉我种子的子叶、胚芽和胚根的作用是什么?
邀请学生回答种子的子叶、胚芽和胚根的作用是什么?
种皮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观看学习视频。
子叶的作用是给种子萌发提供营养。胚芽发育成植物的茎和叶,胚根发育成植物的根。
保护种子最重要的部分——胚。
种子的萌发过程不易观察,在教学视频的帮助下,学生能够更好感知种子的萌发过程。
课堂总结与课后小任务安排(2分钟)
回忆一下我们今天所学知识。
回家后观察绿豆、红豆、芸豆等种子的内部结构。
让学生在课后继续运用科学知识。
板书设计
2-5 种子的萌发
种皮 保护胚
蚕豆种子结构 子叶 为种子萌发提供营养
胚 胚芽 发育成植物的茎和叶
胚根 发育成植物的根
教学反思
学生很熟悉豆类食品,但是很少做过撕开种皮,观察豆类的内部结构。因此当老师提出蚕豆的内部结构时,学生对这常见却又神秘的食物充满好奇。通过这节课,学生会积极回家探究除蚕豆以外的豆类,学会去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科学,培养科学素养。在课堂上,我让学生对种子内部结构进行了描述,但是学生还不能更好地辨别种子内部的各个结构。如果能在课堂上让学生根据观察到的种子内部结构作图,并且指示出各个结构名称,应该能提高学生辨别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