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物理同步练习 :专题7.2 弹力(内含原卷和解析卷)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下物理同步练习 :专题7.2 弹力(内含原卷和解析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1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1-14 23:19:01

文档简介

第七章 力
第2节 弹力
一、选择题
1.书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会受到弹力的作用,产生这个弹力的直接原因是
A.书的形变 B.桌面的形变
C.书和桌面的形变 D.书受到的重力
2.如图所示的四个力中,不属于弹力的是
A. B. C. D.
3.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各用40 N的水平拉力沿相反的方向拉弹簧测力计的两端,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弹簧测力计的自重不计)
A.0 N B.80 N
C.40 N D.不可确定
4.在弹性限度内,一根长10 cm的弹簧,受到2 N的拉力时,伸长了3 cm。当它受到3 N的拉力时,弹簧的长度变为
A.4.5 cm B.5.5 cm
C.13 cm D.14.5 cm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站在铁板上,由于看不到铁板的形变,所以人和铁板之间没有弹力
B.电灯对绳子的拉力和绳子对电灯的拉力都是弹力
C.儿童用橡皮泥捏成各种动物,橡皮泥发生了形变,所以产生了弹力
D.竖直悬吊的两个气球,相互接触时,它们之间一定产生弹力
6.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使用前,必须校正零刻度,否则会产生误差
B.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使用,不能倾斜
C.使用时,所测力不要超过该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
D.测量时,必须使弹簧的伸长方向与所测力的方向一致
7.几位同学使用相同的弹簧拉力器锻炼身体,在弹性限度内,每位同学都可以将弹簧拉力器拉开至两臂伸直,当两臂伸直时对弹簧拉力器拉力一定最大的是
A.手臂长的同学
B.身体高的同学
C.体重大的同学
D.力气大的同学
8.某同学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他先把弹簧平放在桌面上使其自然伸长,用直尺测出弹簧的原长L0,再把弹簧竖直悬挂起来,挂上砝码后测出弹簧伸长后的长度L,把L–L0作为弹簧的伸长x,这样操作,由于弹簧自身的影响,最后画出下图中的图线可能是哪一个图?
A. B. C. D.
9.如图所示,一根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在弹性限度内用手水平向右拉伸弹簧另一端。下列力中属于“弹簧形变产生力”的是
A.手对弹簧的拉力 B.弹簧对手的拉力
C.墙对弹簧的拉力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10.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静止,关于该弹簧测力计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4 N
B.该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及分度值分别为0~5 N和1 N
C.使用弹簧测力计只能测出竖直方向的拉力而无法测出水平方向上的拉力
D.如果弹簧测力计在使用前指针并不是指在零位置,应进行调零
11.有一零刻度不准的弹簧测力计,在使用之前发现指针正对0.4 N的刻度线,受力后指针指在了3.6 N的刻度处,由此可知此力大小为
A.4.0 N B.3.6 N
C.3.2 N D.0.4 N
12.小莉要自制两个弹簧测力计,她选择了甲、乙两根不同规格的弹簧进行测试,绘出如图所示的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要制作量程较大的弹簧测力计,应选A弹簧
B.若要制作精确度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B弹簧
C.若甲弹簧受到2 N的拉力,弹簧伸长3 cm
D.若乙弹簧受到2 N的拉力,弹簧伸长1 cm
二、填空题
13.有些物体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_________。有些物体,形变后不能自动地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_________。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判断QQ糖具有_____性,橡皮泥具有_____性。
14.如图所示,跳水运动员向下压跳板,跳板发生________,变弯的跳板要恢复原状就会________运动员,使运动员受到一个________力;用手向上拉弹簧,弹簧发生________,被拉长的弹簧要恢复原长就会对手________,这种因物体形变而产生的力叫________力。
15.以下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的几种现象:①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了变化;②用力握弹性小皮球,皮球变形了;③用力拉弹簧,弹簧伸长了;④用力扳铁丝,铁丝弯曲了;⑤用力压弹簧,弹簧变短了;⑥撑竿跳运动员在撑竿起跳时竹竿变弯了。在这些现象中,属于弹性形变的是__________。
16.如图所示,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首先要观察指针是否指在零点,然后还应当观察它的________和________,此时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________N。
17.在探究弹簧的伸长与拉力的关系实验中得到: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拉力的大小成正比。根据这一结论小明用7.5 N的力拉弹簧,使弹簧伸长了4.5 cm;小芳用力将这个弹簧拉长了3 cm,则小芳拉弹簧的力是________N。
18.创新实验小组的同学们在探究弹簧的特点时,依据实验数据绘制出了弹簧的长度与弹簧受到拉力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我们分析图象可知:弹簧在受到6 N的拉力时,弹簧伸长了________cm;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在一定范围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正比,根据这个原理制成了___________。
