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突破”,其中使中国突破“个人崇拜”的历史事件是( )
A.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B.邓小平南方谈话
C.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D.改革开放的实行
2.“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这段话深刻阐明了( )
A.拨乱反正的重要性
B.“两个凡是”的重要性
C.解放思想的重要性
D.破除迷信的重要性
3.中华民族在近百年的伟大复兴历程中,通过“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和富强。“中国新生”与“伟大转折”分别指( )
A.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大改造完成
C.三大改造完成、中共八大召开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下面表格中数据的变化说明( )
时间
计划生产的
工业产品
计划管理
的商品
计划供应的
出口商品
1985年
120种
188种
70种
1987年
60种
32种
36种
A.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 B.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
C.企业自主权不断扩大 D.农村乡镇企业迅速发展
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要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维方式。下列属于“改变”的是( )
①发展乡镇企业
②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③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④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下表中我国经济增长最快时期的推动因素是( )
中国经济发展情况表
年份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1978年
3679
1989年
17180
1997年
79715
2003年
137422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C.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D.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7.1984年有外国媒体评论:“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35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的行动。”这个“最大胆的行动”指的是( )
A.开放14个沿海城市
B.设立珠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
C.设立深圳经济特区
D.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8.王爷爷看到一篇文章里介绍某地:“……分布着破旧的工厂和阡陌纵横的田野,只有少量的商业区和居民区。实行改革开放后,成为令人瞩目的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之一。”这个地方是( )
A.上海浦东 B.石家庄 C.海南岛 D.深圳
9.“经济特区成功吸引了大量外资,外资企业不但为中国政府提供大量税收,还为中国引入先进生产管理技术。”这段话概述了经济特区( )
A.建立的原因 B.建立的背景 C.发展的过程 D.发挥的作用
10.1990年初,邓小平说:“我的一个大失误就是搞四个经济特区时没有加上上海……浦东如果像深圳经济特区那样,早几年开发就好了。”下列邓小平的著名论断中,最能体现这一思路的是( )
A.“发展才是硬道理”
B.“胆子更大一点,步子更快一点”
C.“摸着石头过河”
D.“革命和建设都要走自己的路”
11.一位外国政要在评价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时说:“中国的经济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正沿着一条正确的道路稳步前进。”这条正确的道路是( )
A.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C.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道路
D.自力更生的社会主义道路
12.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后,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赶英超美”的口号,发动了“大跃进”;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
A.国际形势的变化
B.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
C.中国共产党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
D.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发生根本变化
13.“……响亮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号召,领导我们党在新中国成立以来革命和建设实践的基础上,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上述材料称赞的是( )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习近平
14.习近平在江苏调研时强调,________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 )
A.全面依法治国 B.全面从严治党
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全面深化改革
1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经历了几个具有不同特点的发展时期,它们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土地改革,翻身做主
②改革开放,继往开来
③和谐社会,全面小康
④探索建设,曲折前进
A.①④②③ B.①③②④ C.③②①④ D.③④①②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漫画《复兴之路》
/
材料二 要以发展的观点对待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1)材料一漫画中“改革开放”是哪次会议作出的重大决策?(2分) “解放思想”得益于什么事件?(2分)
(2)说明漫画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含义。(2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哪次会议提出的目标?(2分)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4分)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与此同时,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也日益显露出来,这就要求经济体制要有重大突破。它冲破了人们关于市场经济传统观念的思想束缚,是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
材料二 当代中国的问题,是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的……当代中国问题的解决,要在21世纪中叶。两者相加,一共是200年的时间。中共十八大明确提出了“两个一百年”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目标。
(1)材料一中“它”指的是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宣言书”中关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论断及其指导意义。(4分)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归纳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4分)
(3)中国梦召唤着每个中国人努力奋斗,开拓进取。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我们如何才能实现中国梦。(4分)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我国对外贸易和引进外资的增长统计表(单位:亿美元)
年份
1980年
1990年
2000年
对外贸易
(进出口)
381.4
1154.4
4722.9
引进外资
270.5
1028.9
5935.6
材料二 进入21世纪,中国成功举办了一系列的国际盛会,向世界展现了一个自信、开放、包容、友善的中国。
/
材料三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开发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1)材料一中数据的变化主要得益于什么因素?(2分)简述其具体的过程。(4分)
(2)材料二属于我国在哪一领域取得的成就?(1分)这说明了什么?(2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深圳经济特区、上海浦东开发区和河北雄安新区建立的共同作用。(3分)
(4)综合上述材料及问题的解答,你能得到哪些认识?(2分)
答案
1.A
2.C
3.D
4. C
5. A
6. D
7. A
8.A
9.D
10.B
11.B
12. C
13. B
14. B
15. A
16.(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2)含义: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道路。中共十八大。
(3)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7.(1)邓小平南方谈话。论断:计划和市场不是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依据,计划和市场只是经济发展的手段,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需要市场,资本主义发展也需要加强计划性。意义: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2)特点:①由局部地区推广到全国;②由农村到城市;③从完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过渡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等等。(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18.(1)对外开放不断扩大。设立深圳等4个经济特区,进一步开放14个沿海城市和经济开放区,随后开放沿江、沿边和内陆省会城市,对外开放格局最终形成(或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2)外交领域。说明我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等。
(3)推动我国改革开放深入发展;促进我国经济持续稳定高速发展;加快我国各地区间的交流合作;改善民生;对我国其他地区的发展起到示范作用;等等。
(4)闭关导致落后,要坚持改革开放;制定政策一定要从本国实际出发,要勇于创新,与时俱进;外交的成功是以国家实力为基础的。(其他言之有理也可)