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文化是智慧群族的一切群族社会现象与群族内在精神的既有,传承,创造,发展的总和。具体是指群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工具,附属物、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文学艺术、规范,律法,制度、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精神图腾等。
文明是有史以来沉淀下来的,有益增强人类对客观世界的适应和认知、符合人类精神追求、能被绝大多数人认可和接受的人文精神、发明创造以及公序良俗的总和。文明包括了以下要素:家族观念、工具、语言、文字、信仰、宗教观念、法律、城邦和国家等。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一、人类文明的产生
采集狩猎
食物的采集者
“未有火化,食草木之食,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
——《礼记·礼运》
一、人类文明的产生
1、前提:
农耕和畜牧的产生
农耕畜牧
食物的生产者
放牧
收割
左边两幅图大约绘制于5000—6000 年前,反映农业和畜牧业刚刚产生时的情景。虽然原始时代的艺术家们采取了印象化的手法,但我们仍能清楚地发现,左上图的人们在放牧,左下图的人们在收割。
一、人类文明的产生
2、基本标志:
阶级的产生、国家的形成和文字的出现
(1)阶级的出现
社会分工的发展和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剩余产品的出现
私有制的产生
在有关原始社会后期的考古发现中,人们居住的房屋出现了明显区别,富人的房屋宽敞明亮,墓葬随葬品丰厚;穷人的房屋则矮小破旧,墓葬中随葬品很少或几乎没有。
——《中外历史纲要》(下)P3
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出现
农耕畜牧的产生
一、人类文明的产生
2、基本标志:
阶级的产生、国家的形成和文字的出现
(2)国家的形成
卡塔尔·休于遗址(距今约6000年)
农耕畜牧的产生
分工的发展
早期城市的出现
(城市的出现,是国家产生的一个重要标志。)
一、人类文明的产生
2、基本标志:
阶级的产生、国家的形成和文字的出现
(2)国家的形成
部落之间爆发战争
奴隶反抗奴隶主的斗争
政府、军队和监狱等出现
原始社会部落战争想象图
国家开始形成出现
(原来的部落首领演变为国家的君主;最初的官僚形成。)
一、人类文明的产生
2、基本标志:
阶级的产生、国家的形成和文字的出现
(3)文字的产生
种植植物能养活的人口要比采集食物所能养活的人口多得多。……农业生产率增长使食物有了剩余,能够供养新产生的祭司阶级、士兵和吏。……文字就是祭司们出于记事的需要而做出的一大发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象形文字
楔形文字
字母文字
甲骨文
农业
定居生活
早期城市
手工业
商业
分工发展,劳动生产率提高
剩余产品的产生
私有制的产生
阶级出现
阶级斗争
国家形成,文字出现
文明诞生
世界上最早的文明诞生于西亚的两河流域、埃及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欧洲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的部分岛屿上,以及中国的黄河、长江流域。古代各个文明基本独立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1、西亚两河流域南部苏美尔地区的古代文明
(1)公元前4000年左右:
开始向文明过渡
(2)约公元前2900年:
出现一些列城市国家
(3)约公元前18世纪:
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基本统一了两河流域
苏美尔人创造的楔形文字(文明象征)
古巴比伦
制度:国王汉谟拉比建立起君主专制制度
法律:《汉谟拉比法典》(文明象征)
(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完整的成文法典)
(奴隶制国家)
《吉尔伽美什》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
苏美尔人之间经常相互征战,需要使用战车调动军队和作战,苏美尔文明成为第一个使用战车和车轮的文明。上图为苏美尔人的战车。
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
建立君主专制制度
制定了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完整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
地域范围
政治
文化
两河流域的文明
时间
早期文明发展的表现
公元前4000年左右开始向文明过渡,约公元前2900年出现了一系列城市国家
西亚两河流域
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但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两条河流中间围成了一个肥沃的冲击平原——美索不达米亚。
自然环境
文字: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楔形文字
建筑:空中花园
数学:发明了60进位制
文学作品:最早的史诗——《吉尔伽美什》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2、东北非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
(1)公元前3100年左右:
埃及初步实现统一,建立起官僚系统。
(2)文明象征:
象形文字、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
埃及法老
被视为神在人间的代表,掌握着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最重要的权力。
埃及象形文字
法老图坦卡蒙安葬面具
胡夫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
法老具有至上的权威;
建立比较完善的官僚系统。
地域范围
政治
文化
古埃及文明
时间
早期文明发展的表现
公元前3100年左右
东北非尼罗河流域
