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拧螺丝钉的学问》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描述轮轴构造上的特点,实验研究轮轴省力的原理,寻找与螺丝刀相同性质的轮轴用具。
2、知识技能目标:
轮轴是一种简单机械,轮轴的结构特征及组成,明白轮轴省力的原理,知道轮轴的功能和作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情感价值目标:
在生活中勇于发现科学问题,留心观察和研究身边的简单机械。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组装器材进行试验,发现运用轮轴可以省力。
难点:通过实验、测量、发现轮与轴的直径相差越大越省力。
三、教学材料
起子、螺丝、测力计、钩码、线、大小不同的圆盘。
四、教学步骤
(一)集中讨论:
1、出示挂图,询问学生选择哪一中起子可以更省力的将螺丝拧进木头?
2、出示门的把手,问学生,为什么要在锁的末端放一个比较大的把手呢?如果没有这个把手,而是一个很细的把手,那结果会怎么样呢?
3、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和起子、门把手相类似的机械呢?(从生活中引入课题)
4、讲解轮轴的概念。
(二)探索实验
1、同样是起子,同样都可以省力,但不同的起子省力的大小却不同,那么影响轮轴的因素有哪些呢?
2、讨论、交流。
3、如果要证明我们的假设,可以怎样去做呢?
4、设计实验。
5、交流、改善实验。
6、实验、记录、交流、小结。
(三)回顾和解释
1、观察挂图,
2、在图中哪些地方用到轮轴的?
3、这些轮轴有什么用途?
(再用轮轴来解释生活中的轮轴现象)
(四)拓展延伸
课后寻找生活中轮轴应用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