19.如图所示,静止的弹簧测力计两端受到方向相反、大小都为4 N的力F1和F2的作用,那么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该弹簧测力计中弹簧的原长为4 cm且此时伸长了4 cm,当小华将这个弹簧测力计弹簧拉长为5 cm时,小华拉弹簧的力是________。
20.小明利用钩码、弹簧及相关器材进行实验,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请根据表中数据归纳出弹力F与弹簧伸长量x的关系式为F=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21.小明在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如图所示。
(1)小明在丁图中使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将测力计竖直放置,反复几次轻拉挂钩后,测力计的指针位置如图戊所示。此测力计的量程是0~_________N,若此时他将一个3 N重的物体悬挂于挂钩上,静止后,测力计的示数会_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3 N。
(3)在老师的指导下,小帆调整好测力计,将某物悬挂好,物体静止后,指针指在如图己所示的位置,此时物体对弹簧的拉力F=_________N。
22.物理小组探究“弹簧的伸长量与其受到拉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探究过程中,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在图乙中作出弹簧的伸长量与其受到的拉力的关系图象。
(2)弹簧的长度为6.5 cm时,弹簧受到的拉力是__________N。
(3)由图象得出: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__________与其受到的拉力成__________。
23.为研究橡皮筋是否与弹簧有类似的性质,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A、B两根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橡皮筋进行研究,并做成橡皮筋测力计。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悬挂钩码(如图甲所示),记录橡皮筋受到的拉力大小F和橡皮筋的伸长量Δx,根据多组测量数据画出的图象如图乙所示。
(1)当在两根橡皮筋上都悬挂重为6 N的钩码时,橡皮筋A的伸长量为________cm,橡皮筋B的伸长量为________cm。
(2)分别用这两根橡皮筋制成测力计,则用橡皮筋________制成的测力计量程大,用橡皮筋_______制成的测力计测量的精确程度高。(填“A”或“B”)
(3)将本实验中相同的两根橡皮筋A并联起来可以制成量程更大的弹簧测力计,能够测量力的最大值为_________N。
第七章 力
第2节 弹力
一、选择题
1.书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会受到弹力的作用,产生这个弹力的直接原因是
A.书的形变 B.桌面的形变
C.书和桌面的形变 D.书受到的重力
【答案】A
【解析】书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会受到弹力的作用,此弹力即书对桌面的压力;书对桌面的压力是书的形变产生的,即桌面会受到弹力的作用,此弹力是由书的形变产生的。故A正确,BCD错误。
2.如图所示的四个力中,不属于弹力的是
A. B. C. D.
【答案】C
3.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各用40 N的水平拉力沿相反的方向拉弹簧测力计的两端,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弹簧测力计的自重不计)
A.0 N B.80 N
C.40 N D.不可确定
【答案】C
【解析】因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以弹簧测力计其中一端所受的拉力为准,所以,其示数是40 N。故选C。
4.在弹性限度内,一根长10 cm的弹簧,受到2 N的拉力时,伸长了3 cm。当它受到3 N的拉力时,弹簧的长度变为
A.4.5 cm B.5.5 cm
C.13 cm D.14.5 cm
【答案】D
【解析】由题知F1=2 N,△L1=3 cm,F2=3 N;根据弹簧的伸长量与弹簧所受拉力成正比得:F1:F2=△L1:△L2,所以2 N:3 N=3 cm:△L2,△L2=4.5 cm,弹簧的长度为10 cm+4.5 cm=14.5 cm,故D正确。故选D。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站在铁板上,由于看不到铁板的形变,所以人和铁板之间没有弹力
B.电灯对绳子的拉力和绳子对电灯的拉力都是弹力
C.儿童用橡皮泥捏成各种动物,橡皮泥发生了形变,所以产生了弹力
D.竖直悬吊的两个气球,相互接触时,它们之间一定产生弹力
【答案】B
6.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使用前,必须校正零刻度,否则会产生误差
B.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使用,不能倾斜
C.使用时,所测力不要超过该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
D.测量时,必须使弹簧的伸长方向与所测力的方向一致
【答案】B
【解析】A.使用前必须校正零刻度是否准确,不准确要调零否则产生误差,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弹簧测力计可以放在任何方向上使用,故B错误符合题意;C.所测的力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就会损坏测力计,使用时,所测力不要超过该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与外壳摩擦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偏小,所以测量时,必须使弹簧的伸长方向与所测力的方向一致,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
7.几位同学使用相同的弹簧拉力器锻炼身体,在弹性限度内,每位同学都可以将弹簧拉力器拉开至两臂伸直,当两臂伸直时对弹簧拉力器拉力一定最大的是
A.手臂长的同学
B.身体高的同学
C.体重大的同学
D.力气大的同学
【答案】A
【解析】弹簧拉力器拉力的大小与弹簧伸长量成正比,每位同学都可以将弹簧拉力器拉开至两臂伸直,当两臂伸直时,手臂越长的同学,弹簧伸长越大,拉力也越大。故选A。
8.某同学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他先把弹簧平放在桌面上使其自然伸长,用直尺测出弹簧的原长L0,再把弹簧竖直悬挂起来,挂上砝码后测出弹簧伸长后的长度L,把L–L0作为弹簧的伸长x,这样操作,由于弹簧自身的影响,最后画出下图中的图线可能是哪一个图?
