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10.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课时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pH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酸溶液的pH越大酸性越强
B.碱溶液的pH大于7,盐溶液的pH等于7
C.测定溶液的pH时,需先将pH试纸湿润
D.测定人体内液体pH,可以了解人体健康状况
2、下列做法不科学的是( )
A.用干冰人工降雨 B.用熟石灰给鱼塘消毒
C.服用氢氧化钠治胃病 D.用食醋除去水垢
3、科学家发现人体心肺血管中存在微量的硫化氢(H2S),它对调节心血管功能有重要作用。硫化氢能溶于水,其水溶液显酸性,称为氢硫酸。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硫化氢由2种元素组成 B.硫化氢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C.氢硫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D.氢硫酸能与NaOH溶液发生中和反应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C.品红在热水中的扩散比在冷水中快
D.硬水通过活性炭吸附后变为软水
5、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A.Na2CO3+2HCl==2NaCl+H2O+CO2↑ B.2NaOH+H2SO4==Na2SO4+2H2O
C.SO2+2NaOH==Na2SO3+ H2O D.Zn+CuSO4==ZnSO4+Cu
6、“雪碧”等碳酸型饮料的pH小于7,晃动后打开瓶盖,其pH将(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7、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下列应用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
A.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 B.服用含Mg(OH)2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C.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用NaOH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
8、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氢氧化钙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
B.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氮气化学性质稳定
C.固体二氧化碳可用人工降雨----二氧化碳能与碱反应
D.氧化钙可做食品干燥剂----氧化钙能与水反应
9、某同学不小心被黄蜂蜇了一下(黄蜂毒液呈碱性),为了减轻疼痛可以涂抹( )
A.浓硫酸 B.食醋(pH=3) C.食盐水(pH=7) D.苏打或肥皂水(pH=9-10)
10、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常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以下测定操作正确是( )
A.将被测液滴到放在玻璃片上的pH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B.将pH试纸直接投入被测液中,显色后,取出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C.先用少量水湿润试纸,后滴上被测液,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D.先用蒸馏水清洗滴管,随后吸取被测液滴到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11、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氧化物
B.中和反应一定有盐和水生成,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碳酸盐与酸反应放出气体,能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碳酸盐
D.阳离子是带正电的粒子,带正电的粒子一定是阳离子
12、以下两幅微观示意图揭示了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图①表示的是化合反应
B.图①表示的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
C.图②说明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和OH-反应生成了H2O
D.上述两图说明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都不会发生变化
13、根据下列实验现象可以判断某溶液一定呈碱性的是( )
A.常温下,测得溶液的pH<7 B.溶液中滴入酚酞显红色
C.溶液中滴入石蕊显红色 D.溶液中滴入酚酞不显色
14、某同学不小心被黄蜂蜇了一下(黄蜂毒液呈碱性),为了减轻疼痛可以涂抹( )
A.浓硫酸 B.食醋(pH=3) C.食盐水(pH=7) D.苏打或肥皂水(pH=9-10)
15、如图为三种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与对应浓度的盐酸反应的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所用盐酸浓度越大,V时所得溶液的pH越大
B.在a曲线所示的实验中,若用酚酞做指示剂,酚酞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C.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反应速率相同
D.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溶液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b>c
16、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食盐可用作调味品 B.熟石灰可用于改良碱性土壤
C.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D.盐酸可用于金属除锈
17、经测定,某工厂排放的废水的pH为3,污染环境。若将该废水治理成pH为8时,可向该废水中加入适量的( )
A.氯化钠 B.硫酸 C.氧化钙 D.废铜片
18、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测得烧杯中溶液 pH 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 点所示溶液呈酸性
B.向 b 点所示溶液中滴加石蕊溶液,溶液呈紫色
C.该实验是将 NaOH 溶液逐滴滴入稀硫酸中
D.c 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Na2SO4和 NaOH
二、非选择题:
19、肥皂水的pH>7,肥皂水呈_____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_______色;白醋的pH ,白醋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_____色;溶液的pH越______,则溶液的酸性越强;溶液的pH越大,则溶液的碱性越_____。
20、小天同学在做中和反应实验时,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后,发现忘了滴加指示剂。为确定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反应,设计如下实验:
(1)从烧杯中取出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欲选用两类不同的试剂进一步探究,他可以选择的试剂:①________;②________。如果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没有恰好完全反应,而是酸过量加入试剂①观察到的现象应是________。
21、向NaOH溶液中滴入HCl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
(1)如图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在下面横线上写出每种图形表示的离子(填离子符号)。
(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下列物质中只有一种能与KOH溶液发生上述类似反应,应是 (填序号)。
①HNO3②CuSO4③CaCl2
22、小亮在做“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时,滴加盐酸前忘了加入指示剂,导致无法判断该中和反应进行的程度。于是他对所得溶液的酸碱性进行探究。
【探究目的】探究所得溶液的酸碱性
【提出猜想】所得溶液可能呈碱性,也可能呈________性,还可能呈________性。
【实验验证】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用试管取该溶液1-2mL,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 无色酚酞溶液变 溶液呈碱性
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 溶液呈
【分析与思考】(1)若溶液呈碱性,则溶液中使其呈碱性的离子是________(填写微粒符号),为避免碱性溶液污染环境,小亮对所得溶液进行了如下处理:向溶液中逐滴加入________,溶液由________色刚刚变为________色时,则为中性。该过程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若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为了进一步确定溶液的酸碱性,小亮提出了以下方案:
方案一:取样,加入碳酸钙粉末,若观察到________,则所取溶液呈酸性;若无明显现象,则呈中性。
方案二:取样,加入金属锌,若有气泡产生,则所取溶液呈酸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若无明显现象,则呈中性。
23、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如A图所示实验中,实验结束后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大于瓶内原气体体积的五分之一,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是 (答一条);
(2)通过B图实验中的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是 ;
(3)C图实验中,实验前预先向水中加入适量硫酸钠的作用是 ;
(4)在配制一定质量分数氯化钠溶液时,量取水的操作如D图所示,其他操作均正确,所配制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5)E图实验中所体现的微观实质是 。
24、某同学用盐酸与氢氧化钠按照如图的方式进行中和反应实验。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烧杯中逐滴滴入盐酸至过量,在这个过程中,能够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下证明盐酸过量的操作及实验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代号)。
A.滴加石蕊溶液,搅拌后溶液变蓝
B.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搅拌后溶液颜色不变
C.加入蒸馏水,搅拌后溶液颜色不变
D.加入金属Zn片,产生气泡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C 3、C 4、C 5、B 6、A
7、A 8、C 9、B 10、A 11、C 12、B
13、B 14、B 15、A 16、 B 17、C 18、B
二、填空题:
19、碱 红 <7 红 小 强
20、(1)反应后的溶液显酸性或中性(2)①紫色石蕊溶液②pH试纸等 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21、HCl+NaOH═NaCl+H2O ①
22、酸性 中性 变红 中性或酸性 OH- 稀盐酸 红 无
23、(1)点燃红磷前弹簧夹没有夹紧胶皮管,点燃红磷后伸入瓶中时太慢;
(2)溶解性与溶质的种类有关;
(3)增强水的导电性;
(4)偏小;
(5)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成了水分子。
24、(1) HCl+NaOH===NaCl+H2O
(2)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3)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