东部有西奈沙漠而西临利比亚沙漠,北有地中海,干旱少雨。但流经这一区域的尼罗河每年均有泛滥而且准时,泛滥而不成灾。
自然环境
文字:象形文字
书写材料:纸莎草
建筑:金字塔
历法: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
数学:能够计算圆周率、开平方根
宗教:法老作为神权象征
结合地图思考:与西亚北非的地形相比,印度自然环境有什么不同之处?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3、南亚次大陆的古印度文明
(1)约公元前2300年—前1750年:
哈拉巴文化(位于印度河流域)
摩亨佐·达罗遗址:古印度河文明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城市遗址
哈拉巴文化:古印度最古老的文明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3、南亚次大陆的古印度文明
(2)公元前6世纪:
一些列雅利安人国家形成(位于恒河流域)
①种姓制度形成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3、南亚次大陆的古印度文明
(2)公元前6世纪:
一系列雅利安人国家形成(位于恒河流域)
②佛教产生
创立者:释迦摩尼
创始人释迦牟尼主张众生平等,抨击种姓制度高下分明的等级体系,赢得了大批信众,对种姓制度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
种姓制度
地域范围
政治
文化
古代印度文明
时间
早期文明发展的表现
公元前6世纪,恒河流域形成一系列国家
南亚印度河和恒河流域
古印度是指喜马拉雅山以南的整个南亚次大陆。印度河流域有着茂盛的热带森林,雨水丰沛。
自然环境
文字:象形文字
建筑:犍陀罗的建筑和雕刻融合了
印度和希腊艺术深刻影响周
边地区文化发展。
历法:在天文、历法、医学方面都
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数学:创造了从1到9的数字,发明
了0;提出按位记值的方法
宗教:婆罗门教;释迦摩尼创立了
佛教
文学作品:世界上最长的史诗——
《摩诃婆罗多》和《罗
摩衍那》
材料并结合印度文明发展表现,分析印度河流域文明与两河流域文明和古埃及文明的不同点是什么?
问题探究活动
每次外来民族的人侵 ,都给印度文明带来了新的成份。他们与本土文化融为一体, 使之不断更新,不断丰富。与此同时,这些外来民族也无不在历史的长河中为印度民族所同化。……印度曾被称为是“ 人种的基因库”,几乎世界上所有的人种都能在印度被找到……另外,印度目前使用的语言共有18种之多, 并且每种语言都包含有其他语言的些许成份。
——《浅论印度文明的特征》刘湍康(贵州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222页)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4、希腊爱琴地区的古希腊文明
(1)约公元前2000年:
克里特—迈锡尼文明(爱琴文明)
克里特文明遗址 迈锡尼文明遗址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4、希腊爱琴地区的古希腊文明
(2)公元前8—6世纪:
城邦时代到来
公元前8—前6 世纪,城邦逐渐在这里发展起来。它们数量众多,典型特征是小国寡民。斯巴达和雅典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两个城邦。斯巴达是由少数人掌握政权的寡头政治的代表,雅典是多数公民掌权的民主政治的典型。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4、希腊爱琴地区的古希腊文明
(2)公元前8—6世纪:
城邦时代到来
①雅典的民主政治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伯利克里
评价:在民主政治下,公民直接决定城邦的大政方针,这有利于发挥公民的创造力,使雅典创造了古希腊文化的大部分辉煌;雅典民主政治成为近现代西方民主制的源头。
但是,希腊城邦民主政治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享有民主权利的仅是成年男性公民,妇女、外侨和奴隶都被排斥在公民队伍之外。奴隶缺少最基本的权利。
雅典民主政治最大的污点之一:苏格拉底之死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4、希腊爱琴地区的古希腊文明
(2)公元前8—6世纪:
城邦时代到来
②辉煌灿烂的文化
优美的神话、严肃的悲剧、诙谐的喜剧, 成为世界文学的瑰宝,启迪了西方的文学创作和思想;希罗多德首创“历史”一词,是西方“历史之父”;修昔底德成为政治史传统的奠基人;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基础。
古希腊三贤
古希腊神话:神人同形同性——人文色彩
《荷马史诗》
埃斯库罗斯
(“悲剧之父”)
阿里斯托芬
(“喜剧之父”)
希罗多德
(西方“历史之父”)
修昔底德
(政治史传统的奠基人)
苏格拉底
(“美德即知识”)
柏拉图
(“理想国”)
亚里士多德
(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
出现众多以独立自主和小国寡民为特征的城邦(城邦体制)。
斯巴达实行少数人掌权的寡头政治;雅典实行多数人掌权的民主政治
地域
范围
政治
文化
古希腊文明
时间
早期文明发展的表现
公元前8世纪到前4世纪
东南欧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岛
东临爱琴海,海岸线曲折,多山少平原。
自然环境
哲学:苏格拉底,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德谟克利特
文学:神话、戏剧
历史:希罗多德、
修昔底德
你赞同雅斯贝斯的这一观点吗?请阐述理由。
探究性小结
20世纪,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把公元前8—前3世纪称作“轴心时代”。他认为,在这一时期,中国、印度和希腊都产生了著名的哲人和思想家,他们对如何治理国家、人与人的关系、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等重大问题提出了许多重要见解。这个时期文化和思想上的创造,深刻影响了此后两千多年间各个文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