A. B. C. D.
【答案】C
9.如图所示,一根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在弹性限度内用手水平向右拉伸弹簧另一端。下列力中属于“弹簧形变产生力”的是
A.手对弹簧的拉力 B.弹簧对手的拉力
C.墙对弹簧的拉力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答案】B
【解析】A.手对弹簧的拉力,是手产生的力,不是弹簧形变产生的力,故A错误;B.弹簧对手的拉力,是弹簧恢复原状产生的拉力,故B正确;C.墙对弹簧的拉力,是由墙产生的力,不是弹簧形变产生力,故C错误;故D错误;故选B。
10.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静止,关于该弹簧测力计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4 N
B.该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及分度值分别为0~5 N和1 N
C.使用弹簧测力计只能测出竖直方向的拉力而无法测出水平方向上的拉力
D.如果弹簧测力计在使用前指针并不是指在零位置,应进行调零
【答案】D
11.有一零刻度不准的弹簧测力计,在使用之前发现指针正对0.4 N的刻度线,受力后指针指在了3.6 N的刻度处,由此可知此力大小为
A.4.0 N B.3.6 N
C.3.2 N D.0.4 N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知道,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指在0.4 N处,在没有调零就使用测力,相当于从0.4 N处开始测起,所以,当弹簧测力计最后的示数为3.6 N时,所测力的大小就等于3.6 N–0.4 N=3.2 N,故选C。
12.小莉要自制两个弹簧测力计,她选择了甲、乙两根不同规格的弹簧进行测试,绘出如图所示的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要制作量程较大的弹簧测力计,应选A弹簧
B.若要制作精确度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B弹簧
C.若甲弹簧受到2 N的拉力,弹簧伸长3 cm
D.若乙弹簧受到2 N的拉力,弹簧伸长1 cm
【答案】C
二、填空题
13.有些物体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_________。有些物体,形变后不能自动地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_________。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判断QQ糖具有_____性,橡皮泥具有_____性。
【答案】弹性 塑性 弹 塑
【解析】有些物体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弹性。有些物体,形变后不能自动地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塑性。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判断QQ糖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所以它具有弹性,橡皮泥形变后不能自动地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具有塑性。
14.如图所示,跳水运动员向下压跳板,跳板发生________,变弯的跳板要恢复原状就会________运动员,使运动员受到一个________力;用手向上拉弹簧,弹簧发生________,被拉长的弹簧要恢复原长就会对手________,这种因物体形变而产生的力叫________力。
【答案】形变 弹起 弹 形变 施力 弹
【解析】跳水运动员向下压跳板,跳板发生形变,变弯的跳板要恢复原状就会弹起运动员,给运动员一个弹力;用手向上拉弹簧,弹簧发生形变,被拉长的弹簧要恢复原长就会对手施力,这种因物体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
15.以下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的几种现象:①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了变化;②用力握弹性小皮球,皮球变形了;③用力拉弹簧,弹簧伸长了;④用力扳铁丝,铁丝弯曲了;⑤用力压弹簧,弹簧变短了;⑥撑竿跳运动员在撑竿起跳时竹竿变弯了。在这些现象中,属于弹性形变的是__________。
【答案】②③⑤⑥
16.如图所示,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首先要观察指针是否指在零点,然后还应当观察它的________和________,此时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________N。
【答案】量程 分度值 1.6
【解析】使用弹簧测力计时首先要观察指针是否指在零点,然后还应当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图中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 N,示数为1.6 N。
17.在探究弹簧的伸长与拉力的关系实验中得到: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拉力的大小成正比。根据这一结论小明用7.5 N的力拉弹簧,使弹簧伸长了4.5 cm;小芳用力将这个弹簧拉长了3 cm,则小芳拉弹簧的力是________N。
