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动物怎样繁殖后代
教材分析:教材在编排上遵照了动物繁殖行为的基本过程:雌雄识别、交配、生长、哺育后代来设计活动,围绕两种繁殖方式,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引导学生深入研究了解动物如何繁殖后代。同时,设计了一些猜测活动,激发学生深入细致研究的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强关爱动物之情。
学情分析:学生对动物的繁殖问题很感兴趣,了解一些常识,但是对于动物繁殖的多样性和具体知识还有待深入研究。
教学目标:
1、知道在自然条件下,大多数动物的繁殖方式是进行有性繁殖,即经过雌雄两性的结合生殖。
2、知道动物的两种基本繁殖方式:卵生和胎生。
3、了解一些动物的特殊繁殖方式,知道动物繁殖方式具有多样性特色。
教学重点:了解动物的两种基本繁殖方式:卵生和胎生。
教学难点:收集、分析、整理动物是怎样繁殖后代的信息。
教学准备:各种动物图片、课件或视频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我们知道植物不但可以用种子繁殖,有的还可以用营养繁殖的方式繁殖后代。动物也有很多繁殖方式,你知道动物是怎样繁殖后代的吗?
2、学生讨论回答
3、教师总结:在自然条件下,我们看到的大多数动物都是雌雄结合产生后代的,动物有性繁殖时,会有一系列复杂的行为,包括雌雄动物的识别、交配,雌雄动物的产卵或直接生小动物,“父母”对“孩子”的哺育等。(板书课题)
4、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动物是怎样繁殖后代的。
二、了解动物的主要繁殖方式
1、学生动手操作,在热带鱼、乌龟、蛇、鳄鱼、鸟、老鼠和马这七种动物中找出那些动物是靠产卵或下蛋方式进行繁殖的,把他们用红笔圈出来。
2、学生辨认、圈画。
3、师生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归纳出卵生的概念。
4、提问:P31下半部图中的卵或蛋分别是谁的?猜想并说出理由。
5、播放多媒体资料
6、谈话:动物在繁殖方式上有那些不同。
7、学生讨论、汇报。
8、师生共同总结归纳出动物繁殖的两种方式——卵生和胎生
9、活动:猜一猜P32下面图中的两种刚出生的小动物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认为?
三、讨论卵生动物和胎生动物后代数量的区别,对各自延续后代的意义
1、谈话:为什么鱼类一次要产大量的鱼卵,而猫、狗、养等哺乳动物的孩子就没有那么多?
2、学生讨论汇报(注意引导学生思考)
3、小结
四、科学交流会
1、谈话:动物繁殖是相当有趣的自然现象,你们每个人可能都知道一些,请同学们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
2、科学交流会:有趣的动物繁殖方式。学生利用课前准备的资料,如小报或影像资料在全班交流。
五、拓展
1、讲述:母亲生下我们后,父母要辛苦地养育我们长大成人。小动物们生下来之后,它们的“爸爸”、“妈妈”们是怎样对待它们的呢?2、学生讨论交流
3、小结:动物哺育下一代的方式:(1)直接喂养(2)传授生存技能的行为
4、学生在课下收集更多的有关动物是如何关心爱护自己的宝宝的资料。
板书设计: 3.2动物怎样繁殖后代
卵生
动物的两种基本繁殖方式
胎生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