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 3.3我是怎样出生的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下 3.3我是怎样出生的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1-15 20:35: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学期
第六册第三单元第三课
《我是怎样出生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人类是通过两性结合繁殖自己后代的;
2、知道应该珍爱自己的生命;
3、体会到与父母的亲情,感受父母养育的艰辛。
学情分析:
本课是第三单元《它们是怎样延续后代的》的第三课,前两课教学了植物以及动物的繁殖,而本课的内容关乎人类的繁殖,由于部分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可能会有些敏感及尴尬,所以我将繁殖的必要条件和过程在前两节课就进行了详细而又重点地教学,为第三课人类的繁衍后代做好铺垫,因为人类是最高级的哺乳动物,所以由前一课动物的繁殖过渡到本课,只需稍加引导再加上视频的讲解便可使学生明白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过程。而为了使学生在学习了科学知识的基础上感情得到升华,本课的教学环节设计处处指向了父母生养我们的艰辛,我们的生命珍贵,来之不易,最后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懂得珍爱生命,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知道人类是通过两性结合繁殖自己后代的。
难点:把重物绑在身上的体验活动。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与父母谈话交流的采访记录表;相关图片、视频制作的课件;大约5.5千克左右的重物(书包)。
教学过程:
这节课我们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来上,大家把你们的书包挂在胸前,不要拿下来,为什么要这样做呢?那么就请大家积极地参与到课堂的活动中来吧?很快答案就会揭晓的。
一、复习旧知,铺垫新课。
1、通过对本单元前两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植物和动物的繁殖主要分为哪两种方式?(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2、探究动物的有性繁殖,还可以分为哪两种方式?(卵生和胎生)
3、我们人类是最高级的动物,大家试着来推测一下人类繁衍后代的方式是哪一种呢?(有性繁殖)追问:你推测的依据是怎么呢?(有性繁殖的必要条件是需要雌雄双方配合才能够进行,缺一不可。人类的繁殖也是如此,这个过程必须要由女性的卵细胞和男性的精子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细胞才能够繁衍下一代,男女缺一不可。)那么人类繁衍下一代的方式是卵生还是胎生呢?(胎生)追问:你推测的依据是怎么呢?(因为人类的宝宝生出来就和父母很像,而且还是哺乳的。)
二、导入新课:
我们探究了植物和动物的繁殖之后,大家想不想来了解一下我们是如何来到这个世界上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探究——我是怎样出生的?(出示课件课题)
三、集体交流,答疑解惑。
1、谈话:课前我们都以小记者采访的形式和父母进行了交流,了解了一些自己从妈妈“肚子”里出生前后的一些情况,我想你们一定有许多的收获,现在就请同学们拿出你们的采访记录表和大家共享交流一下好吗?
2、学生分组交流,教师巡视参与交流。指名三位同学到前面与大家共享交流成果,同时谈一谈采访后的感想。
3、教师小结:教师与学生分享怀孕时的感受。
四、了解胎儿在母体子宫里的生长过程。
1、谈话:大家通过和父母的交谈,已经知道了自己刚生下来时的情景。你们想知道自己在妈妈“肚子”里生长十个月的情景吗?
2、观看多媒体视频,了解胎儿在妈妈“肚子”里的生长、发育情况。边看边思考三个问题:(出示课件问题,指名读。)
(1)我们是如何来到这个世界上的?
(2)我们在妈妈的肚子里生长的地方叫什么名字?
(3)我们在妈妈的“肚子”里是如何汲取营养长大的?
3、学生观看视频之后小组讨论,汇报问题。(第一个问题板书)
4、第二、三个问题教师出示课件图片,辅助讲解。
5、练习:刚才同学们看视频都非常地认真,现在老师就来考考大家的眼力,你们能试着把书上五张不同时期的胎儿生长发育图,按照从小到大的发育顺序排列出来吗?小组讨论进行。(教师出示课件图片公布正确答案,向学生说明这五张图片是胎儿生长发育期最具代表性的五个阶段。)
五、学生做“负重”活动,体验妈妈怀孕时的负担。
(大屏幕自动播放孕妇一天天大起来的肚子的图片,边播放,教师边说。)随着我们在妈妈的子宫里一天天地长大,妈妈的身体也一天比一天笨重,你知道在你快要出生的时候,妈妈每天要负担着多少斤的重量吗?(学生回答,书上有答案,如果学生回答不上来,教师提示翻书寻找答案。)是的,妈妈每天要负担着大约11斤的重量还要照常工作、生活,11斤有多重呢?(教师拿出电子称来称一名同学的书包),你们现在挂了一堂课的书包就大约是妈妈每天要负担的重量。那么谁能来谈谈感受?(找同学到前面来谈感受,同时做几个动作,如:系鞋带,扫地……)
六、总结全课。
母亲怀胎十月是多么地辛苦,其实,这还不算什么,等我们出生以后,父母对我们精心呵护,细心栽培,把我们养育成人更加地不容易,但是等我们长大了,成才了,父母却一天天地老去了。看了下面这段视频,你们有什么启示?(播放视频,谈感受:珍爱生命,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教学难点突破得很成功,学生通过探究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过程,深刻地感受到了父母生养我们是多么地辛苦,多么地不容易,很多学生看了关于感恩父母的视频都哭着表示要好好学习,不再和父母耍小脾气,长大了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不足之处是在讲到母亲怀胎十月辛苦的过程中还应该让学生知道怀孕的后期以及分娩的过程也是非常危险的,这样学生就更能体会到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是多么地不容易了,应该珍爱生命,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板书设计:
我是怎样出生的
父——精子
受精卵 280天 胎儿
母——卵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