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数除以小数》教学设计
汕头市红领巾路小学
【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学生在已经掌握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和“被除数和除数具有相同小数位数的小数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根据学生在小数除法计算中出现的常见问题,我结合例题5设计了这节课的学习重点。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中,学生出现的常见易错点主要源于“怎样正确移动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点”的环节上,具体表现为3个方面:①当被除数的小数位数多于除数的小数位数时。②当被除数的小数位数少于除数的小数位数时。③当遇到整数除以小数时。这些关键点都需要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真切体会,才能获得能力。我在全课设计中主要选用了观察、比较、尝试体验、交流辩论、归纳概括等学习方法,引发思维冲突促进分析探索,击破难点。组织学生进行“小老师讲课活动” “编制计算方法歌谣”等环节,在学习过程中提高计算学习过程的趣味性。但由于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在计算方法和思维层次上都是小学阶段难度较高的一环,在实际教学中应给予学生在课堂上的充分发表见解的时间和空间,重视学生在计算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方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理解和掌握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和依据原理。重点突破“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位数不同”的小数除法的计算难点,明确在三种常见情况下灵活进行处理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对比、辩论、概括等活动合作交流,实现知识的迁移,提高小数除法的计算技能。
情感与态度:通过交流辩论,培养主动探索的科学精神。培育同伴之间互相鼓励、互相帮助,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学习氛围。
【教学重难点】理解和掌握“被除数与除数的小数位数不同时,正确移动小数点”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习卡,练习卡。
【教学过程】
一、思维铺垫
1、口答:比一比,算一算。
32÷8= 26÷13= 65÷5=
3.2÷0.8= 0.26÷0.13= 0.65÷0.05=
小结:在除数是小数的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点同时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化成整数除法进行计算。
2、交流: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位数都是相同的吗?你觉得可能还有哪些情况?
[设计意图]直接从课题入手,回顾旧知,使学生明确“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基本计算原理,点出学习目标,引导学习探索的方向,同时激发主动探索的热情,酝酿主动学习的氛围。
二、精品点击
1、小组合作探索:先观察、再计算、然后在小组里说一说。
笔算除法:
0.544÷0.16 12.6÷0.28 26÷0.13 2.6÷0.13
2、小老师讲课活动:请有兴趣的同学自主上台为全班同学做计算过程的讲解,同时探讨最佳解决方法。
3、专题辩论:下面哪个做法更好,为什么?
4、初步归纳方法:
①当被除数的小数位数多于除数的小数位数时,只要根据除数的小数位数进行小数点的移动,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即可进行计算。
②当被除数的小数位数少于除数的小数位数时,被除数的小数位数不足应该在末尾添0补足,即可进行计算。
③当遇到整数除以小数时,综合上面两种方法即可进行计算。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一系列的学习探究活动,形成认知冲突,引发辩论,让学生真实体验计算过程常见的问题,击破难点。
三、基本训练
1、先说说怎样移动小数点,再进行竖式计算。
2、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人人参与自主练习,提高基本计算技能,同时结合除法意义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方法总结
1、知识填空。(组织口答)
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这是根据 得到的方法。
2、编制口诀:根据上面的法则,把计算方法编制成有趣的口诀。
遇见除数是小数,除数移点变整数,同样变化被除数,
数位不足0来补,当做除以整数算,商不变的规律棒。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归纳知识,形成歌谣,培养概括能力,使学生对知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时增进学习兴趣。
五、作业:自主检测
1、每人设计一张笔算小题卡,同桌同学互换计算,再相互点评。
用自己喜欢的数字,把下面题目设计完整。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出题,交换答题,增加运用知识的灵活度。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六、板书设计
一个数除以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