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教案
学生课前准备:
1.预习教材87—91页的内容。
2.收集有关青藏地区的资料,青藏地区交通图,青藏地区政区图等图片。
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
1.学生了解并掌握青藏地区交通运输的变化及其对本区经济的发展的作用。
2.学生了解青藏地区丰富多样的能源和矿产资源。
二)过程与方法:
1.教师利用青藏地区地形图,学生通过读图和活动来复习掌握第一节青藏地区高寒的自然环境。
2.给学生展示青藏地区交通图,让学生了解青藏地区交通的变化以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3.学生通过阅读“聚宝盆”的内容,了解青藏地区丰富的矿产资源。
三)情感态度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边疆、建设边疆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青藏地区的资源开发。
教学难点:学会分析过度人为活动对当地生态坏境的影响。
理解开发青藏,维护统一的重要性。
媒体选择和设计
本节课使用的电教媒体为幻灯片,在幻灯片中主要包括 4 部分内容:文本、 图片、 音乐、 视频。本节课利用多媒体手段,整合大量的图片生动形象的展示了雪域高原的魅力,置学生于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学生在欣赏、感悟中学习新知识。
教学过程
师生共同复习这部分:
1、位置:横断山脉以西,喜马拉雅山脉以北,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南;
2、范围: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西部;
3、面积:占全国的25%;
4、人口:占全国的1%;
5、民族:以藏族为主;
6、宗教: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
通过这一部分的复习,让学生能总结出青藏地区的人地关系:地广人稀
问:如果我们去青藏地区旅游会受到藏民怎样的热情款待?
自然环境特征:
7、地形:位于我国第一阶梯,海拔高,被称为“世界屋脊”。地表特征:终年积雪,冰川纵横。
导入新课
一、生态环境的保护
青藏地区海拔高,气候寒冷,冻土广布,土层贫瘠,生态系统十分脆弱。 长期以来,由于过度放牧,乱采滥挖,使高原牧区草场严重退化,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问题凸显。
老师给学生介绍当地环境被破坏的程度:
藏羚羊、野生牦牛等珍稀动物因过度的人为活动濒临灭绝。 人类对冬虫夏草等野生植物的乱采滥挖,给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拓展介绍:神奇的自然景观—“三江源地区”
(1)媒体显示“三江源地区”范围,学生思考“三江源地区”是哪些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2)多媒体显示三江源地区景观,教师阐述该地区的自然环境及“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建立。
二、资源开发
“聚宝盆”——柴达木盆地
塔里木盆地气候特征? 干旱的原因?
1)深入内陆,远离海洋;2)周围高山环抱,使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不易到达,造成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成为我国极端干旱的地区。
矿产资源:盐、石油、天然气、石棉、铁、锰、铬、稀有金属等都很丰富,其中钾盐的储量居世界前列。
这些矿产主要分布于柴达木盆地,所以该盆地被称为“聚宝盆”。目前,已在察尔汗盐湖附近建起了我国最大的钾肥厂。
图片展示柴达木盆地及察尔汗盐湖图片
拓展青藏地区交通
青藏地区发展的瓶颈(限制性因素):交通运输
青藏过去的交通运输状况:溜索
现在:修建了川藏、青藏、新藏和滇藏四条公路,还修建了拉萨通往尼泊尔的公路。高原上已兴建的铁路是兰青线和青藏铁路。拉萨建有航空港。
(结束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