【答案】5
【解析】因为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小明将弹簧拉长了4.5 cm,小芳将弹簧拉长了3 cm,所以,前者是后者的1.5倍。那么小明所用的拉力也应该是小芳所用拉力的1.5倍,所以,小芳所用拉力=7.5 N/1.5=5 N。
18.创新实验小组的同学们在探究弹簧的特点时,依据实验数据绘制出了弹簧的长度与弹簧受到拉力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我们分析图象可知:弹簧在受到6 N的拉力时,弹簧伸长了________cm;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在一定范围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正比,根据这个原理制成了___________。
【答案】6 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 弹簧测力计
19.如图所示,静止的弹簧测力计两端受到方向相反、大小都为4 N的力F1和F2的作用,那么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该弹簧测力计中弹簧的原长为4 cm且此时伸长了4 cm,当小华将这个弹簧测力计弹簧拉长为5 cm时,小华拉弹簧的力是________。
【答案】4 N 5 N
【解析】静止的弹簧测力计两端受到方向相反、大小都为4 N的力F1和F2的作用,弹簧处于平衡状态,那么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显示的是一个力的大小,即4 N;
由题意知,弹簧测力计受到4 N拉力时,伸长了4 cm,当伸长了5 cm时,根据弹簧在弹性形变范围内,拉力与伸长量成正比,可得受到的拉力为5 N。
20.小明利用钩码、弹簧及相关器材进行实验,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请根据表中数据归纳出弹力F与弹簧伸长量x的关系式为F=_________________。
【答案】F=0.25(N/cm)·x
【解析】由表中数据可知:当弹力为1 N时,弹簧伸长量为4 cm;当弹力为2 N时,弹簧伸长量为8 cm;当弹力为3 N时,弹簧伸长为12 cm,可见弹力F与弹簧伸长量x成正比;设F=kx,则比例系数:,所以弹力F与弹簧伸长量x的关系式为:F=0.25(N/cm)·x。
三、实验题
21.小明在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如图所示。
(1)小明在丁图中使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将测力计竖直放置,反复几次轻拉挂钩后,测力计的指针位置如图戊所示。此测力计的量程是0~_________N,若此时他将一个3 N重的物体悬挂于挂钩上,静止后,测力计的示数会_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3 N。
(3)在老师的指导下,小帆调整好测力计,将某物悬挂好,物体静止后,指针指在如图己所示的位置,此时物体对弹簧的拉力F=_________N。
【答案】(1)所测拉力与测力计外壳不平行 (2)5 大于 (3)2.6
22.物理小组探究“弹簧的伸长量与其受到拉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探究过程中,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在图乙中作出弹簧的伸长量与其受到的拉力的关系图象。
(2)弹簧的长度为6.5 cm时,弹簧受到的拉力是__________N。
(3)由图象得出: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__________与其受到的拉力成__________。
【答案】(1) (2)1.25 (3)伸长 正比
【解析】(1)根据表格数据描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如图所示:
23.为研究橡皮筋是否与弹簧有类似的性质,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A、B两根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橡皮筋进行研究,并做成橡皮筋测力计。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悬挂钩码(如图甲所示),记录橡皮筋受到的拉力大小F和橡皮筋的伸长量Δx,根据多组测量数据画出的图象如图乙所示。
(1)当在两根橡皮筋上都悬挂重为6 N的钩码时,橡皮筋A的伸长量为________cm,橡皮筋B的伸长量为________cm。
(2)分别用这两根橡皮筋制成测力计,则用橡皮筋________制成的测力计量程大,用橡皮筋_______制成的测力计测量的精确程度高。(填“A”或“B”)
(3)将本实验中相同的两根橡皮筋A并联起来可以制成量程更大的弹簧测力计,能够测量力的最大值为_________N。
【答案】(1)12 6 (2)B A (3)20
橡皮筋B的伸长量为:;
(2)测力计是根据在测量范围内,橡皮筋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的原理制成的,由图乙知,A的量程为0~10 N,B的量程为0~15 N,则用橡皮筋B制成的测力计量程大;在受到相同拉力时,A的伸长量更大,即用橡皮筋A制成的测力计测量的精确程度高.
(3)将两根A并联,每根橡皮筋最大受到10 N的拉力,两根橡皮筋并联起来的弹簧测力计能够测量力的最大值应为20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